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为何却在《出师表》里写道“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原创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为何却在《出师表》里写道“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真实的历史就是:刘关张三请诸葛亮!《三国志》有记载!《出师表》更印证这一事实。

其他观点:

三国时期。已处于混乱时期。当时的人才征辟。一般是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已推荐自已;二是他人推荐自已。而来自名士的推荐。是最为简单可行的方法。一般都能得到重用。

按历史记载。刘备是在公元201年来到荆州的。然后是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201年到207年中间有6年的时间。只有在202年刘备北上叶县。与魏军发生博望坡之战。然后就没有其它战事。

刘备在荆州是驻守在新野的。刘备没有战事的时候。大多时间安抚当地百姓。争取当地士人民心。结交当地英雄豪杰。再有时间就是陪刘表喝喝酒。发发髀肉之叹的感慨。刘备的作为也因此引起了刘表的猜忌。

从刘备驻地新野到当时的荆州治所襄阳。不过几十里路。骑马半日可以到达。

刘备就曾经去拜访过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刘备是哪一年去拜访司马徽的。但是只知道刘备是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庞统。

当时的庞统不清楚在哪里?从赤壁之战时是周瑜的功曹来看。庞统可能在南郡任职。曹仁被打跑了。就跟着周瑜。或者一直跟着周瑜也有可能。周瑜死后。庞统是投靠了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重用庞统!只给了庞统一个县令的官职。庞统还不怎么愿意干。还是后来诸葛亮和鲁肃联合推荐庞统。刘备才重用庞统。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可见司马徽的推荐。刘备也并不是很看重。至少庞统是这样。那么诸葛亮呢?也许也没有看重。也许是刘备拜访司马徽的时间比较晚。也在207年。然后刘备就去了请诸葛亮了。但这似乎不合常理。

刘备重视诸葛亮还得益于一个人的推荐。就是徐庶。徐庶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比较低。据记载徐庶是201年就投靠了刘备了。然则直到207年才推荐诸葛亮给刘备。中间也长达6年时间。这六年时间。刘备认识诸葛亮吗?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也是司马徽的好友。刘表的妻子是诸葛亮岳母的妹妹。刘表又与诸葛亮的叔父是好友。种种关系表明诸葛亮与荆州士族及官场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而刘备经常又在荆州官场来往。荆州圈子就这么大。刘备肯定是知道诸葛亮。

诸葛亮是隐居在隆中。但是会经常外出交朋结友。并不总是待在隆中不动的。刘备因此就结识了诸葛亮。也可能是听说没见过。

真实的情况可能就是:刘备在荆州期间听说诸葛亮或认识。只是没有重视。后来刘备在司马徽和徐庶的共同推荐下。才重视诸葛亮。然后就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至于谁主动?当然是刘备主动。相对来说。刘备更缺人才。

其他观点: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之说可信度并不高。

非历史专业的易中天提出这种说法被大众所熟知。有哗众取宠之嫌。

先来看这种说法的由来。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记载于《魏略》和《九州春秋》。原文“北行见备”。

但从诸葛亮名传千古的《出师表》中。明确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文字。众所周知。《出师表》是诸葛亮给蜀主刘禅的奏表。相信在这件事上。诸葛亮不至于颠倒黑白。

陈寿《三国志》:“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陈寿在《三国志》里也肯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事实。

后来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专门就此事定了基调。取“三顾茅庐”为实。言道:“明矣”。

所以史学界至此。绝大多数人对“三顾茅庐”是有共识的。还有一小撮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是诸葛亮主动投奔的刘备。只不过是在哗众取宠而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3:52

    刘备,荆州,司马,茅庐,是在,出师表,新野,主动,时间,刘表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3:52

    没想到大家都对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为何却在《出师表》里写道“三顾臣于茅庐之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3:52

    谢邀!真实的历史就是:刘关张三请诸葛亮!《三国志》有记载!《出师表》更印证这一事实。其他观点:三国时期。已处于混乱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