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盗墓狂人”姚玉忠,30年盗窃2063件珍贵文物,专家估值高达5亿人民币?盗墓者会被如何量刑判刑?
原创

如何评价“盗墓狂人”姚玉忠,30年盗窃2063件珍贵文物,专家估值高达5亿人民币?盗墓者会被如何量刑判刑?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姚玉忠。只是30年来我国疯狂盗墓行为的一个缩影。他盗掘的文物。也只是这几十年被盗文物的冰山一角。

前几天。答主回答了一个关于郭沫若的问题。谈到了定陵考古。有位读者的评论。我觉得是非常有想法的。所以贴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我觉得挖定陵没什么问题。放弃主动性挖掘才有问题。后来九十年代盗墓的损失远比定陵严重得多。大家却谁都不去指责了。

非主动发掘的确立

提到考古。可能大多数朋友都知道郭沫若“挖定陵”。还有一部分人听说过“非主动发掘”。

应该讲。这二者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郭沫若、吴晗的力推之下。定陵考古发掘方案被落实。发掘工作进展顺利。从学术上讲。也获得了很多有益的认识、经验。获得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但是由于当年的文物保护技术不足。一些有机质的文物。比如龙袍。在出土后发生朽坏现象。难以挽回损失。

所以。鉴于定陵考古的教训。当时就开始反对主动发掘帝王陵墓了。

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

“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到今天呢。这个非主动发掘的原则就更加扩大了。不止是帝王陵墓。哪怕是一般的小墓或者遗址。假如没有面临施工破坏等威胁。原则上也是不能开展主动发掘的。即便是配合基础建设的抢救性发掘。也要经过层层的严格审批。感兴趣的朋友看看《文物保护法》中的第三章 考古发掘。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非主动发掘的对与错

从某种意义上。非主动发掘相当于考古人“自废武功”。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考虑。这个原则有合理性。

我们来打个比方。一个古墓。就像一个包子。考古发掘。就像是切开这个包子。获得了包子馅儿。而且还要在切的过程中搞明白馅儿的成分。以及包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包含大量的信息。


但是呢。在这个过程中。包子是要被破坏的。再也不完整了。

因此。我们也经常说。考古发掘带有破坏性。一个墓、一个遗址。一旦进行发掘。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那么非主动发掘就是绝对正确的吗?

也不是。

这也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而言的。前面说。放弃主动发掘。等于自废武功。文物保护的现实环境并不友善。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国内、国外的文物市场都非常火爆。大小藏家如饥似渴地想要获得新的藏品。

但是。法律允许流通的文物。主要是传世文物。总数是有限的。那怎么样来满足市场需求呢?

只有盗掘一条路。

文物市场利润相当高。这一点大家都有所了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盗掘的活动一直没有被有效遏制。而文物市场呢。也相当地缺乏监管。一些非国有的博物馆。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买入被盗文物。替盗墓贼销赃(西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说的是哪家)。

那现在盗墓疯狂到什么程度呢?大家上网搜搜也能看到。盗墓团伙有严密的组织。有武装。甚至敢于直接攻击文物稽查人员。

有人就说了。那你们考古的就眼看着啊?快去挖啊!

没办法。有非主动的原则约束着呢。很多时候。考古人调查时发现古墓、古遗址。明知道今天不挖。明天可能就要被盗了。但是就因为这个原则。只能放弃主动发掘。等盗墓贼来过了。再去抢救。

是不是很滑稽?

为了保证包子的完整性。结果馅儿都被人给掏没了。

定陵的教训。我们可以指责郭沫若等人。那后来这几十年的损失比起定陵来。可以说是无法衡量。我们又该怪谁呢?

这就是现状。您看我这篇回答的时候。可能某地就正在发生着盗掘。中华珍宝源源不断通过黑市流向海内外藏家手中。再也难见天日。

其他观点: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平常都骂考古的。然后一听说有盗墓贼出现。又纷纷去骂盗墓贼。真的是众口难调啊!

网络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盗墓贼要比考古队厉害。在不少人的眼中。专家不过是砖家。考古也就是盗墓。甚至有人说。考古就是官营的盗墓。我想现在这个盗墓案出来以后。不少人也在痛心疾首。开始考虑盗墓与考古的区别。

盗墓实属违法。古今皆然。但总有人面利令智昏。铤而走险。去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在这起案件中。有关专家分析。该盗墓贼一共盗取的文物。总价不低于5亿元。然而。这仅仅是经济损失。案件造成的文物外流和遗迹毁坏。更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常有古代遗迹包括墓葬的发现。出于保护需要。考古工作者在得到消息后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理。近年来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实际上早已经超出了正常工作量。这便使得很难抽出有效的人员去进行调查保护工作。

另外。由于一些古墓处于荒郊野外。也给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不少文物古迹难以得到实时保护。正给了那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事实上。像题目中这样的文物大盗。即便被捕以后。也很难将之前盗掘的文物追回。而且很多都已经流亡海外。想这样的犯罪分子。无论怎么处罚都不为重。然而。处罚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仅此一人给我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已经不下5亿。这还不包括其中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其实。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是一个漫长的工程。他需要政府、民众和专家共同参与。

至于什么100个专家都比不上一个盗墓贼的说法。真的实在是太狂妄。太无知了!一个只知道偷坟掘墓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人。可以说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他观点:

对盗墓罪犯姚玉忠如何评价呢?虽然姚玉忠只有小学文化的罪犯。却被盗墓界或团伙称为“盗墓大王”、“关外盗墓第一人”。可见其盗墓手段超强。怀揣高超绝技。

钢丝行走。难保不摔。


目标错位、人生歧途

雕虫小技、亡命黑道



算天卦地、自命难测

虽然姚玉忠盗墓经验丰富、技法高超。被盗墓行内奉为“大王”级人物。又自称懂易经、看星象、会风水、观地理的大师。但其最遗憾的也许就是没有把脉一下自己的命运命门。福贵凶灾。俗话“邪不压正”。尽管姚玉忠自以为技艺高超。狡猾诡秘。但一个“邪”字就注定了完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管姚玉忠团伙自恃“道行”颇深。但也难逃被摧毁的宿命。2015年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辽宁会同北京、天津、内蒙古等6省区公安机关。一举成功打掉这些流窜多地、疯狂作案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犯罪团伙。昔日猖獗一时的姚玉忠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法律的神圣和庄严判决。就是对其最好的评价。

色空赌祸、糊涂人生

据悉。姚玉忠虽在盗墓圈里臭声昭著。靠盗墓盗卖珍贵文物攫取了巨额赃款。但案发后追赃时所剩无几。甚至还倒欠数百万赌账。疯狂盗墓没有让他成为富翁过上好日子。反而使其人生陷入深渊。嗜赌如命。十赌九输。继而又疯狂盗墓盗卖文物。他陷入深深的恶性循环怪圈。为了满足赌欲添补赌博所欠亏空。他一次次的把盗掘文物所得巨额赃款。全都用作赌资。输在赌桌。他也把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输得一塌糊涂。输得一败涂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7:22

    文物,主动,郭沫若,包子,定陵,盗墓贼,团伙,馅儿,遗址,疯狂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7:22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盗墓狂人”姚玉忠,30年盗窃2063件珍贵文物,专家估值高达5亿人民币?盗墓者会被如何量刑判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7:22

    姚玉忠。只是30年来我国疯狂盗墓行为的一个缩影。他盗掘的文物。也只是这几十年被盗文物的冰山一角。前几天。答主回答了一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