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巴基斯坦真的很受欢迎吗?
原创

中国人到巴基斯坦真的很受欢迎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科学家去巴基斯坦种‬水稻。发现当地农民播完种就回家睡大觉‬了。他们说:“神会保佑地里的庄稼!”

33岁的中国小伙蔡军。在巴基斯坦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刚到巴基斯坦时。他被巴基斯坦农民听天由命的种水稻方式惊呆‬了。

此时正值水稻开花的时节。在三位巴基斯坦‬带枪警察的护送下。蔡军去到了农田里。

蔡军看到田里的稻穗上已经开出了四五朵小花。水稻花要开到10朵以上才能授粉。而人工授粉必须要三分钟内完成。蔡军推断十几二十分钟之后水稻将会进入“赶花”季节。

“赶花”就是在杂交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水稻父本上的花“赶”到母本上。完成授粉的过程。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授粉率和产量。

刚到巴基斯坦的时候。蔡军曾因为赶花的事情跟当地的农场主沟通过。农场主完全不能理解蔡军所说的“赶花”。他觉得粮食的产量全靠神的保佑。不是靠赶花来达成的。

在蔡军一行人到来之前。当地农民种水稻就是将种子直接洒到土里。然后就回家睡大觉了。他们说:“上天会保佑地里的庄稼!”

在蔡军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劝说下。农场主终于同意采用蔡军的种植方法。让农民在稻田两边拉起绳子赶花。但当地农民牵着绳子在地里慢悠悠走的姿态。看得蔡军火急火燎。

无奈之下。蔡军冲上前接过农民手中的绳子。准备亲身示范给他们看。

他把绳子缠在腰上。用手压低绳子。在田埂上奔跑起来。“赶花需要速度。这样水稻才能跟着摇摆起来!”

在蔡军的感染下。当地农民终于也加快了赶花的速度。奔跑起来。

除了“赶花”外。巴基斯坦的农民对给水稻除杂这样的操作也完全不能理解。他们觉得水稻长在田里。长在旁边的杂株也属于田的一部分。这是神给予的一种存在。

其实。巴基斯坦的农田规划特别的规整。农业生产中也大量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但是他们的耕种理念非常的传统。也很难以改变。

为了扭转巴基斯坦农民种庄稼的传统观念。蔡军可谓是操碎了心。每到农忙季节。蔡军总是最早下地的一个。为了观察最佳的赶花时节。他在田里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

这些田地在种植水稻之前。还种植了向日葵。当地农民在收割向日葵的时候。把向日葵的杆留在田里。下地时蔡军经常会因此划到脚。

可就算是脚受伤后蔡军也不会停止下地。贴上创可贴。穿上当地买的厚袜子。继续在水稻田里奔波。

好在巴基斯坦人民对于中国过来的农业科技员有着很高的信任。最后他们都会按照蔡军的要求去种植水稻。

在巴基斯坦的两年半时间里。蔡军和同事们指导农民提升插田、分秧、除杂等技术。将当地3000多亩水稻的亩产量从500公斤提高到了900公斤。

中国的农业科技员们用实实在在的产量。证实了中国种植技术和理念的的优越性。当地人把蔡军一行人当成了他们的福星。再也不敢在蔡军面前习惯性地丢出那句“上天会保佑水稻”。

为了表达对蔡军他们的感谢。巴基斯坦的一位农场主邀请他们参加当地的宰牲节活动。

宰牲节是巴基斯坦一个很盛大的节日。因为宰牲节在当地代表着分享。所以蔡军他们不好意思空着手去。想先去市场上买些礼物。

巴基斯坦的局势比较复杂。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派了三名警察贴身保护蔡军。平时蔡军和同事们很少外出。非农忙的时候。大家就只能闷在家里打乒乓球。

外出买礼物的想法遭到了翻译马瑞和警察们的拒绝。他们觉得市场上人太多。不安全。其实当地的巴基斯坦人对蔡军一行人特别的友好。可警察们始终觉得去市场太多冒险。

在蔡军的再三恳求下。翻译马瑞才答应试着想想办法。那天晚上蔡军去找翻译和警察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然将集市的地图画了出来。还在图上标注出哪一些地方可以去。哪一些店铺可以去。

第二天。在三位警察的保护下。蔡军终于得以去市场买了礼物。

宰牲节当天。农场主邀请蔡军去家中一起宰牛宰羊。因为水稻产量大大增加。农场主今年比往年多宰杀了5头牛羊。

这些牛羊肉被分给了周边的农民。蔡军和他的同事们也得到了最大份的牛肉。

就在这时。蔡军将提前买好的香水送给了农场主。收到礼物的农场主开心地挽住了蔡军的肩膀。

活动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大家一起烤着牛羊肉串。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蔡军为随行的翻译和三位警察也准备了礼物。翻译和警察们在收到礼物时十分惊讶。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礼物。他们很是感动。

礼物并不贵重。但比起礼物本身。他们更开心地是收获了蔡军一行人的友谊。

提供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的一项无偿服务。

蔡军在去巴基斯坦前。已经在孟加拉做了7年的杂交水稻推广。他亲眼见证了在中国的帮助下。孟加拉从一个大米进口国。发展成为后来的自给自足。

蔡军说。自己在农业大学上学时。老师曾反复教授他们一句话。“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那时的他并不能充分理解水稻如何给全世界带来福音。

大学毕业后的这些年。在异国他乡的田头。见识到杂交水稻真真切切地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为当地人民任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蔡军才真正理解了老师的话。

每到丰收的季节。看到当地农民幸福洋溢的脸。蔡军都特别开心:付出的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中国人在巴基斯坦的确很受欢迎。“巴铁”的称谓不是假的。当然。巴基斯坦人之所以喜欢中国。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中国对巴基斯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援助。

巴基斯坦曾深受电力短缺困扰。一天要停电12个小时以上。现如今在中国的帮助下。已有近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并入巴基斯坦国家电网。还有400万千瓦工程正在建设中。合计增加了一座三峡的发电量。

202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称:多亏中国。巴基斯坦现在是一个电力富余的国家。

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巴基斯坦国内政局不太稳定。经济也曾一度举步维艰。但近二十年。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势头已经有所好转。

最后。祝愿巴基斯坦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巴的友谊历久弥新。

其他观点:

没去过巴基斯坦。也没有研究巴基斯坦。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说一点思路。

巴基斯坦不是一个国家能力很强的国家。与中国这样有悠久统一历史不同。他们是1947年基于南亚穆斯林应该有自己的国家这样的理念强行结合起来的国家。这意味着。巴基斯坦普通人对于外国人有比中国人更为多元化的看法。

巴基斯坦的政府并不太有效。也有非常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比如腐败、低效、家族政治等等。在不同社群的巴基斯坦人对政府和国家的看法并不相同。有认同的。也有反对的。这里面的观念分野非常大。至少比中国还大。如果你和官员关系很好。不一定意味着普通民众也这么认为。反过来亦是如此。也许巴基斯坦政府和中产阶级对中国人比较友好。普通民众就未必都这样看。

巴基斯坦内部也有很多族群。比如旁遮普、信德、普什图、俾路支等等。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定跟我们各省同胞的看法一致。更像是中国人看外国人的态度。典型如俾路支省。对于旁遮普省的人保持戒心和怀疑。时时刻刻提防着“旁遮普霸权”对于俾路支人的侵害。所以。在伊斯兰堡可能感觉巴基斯坦很友善。但是在俾路支你可能会没那么受欢迎。因为你可能是旁遮普人的朋友。多少比较戒备。所以。巴基斯坦国内地方之间的关系也会导致对外国人不同的表现。有时候。这种地方或族群乃至部族之间的关系也会将中国人放置在很尴尬、有时可能是很危险的境地。

巴基斯坦不是中国的盟友。是因为印度这个共同威胁的存在而有比较多的战略协作。属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有非常现实的政治考虑。国与国之间关系不是谈恋爱。盲目浪漫是过于单纯的看法。

所以。过于浪漫的想法不适合用于理解巴基斯坦的立场。更不能简单理解普通巴基斯坦人的看法。因为巴基斯坦国家能力过于弱势。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群体更不用说不同个人对中国可能截然不同的态度。即有警车开路的事情。也有奎达绑架杀害中国人的事件。简单地将一个复杂国家对中国态度浪漫化。宣扬“大兵带路要求商家买一送一”这类莫名其妙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世界比这种浪漫的故事还要复杂得多。

其他观点:

我现在就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干风电项目。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不是受欢迎。而是VAP的待遇。

巴基斯坦人真的很淳朴。他们见到你普通的朋友就是握手。要是很熟的朋友见面就是拥抱。他们一提起中国就是竖起大拇指。

只要巴基斯坦人见到你都和你打招呼。给你的感觉真的是种亲切感。

巴基斯坦人淳朴善良。但是他们都信奉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教。你要是来巴基斯坦一定要尊重他们信仰。

从15年到现在真的有种第二故乡的感觉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9:31

    巴基斯坦,水稻,中国,农场主,农民,俾路支,礼物,旁遮普,宰牲节,警察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9:3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人到巴基斯坦真的很受欢迎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19:31

    中国科学家去巴基斯坦种‬水稻。发现当地农民播完种就回家睡大觉‬了。他们说:“神会保佑地里的庄稼!”33岁的中国小伙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