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一直到1911年清末的辛亥革命。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总共出了几百个皇帝。据统计。这些皇帝活到80岁以上的只有5个。70%的皇帝都活不过50岁。平均年龄只有39.2岁。所以说古代皇帝都短命。原因主要有:争权夺位相互残杀。被谋杀。被逼自杀。据统计。中国古代一共有61位皇帝被杀害;纵欲过度。皇帝身边嫔妃众多。整天被美色包围。早早淘干了身边。夭折众多;追求长生不老。迷信服用丹药。中毒而亡也不在少数。
我认为。能活过60岁的皇帝就算是高寿了。纵观历史:
一。活过80岁的皇帝有: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一1799年2月7日)。89岁。满族。在位60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掌握最高权力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年龄最高的皇帝。
梁武帝。萧衍(464年一549年)。86岁。南北朝梁朝的建立者。初期政绩显著。勤于政务。最大程度的使用人才。在位48年。晚年沉迷于佛教。
武则天。82岁。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其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不拘一格使用贤才。在军事上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一1187年11月9日)。81岁。在位期间。一味对金求和。害死大将岳飞。
元世祖。忽必烈。80岁。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79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二。活过70岁的皇帝有:
汉武帝。刘彻。70岁。在位期间。打败匈奴。国力最为强大。
唐高祖。李渊。70岁。唐朝开国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78岁。开创了\"开元盛世\"。进入盛唐时期。晚年因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
辽德宗。耶律洪基。70岁。
西夏仁宗。李仁孝。70岁。
明太祖。朱元璋。71岁。明朝开国皇帝。
三。超过60岁的皇帝有:
汉高祖。刘邦。62岁。西汉开国皇帝
光武帝。刘秀。64岁。东汉开国皇帝
唐德宗。李适。64岁。
宋徽宗。赵恒。62岁。
宋孝宗。赵睿。68岁。
宋理宗。赵昀。60岁。
辽圣宗。耶律隆绪。61岁。
金太宗。完颜晟。61岁。
金世宗。完颜雍。67岁。
金宣宗。完颜珣。61岁。
西夏神宗。李遵顼。64岁。
元太祖。铁木真。66岁。被称为\"成吉思汗\"
明成祖。朱棣。65岁。
清太祖。努尔哈赤。68岁。建立后金。
康熙帝。玄烨。69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清仁宗。颙炎。61岁。
清宣宗。旻宁。69岁。
宣统皇帝。溥仪。62岁。
其他观点:
始皇帝之后。中华十九代正统王朝、及其他割据政权、地方政权。共有获得“皇帝”尊号者四百零五人(即被后世史书所承认的皇帝。其他追封、僭越、篡逆、并立、降号者不计)。其中——秦二人。两汉三十一人。三国共计十一人。两晋十六人。十六国共计七十八人。南北朝共计五十九人。隋三人。唐二十一人。五代十国共计五十五人。两宋十八人。辽金西夏共计三十五人。元十五人。明十六人。清十二人。
在这四百零五位史书所承认的皇帝中。属于自然死亡、安然驾崩者。不过二百八十人左右(这还包括了例如晋元帝、唐文宗这样的受制于权臣、家奴。不得舒展心胸。最后抑郁而终的皇帝);其余一百二十余位皇帝。人生的结局不外乎被臣子弑杀、被敌国杀害、少年夭折、出征战死、国破自尽、遭人毒害等等。不得善终。
四百零五位皇帝中。在四十岁之前即驾崩者(横死和善终都包括)。就有一百四十七人之多。占全体皇帝总数的三分之一(古时。以不满四十岁去世算早亡)。
而能够达到“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水平、活过七十岁这道门槛的皇帝。有一个算一个。也只有以下这十五位。只占全部皇帝数量的百分之四还不到。
寿数在七十以上、八十以下的皇帝一共为十位。分别是:
一、汉武帝刘彻:生于汉景帝前元年(是“前”元年。不是“前元”元年。汉景帝在位时三次改元。因此以前、中、后元开始纪年。汉景帝前元年即前156年)。崩于汉后元二年(前87年)。年七十;
二、唐高祖李渊:生于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崩于唐贞观九年(635年)。年七十;
三、南燕献武帝慕容德:生于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崩于南燕建平六年(405年)。年七十;
四、辽道宗耶律洪基:生于契丹景福二年(1032年)。崩于辽寿昌七年(1101年)。年七十;
五、夏仁宗李仁孝:生于西夏元德六年(1124年)。崩于西夏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年七十;
六、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生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崩于后燕建兴十一年(396年)。年七十一;
七、吴大帝孙权:生于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崩于吴神凤元年(252年)。年七十一;
八、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元天历元年(1328年)。崩于大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年七十一;
九、前蜀高祖王建:生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崩于前蜀光天元年(918年)。年七十二;
十、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唐垂拱元年(685年)。崩于唐宝应元年(762年)。年七十八;
以上十位皇帝。都是善终驾崩。人生结局。算是比较好的了(即使是李渊和李隆基。也只不过在政治上失去了权力。生活上还是待遇较优厚的)。
另外。五代十国时期。有三位割据政权的君主也活到了七十以上。分别是:荆南(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寿数七十一;楚武穆王马殷。寿数七十九;吴越武肃王钱镠。寿数八十一。但这三人生前从未称帝、身后也没有被追尊帝号。因此不计入“皇帝”的范畴之内。
这五位寿数八十以上的皇帝。除了梁武帝萧衍之外。都是善终(萧衍还是可惜了。在位前期勤于政事。崇尚节俭、‘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但是晚年年老昏庸。刚愎自用。佞佛怠政。疏于治国。最终叛将侯景攻破建康。软禁萧衍于台城。并故意减少、甚至断绝饮食;但萧衍在基本断食一百余日后。才因饥饿而去世。可见他的身体机能有多好。假如没有侯景作乱。萧衍是在平安详和中寿终正寝。那么以他清心寡欲的生活、恬静平和的性格。极有可能活的比清高宗弘历还要长。将成为中华皇帝高寿第一人)。
综上所述。中华历朝皇帝中。寿数在七十以上、可称“高寿”的皇帝。一共是十五人。其中七十至八十岁的十人。八十以上者五人;另外。他们的在世年纪。都是按照中华传统历法(即农历)来计算的。因为传统历法中。有“十九年七闰”(即每十九年中包含七个闰月、多加二百一十天)的设置。古人计算寿数时。皆将闰月也一并计入。所以有“虚岁”这个概念。
因此。以上诸位高寿皇帝的寿数。都是按中华传统历法来计算的。他们的寿数。要比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公历历法计算普遍多一至二岁(按清高宗弘历为例:他的在世寿数。按公历计算。是八十七岁零五个月。但按照中华传统历法计算。则要加上“十九年七闰”所多出来的月数。大约要再加三十二个月。所以。清高宗弘历的寿数为八十九岁)。
除了以上中华正统王朝范畴下、寿数在七十以上的十五位皇帝以外。中华传统疆域之内。还有两位地方民族政权的君主。其寿数也出乎意料地高。甚至比清高宗弘历八十九岁的寿数高过许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加以介绍————
一、大理第十六代国王、宪宗宣仁帝段正严:
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即金庸大师名著《天龙八部》中的主角段誉的原型。真实历史上的段正严(段和誉)虽然没有文学作品中那么玉树临风、、身负绝学。但确实是心地善良的一代贤主。执政时期温良仁慈、平和宽宏、勤政爱民。在大理历代国王中口碑最好。这也是金庸大师选择以他为原型、创作出“段誉”这个成功的艺术角色原因之所在。
宋元丰六年(1083年)。大理第十四代国王、保定帝段正明之弟段正淳长子出生。取名为段正严;宋绍圣元年(1094年)。段正明在大理国相、清平官、善阐侯高升泰的逼迫下。将皇位禅让给高升泰。大理段氏政权暂时中断传承。
高升泰受禅后。改国号为“大中”。但仅仅两年之后。宋绍圣三年(1096年)。高升泰突然中风;临终前。他遗命儿子高泰明取消“大中”国号。把社稷归还给段氏。高泰明遵父遗命。在高升泰去世后迎立保定帝段正明之弟段正淳为帝。恢复了“大理”国号。段正淳即大理第十五代国王——中宗文安帝。
段正淳被高氏拥立为王后。处处受制于权臣。只不过傀儡而已。高氏依旧担任大理世袭布燮(相国)。宋大观二年(1108年)。段正淳把皇位禅让给儿子段正严。自己出家为僧。段正严即大理第十六代国王、宪宗宣仁帝。
段正严在位时勤于政事。爱民任贤。执政宽和。“远方慕之。悉来贡献”;另外。他主动向宋结好称臣。使得大理外部环境安定。在段正严统治时期。大理国力恢复。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有“中兴”之气象。
但段正严依旧被权臣高氏家族所压制、致使施政思想施展不开、束手束脚。同时其诸子内争外叛、倾轧内讧、骨肉相残。也让段正严心力交瘁;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在位三十九年。时年六十五岁的段正严终于心灰意冷。不愿继续为国主。于是主动禅位给儿子段正兴。自己出家为僧。法号广弘法师。
二、南越国第一代国王、南越武帝赵佗:
赵佗。恒山郡(即汉常山郡)真定县人。确切生年不详。大致为始皇七年(即秦王七年、前240年。此时始皇帝还未称皇帝)左右。
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始皇帝以国尉屠睢领兵。攻取九嶷(湖南宁远南)、番禺(广东广州)、南野(江西南康)等地。出兵岭南。以从侧面包围楚国。时年不满二十的赵佗作为屠睢的副将。参与征讨岭南。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帝在一统六国两年后。继续对岭南用兵。依旧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南征百越之地。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屠睢在征战中阵亡。始皇帝以任嚣继任主帅。和副将赵佗一起。继续率秦军进攻百越各部。
最终。任嚣和赵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整个岭南都纳入大秦版图。始皇帝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以任嚣为南海郡尉。赵佗则被授予龙川(广东龙川)县令之职。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中原地区陷入战乱。二世二年(前208年)。任嚣在和赵佗商议后。出兵封锁通往北方的关隘驿道。聚兵自卫。以避战乱。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任嚣病重。临终前急召赵佗前来番禺。命他代理南海郡尉。任嚣去世后。赵佗以岭南军队最高统帅的名义。向防守北方关隘的驻军下达关闭边境的指令。不许中原军队南下。不久之后。赵佗又兼并了桂林、象二郡。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赵佗自号“南越武王”。、建都于番禺(广东广州)。和中原政权相抗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汉使陆贾出使南越。劝说赵佗接受了汉高帝赐予的南越王印绶。臣服于汉朝。自此赵佗成为了汉家藩属。并向汉称臣奉贡。
高帝十二年(前195年)。汉高帝去世。吕太后掌权后开始强硬对待南越国。赵佗因此对中原王朝不满。高后七年(前181年)。吕太后发布严禁向岭南出售铁器和其它生产物资的禁令。汉、南越因此交恶。赵佗气愤之下首先出兵攻打长沙国。并自称为“南越皇帝”。吕太后起初想发动大军南征。但由于岭南一带气候炎热和潮湿。汉军极不适应。因此没有越过南岭。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后。朝廷罢南征。赵佗因此得意自夸。在南越国内堂而皇之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
其他观点:
活得寿命长的与昏庸不昏庸没有太大关系。历史上活过80岁以上的皇帝确实比较稀少。皇帝毕竟是高危职业。压力大。欲望大。还有酒色财气掏空身体。以及随时被人篡位的风险。在各种风险和压力之下。所以纵观中国古代493位皇帝。能活过80岁以上的皇帝真的是非常少。
给你总结一下80岁以上的皇帝。如果把只要在中国大陆上建立过国家的皇帝都算上。像南越国和大理国这些偏安一隅的都算上。80岁以上的皇帝共有七位。分别是寿命最长的南越武帝赵佗。享年一百余岁;大理国宣仁帝段正严。也就是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主角段誉。享年93岁;清朝乾隆帝享年89岁;南梁武帝萧衍享年86岁;女皇武则天享年82岁;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岁。
这其中赵佗的寿命其实可信度有问题。因此排除赵佗的话。那么大理国宣仁帝段正严也就是小说中的段誉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但是大理国和南越国毕竟只是偏安一隅向中原王朝称臣的附属国。所以他们不具备正统王朝的名分。因此通常也不会把他们算作帝王谱系之中。如果排除掉段誉和赵佗。那么在正统的王朝帝王中就数清朝乾隆帝寿命最长。
如果再排除掉那些多国并立。未能完成大一统王朝的帝王。那么连宋高宗赵构都要排除在外。抹掉南梁武帝萧衍和南宋高宗赵构的话。那么真正大一统王朝中寿命超过80岁以上的只有清朝乾隆帝和女皇武则天以及将不将去世时七十九周岁八十虚岁的忽必烈。
中国古代毕竟科技和医学技术没有现代这么发达。而帝王这个职业又属于高危职业。各种风险都很多。所以在中国古代别说寿命超过80岁以上的皇帝就这么几位。就连寿命超过70岁的皇帝都很稀少。在皇帝这个职业上来说。寿命超过50岁就算是高寿了。
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中国古代皇帝平均寿命39.2岁。也就是不超过40岁。所以这么看来总体来说皇帝这个职业确实是高危职业。
而且根据历史现象来看。越昏庸的皇帝一般活的寿命相对还都比较长。比如你所问的比较昏庸的赵构却是两宋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
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阿斗这是出了名的亡国之君活了65岁。
南梁武帝萧衍晚年越发昏庸无道。反而越长寿。活了86岁。如果不是他的昏庸引发了“侯景之乱”。萧衍被活活饿死。照着当时萧衍的状态活下去。他可能会超越乾隆帝成为寿命最长的皇帝。
明朝的道士皇帝嘉靖帝。天天不理朝政。炼丹吃药。光吃那些铜汞炼制的丹药。居然奇迹般的能活到60岁。没有铅中毒死亡真是太幸运了。但凡历史上喜好炼丹吃药的皇帝中就属嘉靖帝寿命最长。
所以皇帝昏庸与否。跟长寿没有啥关系。越昏庸的皇帝可能因为心大活的寿命反而更长一些。毕竟长寿的秘诀在于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嘛。一般昏君都是每天处在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没心没肺的状态。所以长寿是应该的。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108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帝,南越,寿数,大理,元年,寿命,昏庸,王朝,岭南,中华
没想到大家都对感觉宋高宗如此昏庸却活到了81岁,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高寿皇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一直到1911年清末的辛亥革命。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