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朱元璋(1328——1398)
明太祖。幼名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濠州(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出身贫农。少时为黄觉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加入濠州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翌年。与徐达、汤和等南取定远。建立起一支独立的武装。郭子兴死后。继统其军。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在亳州建立的宋政权任命他为左副元帅。成为红巾军重要领袖之一。至正十五年(1355)率兵强渡南京。占领采石、太平。并挥旌东向。翌年3日大破元军攻下集庆(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宋政权擢任他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丞相。废除元朝苛政。接受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策。命诸将屯田。发展生产。壮大了实力。又罗致浙东名士刘基、宋濂。获得东南地区地主阶级的大力支持。不久击败陈友谅。进而消灭其残余势力。改称吴王。以后又翦除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并派人杀害宋政权的小明王韩林儿。至正二十七年(1367)。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号召。挥师北伐。翌年攻占大都(北京)。结束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在位期间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广屯田。并减轻对匠役的奴役。为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巩固专政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措施包括:(一)改变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构。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部。使六部直属皇帝。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彼此牵制。一切兵刑大权总揽于皇帝。在地方设置十三布政使司。并加强监察机构。以便对官员进行控制。(二)施行比唐、宋更为完备的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规定以八股文取士。据四书五经命题。四书要以宋大儒朱熹的注疏为依据。将知积分子的思想禁锢在程朱理学的樊篱中。(三)创设卫所制度。军队平时分隶各地卫、所。遇有战事。经皇帝命令。由兵部发令调兵。由都督府长官领兵作战。战事结束。统兵将领交还印信。军队各归卫所。以防止将帅拥兵自重。军士别立户籍。称军户。身份世袭不准随意脱籍。由国家分给土地。使其屯田自养。(四)分封诸王。朱元璋汲取历史上异姓王谋叛教训。决定异姓大臣生前慨不封王。大封同姓子孙为王。派驻边关重镇。意在加强皇室对地方的控制。(五)整顿吏治。廓清积弊。元未吏治腐败。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这给予朱元璋深刻的教训。施行严刑酷法。对贪官黩吏绝不宽待。规定官吏因柱法而贪脏的。一慨发往北方也地充军。官吏贪脏60两以上的。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各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就是剥皮的刑场。叫皮场庙。使官吏触目惊心。知所儆惩。(六)加强对人民控制。用20多年时间厘定《大明律》以为法律准绳。规定国家有权缉捕逃户;凡犯有“谋反大逆”罪者。不论首从。均凌迟处死;有“造妖言”、“劫囚”者一概处以死刑;专擅铨选、纠结朋党者斩。这些律令为前代所无。为了保证赋役。编制了黄冊、鱼鳞冊。推行里甲制和关津制。使同里甲人户互相知保。禁止隐匿户口和任意流徙。并在全国重要去处分设巡检司盘查行人。(七)抑制豪强。豪强地主占有大片土地。鱼肉乡里。欺压百姓。是引发社会动荡的一个因素。朱元璋下令将苏州街道上豪族富户数万户强行迁到南京。在南京抄杀豪民百余家。又多次迁徙天下富民于京师。意在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另外。朱元璋为了扫除君主集权的障碍。用残酷手段大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以擅权枉法罪处死丞相胡惟庸和有关臣僚。牵累被杀的多达3万余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莫须有的“谋反”罪杀屡建军功的凉国公蓝玉。此案株连被杀的计1万5千余人。经过胡、蓝二大案。功臣宿将凋零殆尽。朱元璋制订的各项制度。为明清两朝所沿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兼并、整肃吏治。使农民安养生息、保证社会生产、维护国家统一。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对知识分子加紧思想禁锢和言论钳制。也大大窒息了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各方面发展的活力。成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积弱积贫的原因之一。洪武三十一年(1398)。71岁的朱元璋因病逝世。葬于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
其他观点:
《明史》记载。还在明王朝建立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召集到自己身边。给大家出了道题目:曾经强大的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即将诞生的新王朝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新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
首席幕僚(高参)刘基(字伯温)第一个进言道:“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纲纪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
朱元璋觉得甚有道理。也深感即将建立的大明王朝最当务之急之事。应该是制定律法。以法治国。
史上手段最狠的“反贪皇帝”
根据朱元璋指示。李善长、刘基、杨宪、陶安等人奉命紧锣密鼓地进行法律的制定工作。几经修改、完善。到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正式颁布了《大明律》。经过多次修订的《大明律》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部法典。它简于《唐律》。严于《宋律》。
《大明律》堪称“严刑峻法”。规定“谋反”、“谋大逆”者。不论主犯、从犯。一律凌迟(千刀万剐)。祖父、子、孙、兄弟以及同居之人。凡年满十六岁者一律处斩。
驸马都尉欧阳伦贩卖私茶。触犯明律。赐死!
《明史》记载。朱元璋对于自己制定的法律。毫不含糊的带头执行。而且执法相当严厉。在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姓帝王中亦属绝无仅有。
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他不顾朝廷禁令。大胆从南方向陕西贩运私茶。牟取暴利。后来陕西兰县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冒死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大怒。立即下令赐死驸马都尉欧阳伦。同时还下达了一道通敕令。表彰那位小吏忠于职守、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宁愿女儿成为寡妇。也要处死走私贩私的女婿。这就是朱元璋。
皇帝惟一亲侄儿 、开国功臣朱文正违法乱纪。杀!
《明史》记载。朱元璋惟一的一个亲侄儿、大明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被他毫不留情的废掉了官爵。本来朱元璋是要将他处死的。经不住马皇后的再三求情。这才将朱文正革除官爵。贬为庶民。永不录用。朱元璋的同村发小、开国元勋汤和的亲姑父。自恃靠山硬。竟隐瞒常州的大片田庄。不纳粮税。经人举报。朱元璋也将他依法处决。
反贪手段严酷。堪称地动山摇。鸟震鱼惊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间。对于官员贪污持零容忍的态度。他亲自主持、镇压了好几起贪污大案。其中株连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郭桓案。
朱元璋出身贫寒。起于蓬蒿。历尽千辛万苦。方才扫灭群雄。登极称帝。因此他深深体谅底层农民生活的艰辛。对贪官污吏恨入骨髓。
史上最酷烈的反贪手段。效果如何?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从改变官制、改善吏治、严格法令、严惩贪官、压制舆论、屠戮功臣和特务统治等方面集中权力 。巩固朱明皇权。可以说收到了相当成效。尤其在反贪方面。他手段酷烈。毫不留情。史载。从明朝开国以来。两浙、江西、两广、福建的地方官因贪赃被杀者极多。很少有人能做到任满。
朱元璋曾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都杀了” 。
《明史 》记载:洪武一朝。“几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这一时期是史上封建政权对官员贪污惩罚最严厉的时期。也是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最激烈时期。遭朱元璋杀戮的贪官污吏多如过江之鲫。虽然贪官污吏朝杀暮犯。但朱元璋也下定决心。发现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这段规模巨大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直到朱元璋死去方告一段落。但明朝的贪污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在朱元璋死后愈演愈烈。积重难返。他大杀贪官污吏。可明朝的贪腐依然无法禁绝。甚至他一死就死灰复燃了;他立铁榜严禁宦官干政。而明朝又是历史上宦祸最为炽烈的朝代 ......这是社会制度决定的。尽管朱元璋是史上最具权威、最恨贪官的皇帝。为震慑贪腐杀人如麻。却丝毫改变不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的短板。
历史反复证明。一切雄主、暴君美梦都不会长久。因为他们的个人主观欲望愈强烈。距离客观现实也就愈发遥远。简而言之:制度远比人更可靠。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其他观点:
谢邀。朱元璋是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皇帝。甚至被摸黑成暴君。
因为高祖皇帝诗的影响。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印象较好。而朱元璋了解的不多。形象也不好
朱元璋的历史形象不好。无外乎说他刻薄寡恩。屠杀(杀光)功臣。好猜忌。又搞了“明初四大案”。每次牵连数万人。然后各种丑化他的小故事广为流传。
网上有段话对他的评价。
五代以来。汉人弱而蛮夷强。三百年来中华大地沦陷。宋代以后。神州陆沉。赖朱元璋驱逐鞑虏。复我中华。一雪三百年的屈辱。
王师北伐。收复中原。燕云十六州失去四百多年。河西之地失去六百多年。如今都收复了。恢复汉唐礼仪。让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自五季以降。汉人弱而蛮夷强。中夏之弱。自古未有。三百余年。夷虏得寸进尺。中夏步步退让。九州之地。继陷虏手。宋季之末。华夏陆沉!赖有朱太祖奋起抗争。驱除胡虏直捣其巢。汉人三百年之屈辱。得此一雪!
王师北伐。复中原二百年失地。幽燕四百年失地。河西六百年失地。立纪陈纲。散胡人之风气。兴中夏之礼仪。中华文明之延续。其功甚矣!
网上这几年在炒作冉闵。说他拯救汉族的千古一帝。跟朱元璋比起来。就如星星之火跟日月争辉。
朱元璋的时代。中华大地已经亡国近百年。而中原地区沦陷了二百五十多年。
如他的《奉天讨元北伐檄》里写的。三皇五帝以来。就没听说过胡人可以通知中国的。但是宋朝灭亡。胡人入主中原。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所以。他要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北伐成功之后。如果胡人愿意归顺的。学习中华礼仪。可以留下来。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中唐以后。游牧民族相继崛起。侵扰中原。五代割燕云十六州。北宋被西夏、契丹吊打。被金灭亡。南宋被蒙灭亡。让很多人觉得汉人发张不行。
而朱元璋的北伐呢?特别是蓝玉的捕鱼儿海之战。
史学家谈迁在他的《国榷》中写到:蓝玉这一战犁庭扫穴之功可以比肩汉朝卫青、霍去病横扫匈奴之战。这一战打得北元分崩离析。给其造成的损失空前。就是之后明成祖朱棣四扫虏廷之战也比不上。
总的来说。朱元璋的形象跟他的功勋比起来很不相称。他的功绩跟汉武帝、隋文帝杨坚。还有耄这些人比肩的。驱逐鞑虏、恢复汉人统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108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朱元璋,明朝,明律,胡人,皇帝,中国,至正,中华,中夏,汉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们怎么评价明太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朱元璋(1328——1398)明太祖。幼名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濠州(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出身贫农。少时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