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独立团有7000人。属于正常现象。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下辖三个师。
八路军按照规定是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而实际上第115师。师长林彪。兵力为1.5万人;120师。师长贺龙。兵力只有1.2万人;129师。师长刘伯承。兵力只有1.1万人(过黄河的时候只有9000人)。
李云龙所属的独立团隶属于386旅。而386旅又是129师的主力旅。由于国民党给的编号之。386旅只能辖第771团、第772团。其它团就不能有正规的编号。故而抗日战争后期发展出来了。新一团、独立团等这样的部队。历史上1938年1月成立的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立团只有1200余人。
进入华北的抗日战场后。八路军迅速发展。以386旅为例。仅仅过了两个月。全旅发展到7000余人。扩充了两千多。一年以后。既1938年10月份的时候。八路军总人数已经由最初的3万多。发展到15.6万人。发展壮大的速度可谓指数增长。
《亮剑》的故事就开始在1939年中下旬。当时日寇集中5万余重兵。在第一军司令官梅津指挥下。分九路对晋冀豫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九路围攻”。李云龙就是突围的时候从正面突围。收到了处分。而后调往独立团的时候。正好赶上百团大战。这才有了围歼冈崎大队的一幕。
百团大战期间我军中国有100多个团参加。还有约60个团没有参加。当时八路军总兵力有约40万人。相当于一个团有2500人。而当李云龙打完平安县城的时候。已经到了抗日战争的中期。这段时间八路军有了更大的发展。
因为在1941年开始。大生产运动展开了。八路军各级将士自己开荒解决了粮食问题。粮食有了保障。配合“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法。八路军的名号可谓深入人心。这样一来。分散到各地的八路军战士就以驻地为基础。培养、发展出了各种编制外的“独立”部队。
在《亮剑》当中。李云龙将自己的部下“化整为零”各自发展。在敌后八路军有扩充的土壤。加上李云龙又是一个能搞部队、搞武器的能手。所以部队在分散到各地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这样李云龙有八个营。7000人的部队就不奇怪了。
当李云龙说出自己有八个营的时候孔捷惊呼:“八个营。老天爷。都知道你李云龙今年发了财。没想到你小子成了暴发户了”。李云龙可劲得瑟:如今咱是真正的地主老财。有钱人!一旁的丁伟感叹道:又该打土豪了。丁伟只是感叹但并不吃惊。说明丁伟的部队也是赶上了这股发展“春风”。只不过部队没有李云龙发展的迅速。
当然李云龙人员虽然很多。但他却一直是团长。因为这在1942年以后。我军为了精简部队。规定团一级分甲、乙、丙三等。甲种团为标准的三三制。一般为2000~3000人;乙种团为2营6连制。一般在1500~2000人;丙种团为4连或5连制。一般少于1500人。当然了。其中甲种团和丙种团居多。
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129师已经是拥有30多万人的部队。115师也有40多万。120师少一点也有30万左右。主体的中共武装已发展到100多万。此外有200多万民兵。
可见八路军在敌后发展迅速。《亮剑》中李云龙部队发展迅速正是当时八路军发展的真实写照。而7000人的部队。组建8个营是绰绰有余。因为一个营的部队600百人就算多了。
其他观点:
八路军新四军挺入沦陷区之后。开始迅速分散兵力。并大规模扩张队伍。往往是一个连长或营长。率领几十个人就敢深入敌后发动群众。与日寇作战。并动员群众参军。这个情节在《亮剑》中也有体现。
包括李云龙独立团在内的八路军抗日队伍。从来不受国民革命军编制的限制。他们有多少人。就可以编为多少人的部队。再加上当时的革命队伍分散至整个敌后沦陷区。八路军总部也没有足够的电台可以及时联系和指挥基层部队。
不过总的来说。经过长征千锤百炼的红军将士们。普遍能够完成任务。因此位于敌后的抗日队伍蓬勃发展。1937年开赴抗日前线时。只有4万余人的八路军。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40多万人。扩张了十倍之多。
八路军及抗日敌后根据地能够迅速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因八路军坚决抗日。并不断杀伤、击败日寇及汉奸部队。才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同事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队伍迅速扩张的奇迹。
其他观点:
别困惑。独立团编八个营都弄少了。应该还是李大脑袋团长不好意思搞太多营级建制。否则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正常营级兵力计算。李云龙这7000人足足可以编成十个营、外加团直属队若干个连。其实《亮剑》编剧还真不是顺嘴胡咧咧。一定参考了李云龙所在部队的兵力数据。
根据史料。独立团所在的八路军129师第386旅。在1937年成立时全旅共5700人。辖第771和第772两个团六个营。这是将红四方面军第31军的两个师压缩后的满编。那么再加上两个营。确实应该在7000人左右。
但是仍然不很准确。因为陈赓将军最初这5700人包括了一个旅部、旅直属队(若干直属营)。两个团部和直属队(若干直属连)。按一个团直500人计算。杂七杂八就得去掉将近2000人。如此算下来六个营的战斗步兵也就3700多人。每个营600余人。
李云龙只有一个团部和三个直属连。因为他嘴里只喊出了“警卫连、骑兵连、侦察连”。就算答友们再帮他建一个特务连。团直也不过1000人。剩下的6000人编成十个营岂不是绰绰有余?轻松外加愉快的事情。
难怪孔捷惊呼:“八个营。老天爷。都知道你李云龙今年发了财。没想到你小子成了暴发户了”。李云龙可劲得瑟:如今咱是真正的地主老财。有钱人!一旁的丁伟感叹道:又该打土豪了。
可以佐证下八路军初建时期的主力团建制。当时八路军总部直属一个“特务团”。这是个“三三制”的满编大团。团长欧致富(开国少将)。全团共有三个营九个步兵连。团部辖三个直属连。每个营另辖一个机枪排。总兵员2300人。也就是说。特务团团部及直属队至少应有500人。然后摊下来三个营各约600人。每营去掉机枪排和营部人员。摊到三个连各约170人左右。这已经是几近超额的部队了。
侵华日军的一个中队仿自德国的“大连”制满编才180人。而八路军主力部队自东渡黄河开赴战场后。每个步兵连根本达不到这个规模。也就150人上下。并且八路军是彻底的“轻武器部队”。营级建制既没有日军的大队炮小队也没有大队弹药运输队。连迫击炮都是团级才有的配置。一个营能有多少人?600人是非常足额之编制。只多不少。
抗日战争中期。在与日寇残酷的战斗中。编制较大的部队往往不能胜任游击战和运动战。再加上一定的战斗损失。八路军各团的步兵连平均降到了120人左右。每个军区除保留几个“大团”外(辖三个营九个连2000余人)。纷纷组建了只辖5个步兵连不足千人的“小团”。
根据曾克林将军的回忆录。他指挥的冀东军区第12团是非常精锐的部队。每个步兵连有150人。一色缴获的日式武器。已经让路过的其他八路军部队首长啧啧称奇了。抗战。艰难的很。
还记得李家坡之战时张大彪的一营有多少人吗?360人。这才是戎马倥偬的年代。八路军一个营的战时兵力。当然了。到抗战末期鬼子龟缩。八路军部队曾经有个大发展期。但是根据陈赓上报延安的电文。抗战结束时各团也就在1700到2000人之间。
国民党部队的精锐步兵营。一般也维持在700人上下。比如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枣宜会战”中。史料记载。担负后卫任务的第38师114团三营。实际参战人数为695人。携弹量为步枪兵200发。轻机枪每挺2000发。重机枪每挺8000发。迫击炮每门150发。
但是张自忠第59军的步兵营那可是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的四单位制。配备有相当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八路军哪有这么好的装备。营级是根本建不起机炮连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362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八路,部队,独立团,抗日战争,万人,步兵,兵力,敌后,日寇,国民革命军
没想到大家都对《亮剑》中7000人的独立团为何是八个营?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独立团有7000人。属于正常现象。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