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4图
陆稿荐
从观东的醋坊桥走入观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苏州百年老店\"陆稿荐\"。以\"酱汁肉\"名扬姑苏的陆稿荐在苏州老字号中也可称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陆稿荐初创。当时是一家普通的肉铺。店主陆某将店设在苏州东中市崇真宫桥晚。专营生、熟肉。
公司名称
陆稿荐
总部地点
江苏苏州市
成立时间
康熙二年(1663年)
公司性质
专营生、熟肉
相关
苏州百年老店
名字传说 听语音
关于如何会取名\"陆稿荐\"。其中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传说。相传某年四月十四日\"轧神仙\"前夕。有个衣衫褴褛、背一条破草荐、手捧两只叠在一起的旧陶钵的乞丐。走进肉店求宿。陆老板见其可怜。遂发善心允他在灶门空地上蜷宿一宵。那乞丐把草荐铺在地上。两只陶钵合叠当枕。呼呼入睡。次日凌晨那乞丐不辞而别。等到烧火伙计烧肉时发现灶前有条破草荐。于是随手撕碎往灶堂一塞付之一炬。不料一阵异香散发开来。店里人都惊呼\"香得来、香得来\"。陆老板知后觉得奇怪。暗忖昨 日那乞丐莫非是仙人化身。那两只陶钵合叠恰是个吕字(叠 口为吕)。悟到此。陆老板连忙把未曾烧掉的破草荐留下来。 每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内。烧出来的肉异香扑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带都闻到阵阵肉香。一传十、十传百。顿时生意兴隆。陆老板灵机一动。干脆将肉店的牌号改名为\"陆稿荐\"。还将吕纯阳化身乞丐借宿留草荐的事大肆渲染。从此。这家陆稿荐肉店长盛不衰。
陆稿荐
稿荐:稻草或麦秸编成的垫子。旧时用来做床垫。座垫。稿:同蒿。干的禾草。野生的细长的蒿草。荐。垫子。铺垫。
特色 听语音
陆稿荐的名产。全由倪松坡精心经营。其肉食品的原料都经过精挑细选。购进的猪以湖猪、常州洛猪为主。这两处的猪肉皮细而薄。肥瘦均匀。是适合于烧制熟肉的好原料。鸭子都是在全市鸭行中选购4至5斤重的娄门大麻鸭。此鸭烧制酱鸭肥嫩而味美。除上述优质猪肉与酱鸭外。陆稿荐还特请烧肉名师张寿根专门研制酱鸭、酱肉、酱汁肉、猪头肉等的配料方法。经过张师傅的悉心研究、不断改进。技艺精益求精。烧出的酱肉具有皮薄而呈麦黄色、膘白、精肉红的特色。食之满口香酥。确是名副其实的\"五香酱肉\"。酱鸭的外皮用红曲、冰糖特制的卤汁抹上。使酱鸭皮红带甜。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称之为\"秘制酱鸭\"。还有苏州一年一度的传统时令产品\"酱汁肉\"。也是陆稿荐的名产。酱汁肉加工时用肥瘦均匀的条肉。切成小方块。加红曲、砂糖、香料等复制而成。其色红似樱桃。其味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其他如砂仁腿胴、酒焖汁肉、百叶包肉等也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品。据成稿于1934年的《醇华馆饮食脞志》载:\"苏州从前有陆蹄、赵鸭、方羊肉之称。陆蹄谓陆稿荐之酱蹄。熟肉店以陆稿荐、三珍斋两家最为驰名。其出品以酱鸭、莲蓬蹄为上。酱蹄筋、酱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观东之者陆稿荐。
几十个品种:
苏式酱鸭
卤菜价目表
历史沿革 听语音
陆稿荐自康熙年间创业以来。久负盛名。至咸丰十年(1860年)。因遭战乱兵火。损失殆尽。后于同治五年(1866年)。在崇真宫桥原址又重振家业。经营一直不错。传至光绪年间。后裔陆伟、陆念椿等不善经营。连年亏蚀。以致实在维持不了生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陆姓后代陆伟、陆念椿等。将陆稿荐牌号租押给吴县西津桥人倪松坡。押金洋 150元。月租金3 800文。同时。陆伟等还将他们经营的阊门外吊桥堍杜家老三珍斋肉店(生财牌号)以洋640元卖给倪松坡。倪租得陆稿荐牌号后。将开设在观东醋坊桥境的肉店定名为陆稿荐。
发展 听语音
随着岁月的流逝。店主倪松坡年老体弱。无力继续经营所有企业。于是。将观前街陆稿荐分给二子倪矩香[1]经营;同时把杜三珍分给三子倪慎庵[1]。倪矩香[1]接管后。生意仍然颇好。民国年间。自观前街拓宽后。近火车站的梅村桥建成。平门开放。交通便利。各地来苏的客商游人可直达观前。使观前游人骤增。陆稿荐的熟肉生意更为兴旺。声誉亦日益扩大。因此在同业中相互竞争更为激烈。观前街陆稿荐为防他店冒牌。特地用以麦穗为底座加添\"大房\"两字并注明\"只此一家。并无分出\"的标记。向民国政府登记为注册商标。 陆稿荐店主因店中营业久盛不衰。渐渐放松了管理。平时只顾自己烧香拜佛。加上夫妇俩又吸上了鸦片。恣意滥用店内经费。店中业务一度衰落。后由其子倪肇鸿接手。他熟悉店务。锐意进取。接手不久。经营即重呈起色。1935年倪肇鸿病逝。陆稿荐由倪柜香的外甥陈士贤主持。
在日伪统治时期。一则苏州沦陷时店内有职工留守。生财损失较小。复业较早;再则汪伪的江苏省会设在苏州。苏州经济一度畸形发展。陆稿荐的业务得以维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大房陆稿荐干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大跃进\"时期。其后方工场改为平江区食品厂;\"文革\"时期。改为苏州熟肉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上级批准。恢复大房陆稿荐原名。1981年经江苏省商业厅批准。陆稿荐在观东醋坊桥换原址扩建了1833平方米面积的三层生产、营业大楼。1985年春节。门楣上闪耀着\"陆稿荐康熙二年创建\"招牌的大楼建成。陆稿荐开始继续以新的姿态供应各种久负盛名的传统苏式卤菜。满足大众的需要。
其它相关 听语音
陆稿荐只要一看三字招牌。人家非但不会缠夹作鱼行米店。并且还不会误认作咸肉庄。一望而知是卖鲜猪肉的地方。
旧时肉铺。还有什么浦五房、杜三珍等市招。近年来新开的肉庄。却无一家不是陆稿荐。“陆稿荐”三字。原是专名。现在竞变成了普通名词。
“陆稿荐”三字。在上海又变成了一句骂人的俗话。骂人“陆稿荐”。意思就是此人是陆稿荐里的货色。“陆稿荐”里的货色。除了猪猡还有什么呢1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 有没有对视力好的水果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44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苏州,熟肉,草荐,肉店,酱肉,牌号,乞丐,语音,光绪,康熙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华老字号陆稿荐是什么情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4图陆稿荐从观东的醋坊桥走入观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苏州百年老店\"陆稿荐\"。以\"酱汁肉\"名扬姑苏的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