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为什么鲜为人知,没有隆美尔名气大?
原创

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为什么鲜为人知,没有隆美尔名气大?

好文

热门回答:



对比莫德尔和隆美尔这两位将领。其实非常有意思。隆美尔绝大部分的胜利都是在进攻中取得的。而莫德尔则在数次关键的防御作战中表现优异。如著名的勒热夫防御战和奥廖尔防御战。每次均给苏军造成了数十万的损失。两人的命运也有着很大的相似。两人都先后担负B集团军群司令一职。并且都没能活到战后。隆美尔被希特勒赐死。而莫德尔则选择了自杀。个人认为。莫德尔的军事指挥能力应该在隆美尔之上。毕竟相比于莫德尔。隆美尔的大兵团指挥经验还是太少。

其他观点:

1944年10月14日。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被逼服毒自杀。公布隆美尔死讯的正是时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莫德尔元帅。他发布的这道通令的用词冠冕堂皇:“隆美尔元帅因7月17日的负伤不治而亡。谨对我国最伟大的指挥官之一的牺牲表示哀悼”。

(莫德尔像)

莫德尔和隆美尔一样。都得算是二战德军高级将领的“后起之秀”。甚至他比隆美尔还要后——在法国战役中。隆美尔已经是带兵的装甲师少将师长。而莫德尔仅仅是集团军的少将参谋长。当苏德战争爆发时。莫德尔才获得统率第3装甲师的资格。而此时隆美尔已经成为非洲军的军长。两个人在一战结束后的军衔代表着资历不相上下:都是上尉军官。

德国人在“巴巴罗萨行动”的初期总共投入了153个陆军师。所以莫德尔仅仅是这153名师长的其中之一、古德里安麾下装甲军团的一名小弟。上面还有军长、集团军司令和集团军群总司令等好几层职务。当然不显山不露水。一直到1941年10月间。莫德尔才晋升第41装甲军军长。同时授衔装甲兵上将。在东线几十个作战军中。暂时还做不到鹤立鸡群。

(莫德尔元帅)

所以这就是莫德尔所谓名气不及隆美尔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后者率领的德军部队数量虽然有限。却是在北非战场行使全部作战指挥权。单独指挥德意数十万混合部队在一个战略方向上纵横捭阖。而莫德尔所在的东线战场名将如云。一时半会儿还坐不上重要位置。比如到1942年曼施坦因才混到第11集团军司令。

莫德尔与曼施坦因履历类似。都是从优秀的参谋军官逐渐转岗为军事主官。普鲁士军队沿续下来的出色的参谋培养体系和指挥体制。使他们具备相当的战略眼光和大兵团指挥能力。就这一层来说。没有参谋长履历只在总参谋部短期“镀金”的隆美尔。其实基本功和组织能力反不如莫德尔。不能说隆美尔菜。只能说当面英军更菜。

(莫德尔将军)

在残酷的东线战场上。莫德尔很快再从军长熬到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其卓越的指挥才能一点点被发掘。当他晋升陆军元帅时。已经是战争末期的1944年3月31日。所以莫德尔封帅到自杀身亡不过一年多光景。而隆美尔早在1942年6月1日就拿到了元帅节杖。因此。莫德尔帅位的“昙花一现”也是名气不足的原因之一。

莫德尔作为一名装甲师长算是比较出色的。他的第3装甲师在苏德战争初期实施大纵深长距离突破。最先封闭了基辅包围圈。战役中“俘虏43381人。缴获和摧毁坦克408辆。装甲车辆56辆。火炮738门。反坦克炮515 门。机枪1137挺”等等。而莫德尔得以迅速晋升也有特殊原因。即1941年底由于莫斯科战役的失败。希特勒对前线将军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期间莫德尔由于“积极的防守”而被希特勒所肯定。屁股在第41装甲军军长的位置上还没坐热乎。三个月之后即被火线提升为第9集团军司令。笔者个人看法是。作为东线“救火队员”的莫德尔。闻名识人。他干的都是在德军形势不妙的情况下挽救部队的“脏活”。是防御作战的高手。不少军史文章谓之“防守天才”或者“防御大师”。

而防御的重点是尽量保存部队和逐步后撤。歼敌数字和战果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他的成名之战1942年勒沃夫之战。以及1943年的奥廖尔战役等等。都是在苏军发起进攻时能坚决守住阵地。再动用预备队进行反扑。有人评价说“在搜刮预备队组织防御方面。莫德尔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

(莫德尔和古德里安)

反观隆美尔。在北非的初期那是大打运动战和进攻战。揍得英国人丢盔弃甲缴获颇丰。对德国的宣传机器而言。哪个更合适用来说事不言而喻。实际上莫德尔后来在西线的表现要超过东线。因为彼时他真正成为了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在德军形势已经近乎绝望的情况下。在法莱斯、在亚琛或是在荷兰。都给美英盟军以重创。“市场花园行动”更让蒙哥马利名声扫地。拖延了战争进程差不多一年。善守名不虚传。

其实还有第四点原因。那就是隆美尔最后被定性为“反纳粹分子”。而莫德尔却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从东线忙活到西线。直到鲁尔战败山穷水尽时自戗。死硬到最后一刻。只比希特勒的自杀提前了九天。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部队指挥权以及获取足够的信任。他甚至主动与纳粹勾勾搭搭。比如用党卫队成员做副官。让许多“洁身自好”的国防军将领所不耻。

(莫德尔在战场上)

此公性格残酷举止粗暴。犹如一个暴君一般指挥自己的参谋和下属。“坚定不移”的执行希特勒的焦土政策。这使得他在战后被不少军史作家和昔日同僚口诛笔伐。如此一个冷血死硬的德军将领。当然不是盟国在战后应该宣扬的对象。所以他被史书和史家“冷落”的政治因素占比很大。1945年4月21日。莫德尔身边只剩下三名军官和几名卫兵。他不顾劝阻举枪自杀。遗言是:“我从来不相信我会这样地失望。因为我只效忠于德国”。

很多时候。名气未必完全代表实力。沃尔特·莫德尔。一个二战中颇具才能的指挥官。一个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殉葬品。如此。而已。

其他观点:

莫德尔有“莫不攻”的外号。在独立指挥战略区时。没有显示出进攻能力。又在3个月内连升两级。根基是不稳的。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进攻可以直接带来胜利。天然就吸引人的眼球。很多人都记得足球场上一锤定音的前锋。但是对兢兢业业的后卫。却很少能记得名字。譬如86年阿根廷世界杯上。世人都记住了马拉多纳的进球。主力中卫巴蒂斯塔又有几个人记得。

而战场上的将领也一样。能够攻城略地就天然吸引人的关注。岳飞在进攻中的战绩相当突出。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广泛流传。但是岳飞部将孟安的后代孟拱。以一人之力统帅南宋抗击蒙古三分之二阵线。收复襄阳等军事重镇。为南宋的延续立下不世之功。也被军事学家奉为机动防御大师。到现在也同样没几个人知道。

而莫德尔跟孟拱类似。擅长的是防御作战。而非进攻。在二战德军中。莫德尔其实是后起之秀。在1935年任职德军参谋本部时。其上司就是曼斯坦因。在1938年晋升少将军衔后。其职位为第四罗参谋长。在波兰战役后。莫德尔升为集团军参谋长。

在军衔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莫德尔在苏德战场中失去了独立领军的机会。在巴巴罗萨计划中。莫德尔指挥第三装甲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封闭了基辅包围圈。为德军消灭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不过虽然莫德尔在巴巴罗萨计划中表现突出。但是主要是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下。并不是独立领导一个战略区。随后就是比较奇特的事件。在1941年10月莫德尔升任41装甲军军长。在42年1月即升任第9集团军司令。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连升两级。不得不说莫德尔是深受希特勒信任的。

也就是在担任集团军司令独立领军。接手勒热夫战区。莫德尔的防守才能得以体现。刚上任之处。第9集团军有被包围的危险。莫德尔迅速解决这一问题。并在随后的作战中。击退了苏联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的进攻。取得了勒热夫战役的胜利。

勒热夫战役虽然参战主体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但是莫德尔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此战也就成为他的成名之战。在随后的战争中。莫德尔也发挥了出色的防守才华。比较突出的是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的组成部分奥廖尔战役。

在奥廖尔战役中。莫德尔以远不如苏联的兵力。在自身伤亡10万左右。造成苏联近40万的损失。虽然战线被迫后退。但是在德军整体战败的情况下。莫德尔的战绩依然是比较突出的。但是此战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大大被削弱。

而在进攻方面。莫德尔独立领军的表现就相对不够突出了。在1944年华沙反击战中。莫德尔面对苏联冒进的坦克部队。打成了一团混战。在西线阿登反击战中。莫德尔指挥的德军虎头蛇尾。丧失最后一次扭转西线的机会。在鲁尔包围圈里。莫德尔最终以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从履历可以看出。在德军大范围进攻之时。莫德尔的地位偏低。露脸的机会轮不到他。等到独立领军时。德国已经走了下坡路。加上擅长防守的特点。虽然可以击退苏军。但是扭转不了局面。而隆美尔负责北非的战略区。承担独立作战方向。有足够露脸的机会。自然名气比较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7:37

    德尔,隆美尔,希特勒,德军,集团军,是在,装甲师,战役,司令,东线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7:37

    没想到大家都对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为什么鲜为人知,没有隆美尔名气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7:37

    对比莫德尔和隆美尔这两位将领。其实非常有意思。隆美尔绝大部分的胜利都是在进攻中取得的。而莫德尔则在数次关键的防御作战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