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小区团购到底能赚多少钱?听说有些人都发大财了?
原创

疫情期间小区团购到底能赚多少钱?听说有些人都发大财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防疫的需要。小区实行封闭管控。居民居家防疫。减少外出购物次数。所以小区团购就应用而生了。

小区团购购买的都是生活日用品和蔬菜米面油。在这些小商品上面能加价多少?不过就是赚点不多的差价。可能发大财吗?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武汉。光谷步行街。一个迷你小区。五栋楼立着。每栋30层左右。刘薇薇估摸着大概十多年前所建。疫情爆发后。为了及时对接沟通。全部留守业主与租户被分入两个网格群中。每个群有一个网格员。居民需报备信息、登记体温等。

新馆病毒来势汹汹。宅家自我隔离的居民发现。社区工作繁忙。问问题。基本无人回应;物业同样被动。很多工作人员都放假回家。只留了几个值班人员。主理消杀等工作;小区没有单独的业委会。隶属于光谷步行街物业管理。有专人做物资是不可能的。于是。业主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团购自救。

在仅有窗子可以窥见外面世界的日子。为了购物资。有的小区甚至开了十几个团购群。有的人每天从刷早到晚。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作为团长。刘薇薇所在的小区。成了武汉小区居民自救的一个缩影。

1从蔬菜包开始

2月初。一号网格群的业主组团购买了一批蔬菜。但因人数不够。未能成团。对方找到刘薇薇。刘薇薇说:“那我问下我这里。”于是。她就顺手在群里发了消息。二号网格的居民很快就接龙凑齐了。有二三十人。原来。这个群业主较多。人数很容易凑齐。

当时。刘薇薇家里物资储备还比较充足。只要舍得花钱。是能买到食物的。小区旁边有盒马、家乐福等大型商超。又靠近步行街。购物比较方便。然而。因为居民的集中采购。导致物资紧缺。刘薇薇记得。当时盒马一单跑腿费就需要30-50元。甚至下单后。根本没有人接单。过年期间。打工者多半回乡。疫情爆发。人人自我防护。导致配送人员更是稀缺。

于是。刘薇薇就开始了自己的义务统计。她是设计师出身。后来孩子出生。开创了高端进口母婴工作室。疫情后。一切宣告暂停。

她想着。既然没什么事情。只是统计数字的话。应该比较简单。她将所有信息透明化。给多少钱。她就买多少物资。

2月6日。第一次蔬菜接龙的物资送达。一共75份。50元一包。15斤左右。刘薇薇在群里喊了一声。随后有四五个志愿者下楼帮忙分发。有的上了年纪的。很热心。刘薇薇还是婉拒了。第一次团购蔬菜成功后。在业主的建议下。他们单独组一个物资群。方便大家购买食物。

后来。这个群人数渐增。达到了近四百人。邻居都可以理解使用接龙的小程序。只负责下单收货签到。相对手写统计的。省事太多。

刘薇薇是个地道的武汉妹子。自认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只是把工作的热情投入了进去。在家里。她常遭到家人的嘲笑。“你个‘十指不捻香’的人。在外头却给别个搞得热火朝天。”

其实。疫情爆发后。刘薇薇起初想与妹妹一起加入志愿者车队。接送医护上下班。但想到双方家里都有小孩。还是放弃了。意识到小区居民购物困难后。她觉得“自己好歹是个武汉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就索性投入其中。

封城后连门都没出过、在家带娃的武汉妈妈。就忽然成了小区团长。“我只是想做一个统计工作。列一个excel表格。然后交给志愿者。我不方便下楼。可以做文字工作。”然而。头一回就出了问题。差一盒鸡蛋。团购流程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她就不得不下楼了。既然揽下了这件事情。她就一定要亲力亲为核实。

2团长的标准

疫情前半段。蔬菜是需求量最高的物资。可是。新鲜蔬菜。起送量很高。一家购买的话。如美菜需300元起送;盒马呢。则缺少叶子菜。这时。不少供应商开始推出蔬菜包。将不同种类的蔬菜进行搭配混着卖。

刘薇薇小区的首批订单。就是志愿者从新洲农民菜地里买来的。算上人工成本等。市场价已很划算。特别是对比超市的蔬菜包。业主认为这种更好。后来。就团了很多次。

随着居民需求的调整。商家供给的变化。小区团购也从开始的蔬菜。发展到后来的肉类、热干面、牛肉粉、面包等食物。

作为团长。刘薇薇有着自己的原则:

(1)只要疑似有问题的东西。不做。

(2)容易买得到的东西。不团。不然增加志愿者负担。

要我惊讶的是。她所在的小区一直有新鲜的肉类可以团购。这是大多数武汉人在疫情期间寻不到的食物。

刘薇薇说。超市销售的肉类为冻肉。盒马是冷鲜。并不是现杀的新鲜肉类。而且卖的并不便宜。有天。一位业主向她推荐家乐福的一家黑毛猪店。“可以团购到新鲜猪肉。”刘薇薇很开心。她还有四岁的小孩。一家人已经很久没吃到新鲜猪肉了。

她向群中公布这一消息。推荐人是谁。疫情前专柜价格如何。现在又是几何。信息公开透明。证实自己并没有拿好处。于是。经过居民的“民主投票”。团购黑毛猪就定了下来。

有的人会介绍一些便宜的食物。但根据刘薇薇的调查。其品质却不一定有保障。于是。她果断拒绝。“安全、品质是第一。万一出现问题。这就是我自己的责任。”

于是。群友集思广益。刘薇薇审核把关筛选。最终决定进货与否。

3取货

很多团长属于业余的。临时来做。刘薇薇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做起来还得心应手。除了需要下楼。

有时候算账错了、志愿者发放错了。刘薇薇就自己承担。反正钱不太多。还属于自己的承受范围。就算是都考虑了。还是会有其他问题。后来。有一回居民从家乐福带了一些物资。实收实结。结果。她花了两天下午。才收款完毕。“因为每个人的款项都不一样。需要自己计算。”

刚开始商家因为人员缺乏。多有不负责下货的。于是。每次到货。刘薇薇都要确认。“你们负不负责下货。如果不负责。我就要找志愿者帮忙。”最高峰时候。有十个志愿者。轮流到位。

小区封闭后。只留下一个门。刘薇薇就向物业求助。“可否给我们一点帮助。让车子开到小区里面方便下货。”物业同意了。有一阵子。政策不允许开到小区来。物业就提供一个手推车。再倒腾进来。

分发货最麻烦。

有些团购物资。如大米、油等。对于志愿者来说。本身就很重。很耗体力;另一方面。特殊时期送到住户家门口。存在着感染接触的风险。这时。对方不一定感激;再有。哪怕居民也存在着感染的可能性。这是对志愿者的一种保护。于是。刘薇薇建议志愿者。“按照我报的取货内容。只需要看着邻居们将物资拿走即可。”

每次取货。她不厌其烦地叮嘱居民。“一定要保持间隔。宁可等。不要抢。”当家人还将团购感染的消息告诉刘薇薇。让她注意安全。刘薇薇说:“我看了很多别的团长发的视频。都是人挤人。蜂拥而至。传染总会有原因的。我们遵守秩序。保持距离。注意个人保护。日子总要生活下去的。没事!”

多有业主不看手机、等到几批物一起到再取。或者忽略的。诸如此类情况。这时。刘薇薇就要跟志愿者一直在楼下等待。她记得。有天特别冷。晚上八点多货到了。结果发到12点都还没有发完。还有一次。一下子到了五种物资。轮着发。因为喉咙疼。带儿子时伤了腰。刘薇薇就只好靠边坐着。帮忙审核。那个姿势像极了“看门的老大爷”。

4与商家的博弈

经过跟商家的两个多月的打交道。刘薇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2月。需求大于供给。商家都是高高在上。言语多“傲娇”。

3月上旬。疫情缓解。有的开始复工。商家开始降低起送费等。

3月末。疫情转好。商家开始大促销。求着消费者买买买。

对于商家的商品。刘薇薇有着自己的原则:

其一。所有的东西。商家售后必须负责。

其二。如何建立与商家的信任问题。疫情初期。有的小区曾出现过。有的商家在团购后。卷钱走了。却不发货。还有的商户货送到了。小区居民忽然不要了。团长联系不上。很尴尬。

刘薇薇一般坚持货到付款。然而。有的商家要求提前给钱。刘薇薇就感觉很奇怪。她就要考虑对方是否是知名品牌。是否是负责人收款。如果是。协商之后。先给部分定金。对方OK。送过来。就没问题。这是一个双方信任的问题。

起初。商家多半是推送组合包。盒马的单子。多有选择性派送情形。压着一个星期。而且金额比较大。多为百元以上。家乐福亦是出单很慢。她感觉到了商家的配送不容易。

后来。商家开始推出具体的品类。可自由选择。于是。蔬菜包渐渐被单品所取代。团购也在与时俱进。某天。刘薇薇一次性上了很多品种。楼下摆了一地的蔬菜。她拍照给朋友自我调侃。“之前我卖的多有逼格。现在成了一个卖菜卖肉的。”

5团长的江湖

钱。是很多团长头疼又兴奋的事情。

刘薇薇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随机”志愿者。团购物资是团长的责任。她要对得起这份差事。并不想从中牟利。

“我一个人做事情。我会负责到底。也会自我承担。每一个选品。我都会向业主说明。它可能不是最便宜。但一定是品质有保障的。市场是透明的。我珍惜自己的个人信誉。但。很多团长不这样。”

有位供应商向她推荐自家三十元一只的土鸡。“薇薇。一只鸡可以让你赚多少多少钱。别个小区团长也这样做啊!”但是。她拒绝了。

她一直团购一家养殖户的土鸡蛋。一元一个。对方给的是疫情前的价格。后来。有家向其推荐五六毛一个的土鸡蛋。可以卖一元钱给业主。刘薇薇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土鸡蛋到底靠谱吗?市面上哪有这样便宜的土鸡蛋?像水果之类的问题。那就更多了。

可能是货源良莠不齐。团长行事参差的问题。小区团购存在问题的的确不在少数。

汉口靠近华南海鲜市场的小区志愿者周锡涛告诉我。他在疫情初期。从白沙洲菜市场拖回来的蔬菜卖66元一份。都要比别个附近售卖129元一份的蔬菜包份量大。

与刘薇薇类似。笔者所在的武昌某小区。团长是一主两副。其中一位同样是微商达人。做的是童装。有着统计、团购之类经验。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承担了数万人小区。对接武商、中百等超市的任务。给物业与社区减轻了不小负担。

与干练的团长相比。也有做事认真却不太顺畅的人。青山、汉口有的小区团长告诉我。他们团长需要配十几个“会计”。因为小区居民不配合其使用统计的小程序。他需要一个个统计收款催款。付出了辛苦不说。还遭到了业主的埋怨。亦有少数居民只会说的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一点力也不肯出。

可以说。疫情初期。诞生的那一批团长。初心都是好的。且多半坚持到了最后。至于。中后期随着疫情缓解出现的团长们。则是看到了个中商机。摸准了套路。是为了赚钱而来的。他们销售廉价商品。赚取不菲利润。

据调查。有的小区团长。每单加5-10元价格。总体下来。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结果呢。被人戳穿。撕逼之事。也不少。因为胡乱搭配。商品品质不过关。武汉嫂子的汉骂事件。一度骂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外。为了推动商品的销售。有的商家会主动让利给团长。给他少许的费用。3-5个点回扣。这个在知情人士眼里。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团长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然。有的则惹人争议。像2月份某知名品牌烧麦一夜之间涨价即是例子。起源于中间商熊熊的临时加价。其理由是送货成本与冒险成本的增加。90元一份的烧麦。后来卖到了110-120元。

为了杜绝问题的发生。刘薇薇打开始做事时。就做好了准备。商家收多少钱。团长缴付多少钱。刘薇薇都要求发到群中去。以保证公开透明。“你可以选择不买。但保证全公开。”

即便如此。她也遇到过“挑战”。在分发物资时。她被一个老爷爷吐槽。“这萝卜平时才两元钱。这贵!”有个志愿者看不过。“爹爹。这就是市场价格。又是过年又是疫情。已经是很便宜了。”刘薇薇说:“爷爷。要不然我们送您一份好了!”

她想。如果老人确实需要。大不了送一份。这点能力她还是有的。

其后。群里业主知道老人蔬菜缺乏时。就纷纷将家里多余的菜。给了独居老人。

6未知的恐惧

整个疫情期间。刘薇薇一直在坚持。起初。她家人意见不小。他们支持她做志愿者。但不支持冒风险下楼。“小孩还要小呢!”刘薇薇也顾虑孩子。但她认为。“既然做了这份工作。为了对大家负责。也必须坚持做下去。而且。只要做好防护。还是没问题的。”时间长了。家人也就慢慢理解了。某一天。也会偶有喉咙不舒服之类情况。她心里就会焦虑。“完了完了。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各种各样的想法。扑棱棱飞出来。最后。也终归压了下去。

但未知的恐惧还是发生了。

3月。小区中有位男士确诊。送医院隔离治疗。后来。出院又在酒店隔离。其妻子和两个孩子。作为密切接触者。一直在家隔离。社区也尊重其隐私。等在家隔离14天后。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结果其妻子和老大没事。不到一岁的小宝宝是阳性。于是医院将其接走治疗隔离。那时。志愿者中瞬间炸了锅。

当时。隔离中的妈妈只是说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很不方便。于是。志愿者就将物资送到门口。她再拿到家中。刘薇薇也慌了。之前每次她都是要一起的小伙伴送上门的。万一有什么事。该怎么对小伙伴们负责?庆幸的是。到现在没有问题。那是一种对身边潜在危险的恐惧。

7疫情后期

随着疫情缓解。加上刘薇薇精力不济。她向群友说。“大家想要团什么。可以自己做团长。对接商家。但一定要公开透明。”于是。有的弄口罩。有的弄四季美汤包。大家各自施展。为业主服务。但还是以刘薇薇所在的群为主。这大大减轻了刘薇薇的压力。

几个居民去做了。才知晓的确辛苦。向刘薇薇诉苦。“这太累了吧。这个人没来。那个人没来。”

最高峰时。刘薇薇开团了十几种商品。商家要对接多个小区团长。团长要与多个商家沟通。一来一往消息传达。沟通成本太高。经常是需要几个小时。

3月中旬。复工渐多。物业人员逐步到位。对接社区、中商家乐福等超市。刘薇薇的小伙伴们开始了线上办公。团购也渐渐开始减少。对此。物业表示感谢。当时很多业主对物业很不满。作为中间的调节。在解决前期物资缺乏的问题。刘薇薇起了不小的作用。

一场疫情。也让刘薇薇变成了业主口中特别负责的人。她感到很暖心。也很意外。“社区与物业是存在问题。但他们都有自己的难处。疫情都是大家第一次遇见。都会措手不及。能够相互体谅支持是最好的。”曾经有人要给她送锦旗。刘薇薇哭笑不得:“算了。还不如给我买杯星爸爸呢!”

这次疫情。让她把小区业主基本上认识了一遍。之前躲在水泥格子里头。业主连个微信群都没有。大家都是少有来往。这回业主纷纷发话。“我们这个群不要解散。大家太团结了。”发现刘薇薇做事井然有条理。有个大哥还想挖刘薇薇去他公司。觉得她做事方法对路。情商也很高。不过。刘薇薇打算还是继续自己的母婴创业。“要开始复工了。不然要坐吃山空了。”她开玩笑道。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其他观点:

你好。你问的是卖房子吗?如果是。佣金一般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之间。所以一二线城市卖出一套房佣金能好些。三四线城市就没哪么好了。想靠这个发财那得看是什么人来做了。象我这样的性格内向。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的人要是做这一行。哪早都饿死很多次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感谢邀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41:58

    团长,疫情,小区,团购,志愿者,自己的,商家,业主,居民,蔬菜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41:58

    没想到大家都对疫情期间小区团购到底能赚多少钱?听说有些人都发大财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41:58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防疫的需要。小区实行封闭管控。居民居家防疫。减少外出购物次数。所以小区团购就应用而生了。小区团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