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和冯小刚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原创

王朔和冯小刚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王朔晚年落魄。前哥们冯小刚只给5万打发?11年后的回应意味深长」

1988年。据说是载入“京圈”史册的一年。那一年。“京圈”的核心人物王朔。同时有4部小说改编成电影。人称“王朔电影年”。一时间。王朔这个名字红遍大江南北。

据说。那年冬天。王朔喝完酒。去找穿开裆裤时代就混在一块的叶京玩。晚上。下雪天中。叶京开着车。拉着铁哥们从西直门开往电影院时。王朔显然得意忘形了。不仅一路狂啸不已。还飙了句流传甚广的狂话。“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蹚”。那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豪迈。让车内几个人一下镇住了。

被“镇住”的人里。就有冯小刚。那时的冯小刚。刚满30岁。队上转业还没几年。经同事介绍与护士张娣结婚还没满3年。孩子即将出生。可他。要背景没背景、要学历没学历、要样貌没样貌。正在片场给人打下手。做点美工的杂活。无非挣点辛苦小钱。以此养家糊口。

而此时的王朔。事业、收入、名声。都正如日中天。是文化界与新兴娱乐圈的双栖大明星。正炙手可热着呢!两个人虽然同岁。论起来冯小刚还要大上3个月。但一无所有的必定伏低做小。这是免不了的常态。于是。潜龙在渊时代的冯小刚。对着王朔郑晓龙叶京等。大哥来大哥去的叫得不亦乐乎。鞍前马后不可开交。

据说。当年冯小刚。“王老师”叫得太热乎太甜腻。屡屡让王朔脸红。前些年。叶京接受采访时公开说。“那个时候那些人像苍蝇一样每天跟着他。王朔放个屁。那帮人都围上来了”。许多人就认为这是内涵冯小刚。

现在翻阅“京圈史”。事实是很清楚得了:冯小刚投入电影。之所以能很快发迹。除了他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外。显然和三位“贵人”最相关。

一位。是日后拍出《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1984年。在西直门粮食仓库。认识了当文宣干事的冯小刚。看他嘴甜又美工不错。把他介绍进了北视中心;另一位。则是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王中磊哥俩。曾经沦落到美国送外卖的他们。挣到第一桶金后。看好冯小刚电影的赚头。在2000年前后运筹帷幄。一番资本运作操盘。让“电影导演”冯小刚一举成为“新晋富豪”冯小刚。

而夹在这中间。另外最关键的一位人物。当然就是王朔。郑晓龙将冯小刚带进了影视圈。华谊兄弟让冯小刚挣点盆满钵满。但让冯小刚得以挤进这个京圈核心的。是“带头大哥”之一王朔。王朔是他的“带路人”。也是其“人生导师”。这是他自己在都曾承认的。

这里面的关系脉络。此藏彼伏着的。大体就是“京圈”版图的形成史:马未都挖掘出了王朔。王朔提携出了冯小刚。冯小刚又一举捧红了葛优张国立等大腕.....再后来,华谊兄弟正式与冯联手。徐静蕾、白百何、王子文、关晓彤等等小花纷纷爆红。风头之劲谁与争锋!

随着冯小刚+华谊兄弟+葛优铁三角的形成。当代内地娱乐圈的基本生态。也从此正式定鼎下来了。

冯小刚为什么需要王朔等人帮扶?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冯小刚出身不太好。属于平民子弟阶层。而且。青少年时代的冯小刚。确实过得很辛苦恣睢。很坎坷多舛。

冯小刚出身普通工人家庭。是北京胡同长大的平民子弟。生命前20年活动区域不过就是车公庄一带。而且。他是单亲孩子。很小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只是跟着母亲艰难生活。其母一直独自抚养冯小刚。母子俩是吃过苦顽强熬过来的。只是。好人没好报。冯母45岁就得了癌症。47岁时又平添脑血栓。并从此瘫痪在床。儿子大富大贵也没享福到。这是后话。

因为家庭贫困。冯小刚勉强上到高中。就随即入伍。锻炼几年后出来。靠着一身才华。他得以经常参与一些文艺汇演的筹备工作。他日后得以导演。正是那些年积累下的经验。只是。偶然认识郑晓龙后。他就一直在艺术圈的边缘转悠。苦于找不到门路。直到1986年。得以认识“人生导师”王朔。人生才开始重开曙光。

强调这段往事。一大用意再说。确实没有谁能轻轻松松成功。现在很多人爱酸冯小刚侥幸。这也是不公平的。冯小刚是苦孩子出身磨砺出来的人才。前些时日王宝强接受许知远《十三邀》访谈。说“一点都不感谢命运。因为我也是打拼出来的”。这点心境应该是很类似的。

日后的冯小刚。虽跻身“京圈”。可一点都不痞、不贫。似乎也格外务实爱财。一切都有童年刺激在吧。他们的共同好友马未都。前些年开腔说。“王朔看似顽主。可内心很柔软。一旦面临困境就一定退缩。并不坚强;相反。你看冯小刚。动不动就哭。可他内心特别坚强”。这是身边人的靠谱观察。

而王朔呢。家庭出身是很优越的。他的父亲王天羽。解放战争时入伍。很年轻就当了参谋。母亲则在抗美援朝时做军医院护士。日后也正式成为军医。妥妥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所以。王朔打小玩在一块的都是大院小弟。

如果没有意外。冯小刚这样的胡同子弟。跑腿做做“冯裤子”也许有机会。但真的称兄道弟平起平坐显然还不大可能。

“京圈”中。王朔最早出名。也最先意识到。影视剧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将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很快拉上这帮哥们。成立创作中心。专门搞影视化。

约在1988年底。日后火遍大江南北的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开拍。王朔有意拉上“小弟”冯小刚。帮助他打开局面。至少在1986—1997这11年间。冯小刚确实是充分利用了王朔的资源:一方面。是王朔拉他进了京圈核心;另一方面。借助王朔。他“斩获”马未都、葛优、叶京及赵宝刚等等一大票京圈人脉。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早期冯小刚之所以能崭露头角并慢慢确立地位。基本都是靠王朔编剧或至少有王朔参与策划。是王朔。让他从“美工”。转身为“编剧”。进而顺势成为“导演”。10年间从一无所有完成“冯氏成功三部曲”。以至于到了2015年。冯导演《老炮儿》。两人那时分道扬镳都多少年了。还有人揣测王朔是此片“幕后军师”。而这也恰说明。冯靠学习、模仿王朔起家。此后作品始终尾大不掉的。也是王朔的影子。后来。他竭尽起用“御用编剧”刘震云。但刘毕竟河南人。那种京腔痞调是很隔膜的。

现在有人议论。认为王朔在京圈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帮不了冯小刚那么多。影响力也没那么大。这显然不是事实。一个很有意思的例证:1993年8月23日。王朔拿出剧本给姜文开拍反映大院子弟青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式开机之日。据说姜文现场拉出一条横幅。上书“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王老师的江湖地位可想可知。绑上王朔。对于早期冯小刚来说。就等于进入了成功的快速通道。

有人说这是冯小刚“会做人”。极尽逢迎;也有人说冯小刚利用了王朔。导致王朔开创了几乎所有最终享受成果的却都是别人。还是马未都通透。也说了实诚话。据他的看法。“两人这算是互相利用”:风生水起的王老师。身边需要这么一个人。还烘云托月显示地位;

而冯小刚。需要他的奥援与人脉。从此改变命运。马爷当然口风是很紧的。说完这些。他也意味深长一笑。有意强调。“这个利用。是中性词”。

中国确立自身的影视圈大佬地位之后。很快进入了实操阶段。如日中天时分甚至妄想将所有中国文学经典都改编成影视剧。

但是。被誉为“中国的特吕弗跟戈达尔”的王朔。毕竟不是生意人。很快折戟沉沙。1993年。电视剧《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拍第10天。无奈停工。王朔灰心丧气。加上前些年挣了点钱。马上去了美国。既是有意挽回婚姻。也是陪女儿去了。

尽管。叶京另有说话。说这是冯小刚太投机。“把王朔使得太狠”。“利用得最狠”。“把王朔伤到了”。二人或许真的过节太深。叶京始终对冯小刚成见很深。“他光明磊落。干脆就是我是一不要脸的”。摆明攻击人家是真小人。不管是非如何。事实终究是不可逆的了:从此。王朔逐渐淡出了大众视线。直到4年后为了推广自己的书籍。开骂金庸。最后博得了一些眼球。

这里面最大的触因。除了王朔“死脑筋”。毕竟一书生。跟不上时代之外。也跟他个人遭际最息息相关:2001年前后。他的妻子与他离婚;他的父亲、他唯一的哥哥、以及他最要好的朋友梁左接连去世。数年之间接踵而来的这种痛不欲生的打击。让王朔绝望到了顶点。甚至需要借助药物催眠。对于写作、对于影视剧、对于挣钱。他早已淡然。毫无心思。最后两次出版大营销。各种炒作。目的都是为了挣钱。而且钱不是为他自己挣的。一为女儿。另一为帮助落难的朋友。

而恰恰形成绝大对比的是。脱离王朔后的冯小刚。步步高升如鱼得水。慢慢地从“小弟”摇身一变成为“娱乐圈大腕”+“资本大亨”。1997年。冯小刚执导《甲方乙方》上线。这部被称为“冯小刚前半生混京圈儿捞得的人脉集大成者”的低成本电影。一举斩获票房3300万。获得轰动效应。地位也无可撼动。成为与张艺谋、陈凯歌并列的“三驾马车”。

时变人变。王朔与冯小刚这对昔日好兄弟。从此渐行渐远。到了冯小刚某部电影发行。实际是两人合作的剧本。冯小刚竟然只属自己名字时。二人关系也到了冰点。几乎再无任何接触。于是。有了那段著名的“朋友爆料”:“制片主任陆国强告诉我。那回冯小刚派他去给王朔送5万块钱的稿费。没料想给王朔扔了出去。并没有接受。他不是嫌钱少。而是厌倦了冯小刚的行事方式……”那时。正是王朔最缺钱、最“落魄”的时分。但他对这份“接济”性质的回报。依然弃若敝履。

但是。即便如此。迄今为止在任何场合。王朔也没有说过冯小刚一个字不是——2007年出版《致女儿书》等作品时。也似乎有意避谈这位前好友;同时。冯小刚也未公开口出恶言。两位“大佬”的恩怨史。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悄然拉下了帷幕。

两人的晚景。显然是两重天的:冯小刚。至今活跃在名利场上。衣着光鲜。家里客厅随便挂的装饰画都市值2072万的。对着后辈也是耳提面命。俨然大师之状;而王朔呢。从2007年开始。随着唯一的爱女嫁人。似乎彻底从公众的视野中隐去。几乎不参与任何活动。偶尔操刀编剧。“也只是给朋友帮忙”。面对外界“落魄”的嘲笑。他回应媒体说。“没有像鹰一样翱翔天空。像猪一样简单生活。也是自在人生”。倒一派《天道》里丁元英式的潇洒。

据说。如今64岁的他。独身一人在北京老房子生活。陪伴他在家孤独写作的。只是两只美短折耳猫。一只叫多多。母猫。一只叫八步。是公猫。

其他观点:

王朔。以妖冶的基调在绯红信笺之上揭示流氓痞子。冯小刚以灵魂塑造痞子流氓。老嫲嫲的臭裹脚带。——说来话长喔!何妨问问范爷冰儿去吧……由大作家刘震云为媒与证:且点评。





其他观点:

在冯小刚的成名之路上。他最应当感谢的就是王朔和叶京二人。特别是王塑。在冯小刚初入影视圈时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可以这么说。没有王朔冯小刚可能也会成功。但决不会这么快成功和被圈内认可。

王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近些年与影视圈也惭行惭远。但他当年在影视圈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王塑是王牌编剧。而且在北京又有非常广泛的人脉圈子。比较受圈子认可和尊敬。冯小刚那个时候是攀附于王的。是王把他带进了《编辑部的故事》。也把他带入了影视圈。

后来。冯小刚靠贺岁片火了。翅膀也硬了。他也从当初对王朔的言听计从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虽然在后来谈到两人分手时王朔说是怕自己牵连冯小刚。怕挂上自己的名字不容易过审。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给双方一个台阶而已。不伤和气。不伤面子。

我一直认为王朔本质上是看不起冯小刚的。王朔不是一个随和的人。也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他看不惯冯小刚那种慢慢红起来的膨胀。我们只看到了今天的钢炮冯小刚。岂不知当年跟人家屁股后面跟个孙子似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03:43

    王朔,这是,两人,自己的,人脉,的人,都是,子弟,进了,编剧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03:43

    没想到大家都对王朔和冯小刚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03:43

    「王朔晚年落魄。前哥们冯小刚只给5万打发?11年后的回应意味深长」1988年。据说是载入“京圈”史册的一年。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