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国家百弊丛生而无补救之法,是否说明宋仁宗的皇帝当的不称职?如何评价?
原创

宋仁宗时国家百弊丛生而无补救之法,是否说明宋仁宗的皇帝当的不称职?如何评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正如题目所言。如果从皇帝的身份来衡量或审视宋仁宗。那么他显然不能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宋仁宗的皇帝生涯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有“私德”而无“公德”!

宋仁宗留给后世的是一副仁君的形象。他总是以宽仁之心对待身边的人。但是。“仁”只能说是一位皇帝的个人美德。却并非其对国家的功绩。

而中国纵观历史。古往今来。但凡成就霸业。开创盛世。立下万世之功的帝王。都与“仁”无缘。比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开创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但这统一的路上却充满了血腥的杀戮与征伐。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秦始皇的伟业可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

又如开疆拓土的汉武帝。他北击匈奴、南平闽粤、吞灭夜郎、西通西域……一系列的武功背后。却是数以万计汉军将士战死沙场。马甲裹尸。再如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他戎马一生。杀伐果断。即便是自己儿子也不例外。最终才开创了大唐的盛世!

哪怕是一贯给后世留下软弱无能。积贫积弱形象的宋朝。其江山也不是靠“仁”换取的。如果当年没有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征战杀伐。将周边的割据政权逐一消灭。哪来大宋三百多年的基业?

要知道。赵匡胤当年对南唐使臣说出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时。可不成有过半点的仁慈和道义!

所以。宋仁宗赵祯这位一直备受后世赞颂的仁君。实际上根本算不上是一位好皇帝!

的确。宋仁宗在位期间。始终以宽仁治国。善于纳谏。不仅善待身边的臣工。更善待身边的人。即便是犯错的宫女。他也不忍心追责。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君王的个人美德。也就是“私德”。而宋仁宗身为大宋皇帝的“公德”。却并没有做好。

何为公德。简单来说就四个字“于国有益”!但宋仁宗由于自己太过于仁慈。最终成了软弱的表现。反而作出了不少“于国无益”之举。

宋仁宗时期。北宋的积弊已越发明显。于是。名臣范仲淹极力主张推行“庆历新政”。力图振兴大宋。结果软弱的宋仁宗很快就向保守势力妥协了。使得改革半途而废。让北宋错失了扭转积贫积弱困局的机会。

内政上尚且如此软弱。对外问题上。我们就更别指望宋仁宗能什么作为了。宋仁宗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由于宋军败多胜少。加上宋仁宗的对西夏战略上。始终在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之间举棋不定。不能贯彻如一。

最终的结果是北宋在西夏问题上一败再败。只能签订“庆历和议”。居然要靠给予比自弱小的西夏岁币。花钱买尊严。换和平!

对西夏战事的失利也引起连锁反应。北方强邻辽国趁火打劫。借机大军压境。最终。又迫宋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北宋王朝就这样在宋仁宗的统治下。一步步走向内外交困的局面。

所以。宋仁宗“于国无益”。又怎么担得起“明君”之名呢?又怎么算得上是好皇帝呢?

本文作者:小贱贱

其他观点:

宋仁宗私德尚好。并无以大欺小的恶行。但他没有彼得大帝。康熙大帝那样的魄力和胸怀。注定大宋江山会江河日下。也许当时赵家皇室子孙没有一个人可以担起江山。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会怜惜谁。

物竞天择。不能以好坏评价某个皇帝。他们只不过是大部分没什么能力。极个别能力超群流芳百世的群体而已!

其他观点:

宋朝在仁宗的统治下达到了全盛。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经济情况

  经济是衡量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最重要的指标。经济包括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各个方面的水平。经济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是包括农业、制造业、商业、娱乐业等大的产业。而这些大的产业又包括各个行业。评价衡量一个古代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有太多的方面。由于篇幅有限及本人的能力、精力都有限。所以就简单的从人口户数多少、国家的年收入、城市的数量、质量(人民聚集居住地的范围条件)、钢铁金属产量、货币流通量、人民的幸福奢侈程度等方面做粗略的概述。以验证“仁宗盛治”之盛。

  户数

  北宋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可以间接看出宋仁宗盛世时期之盛。宋仁宗曾问包拯历代编户的数目。包拯经过认真考证后回答道:“以谓三代虽盛。其户莫得而详。前汉元始二年人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后汉光武兵革之后。户四百二十七万六百三十;永寿三年。增至一千六十七万九百六十。三国鼎峙。版籍岁减。才百四十余万。晋武帝平吴之后。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南北朝少者不盈百万。多者不过三倍。隋炀帝大业二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唐初。户不满三百万;高宗永徽元年。增至三百八十万;明皇天宝十三年。只及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自安史之乱。乾元以后仅满一百二万;武宗会昌中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一百五十一。降及五代。四方窃据。大约各有数十万。太祖建隆之初。有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开宝九年。渐加至三百九万五百四户;太宗至道二年。增至四百五十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七;真宗天禧五年。又增至八百六十七万七千六百七十七。陛下御宇以来。天圣七年户一千一十六万二千六百八十九;庆历二年。增至一千三十万七千六百四十;八年。又增至一千九十万四千四百三十四。拯以谓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

  人口户数是衡量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方面。苏东坡曾说:“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 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说:“汉文帝时。户口繁多。而隋开皇过之。元祐间(宋哲宗时期)又过于开皇。予亲见前辈言此事。古所不逮也。本朝地土狭于汉、隋。而户口如此。岂不为太平之极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欧阳修、宋祁等人《新唐书》中都明确的说。唐朝最盛时人口数还不如汉朝盛时。由此得出结论唐朝之治不如汉朝。“唐之治不能过两汉”唐朝的还不如汉朝。那怎么和宋朝比呢?

  宋真宗赵恒末年(1021)。户数是867万户。1993万口(丁男)。宋仁宗赵祯末年(1063)。增加到1246万户。2642万口(丁男)。宋仁宗统治国家人口增长了三百七十九万户。六百四十九万口男丁。而相比唐太宗、唐玄宗交出的答卷就是相对寒酸了。仁宗这增长的三百七十九万户就相当于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总户数。仁宗之盛可以想见。

  

贞观之治时期人口只有三百多万户。开元盛世最高也只有不足八百万(开元二十年全国民户数为780万户)。而“仁宗盛世”一千多万。包拯得出的结论“自三代以降。跨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越汉。未有若今(仁宗盛世)之盛者”相当客观。所以宋人自豪的宣称宋朝“太平之极也!”是有道理的。大文学家曾巩自豪的说:“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那是千真万确的!

  税收

  北宋末理学家叶水心在《应诏条奏 财总论》说:“祖宗盛时。收入之财。比于汉唐之盛时一再倍。”一再倍就是四倍。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国初至绍熙天下税收数”中记载道:“国朝混一之初。天下岁入缗钱千六百余万。太宗皇帝以为极盛。两倍唐室矣。天禧(真宗年号)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仁宗年号)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宋太宗时期一年国家税收货币岁入数已是唐朝最多货币岁入时的两倍了。到宋仁宗时已是的四倍以上了。

  其实唐朝极盛时玄宗时最高的货币岁入只有二百万缗。而宋仁宗庆历年间最高时的货币收入达到四千四百万缗。两者相差多少倍呢?“仁宗盛治”时最高的商税是两千二百万缗。“仁宗盛治”知识的商税货币收入就是“开元盛世”的全部货币收入10倍以上。唐朝前期每年货币岁入之所以如此低。主要是商业不发达。没什么收入。大部分税收来自农业。以实物税赋为主。

  以货币加实物粟、绢、绵、布等总数计:玄宗时天宝八年。唐政府把租、庸、调、地税、户税所有收入。数额加起来共五千二百三十万(贯、石、屯、疋等计量单位)。而这样一个数额《通典》作者唐朝的杜佑已经指明:“其时钱谷之司。唯务割剥。回残賸利。名目万端。府藏虽丰。闾阎困矣。”这个数字是不正常情况下“唯务割剥”取得的高额数字。这也是整个唐朝税收的最高数额。可以肯定“开元盛世”之时的税收远远小于五千二百三十万这个数目。而且这个数字不只是税。很大部分来自于庸、调。唐朝赋税真正的重头是庸调。所以这个数字水分太大。即使这样和“仁宗盛治”正常的税收数额货币加实物比也相差两倍。所以曾巩:“宋兴。承五代之敝。六圣相继。与民休息。故生齿既庶。而财用有余。皇祐(仁宗年号)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天下岁入。皇祐、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自古国家之富。未有及此也。”而“贞观之治”时期无论是税收还是户数等具体实际指标都是很少的。不值一提。可以断定无论怎么比“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时国家税收数额加起来也不如“仁宗盛治”

北宋时期实行的是“藏富于州县。培护本根”的政策。宋仁宗统治过于宽仁。造成许多地方上供朝廷的钱财、粮食等物亏欠太多。这是当时的弊病。所以后来进行改革。按照五条原则考核地方官员。即户口的增减。田地荒芜程度和垦辟情况。茶盐酒税是否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上供、和粜、和买是否与历年数目一致;呈报朝廷的文件必须齐备等等。

  北宋朝尤其是仁宗统治期间税是相当轻的。时人崔伯易在《感山赋》中曾说:“以皇祐(仁宗)之版书。较景德(真宗)之图录。虽增田三十四万馀顷。反减赋七十一万馀斛。”就是说宋仁宗时期的田地开垦程度较宋真宗时期比大大增加了。而田税收的却减少了。北宋尤其是仁宗统治时期。隐田漏税的现象十分严重与普遍。

  宋仁宗时期庞大的国家财富来自于商税。除农村、农业、农民外。更来自于城市、商业、商人。宋太宗时宋朝一年的商税收入约四百万贯。真宗景德年间。商税也不过四百五十万贯。而仁宗庆历时。商税增加竟猛增到两千二百多万贯。可见仁宗统治期间商业的巨大发展与繁荣程度。正是在仁宗以后。宋朝已经摆脱农业社会进入商业社会。所以美国学者们费正清、赖肖尔、克瑞格在《东亚:传统与变迁》中感慨:“事实上从宋朝开始。农业的经济价值已日益变得无足轻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26:00

    仁宗,真宗,开元,北宋,盛世,盛时,时期,唐朝,岁入,货币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26:00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仁宗时国家百弊丛生而无补救之法,是否说明宋仁宗的皇帝当的不称职?如何评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26:00

    正如题目所言。如果从皇帝的身份来衡量或审视宋仁宗。那么他显然不能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宋仁宗的皇帝生涯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