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
原创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何赏析?

从生到死的不是远近的距离刻度。而是那生死阴阳两相隔的无奈与无尽相思。和那无情岁月的苦痛折磨。十年犹如咋。十年仍忘不了那份埋藏心底的眷恋与哀思。 让我们再次回到他的词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四十岁本是苏轼的不惑之年。太多的凡尘杂事也随时间的远逝而渐渐消磨。却惟独对妻子的那份思念始终萦绕心头。割舍不下。反而因时间更加堆积浓烈。不思量。自难忘。这涌上心头的凄凉又能向谁诉?惟有泪千行。伴着那份深深的哀思。写下这首江城子!

梦里水乡浅浅感触。望友友们见谅!欢迎关注及下方评论区点评!谢谢!

其他观点:

苏东坡悼念妻子一首词。动人至深。千古无人超越!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户小康之家。他是家中长子。他的父亲苏洵。是年27岁。做了父亲。才开始发奋读书的苏洵。后来名声大噪。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两年后。苏轼的弟弟苏辙出生。少年时候的苏轼和苏辙。聪慧过人。一看就是读书的种子。

苏轼六岁入学。他的启蒙老师是个道士。到了十岁。苏轼已经在文学上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写出《黠鼠赋》那样具有思辨性的文章。十一岁。他已经开始熟读各种经典古籍。准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之路。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轼和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门一下子出了两位登科状元。名动京师。

主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对苏氏兄弟的文章推崇备至。来自一代宗师欧阳修的点赞。将苏家父子的名声推向极致。文化名流和高官大员纷纷发来邀请函。正当父子三人在京城春风得意之时。老家传来噩耗。苏老夫人病逝。她至死不知两个儿子高中状元的喜讯。

苏轼和苏洵办理了手续。随父亲回家丁忧三年。

没有官场之累。没有应酬往来。三年之中。或许是苏轼一生最为幸福快乐的时光。进京赶考之前。十八岁的苏轼已经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四川青神王家的王弗小姐为妻。妻子比他小三岁。

王弗出身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在最美好的16岁嫁给苏轼。扶持丈夫。堪称贤妻良母的典范。苏轼读书。王弗陪侍左右。终日不去。苏轼也对妻子关怀备至。夫妻两伉俪情深。恩爱有加。

苏轼嫉恶如仇。刚正不阿。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往往不吐不快。王弗经常规劝丈夫。遇事不能太过莽撞直爽。苏东坡交友广泛。每逢丈夫和客人在厅堂中谈论。王弗都会在屏风后仔细倾听。担心苏轼太过心直口快而得罪旁人。或者被小人所利用。

居丧期满。苏门一家迁居京城。苏东坡被委任为凤翔通判。调任外官。离开了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苏轼携妻子前往凤翔。苏轼和长官陈希亮不和。经常闹矛盾。王弗事事规劝丈夫。慧眼看人。她深知老太守对苏轼的为难。其实是对他的磨炼。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在凤翔为官四年后。苏轼调任回朝。一家人再次团聚。可惜天命无常。不久王弗在京城猝然病逝。时年27岁。她和苏东坡的儿子苏迈。当时只有6岁。王弗陪伴了苏轼十一年。她的离去。让苏轼深受打击。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的宦海生涯。已是几经沉浮。苏轼已然四十岁了。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升任宰相。由于公开反对新法。苏轼在朝廷之中屡遭排挤。苏轼自请外调。到密州任知州。

有一天晚上。苏轼做了一个梦。妻子王弗走进了他的睡梦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妻子已经走了整整十周年。苏轼细细咀嚼过往那些琴瑟和谐的美好时光。提笔写下了千古第一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来让人凄然下泪。十一年的恩爱时光。如同倏然而逝的梦境。短短七十个字。道尽苏轼对妻子王弗十年来无穷无尽的思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往昔平常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浓郁的哀伤。衬托出王弗凄婉美丽的形象。

从古至今。悼亡之作成千上万何止?但是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这首词首推千古第一。无人能够超越。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词。胜过任何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因为承载着人世间最为真挚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文字能够永垂不朽的原因!

更多精彩文人故事。请关注头条号:博书。

其他观点:

先将原诗奉上:

江城子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这阙词之前。先了解下这阙词的创作背景。如此才可更好地理解这词要表达的。

创作背景:

那时苏东坡十九岁。迎娶了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王弗貌美贤淑。且待亲甚孝。如此两人恩爱情深。只是。天妒红颜。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不幸去世。独留苏轼一人伤心在人间。这痛失吾爱的滋味。让苏轼难以承受。即便后来再娶了妻。王弗也始终被紧在了他的心口。对于王弗。多年来他都不敢提及。只到了十年忌。思绪崩溃。梦见爱妻王弗。如是写下了这阙“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被后世人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了解了这个创作背景。便可更深切地感应到苏轼在这阙词里表现出的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了。

这是一阙苏轼为悼亡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深情的词。

上片写了苏轼对亡妻的最深沉的思念;下片则写的是对亡妻王弗的执著不舍的深情。上写实。下写梦境。突出反衬出对王弗的深刻思念。将全阙词的悲伤基调渲染浓墨开来。用白描、话家常。却字字血泪肺腑镂出。于自然、平淡里尽现深刻的情意缠绵。如此。境界更高。情调更凄凉哀婉。令无数人读之动容。为之动情。

附译文:

生死隔绝的十年。仿佛是一个世纪。天上人间。自此世间再无彼此音讯。本来。克制着自己不要去思念了。却原来始终未曾忘记。她已成难忘记。再多的不去想念都成徒劳。

如今。她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更没了地方可以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也罢。即便是相逢了也未尝可以再相识。十年风霜沾染、四处奔波里。早已将我变成一个灰尘满面、鬓发如霜的人。

只是做梦不可阻挡。夜来深浓。它悄然入心头。与依稀隐约里回到了故乡。恰见了她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美好的样子。只是近不了身。得不了真正的相拥。唯两人互相深情地望着彼此。而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此刻那长着小松树的她的坟山上。正被明月照耀。那是自己思念她年年疼痛欲断肠的地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5:48

    苏轼,妻子,凤翔,孤坟,夜来,生死,凄凉,思念,惟有,千里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5:48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5:48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何赏析?从生到死的不是远近的距离刻度。而是那生死阴阳两相隔的无奈与无尽相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