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宋大臣,舍身成仁的忠臣文天祥的一生是怎样的?
原创

我国南宋大臣,舍身成仁的忠臣文天祥的一生是怎样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当提起了文天祥。我首先会想起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感慨他饱经忧患的一生。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庐陵人。1236年出生于一个富广庶的书香家庭。幼年的文天祥便聪明好学。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他在自己书塾的墙上贴满了格言警句。并和弟弟相互激励。共同探讨切磋。谈古论今。

1254年。18岁的文天祥获庐陵考试第一。两年后中吉州贡士。并随父赴京城(今杭州)应殿试。

在朝堂上。文天祥提出改革方案。切中时弊。被理宗等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磐石”。随即。在六百多名进士中折冠。被钦定为当年的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状元。

由于理宗昏聩。奸臣贾似道当权。又加上中状元不久文父去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天祥都没有被朝庭委以重任。只是派些闲差。后来虽偶有提拨。却又因指责贾似道而被免职。

1274年。度宗死。年仅4岁的赵隰即位。同年。新即位的忽必烈派蒙军二十万水陆并进。直逼临安。南宋朝野一片混乱。谈蒙色变。充满了畏战的气氛。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详。为抒国难。散尽家资招兵买马。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的信心和勇气。招幕了三万多士兵。开始了他的救国安民的戎马生涯。

由于南宋诸军各自为政。或隔岸观火。或临陈脱逃。让升任兵部侍郎的文天祥尽管弹精竭虑。却仍无法形成对元军的遏制。当他历经艰辛率师抵达临安时。满朝文武早已弃官而逃。文官止剩六人。

1276年初。临朝执政的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必须由丞相出城谈判。闻知消息的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逃走。危难之际。文天祥被授右丞相兼枢密使。负责出城议和。谈判过程中。文天祥以正义之气怒斥伯颜。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元军扣留。从此也开启了他艰辛悲壮的苦难岁月。

在镇江侥幸逃脱后。接下来的日子里。从文天祥自己所著的《指南录-后序》中我们了解了这位南宋丞相所历经的种种磨难:奸臣出卖。元人构陷。同僚猜忌。致文天祥几无藏身之地。文天祥文中一连用了十七个“死”字。描述了他无以复加的艰辛。

次年。朝庭奉表降元。陆秀夫。张士杰。文天祥等拥立7岁的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遂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图光复宋室。期间。江南抗元斗争复起。在文天祥的号召下。南至岭南。北至江淮。文天祥召令畅通。可是毕竟寡不敌众。海丰一战。南宋军队被元军各个击破。文天祥及家人皆被俘。

被俘后的文天祥经零汀洋等一路被押解至大都。“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一心求死尽忠的文天祥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劝降的说客。其中包括之前被俘的皇帝赵隰和元世祖忽必烈。赵隰劝降文天祥的口甫一张开。文天祥只回了一句“圣驾请回”便再无任何言语。忽必烈在属下软硬兼施皆无功而返后亲自规劝。文天祥正襟危坐。昂首只应了八个字: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对文天祥彻底绝望的忽必烈下令处死了他。临刑时。文天祥面南拜了三拜。慷慨陈词: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遂即被元人杀害。享年四十九岁。正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非空原创。欢迎斧正!

其他观点: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文天祥是一个英雄。他在衰弱的南宋王朝。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一件事:大宋王朝可以亡。但中国不会亡!

英雄是怎样练成的?

科举状元文天祥

江西。自古就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地。公元1236年6月6日。文天祥在江西吉州庐陵县的富川镇一个中等地主家诞生。文天祥从小就以庐陵县的先贤欧阳修、杨邦义、胡铨为榜样。

1256年。20岁的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和他的弟弟文壁同时被录取为奏名进士。随后又参加了宋理宗亲自主持的殿试。文天祥被皇帝钦点为状元 。

据史书记载。宋理宗赵昀当时出的考题很有深度:人们说只要国君克制己欲、勤于国政。就会实现天道、天理。并得到上天的保佑。我都做到了。但为什么还是国家内有盗贼、外有边患?人们又说。讲道德、行仁治的国君能致天下清明太平。而那些逞强、注重功利进取的国君能导致天下污浊混乱。可是。我看了一下那些汉朝和唐朝的历史。为什么那些讲究用德来感化别人、施仁义的人都不能使天下大治。而不积仁德的人却可以凭纲纪制度建立伟大的功业呢?

文天祥的答卷洋洋洒洒。对皇帝的疑问做了回答:天道是存在的。如果你觉得还没有受到天道的庇佑。那是因为你做的还不够!

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皇帝的疑问。但是这个20岁年轻人的激情却感染了51岁的皇帝。宋理宗钦点文天祥为状元。

状元官僚”的颓唐生活

从考中状元1556年到1274年的十八年间。文天祥过的是宦海沉浮的仕途生活。这期间。他有几次被罢官。然后又被启用。官职越来越高。

文天祥当时在湖南、江西一带做官。这些地方当时叫“后方”。虽然前方战事不断。但和那时候大多数后方官员一样。文天祥过的是斗鸡玩狗的悠闲享乐的生活。

《宋史·文天祥传》记载“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襄阳战役之后)。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

据《宋史》记载。1274年3月他做赣州知州时。他借着给自己母亲做寿。召集赣州城内外71岁到96岁间的老人1390人举行盛大宴会。犒恤有差。用他自己的说法是借此举提倡孝敬老人的风气。可这时。襄阳已为元军所破。国事飘摇。他居然还在以倡孝之名为自己母亲大操大办寿礼。按现在的标准。早该撤职查办了。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英雄

1274年。襄阳失守后。元军南下。逼近南宋首都临安。正在江西做官的文天祥招募人马。到临安勤王。

危难见人品。这时看到南宋大势已去的许多人纷纷投降。但也有人突然变得更有担当了。文天祥属于后者。

但是对于行军打仗。这个文官出身的状元。也是外行。但是他有一腔为国牺牲的慷慨激情。

他曾经被元军扣为人质。几经生死逃脱。找到抗元流亡小朝廷。继续抗元。直到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于广东海丰县五坡岭被俘。

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

被俘后。元军多次对他劝降。但是都是无功而返。作为一个文人。他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9年十月初一。文天祥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监狱生活。他身上长满了虱子。衣衫褴褛。只有四十六岁的他。多次生病。瘦得皮包骨头。已显老态龙钟。左眼已经看不清东西。接近失明。但是面对各种的威逼利诱的投降。文天祥毫不为所动。他在狱中。还写下有名的《正气歌》。

在狱中。他坚持读书写诗。记录这一切。

终于。元朝统治者失去了耐心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斩首于北京柴市口。那年他四十六岁。临刑前。他向故国的南方下拜。他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了这样几句话: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后人称此为文天祥的“衣带赞”。

小结

人无完人。文天祥也有一些缺点。但这些都不影响他的爱国光辉。

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竭尽全力捍卫国家的尊严。这就是我们民族英雄。

其他观点: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爱国诗人。1236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9岁人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正当文天祥有机会施展他的抱负和爱国之心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四天后父亲不幸病故。在古代的中国。以孝为先。文天祥只要为家父守丧。时为三年。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兵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而南宋朝廷却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

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贾似道十三万大军被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

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费尽千辛万苦。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而正是这个政权才“成全”了文天祥的伟大忠君爱国的思想。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惟一可派的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文天祥深思熟虑后。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文天祥这次所受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他并没有灰心。

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收复失地。景炎二年(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斗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天祥的妻子和子女都被俘了。而他的一个部下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天祥才得乘隙逃脱。而赵时尝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

祥兴元年(1278年)十一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想这此不可能逃出来了。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来存我存。未亡我亡。刀锯在前。鼎庚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祥兴二年(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不要说什么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同年年底。元丞相李罗审问文天祥。李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厂’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有两首最能代表文天祥其人的。

正气歌并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骄肩杂。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圄涵、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否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手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揖。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子阿遘丸。隶也实不力。楚国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过零丁洋辛苦遣送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忠可谓“忠”的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只是天命不可违。他忠心的对象实在不能让人“赞叹”。而文天祥的行动却让人感叹。一个臣民能忠心到这种地步。是中国历史的骄傲。忠心到这种地步而又是这种结局。的确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悲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52:39

    南宋,临安,江西,赣州,状元,丞相,元军,国君,时则,皇帝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52:39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国南宋大臣,舍身成仁的忠臣文天祥的一生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52:39

    谢谢邀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提起了文天祥。我首先会想起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感慨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