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县城的一年级老师期中考试前疯狂刷语文和数学题,这样做真的好吗?
原创

我们县城的一年级老师期中考试前疯狂刷语文和数学题,这样做真的好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期中期末考试前一周。停止上新课。集中复习备考。这是惯例。

家长认为考前大量刷题不好。是受了媒体上一些似懂非懂的“专家”言论的影响。这些所谓的专家。不在教学一线。不了解实际情况。仅从理论出发。坐而论道。确实误人不浅。

老师们为什么在考前组织学生大量刷题?当然是为了备考。考前刷题。可以巩固旧知。可以查漏补缺。可以考前预演。运气好的话。还能押中几道试题。让班级平均分提升一大截。

这么说。似乎老师组织学生刷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惜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也不能这样理解。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难以量化评估。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除了教学成绩排名。尚无更好的方法。而且。我国目前的人才选拔模式。仍是以高考为主。这就注定了。教师的工作。只能用教学成绩评估。

也因此。教师工作的具体目标。就被动地指向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五育”中的其它方面。只能下调优先级。

事实上。当考试成绩是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时。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老师。恰恰是最负责任的老师。

有人质疑说。会教书的老师。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平时教学中。就已将知识点逐一落实。考试之前。自会不慌不忙。

在考前让学生疯狂刷题的老师。是对考试没有信心。平时教学囫囵吞枣。这时候便想着用刷题的方式。走捷径。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不否认有这样的老师。但无论如何。多做题。对学生都没有坏处。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句名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归纳出来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多做题。然后纠错、反思、归纳。永远是考试致胜的法宝。是经无数实践检验过的。家长不要轻易怀疑。

其他观点:

不光是县城的老师在期中考试前大量刷题。全国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有类似的做法。这说明不管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那么大量刷题对孩子们真有好处吗?在我看来。利弊兼有。不过弊大于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仅为考试取得好成绩。大量刷题可以对取得暂时性的好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刷题成了应试教育的常见做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见识大量的题型。在考试中可以从容应对。包括对一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才会看到很多老师特别热衷于期中考试前给学生们大量刷题。如果说暂时性为取得好成绩。满足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指标。满足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渴望。倒是一举两得了。

第二。从学习能力的培养来看。大量刷题无异于饮鸩止渴。没有任何好处。

若问大量刷题最大的弊端在哪里。当属扼杀了孩子们的思维。严重地固化了以题为本的学习模式。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普遍认为。做的题越多越好。但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对一个孩子学习思维能力的长远发展绝对没有好处。为考试而大量做题。很容易忽视孩子们学习思维的培训。导致孩子们平时缺少带着学习思维的意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到初中以后。很多孩子在学习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从一年级开始就盲目大量刷题。而不重视认识与阅读量的培养。反而不能提高孩子们学习的能力。

一年级孩子识字量是很少的。不管是做练习题。还是考试。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们读题目。才能让孩子们正常答题。这相当于让家长和老师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拐棍。凡是忽视培养孩子们识字兴趣和阅读兴趣。会错失孩子们的兴趣敏感期。一旦错过一年级。再错过二年级。到了三年级以后。很多孩子便失去了课外阅读兴趣。对于学习的综合学习能力将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第四。急功尽利式的刷题仅为了考试。这种现象非常不正常。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现在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让孩子们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后应用而学习。我们都常听说过一种现象——高分低能。也就是说尽管很多孩子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也只是擅长于课本知识学习和答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动脑、动手能力却非常差。结果就导致孩子们基本生活技能学习很少。即便将来有了高学历。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不见得高哪去。

结束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不断得到学习思维能力的拓展培养和训练。既可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又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再加上品德的培养。才能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是从目前来看。重学而不重品的培养方式。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黑洞。

其他观点:

这种情况真的是太普遍了。几乎成了一种主流模式。

我的孩子上六年级。每一次到考试前的两周。孩子的家庭作业几乎都是在刷题。

不论是大考小考。刷题都成了老师手中的一个法宝。

期中末考试的前两周。每天晚上回来至少要完成语数英各一套试卷。除此之外还有专项训练。说是专项训练。其实也是整理出来的试题试卷。

孩子每天晚上完成这些试题试卷就已经到了10点多11:00。而且家长还要一份一份的检查签字。甚至有一些试卷还要家长批改。

有些试卷是老师提前印制好发给学生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师将试卷拍成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要求自己打印。这就给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给孩子打印试卷都成了家长最为头痛的一件事。一个是没有时间。二一个是一些家庭也没有条件。

题主问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恕我直言。这样做是揠苗助长。临时抱佛脚。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但作用真的不大。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要抓实。抓牢。抓好。日常的学习和训练。

考试之前。只需要规范性的做一两套模拟性的试题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大量的刷题。

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和中学完全不同。中学我们都不提倡题海战术。提倡的是实效性备考。针对性的备考。小学生只要能够牢牢的抓住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以及日常的作业和练习。考试之前规范的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辅导就可以了。

那么。为什么老师在考试之前要学生疯狂的刷刷题呢?

第一、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思想。一部老师认为。考试前只有大量的刷题才是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和保证。

第二、不少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复习的策略和方法。平时的复习指导非常随意。但是在要求学生刷题上却毫不马虎。

第三、很少去考虑“量”和“效”的问题。潜意识里认为大量的刷题。就能提高孩子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只追求了一个做题的“量”。而没有考虑做题的“效”。

目前。这种现象不光是小学里边普遍存在。就连中学也是普遍存在的。

要想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必要的训练是不能少的。但是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要有实效性和高效性。

尽可能地避免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和不必要的消耗。而造成了高耗低效的现象。

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之前进行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是不能少的。适量的适当的规范性训练也是不能少的。但是仅仅依靠刷题这种方式想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是极其错误的。是应该予以纠正和避免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2:37

    孩子们,老师,考试,孩子,家长,成了,学生,试卷,成绩,能力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2:37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们县城的一年级老师期中考试前疯狂刷语文和数学题,这样做真的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2:37

    期中期末考试前一周。停止上新课。集中复习备考。这是惯例。家长认为考前大量刷题不好。是受了媒体上一些似懂非懂的“专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