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为什么结局那么惨?
原创

寇准为什么结局那么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寇准有多惨?

从1019年到1022年短短三年。寇准由正一品的集贤殿大学士兼尚书右仆射(pú yè)的宰相降到管赋税民政的从八品的雷州司户参军(事)。要知道他19岁都当正七品的知县了。真是太惨了。更惨的是流放南疆。环境恶劣。心情郁闷。一年后客死异乡!最惨的是1023年10月24日。寇准去世。灵柩想回到家乡。奈何朝廷给的银子太少而葬在今天的郑州巩义。直到10年后。才平反安葬于故里。

真实的寇准

受影视影响。寇准给我们的影响就是穷酸的好官和大官的凤凰男。历史上的寇准出身于望族。但又不是网上传言是宋太祖的连襟那么牛。尽管他的夫人也姓宋。寇准他不是山西人。不爱喝醋(吃醋)。他是陕西人。特爱喝酒。而且还是那种感情铁喝出血的那种。也不是勤俭吝啬的人。而是贪图享受奢侈的人。歌妓跳个舞。他就赏赐一匹绸缎。因此还受到小妾的严厉批评。可见他有宰相之量。过个生日。大操大办就连卫生间里也都蜡烛遍地。弄得皇帝都批评他。尽管有种种不足。可他在学习和为国上。绝对值得我们竖起大拇哥。他是学霸。19岁中进士。他的事业表现在《澶州之盟》的签订上。如果不是受人挑破。引起皇帝猜疑。《澶州之盟》也就不可能是城下之盟。因为他是抗战派。但皇帝不是啊!寇准为人耿直。汲汲于名利。在为人处事甚至人品上远不如宰相王旦。还有点毒舌的味道。

都是嘴巴惹的祸

福垊一言以蔽之。坏在耿直——嘴上。这嘴上不是他曾经喜欢的大吃大喝。而是为人耿直。在公事上对皇帝、皇后对同僚对下属讲话太不留情面。让人下不了台。

对皇帝——犯言直谏

寇准的偶像是魏征。他对宋太宗、宋真宗时常犯言直谏。宋太宗曾高兴地对他说:你是我的魏征。宋太宗有着唐太宗的胸襟。虽然不喜欢他的口无遮拦。但还是很重用他的。契丹南下时。寇准以激将的方式。让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做了做样子。就令人谈判去了。事后签订《澶州之盟》。寇准也以此为功。弄得皇帝很不痛快。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他真正的悲剧却是因为皇后。

对皇后——不留情面

宋真宗的皇后是刘娥。就是那个狸猫换太子里的皇后。她被称为宋朝的武则天。曾几何时她和后来的宋仁宗。身穿龙袍。同坐龙椅。接受群臣朝贺。但她出身非常贫贱。入宫发达了后。她四川老家的亲戚也不免富贵。也就滋生出骄奢淫逸之风。作出伤天害理违法乱禁之事。皇帝给皇后面子。既往不咎。下不为例。但寇准却公然批评皇后。要求严办皇后的娘家人。结果皇后娘家人没被严办。寇准自己却因为一个太监而倒大霉了。

对同僚——公然侮辱

当然丁谓不是太监而是副宰相。太监之事还在后面呢。燕赵人士丁谓可以说就是学神。时人评价他的文章有韩柳之风。诗有杜甫之势。他修造玉清昭应宫让人惊叹。他是个多面手。理财、军事、治水、治理地方都有一套。此人虽然文采风流。才干远超寇准。然而人品差。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很糟糕。被人称为五鬼之一。其实丁谓没那么坏了。有个成语是溜须拍马。这个溜须说的就是丁谓。丁谓不仅有才更是会拍。仕途直逼寇准。任参知政事。一日。开完会议。朝臣聚餐。寇准吃得很开心。弄得胡子都是饭渣子。丁谓见状。好心为他拂去。寇准说:你身为副宰相。难道就为人溜须的吗?丁谓不语。却记下了这份耻辱。后来。在寇准的悲剧中。丁谓成了伤害的寇准第一个人。

对下属——斥责威胁

前面福垊说了。本来寇准要一战到底。击退契丹。但宋真宗畏惧契丹。草草御驾亲征后。见契丹撤退就派人谈判了。宋真宗对谈判代表曹利用表示:除了以土地换和平外。就是每年要财物一百万(岁币)也没问题。寇准正为打了胜仗。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直接收复幽云十六州而郁闷的。听说打了胜仗还要赔财物。而且年年都赔。还要一百万。寇准怒气冲冲地对曹利用说:“皇上允许你的上限是赔百万。但你要超过三十万。我要你命。”后来果然赔绢20万匹。赔银10万两。宋朝人认为送钱——岁币。虽然丢人。但比汉唐送女人——和亲。强。后来。就是曹利用。抓获了给寇准帮忙的太监。然后顺藤就这样摸到了瓜——寇准。

寇准为什么结局那么惨?

1019年发生的一件宫廷政变牵连到寇准。使寇准嘴巴惹的祸大爆发。从此让寇准陷入了悲惨。寇准二次拜相也得感谢太监(宠监)周怀政。他俩伙同寇准的亲信朱能搞了一场天书的把戏。宋真宗非常开心。宋真宗身体不好。表示让太子监国。宰相寇准和周怀政准备促成此事。寇准之所以要促成此事。一为考虑皇帝龙体。二为遏制皇后权力。而溜须之后。丁谓伙同吴越王的后裔钱惟演支持皇后。关于钱惟演福垊说一句:他是吴越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寇准自然对丁谓更厌恶。一次酒后失言有换掉丁谓之意。丁谓听闻。向皇后打小报告。说寇准让太子监国有想法!宋真宗本来就对寇准在《澶州之盟》的表现都不满:前有勉强皇帝亲征。后有贪天之功(本来剩70万就是寇准的功劳嘛。但寇准没低调。常以此为荣)。皇后这一吹枕头风。宋真宗立即出尔反尔(他自己说让太子监国的)就将寇准罢相了。

城门失火。有人就怕殃及池鱼。于是就来了个鱼死网破。太监周怀政。竟然早!饭!了!他勾结永兴军巡检朱能、自己的弟弟礼宾副使周怀信、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决定杀相(丁谓)、废后(刘娥)。立太子为帝。尊真宗为太上皇。拜寇准为相。周怀政集团中的二杨害怕了。后悔了。自首了。曹利用出手了。周怀政完蛋了。朱能鱼死网破。怒而起兵。毫无悬念地兵败自杀。这事。牵连到了寇准。第一、朱能是寇准的下属亲信。第二、周怀政跟寇准关系密切。临了。寇准反而成了躺着中枪的池鱼。就连他的两个女婿也被流放。最惨的是寇准。先流放到安州。刘皇后他们不解气。再流放到道州。他们还不解气。最后流放到雷州。他们解气了。寇准却颠沛流离。一贬再贬。心情郁闷。最终客死异乡了。

其他观点:

寇准的结局确实很惨。晚年被贬到了荒凉之地。次年就死了。其实都是他的性格造成的。不是有句话:“性格决定人生吗?”

知道寇准这个人。大多信息来源于评书《杨家将》。书中他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嫉恶如仇却幽默风趣。刚正不阿却不乏阴损狡猾。评书上说他是山西人。人称寇老西儿。

其实寇准是陕西渭南人。他的先祖是山西太原昌平乡人。这可能是评书把他说成是山西人的缘故吧。

寇准出身于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他继承了先祖的基因。从小聪明伶俐。19岁时考中进士。年纪轻轻就步入了仕途。

讲真寇准的前半生的确顺风顺水。从“七品芝麻官”的县令做起。经过17年的打拼。到36岁时做到了尚书工部侍郎(官居二品)。

当时宋真宗赵恒很想让寇准做宰相。但是担心他年轻气盛、做事不够圆融。恐难以胜任。

但是没过多久。辽国犯边。辽军攻城掠寨势如破竹。很快兵临澶州城下。这时满朝文武大臣都上表皇帝迁都。唯有寇准坚持皇帝留下来和将士们一起同仇敌忾。

寇准说:“皇上只有亲临前线。将士们受到鼓舞。信心大增才能战胜敌人”!其实大臣们提出迁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澶州城和都城汴京仅一河之隔。辽军的喊杀声清晰可闻。宋真宗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此时朝中很快分成了两个派系——迁都派和抗敌派。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锋。最后怯懦的宋真宗在寇准的催促下。终于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寇准临危受命。被封为宰相。

果然不出寇准所料“坚决抗敌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逃跑永远逃不过辽军的马蹄。”

经过激烈的决战。宋军战胜了辽军。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随之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此役寇准一战成名。从此声名鹊起。

也许是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寇准的头脑。也许是他天生的性格有缺陷。总之寇准为相期间。上压皇帝。下压群臣。

请注意。我这里说他上压皇帝不是指故意压制皇帝的意思。而是指他过于苛责宋真宗。只要皇上不合他的意思。寇准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给皇帝的面子。这让皇帝很尴尬。

有一次。寇准在朝堂上扯着皇帝的龙袍。吐沫星子四溅和宋真宗争辩。气的皇帝拿他没办法。

寇准对同僚更是尖酸刻薄。历史上评价寇准刚直有余。机变不足。这样的人最容易得罪人。也最容易受到同僚的攻击。

说实话。寇准是忠臣没有异议。但他采取的方法欠妥当。这样就招致了另一个宰相王钦若的攻击。

此时宋真宗正想把寇准边缘化。王钦若的弹劾正给了他机会。寇准在任宰相两年后被罢相。王钦若随之成了皇帝的红人。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波谲云诡。事隔三年后形势发生了变化。王钦若的同党丁谓想上位。有心取代王钦若做宰相。

但考虑到自己资历还不够。他向皇帝提出请寇准复任宰相。他的意思是想和寇准结为同党。共同对付王钦若。

寇准在丁谓的推荐下赴京上任了。这是寇准的第二次复出。

丁谓一心想把寇准拉为同党。在一次宴会上。寇准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准擦须。(溜须怕马)寇准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

寇准原话是:【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

这就是寇准的不对了。都是同僚一点都不给面子。也许他平时霸道惯了。从没想过别人的感受。

丁谓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受辱。脸面有点挂不住。心中暗暗发誓要报复寇准。

丁谓报复的机会来了。宋真宗得病期间。刘皇后参与朝政。寇准反对皇后专权。而丁谓却支持刘皇后。二人又为立太子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

丁谓背后的支持者是刘皇后。最后刘皇后胜出。

丁谓诬告寇准参与密谋谋反。他想弄死寇准。宋真宗没追究责任。寇准这才逃过了一劫。但没有逃过被再次罢相的结局。

寇准被赶出京城后。丁谓做了宰相。他要把寇准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丁谓把寇准一贬再贬。最后把61岁的寇准发配到荒无人烟的雷州半岛了。次年寇准病死于雷州。

结语:寇准的仕途跌宕坎坷。三起三落。最终难逃被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的厄运。总结一下就是六个字:偏离“正”。过于“直”。《宋史》中说寇准最多的就是“正直”二字。寇准的确“直”得令人佩服。但说他“正”。就见仁见智了。你觉得呢?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十九岁边中进士。两度为相。可谓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深的皇帝信任的他为什么结局并不好呢?

人际关系

做人刚正、耿直一向是褒义的。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得罪其他人。 寇准为人耿直、性格强悍是名声在外的。寇准因为自己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有些是理所当然的。有些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如果说上面这件事是为了保全自己。一时情急尚可原谅。那么下面这件事可就充分证明寇准的情商有问题了。丁谓当时身居宰相之职。对寇准的才能也是报以肯定的态度。一心想把他辣味同党。在一次宴会上。寇凖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凖擦须。寇凖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丁谓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寇凖。抛开职位。单就是朋友之间有此行为也没有那么过分吧。

如果自己不喜欢这样的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的人。今后少来往就是了。何必当众训斥对方。至对方颜面于何地。中国人可是非常看重面子的。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士可杀不可辱深植于他们心中。他得罪的可不仅仅是宰相而是与宰相一派的一批人。这些人处处排挤、暗算寇准。在皇帝面说寇准的坏话。一个人说不可怕。怕的就是三人成虎。由此来看。寇准没有丢掉 性命只是被贬到雷州最后还得以寿终。我感觉已是很好的结果了。

领导忌惮

寇准侍奉了两朝天子。分别是宋太宗和宋真宗。宋真宗是真喜欢他。端拱二年(989年)。寇凖曾奏事殿中。大胆进谏。由于忠言逆耳。宋太宗听不进去。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转要回内宫。寇凖却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事后。宋太宗十分赞赏寇凖。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凖。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可见宋真宗还是有一些肚量的。能够做到从谏如流。包括中间将寇准贬黜青州。宋太宗闷闷不乐。经常询问有关寇凖在青州的情况。第二年。寇凖就被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加给事中。


寇准一心为国。却没想到他有一个心胸狭隘的领导。加上后来王钦若的诋毁:“《春秋》—书都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王钦若见宋真宗不高兴。接着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早就对寇准不满意的宋真宗。此时一定也愿意相信这个理由。中国人讲究师出有名。那样做起坏事来心里就没那么虚了。至此。寇准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

其实我感觉寇准如果生在其他朝代。恐怕只是他自己丢了性命而不累及家人朋友已是万幸。更幸运的是他生在了宋朝。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是文人士大夫的天堂。也许从这个层面来讲。寇准的下场是很惨的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2:50

    真宗,皇后,宰相,皇帝,雷州,的人,太宗,契丹,他是,都是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2:50

    没想到大家都对寇准为什么结局那么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2:50

    寇准有多惨?从1019年到1022年短短三年。寇准由正一品的集贤殿大学士兼尚书右仆射(pú yè)的宰相降到管赋税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