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你好。我是迷彩派编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地形来看。日军已经在占领了制高点。而且当时的日军虽然在火力和机械化方面逊色欧美一流陆军很多。但基本的步兵射击技术、火力配合、火力点布置以及土工作业工事修筑都达到了 很高水平。
而且其弹药相对十分充足。即使当时冈崎大队作为一支轻装上阵的步兵单位。也配备了掷弹筒、重机枪等对于八路军威胁很大的武器。九二式重机枪虽然射速低而且笨重。但在非机动的防御态势下依靠精度以及无需水冷的特性。还是可以做到较强的火力持续性的。松山战役中。国军的数量火力绝对优势。尚且因此伤亡惨重。
而且地形特殊。八路军主攻部队虽然有数量优势。但很难真正做到在既定区域内发挥这种优势抵消对方火力和训练优势。1940年的八路军。在大扩充之后虽然规模大大强于抗战初期。但随着大量老红军的牺牲以及新兵训练的不足。作战效率反而下降很多。而且对于尤其缺乏攻坚战的经验和技术装备。炮兵训练的不足尤其明显。加之日军很善于利用地形在隐蔽的同时迅速反击。自然是难啃的骨头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其他观点:
谢邀。我是兵说。我来回答。欢迎关注!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日军一个大队一般在800人左右。而不是500人。不过《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它就是1940年关家垴战斗中的日军冈崎支队。日军通常把不同建制的部队抽调出来组成临时性队伍。不管兵力有多少。都称为“支队”。而冈崎支队恰好有500余人。
自1940年10月6日起。“百团大战”到了最后阶段。八路军为了防止日军报复。皆有序退出战场。而日军经历了失败。也不闲着。开始了大规模“扫荡”。10月下旬。冈崎支队在“扫荡”过程中居然无意中闯进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这个兵工厂可是八路军的生命线。位于八路军总部附近。彭老总听到这个消息后。赶紧调集2个团前去增援。日军见八路军大部队前来增援。在兵工厂放了一把火就跑了。10月28日。冈崎支队在八路军各部的袭扰下。被围在了关家垴、柳树垴一带。
此时。关家垴外围的八路军已经有3个旅又2个团约2万人。彭老总决心要消灭这股日军。但是仗打了两天。我军并没有做到全歼这股日军。难道那么多人消灭500日军都办不到吗?
其实那么多人消灭冈崎支队并不难。但是日军占据有利地形。而我军又缺乏攻坚武器。所以仗才打得那么艰难。如772团在关家垴东北方向发起进攻。可是因为地形原因。只有一条约30厘米宽的小路能接近日军阵地。以致进攻非常艰难。其他方向攻击的部队亦是如此。日军的地形优势实在太明显了。日军为了接应冈崎支队。还派出了数千人前往增援。我军不得不抽调一些部队袭扰日军援军。除此之外。关家垴附近上空还有飞机在狂轰滥炸。我军进攻兵力布置过于密集。损失惨重。
最后刘伯承发现。连接关家垴与壕坎间的斜坡是黄土质的。于是命令进攻部队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挖暗道冲上了日军阵地。打了日军个措手不及。八路军各部乘机攻上关家垴主阵地。一番肉搏之后。日军大部被歼。只有60多名日军躲在半山腰的窑洞中顽抗。11月1日。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八路军各部不得不撤出战场。就这样。最后这60多名日军在援军的接应下逃走了。
其他观点:
话说《亮剑》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李云龙战场抗命。用一记风骚的迫击炮ko了击溃中央军两个师的“坂田联队”队长坂田信哲之后。倒霉的山崎大队又误打误撞的闯进了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的心脏地带。
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由陈庚将军率领的386旅负责驻守。386旅拥有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约3000多人。是守护晋西北根据地的重要防线。
一旦日军顺利包围我晋西北根据地。山崎大队将配合外围日军上演一幕“中心开花”。届时我晋西北根据地将背腹受敌。
山崎大队的作战能力处于什么水平?何以有胆子向386旅叫板呢?
山崎大队隶属于日军第29旅团。是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野战步兵大队。规模约500左右。其兵力相当于八路军的一个加强营。
按照日军编制。日军的一个班约有13人。每个班装备一挺轻机枪。两门掷弹筒。每四个班组成一个小队。每三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每个中队装备两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
一个大队之中。还另外有一个机枪中队作为重要的火力输出。机枪中队装备8挺重机枪和4门步兵炮。
除了装备优势之外。山崎大队还占据地理优势。
山崎大队在进入根据地之后迅速占领了李家坡。 李家坡的外形相当于一个倒扣在桌面上的茶杯。 山顶类似一个足够容纳五百人的平面。
布防在山顶上的日军能够通过军事望远镜清晰的观察到八路军的行动。而位于山脚下的八路军却无法得知山顶上日军的情况。
占领了李家坡的山崎大队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的制高点。占尽了地理优势。
762团团长“程瞎子”面对装备精良、布防严密且居高临下的山崎大队采用了错误的“添油战术”。
其实击败山崎大队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八路军只要派3个营包围李家坡。不出15天。饿也把小鬼子饿死。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日军的外围增援部队包围根据地之前拿下山崎大队。 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用战士们的性命来消耗山崎大队的弹药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行的战术。甚至连陈庚将军也想不出攻破山崎大队的办法。所以他才会对李云龙说“拿不下李家坡提头来见我”这样严重的话。
当然了。这个操作其实并不合理。战壕土工作业日军也会。在建立防御阵地的时候。日军往往会依托山地形势。建立层次交错。且具有隐蔽性的火力点。这不是扔手榴弹就可以解决的。
所以。这仅仅只是电视剧桥段。不用太过较真。
当时日军所处的情况和《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几乎没什么区别。都是陷入重围。但却能依靠装备和地形优势。顽强抵抗。当然。这不仅仅是装备和地形的问题。日军出色的指挥能力。临危不乱。以及士兵极高的战斗素质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执行力。都是当时我军所欠缺的。而以此实战经历做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亮剑》的这个剧情。其实有些不靠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5-6万开店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583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军,大队,八路,地形,根据地,支队,优势,部队,火力,重机枪
没想到大家都对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你好。我是迷彩派编辑。来回答这个问题从地形来看。日军已经在占领了制高点。而且当时的日军虽然在火力和机械化方面逊色欧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