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前段时间听大学同学聊起她的一个老乡。80后。家里是农村的。只有他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买房定居了下来。因为是老大。底下还有弟弟妹妹。家里都眼巴巴地指望着他。而自己的小家。孩子尚小。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他是拼了命地挣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一个月挣3万不成问题。但是几乎没有看到他休过假。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一下子就病倒了。回过头想想。这些钱都是用命换来的。接下来要减少工作量。让自己休养生息。哪怕工资减半。只要人在身体健康。比什么都强。
朋友小李在一家大型酒楼工作。他所在的店年前餐饮行业的旺季。年夜饭定的满满当当。年前准备了充足的食材。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一起。谁知道疫情一来。所有的订单全部被取消。他们都放假休息了。他不是本地人。家乡封村了。铁路、汽车等都停运了。没有办法回家。可他因为平常都是各种买买买。每个月都是月光族。而且喜欢提前消费。花呗、信用卡等各种刷。眼看着要逾期。他愁得不行。迫切需要一份工作。解决问题。他说现在假如有一份月薪3万工资的工作。立马就去。辛苦点没有关系。别说是996。887也愿意干。重要的是钱要多。
职场小不懂认为:如果你上班时间是996。月薪3万。给你改成965工作时间。工资减半!如何选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月薪3万996的工作。二、安全健康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工资减半965的工作。
一、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月薪3万996的工作。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存是最基础的需求。要想解决生存问题。就需要努力工作。当生存要求大于一切的时候。不会去考虑别的需求。工作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工作。才有工资。才可以保证基本的、必须的生存需要。比如我的朋友小李。他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他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找到高工资的工作。让自己挣到更多的钱。从而解决他的生存问题。他肯定会选择3万996的工作。
二、安全健康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工资减半965的工作。
《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中提到:中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约6成的人处于过劳状态。更可怕的是。各种重大疾病的发病年龄。也都在提前。有人加班到凌晨四点。有人凌晨四点就要起来上班。而许多白领。需要24小时开机待命。这一切都是健康的杀手。在没有生病的时候。会有侥幸心理。以为死亡离我们很遥远。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突然就离我们而去了。过劳突然猝死。比如我的大学同学的老乡。平常都是拼命三郎。得了一场大病。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选择工资减半965的工作。
综上所述。上班时间是996。月薪3万。给你改成965工作时间。工资减半!如何选择要区别对待。
其他观点:
到底选择哪一份工作。要看每个人具体的条件以及人生追求。还有公司能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环境等等。不能一概而论。有人需要挣更多的钱。有人希望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有人有心无力。有人找不到挣钱的机会。各种人都有。
只是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996这十几年来的演变。里面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最开始。是没有996这个说法的。
我大学毕业是2000年初期。那时候最受职场人追捧的是外企。互联网还排不上号。外企在中国还是比较奉公守法的。体现出一点就是加班肯定会有加班费。多劳多得很明显。而且因为没有现在互联网整体爆发式增长对应的疯狂加班。职场整体氛围还是比较轻松——加班相对996少多了。更不会把加班当做金科玉律。
所以那时候流行的说法。是带着一点羡慕的观点:员工努力点。干两个人的活。拿1.5个人的工资。这样老板节约了0.5的人力成本。员工收入增加50%。妥妥的双赢。
也就是说当时如果有996。大家基本上是有点盼望的。
接下来。是2010年左右的满意期。
这段时间是互联网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工作时间也开始延长。加班越来越多。但是基本没人抱怨。因为工资同样在爆发式增长。完全可以抹去身体的劳累。
心态呢?好呀。因为这就是实现了前面所说的双赢。劳资双方都很满意。
再接下来。就是996争议时代了。
按说。钱还是那些钱。收入还是那些收入。怎么突然就从满意到不满意了呢?
因为人性。
对老板而言。看着员工常年加班。看着行业都在加班。就会觉得加班是天经地义。而自己多付出的薪水是额外的;
对员工而言。觉得工资就该这么多。但加班是在额外付出。
两边都这么想。都觉得自己吃亏了。当然就会出现矛盾。
其实看看关于996的争议双方。都不是没有选择的。老板可以选择降薪。那就招不到这么好的员工;员工也可以选择清闲一点的工作。但拿不到这么多钱。
但大家都没作这样的选择。想的都是保住现有的好处。减少自己的付出。所以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欧美劳动监控这一块比较严格。工会更是强大。像法国这样动不动就罢工……自然。这样的环境不会出现996。也很难有35岁中年危机。但另一面。就是整体发展放缓。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少的钱。
如果是这样。大概又会有人不满了。基本上回到2000年那个时期。劳资双方都有着共同期盼的时代。
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循环的。不是吗?
其他观点:
我会选择愿意。为什么我会如此选择呢?下面就来说说我的道理。
实际案例
我从大学毕业后。由于学的理工科。所以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一家高科技企业IT部门搞研发。大家知道“程序猿”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而我去的第一家公司是一个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就要去研发部门更加的拼命了。
在刚开始半年的时间里。因为怀着对工作岗位的敬畏和对学习工作技能的渴望。即使公司没有要求。我也会按照996的要求来做。当然啦。除了业务能力突飞猛进之外。也得到了公司和领导的重视。没过两年。我就被提拔成了公司的小团队经理。加薪也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自己对当时的现状也是自信满满。在我工作的那个一线城市。3万月薪对我们这个行业的精英也不算什么。偷偷的告诉你。我拿的比这还要多些。
996带来的问题
长期疯狂的加班工作。虽然给我带来了职场上的满足感。但是几年下来发现自己确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为什么呢?
首先。个人的婚姻问题。由于没时间社交。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其实是连谈的对象都有目标。家里和朋友也是努力的帮助我。可是工作占去了大多数的时间。哪个女孩愿意和没时间关心她的人谈恋爱呀?看到周边的同学纷纷结婚生子。自己一次次的出份子。参加婚礼。总会让人感到隐隐的失落。
其次。就是身体状态也急转直下。在学校的时候。虽然我不是什么运动健将。但是适当的身体锻炼和球类的集体项目还是每周都要参加几次的。到了工作中。忙碌的工作好像麻木了我的运动神经。看到自己日渐隆起的肚皮。经常也是无可奈何。
然后。对家人和朋友关心的太少。自己总是很少给远在外地的父母主动打个电话。关心一下他们。反而是老人家总是打电话过来嘘寒问暖。多少次深夜加班回宿舍的时候。总想给他们联系。可是到家后。疲惫的状态还是让我匆匆进入梦乡。对于朋友的邀请就更是很少参加了。在同学群里潜水多年。
有好几年的时间。我就这样麻木在996的生活里。只关心自己的职场。忘却了真正的生活。常常是只看到从公司回宿舍路上那熟悉的街灯。早已忘却黄埔江边繁华的人流。
寻求改变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改变。我要寻找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发现996的工作状态。其实是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法不足造成的。我利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研究时间管理方面的课程。努力去践行理论。例如:写晨间日记。晨练跑步。制定个人年度目标。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神奇的事情真的慢慢发生了。当我的目标里有了健身。我的精力变得更加充沛;当我的目标里有了锻炼演讲能力。竟然遇到了我的一生所爱;当我的目标里有了关心父母。我也能经常和二老谈谈家常;当我的目标里有了关心朋友。发现我的眼界和生活情趣也越来越丰富......
如果你问我。965的生活是否降薪了?我只想说。我的工作更加高效。个人能力不断加强。单位为了留住我。总是优先考虑我的升职加薪。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人脉。也为我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收益。
结语
如今。如果人再问我是否还会选择996的生活。我会负责任的告诉他:“996不是我们的本该的生活。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我们的努力和成功有很多方法。单纯的专注在工作中只会把我们的人生越搞越糟糕。每个人都需要平衡的人生。请放弃996。拥抱新生命!”
我是@照亮职场。专注于知识分享与个人成长。如果认可我的观点。烦请点赞、转发和评论。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60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工作,自己的,都是,工资,时间,职场,月薪,需求,的是,员工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你上班时间是996,月薪3万,给你改成965工作时间,工资减半!你愿意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前段时间听大学同学聊起她的一个老乡。80后。家里是农村的。只有他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买房定居了下来。因为是老大。底下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