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皇帝的称号分为三种。庙号、谥号以及年号。庙号和谥号一般一个皇帝只有一个。而年号。一个皇帝却有很多。
庙号。一般有太祖、太宗、高宗、中宗、仁宗等。比如现在比较热的《清平乐》里。宋仁宗就是赵祯的庙号。
谥号。一般有高帝、文帝、武帝、宣帝、炀帝等。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汉武帝的谥号就是孝武皇帝。他的庙号则是汉世宗。
至于年号。每朝每代每个皇帝。年号基本都没什么相似之处。基本上就是根据爱好来取。明清时期皇帝都只有一到两个年号。比如说康熙、乾隆这就是年号。此前年号更迭频繁。唐高宗李治当了34年皇帝。却有14个年号之多。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研究一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到底是怎么确定的了。
开国之君的庙号。一般是太祖、高祖居多。
所谓庙号。顾名思义。就是在庙里面的称呼。皇帝去世以后。一般都会被供奉在家庙当中受到子孙后代的祭祀。到了几代以后。由于人员过多。原来的庙就要被毁掉。集中到太庙一起祭祀。
而且隋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比如说汉文帝、汉武帝都有庙号。可是夹在中间的汉景帝就是没有庙号。那个时候的人不太喜欢自欺欺人。
汉朝的开国之君是刘邦。他的庙号就是汉太祖。《史记》中对此有误。记载成了汉高祖这是不对的。刘邦的庙号就是太祖。
此后庙号为太祖的开国之君还有很多。有些是子孙追封的。比如说曹操没有称帝。被曹丕追封为魏太祖。司马昭没有称帝。被司马炎追封为晋太祖。
还有一部分开国之君的庙号是高祖。比较著名的就是唐高祖李渊。虽然李渊存在感比较低。但是这个庙号大家还是非常熟悉的。
除了李渊以外。大一统王朝中。还有一位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的庙号也是高祖。被称之为隋高祖。不过这个庙号比较生僻。我们一般叫他的谥号隋文帝。
除了李渊、杨坚以外。基本上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中。没有庙号为高祖的皇帝了。那些割据政权中用高祖作为庙号的开国之君倒是不少。比如说后赵高祖石勒、前秦高祖苻健、北魏高祖元宏等等。
开国之君的谥号。一般是高皇帝、武帝、文帝居多。
隋朝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所以隋朝以前的皇帝。我们都会称呼他们的谥号。而隋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所以庙号就取代了谥号。成为了大家嘴上常常提起的皇帝称号。
最初谥号分为美谥和平谥。对天子是没有恶谥这一说的。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祖先得到恶谥。就算这个人做天子再失败也不行。
即使改朝换代。给前朝亡国之君的谥号。也不会是恶谥。因为哪个朝代都有亡国之君。谁也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包括自己有几率得一个恶谥。但是周厉王暴政以后。谥号就分为了上谥、平谥和下谥。下谥就时贬义了。
开国之君的谥号。一般都是高皇帝。比如说刘邦的谥号就是汉高帝。所以我们要么称呼刘邦为汉太祖。这是庙号。要么称呼他为汉高帝。这是谥号。
除此之外。谥号高皇帝的还有魏太祖高皇帝曹操。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等等。
开国之君还有文帝、武帝作为谥号的。一般是因为前人开创了基业。自己坐享其成。创立了帝国。比如说魏文帝曹丕。他是真正的开国之君。但是他老爸曹操开创了基业。晋武帝司马炎。他也是开国之君。但是他爷爷和父亲开创了基业。
开国之君的年号。没什么太多的讲究。
庙号和谥号。开国之君还是有迹可循的。可是年号这玩意儿。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完全凭皇帝的兴趣来决定。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讲究。
不过被追封的皇帝。那是没有年号的。年号是当下活着的皇帝才会用。而庙号和谥号。都是给死掉的皇帝用的。开国之君的年号。一般都跟开始有点关系。
很可惜的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年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建元是他的年号。也是第一个年号。一共使用了6年。
此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是建武。用了整整32年。在当时没几年换一个年号的时代。建武用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了。
魏文帝曹丕的第一个年号是黄初。汉昭烈帝刘备的第一个年号是章武。吴大帝孙权的第一个年号是黄武。
西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是泰始。东晋元帝司马睿的第一个年号是建武。显然司马睿希望自己能跟汉光武帝一样。恢复祖宗基业。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隋文帝杨坚的第一个年号是开皇。唐高祖李渊的第一个年号是武德。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示自己和开国有关系。所以沿用了这个年号长达9年之久。
由此可见。年号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个吉祥话。表示万象更新的意思。毕竟写日记也好。记史书也罢。天天都要用到。总不能找一个糟心的词汇作为年号吧?
总结:明清皇帝谥号最长。年号不改。
我们读历史会发现。明朝和清朝有点特别。称呼他们的皇帝。既不用庙号也不用谥号。一般都是用年号。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其实因为他们一辈子就用一个年号。而且就俩字。非常好记。比如说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是崇祯。我们都会叫他崇祯皇帝。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年号。
那么为什么不叫谥号呢?因为他们的谥号实在是太长了。恨不得把所有好词儿都加进去。比如说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谥号是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而清朝乾隆皇帝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你要是史官。你每天愿意写这么长的开头吗?
其他观点:
太祖。太宗。高祖之类的是庙号。庙号的选择是有一定规范的。
太祖:一般是开国皇帝。而且是白手起家的才能有这个庙号。或者是追封
高祖:也是开国皇帝才能有。不过开国皇帝是有祖上的荫庇的。也就是在称帝之前继承了祖上的爵位的。或者是追封。
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刘邦。其实他的庙号并不是高祖。而是太祖。刘邦的祖上哪有什么爵位呢。他自己在起兵之前也只是一个泗水亭的亭长。他绝对称的上是白手起家。
那为什么他后来别称为汉高祖呢?这是因为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称刘邦为汉高祖。因此后面也就叫刘邦为汉高祖了。
但唐高祖李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侄子。他算的上是隋朝的皇亲国戚了。而且他也承袭他祖父李虎。他父亲李昞的爵位为唐国公。所以。他自然称不上是白手起家了。因此他的庙号为高祖。他还追封他祖父李虎为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是白手起家。自然他们的庙号都是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是他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改后金为清。追封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现在再来讲讲太宗。
太宗:用于本朝第二位重要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他们都对他们的王朝有很大的贡献。且是第二位皇帝。所以他们的庙号都是太宗。
至于明成祖朱棣。他的庙号一开始不是成祖。也是太宗。是嘉靖朝大礼议事件改成的成祖。还有。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但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逃走了。自然不可能有太宗这个庙号。
虽然是清太宗皇太极改后金为清。但那时候的清朝只是在关外。并未入关。所以他也没有得到祖这个庙号。只能给他太宗这个庙号。而他儿子顺治因为在他在位的时期清朝入关。所以顺治的庙号是世祖。而他孙子康熙因为在位时的巨大贡献。所以康熙的庙号是圣祖。
所以清太宗皇太极的爹。儿子。孙子都是祖。就他是宗。这可能就有点尴尬了。
其他观点:
谢谢!所谓【号】即人的本名。表字以外的名字。叫做‘’号‘’。
【皇帝】即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王赢政。统一了天下。乃命大臣议定帝号。经丞相玉绾、廷尉李斯等议定。上尊号为‘’秦皇‘’。赢政说: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此后。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皆称‘’皇帝‘’。之后的历代开国皇帝的号。也大都以当朝的重臣议定。如唐朝的高祖之后陆续有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等。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61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庙号,年号,谥号,皇帝,太祖,高祖,第一个,都是,之君,太宗
没想到大家都对开国皇帝的号是怎么起的?有什么样的说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皇帝的称号分为三种。庙号、谥号以及年号。庙号和谥号一般一个皇帝只有一个。而年号。一个皇帝却有很多。庙号。一般有太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