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有什么传统节日,你们怎么过的呢?
原创

农历七月有什么传统节日,你们怎么过的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七月初七七夕节。

七月十五月半节。

其他观点: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小时候。时令进入农历七月后。对于祖辈生活在古老渭河流域的子民来说。小麦已经收割码放到公用场院里了。在这空挡。每天晚上。四邻右舍的女主人便串门相聚到一起。搬个小木凳坐在宽敞院子里开始拉家常了。每到这时外婆总会燃起一把干艾蒿熏蚊子。奇异的野香氤氲在花间树下。烦人的蚊子遇上丝丝缕缕使人陶醉的烟雾。便不知去向了。


晚上朦胧的夜色中。外婆又开说了。她说:“天上有一个仙女叫织女。每年的七月七日夜里。织女就要过天河去会牛郎。玉皇大帝派着神仙守着天河不让他们见面。织女要借着七月七月亮不满月。月色幽暗之时偷着去幽会。天河很大。河面很宽。织女过不去。只有到每年的七月七晚上。喜鹊才会在天河上绕着脖子搭起天桥等织女过河。”外婆从上辈人嘴里听到的故事。以口相传。不知道到她这里已经传了多少代人了。《风俗通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甘肃东南部境内的崇山峻岭中。秦岭山脉横亘其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它东邻陕南。西接川北。从三国后魏晋南北朝开始。是古仇池国所在地。仇池国前后在缝隙中存在了三百年。除了周代。几乎是中国古代保存时间最久的政权了。今天。陇南市西和县境内有一烟波浩渺。亦仙亦幻。景色宜人之地————晚霞湖。每年农历六月底到七月七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兼具江南女子婉约。灵秀。小巧。手指如葱根般白净的陇南女子们便聚集在湖的周围。载歌载舞。她们以庄为单位。各自表演自己的特色节目。也互相之间走村串巷。每到一村。她们都要在人家家里吃饭。相互交流生活心得和智慧。乞巧节在这一古老地区。还在以它穿透历史的持久力。顽强地沿袭着古老传统习俗。

其他观点:

中元节。举家祭祀祖先。

本人黄冈浠水的。记忆里的中元节是这样的:

母亲提前半个月就将冥钱印刷好。临节前几天。她让我和弟弟帮着写封签。写封签有要求。必须用毛笔自上而下写。上下对齐;纸须是半透明的。一张大纸要裁成若干小块。每块要能包住一沓冥钱。封签书写的格式与内容。整体上看。分左、中、右三部分。左边写送包袱人的辈分称呼、姓名(一般是户主)。中间写收包袱人的姓名。不过。姓名前要加“故先考/妣”、“X公/母”、“大人”等字样;右边是固定内容“中元化包袱奉”。

墨迹干后就可以包了。每个包袱里的冥钱介于10~30之间。保证包袱厚薄适中。太薄了对祖先不敬。太厚了不易晾晒和烧化。包好的包袱易受潮。需经常晾晒。

中元节当天。母亲早早准备了两张桌子。一大一小。都是方形。每桌都摆椅子。只摆三个方位。靠近大门的一方不摆(要摆香炉)。大桌每方摆两把椅子。小桌每方摆一把椅子。每把椅子对应一筷一碗一杯。筷子须素净。没涂颜色。放在碗右侧。两端对齐。紧贴碗根。酒杯放在筷子右侧。碗空着。杯子装酒。

桌上菜品只能单数。大桌摆五碗或七碗。小桌摆三碗。除鱼、肉外。一定要有豆腐和青菜。豆腐煎炸烹炒皆可。寓意一生清白。

整个过程中不能碰椅子和碗筷杯。 所以。一般是先上菜品。后摆碗筷杯。菜品齐了。开始第一次斟酒。倒至杯的三分之一即可。做好这些。就要点香了。香只能男人点。三根一拢。点好要双手握香作揖。然后插在炉内。家中男人都可点香。独女人不能。点好香后。第二次斟酒。再倒三分之一。倒完就该磕头了。磕头次序按长幼辈分进行。每个磕三个。每磕完一个作一个揖。三个磕完才能起身。女无须磕头。磕完头后。第三次斟酒。倒最后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该烧化包袱了。将准备好的包袱拿至屋外。放入废弃铁锅内。小心地烧完。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一是要烧的包袱很多。二是冥钱包久了烧来费事。最终要让所有包袱烧得一星不剩。据说。包袱里的冥钱没烧尽。但凡留有一块带字的纸。祖先会托梦来埋怨和索要。

烧完包袱。就该放鞭炮了。这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这鞭炮要比春节、元宵节的鞭炮短。

放完鞭炮。撤去菜品和碗筷杯。祭祀大功告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2:06

    包袱,冥钱,织女,天河,中元节,陇南,椅子,碗筷,菜品,鞭炮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2:06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历七月有什么传统节日,你们怎么过的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2:06

    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月半节。其他观点: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小时候。时令进入农历七月后。对于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