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陆逊到底有多厉害呢?
原创

《三国演义》中,陆逊到底有多厉害呢?

好文

热门回答:

说到《三国演义》中智谋过人的将领们。人们总是最先想到诸葛亮、周瑜、曹操、司马懿等人。然而谈及陆逊。人们却知之甚少。这也难怪。在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中。重点写陆逊的只有两回。其余大部分内容则是一笔带过。着墨甚少。而在我看来。陆逊智谋双全。品德高尚。无论在是领兵作战还是在治国安民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孙吴的贡献极大。晚年时却由于孙权的昏聩含恨而终。这样一个智谋不输于周瑜、诸葛亮的人。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正确评价。

在此先简要介绍一下陆逊的生平。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家是江东大族。他十岁丧父。十二岁时便一个人承担起了家族责任。二十一岁时。身为一介儒雅书生的他应召入了孙权的幕府。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从东曹令史一直到丞相。陆逊时刻都在为孙吴殚精竭虑。晚年时他卷入了孙权的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中。因此开罪于孙权。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三岁。陆逊死后。家无余财。

接下来。我便从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两方面来浅谈《三国演义》中陆逊的形象。

一、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军事才能

在《三国演义》为数不多的描写中。我们已经能看出陆逊杰出的军事才能。他是东吴继吕蒙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以出神入化的用兵技巧为孙权解决了不少麻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熟悉兵法。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荆州一战。他抓住了关羽骄傲自大的缺点。用一种谦卑恭敬的态度放松了关羽的警惕;夷陵之战时。他诱敌深入。拖长战线。在敌军疲敝的时候一举攻破。这些都是陆逊深谙用兵之道的证据。所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赞陆逊的诗第一句就是“虎帐谈兵按《六韬》”。

其二。智勇双全。善于抓住时机。从陆逊参加的几次战役中都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他擅长审时度势的特点。夷陵之战中。刘备亲率七十万大军(虽然史实中数量并没有这么多。但也是远多于陆逊所指挥的部队)为关羽报仇。士气高昂。而陆逊仅仅带领五万军队。自身又是一个年轻的书生。作为大都督有些难以服众。况且魏国虎视眈眈。实为大患。在作战过程中。陆逊正确分析敌我形势。顶着众老将的质疑。对敌军的挑衅也毫不在意。坚持等到了破敌最佳时机再出兵。陆逊的以少胜多之勇、审时度势之智为东吴多次取得利益。

其三。军法严明。善于把握人心。夷陵之战中。陆逊以一少年书生临危受命。虽然孙权对他极其信任。但满朝文武非议颇多。面对如此的内忧外患。陆逊一方面借助军法巩固了自己命令的权威性。一声“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确实镇住了吴将的心;另一方面。陆逊以智理服人。向其部将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博得了部下的信服。才有后来的彝陵大败刘备。会稽太守淳于式表奏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而陆逊却在孙权面前称赞淳于式。孙权问其原因时。陆逊回答说:“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由此可见。陆逊时刻以国家为重。有容人之雅量。

二、心系国民、顾全大局的政治才能

陆逊也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在国家大政方针上。他主张在敌我双方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吴国还是以“限江自保”为上策。力主保境安民。反对大规模用兵。这一点与诸葛亮的看法不谋而合。不听劝阻的孙权执意要收买公孙渊为燕王。欲与其夹攻曹魏。果不其然遭到了背叛。这足以体现陆逊看法的正确性。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足以证明陆逊并不仅仅是一个会领兵打仗的武夫。还具有极高的政治才能。

然而。陆逊虽深受孙权信任。为孙吴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后却还是不得善终。真可谓是生不逢时。在这个人才辈出、将星闪耀的三国时代。陆逊的光芒终究是被周瑜掩盖着。阚泽保荐他为大都督时说“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当先主问陆逊何许人时。马良对陆逊的评价与阚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在人们的心目中。周郎的形象已先入为主了。陆逊也似乎成为了周瑜的“陪衬”。而在我看来。陆逊不但功勋卓著。而且忠心耿耿。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丝毫不输于三国中曹操、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



其他观点:

陆逊是书生出身。但后来他成为孙权的谋士和吴军的大都督。陆逊有三个方面令当时的所称道:

第一个方面是他属于江东的世家大族。祖父陆纤官做到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当过九江都尉。陆逊可以说是将门之子。

第二方面是他很年轻就当官。还当得挺好。他曾任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旱灾时开仓济民。督兴农桑。后来。降服贼寇。被拜为定威校尉。陆逊的功绩引起了孙权的注意。孙权把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陆逊成了孙家地位显赫的乘龙快婿。

第三个方面是陆逊一出场就很有谋略。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假装生病。欺瞒关羽。陆逊则献上了“骄兵计”。让吴军暗渡攻取荆州。使智勇双全的关羽狼狈走麦城。后来。陆逊任大都督。用计使刘备轻敌。并用火攻。烧了刘备的七百里连营。其中。用“骄兵计”和火烧连营。最能表现陆逊的智谋。

第一。陆逊为吕蒙献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八月。关羽水淹魏国七军。生擒大将于禁。乘胜围攻败退樊城的曹仁。一时威震北方。曹操采纳司马懿的计策。利用刘备拒不归还东吴荆州的事。派人劝东吴袭击关羽的后方。并许诺把江南封给孙权。此时。东吴大将吕蒙认为。关羽有兼并江南的野心。是东吴的大威胁。建议孙权趁机消灭关羽。以解除后患。孙权采纳建议。

闰十月。吕蒙开始实施计策。他称病回到建业。以掩盖真实意图。迷惑关羽。在回去的路上。陆逊前去拜访吕蒙。说:“关羽正紧挨着我们这边。你如何能远远离开。难道不担忧吗?”吕蒙说:“确实是像你所说的。但我病得很重”。陆逊说:“关羽娇气十足。盛气凌人。现在有了大功。会更骄傲而意志松懈。只会筹划着向北进军。并未对我们产生嫌疑。如听到说你病了。必然更没有防备。如今应出其不意。自然可以将他擒拿。在下来见尊长。建议好好设计。”

吕蒙听了大惊。但为了不泄露军机。便说:“关羽素来勇猛。已是很难与之为敌。而且现在已占据荆州。恩德信义大行于百姓。更兼现在有大功。胆势更威梦。不可轻易去动他。”(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此次的对话交谈。让吕蒙发现陆逊是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

后来。吕蒙极力推荐陆逊替他镇守陆口。指挥吴军。并对孙权说:“陆逊思考问题很深。才智足以担任重任。观察他的考虑筹划。终究是可以当大任的。而现在还没有大名声。不会为关羽所猜忌。少了很多麻烦。如果能用他。应当令他对外隐藏韬略。对内要注意有利形势。然后就可攻克。”(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孙权同意吕蒙的提议。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第二。陆逊妙计瞒关羽

陆逊到了陆口。立即写信给关羽。他在信中说:“您善于寻找机会而采取行动。善于以律法来管理军队。小小的举动就有大的胜利。实在很伟大!”赞扬后又说敌人被打败了。我们联盟很重要。要要和他共同努力。并谦虚地说:“最近我这不聪敏的人。受命来西边防守。非常仰慕关羽的光辉形象。很想接受他的好经验。”又吹捧说:“于禁等被抓获。您已名闻遐迩。广受赞叹。将军您有此功勋。足以扬名后世。就是以往晋文公的城濮之战、淮阴王的破赵战略。也相形见拙。”(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接着。陆逊曹操狡猾。可能会增兵。劝关羽战胜后不能轻敌。请他周密计划。以争取全胜。而他自己是一介书生。粗疏迟钝。非常惭愧。很高兴能感受他的恩德。实在是快乐无比。陆逊抓住了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在书信中以卑谦的语言辞。吹捧关羽。颂扬他的功德。表达仰慕之心他的仰慕。使关羽更加轻敌大意。

果然。关羽看信后。很轻视陆逊。更为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性。他把守后方防备东吴的军队调到北方攻击曹军的前线。抗曹的前线是很顺利。但后方却处于危机中。守江陵、公安的将领靡芳、士仁因供应军资不及时。关羽要严惩。两位将领怕被严惩。顿生异心。陆逊见进攻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上报孙权。孙权即命吕蒙与陆逊同时分兵攻取荆州。

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领兵直指荆州。不久。陆逊攻下荆州、南郡。孙权任命他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之后。陆逊又攻下宜都、房陵、南乡等。守城的太守。或逃或被擒。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当关羽知道情况后。匆忙从樊城撤军回救。这时。公安、江陵已被糜芳、士仁献给吴军。蜀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军心动摇。关羽只得领兵退守麦城。不久。关羽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逃出。被吴将潘璋部的马忠擒获。接着被东吴斩首。陆逊大破蜀军。被孙权拜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

第三。陆逊火烧连营

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欲为关羽报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出兵伐吴。命驻阆中的张飞率部前往江州与刘备的主力会合。张飞在途中为部将所杀。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守成都。令上将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亲统大军沿江东进。刘备大军压境。孙权欲讲和。遭刘备到拒绝。他转而与曹魏修好。曹操趁势离间孙权、刘备。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5万兵将。抗拒蜀军。面对着刘备的复仇大军。陆逊采用了坚守不攻。诱敌深入的计策。集中兵力。待机破敌。刘备求胜心切。积极行动。他派吴班、陈式率领水军深入夷陵。封锁长江两岸。自己亲率诸将由山路进发。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指挥。蜀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刘备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同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来自北边的袭击;命侍中马良率兵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的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

蜀军频繁向吴军挑战。东吴众将气愤难忍。都争着要去迎击挑战。陆逊耐心劝止。吴军坚守不出。陆逊的目的是让蜀军疲惫劳累。削去锐气。然后再攻击。陆逊说:“刘备举军东下。锐气正盛。且居高守险。很难攻取。”(参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九》)陆逊一面下令坚守。一面请大家出谋划策。待机破敌。诸将都不理解。以为是陆逊畏惧敌人。心里都很愤怒。一些老资格的将领不服管束。陆逊动用军法。严加制止。并说:“刘备是天下名士。连曹操都有所畏惧。今在其境内。是强硬对手。各位大人身受国恩。本应团结和睦。共同对付刘备。以上报国恩。而今则不相和顺。令人失望。我虽为书生。但受命于主上。之所以委屈各位归我指挥。实是因为我尚有些优点。我能够忍辱负重。”(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刘备设大队伏兵于山谷中。令吴班在平地扎营。诱吴军出战。陆逊认为有诈。仍不与战。刘备只好领兵从山谷中出来。陆逊说:“之所以不让诸君去攻击吴班。是揣测到此事很蹊跷的缘故。”(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吴蜀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到了盛夏时期。天气酷烈。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开始感到困乏疲惫。士气低落。此时。蜀军水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主动局势。蜀军在陆上。延绵数百里连营结寨。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六月。陆逊知道反攻的时机已成熟。就上书孙权:“夷陵是个要害。是国家的重要关隘。虽然容易取得。但也容易失去。一旦失守。就不是损失一郡之地了。荆州也堪忧。”陆逊认为。刘备违背天意。不固守在自己的巢穴中。反而自己送上门来。败局已定。

陆逊向孙权表示:“臣下虽非大材。但凭奉主上威灵。以顺讨逆。破敌就在近期。想想刘备领军作战。多败少胜。由此推论。是不足以为虑的。臣下当初是担心蜀军水陆并进。如今他们反而舍船登陆了。处处结成营寨。观察他们的布置。必然不会有大的变化了。住上可以高枕无忧了。大可不必担心。”(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各位将领说。攻击刘备应该在当初。至今已相持半年多。一些要害都被守住了。现在进攻是非常不利的。陆逊说:“刘备是狡诈之人。更加上经历的事多。蜀军初期集结时。考虑很周到。不可进攻。到如今驻兵久了。又得不到便宜。兵力疲乏。意志消沉。已无计可施了。擒拿此寇。正在今日。”陆逊先进攻蜀军一营。但交战不利。诸将皆埋怨。陆逊则说:“我已经有破敌之计了。” (参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最后。陆逊用火攻破了蜀军的营寨。随后令诸军趁势发起攻击。迫使刘备撤退。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命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的东西两边。然后各个击破。吴军持续放火。火烧连营四十多个营寨。蜀军死伤惨重。蜀将有的投降。有的被杀。刘备败退至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狼狈逃走。吴军大获全胜。这时。诸将才不得不折服陆逊的才略。陆逊在击败刘备后。并没有乘胜大举进攻。而是适时地停止追击。使北边的曹魏军队也无机可乘。很有全局的战略思想。显然。陆逊忍耐固守。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而后以火攻烧连营的计策。是当时打败蜀军的最佳的策略。如果按东吴诸将的想法。一遇蜀军。便凭毅勇拼杀。必然败于刘备。只有陆逊后发制人。以智取之。方能获胜。陆逊后来被孙权孙拜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并改封为江陵候。

其他观点:

陆逊。字伯言。是《三国演义》原作小说当中吴国的四大都督之一。据说。陆逊还是孙策的女婿。

按《三国演义》的描述。作为吴国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其“厉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忽悠关羽。助力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事情的大致经过是:孙权早就有心想要夺取荆州地区了。但是孙权看到关羽镇守下的荆州简直就是固若金汤易守难攻。于是。吕蒙就和陆逊一合计。(吕蒙、陆逊)二人就决定联手唱一出双簧戏-----先是吕蒙诈病辞职。由陆逊接任东吴的大都督(因为陆逊当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来麻痹关羽。紧接着陆逊又接连不断地写信给关羽。不断地给关羽戴高帽忽悠关羽……关羽最终上当受骗了,关羽最终兵败麦城被俘身死……

第二。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八百里。关羽兵败麦城被擒杀身亡之后。刘备震怒之下。刘备就亲自率领蜀国的精英几乎是倾巢而出大举进攻东吴。吴、蜀两国之间的夷陵之战(也称作猇亭之战)乃爆发了。战争的结果大大出人意料之外----刘备集团被陆逊巧用火攻战术。被大火烧毁了八百里连营……就连刘备本人也被气得病死在白帝城了!其实。在夷陵之战的过程当中。陆逊用来对付刘备的套路。与用来对付关羽的套路几乎是如出一辙的。一句话。就是反复忽悠反复示弱。可叹一生都在征战不断的一代枭雄刘备竟然也败在陆逊的手下。而且还献出了生命。这未免令人唏嘘不已了!

第三。陆逊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陆抗。在整个三国演义小说的后期。陆抗就好比是东吴的擎天一柱了。可以说。只要有陆抗把守在长江一线。任何人插翅都难飞得过长江来灭亡吴国的。譬如说晋国初期的名将羊祜。在某一次的时候。羊祜就曾经发兵攻打过吴国。想要一举灭亡了吴国。结果却反被陆抗突出奇兵击败了。从此之后。羊祜知道是东吴的陆抗在防守长江一线。羊祜就只好断了攻打吴国的念头了。

总而言之。不论是在正史上还是在演义小说当中。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都是非常厉害的角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寄心梦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18

    陆逊,关羽,刘备,东吴,孙权,荆州,都督,演义,吴国,江陵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1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演义》中,陆逊到底有多厉害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18

    说到《三国演义》中智谋过人的将领们。人们总是最先想到诸葛亮、周瑜、曹操、司马懿等人。然而谈及陆逊。人们却知之甚少。这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