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写的《七步诗》使得曹丕没有杀他,对吗?
原创

曹植写的《七步诗》使得曹丕没有杀他,对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从目前史料看。这个说法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曹丕逼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其后就是(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它史书未见记载。包括(晋)陈寿的《三国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如果真有其事的话。两部官方权威史书当有记载。这关系到对文帝曹丕的人品和气度的评价问题。据《三国志》记载。对于曹植只是残酷打压永不重用而已。并没有置他于死地的念头。就是曹叡继位后也是沿袭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弦更张。

毕竟曹丕与曹植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是同父同母的骨肉兄弟。虽说当年太子之争。免不了有一番激烈博弈。但随着曹丕登上大位。铁腕清理了政敌。“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另一个羽翼杨修也早已被曹操诛杀。这样曹植的势力已消灭殆尽。对曹丕是构不成任何威胁了。杀他无益还自损形象。这种得不偿失的事。精明的曹丕是不会干这桩赔本买卖的。

二人相比。曹丕的能力也远在曹植之上。就文才而言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的。他们都有名篇佳作流传后世。尽管曹植的文才似乎响亮点。特别是谢灵运评价曹植的“才高八斗”之说。更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但曹丕的文才也是杠杠的。不管是诗信还是文赋。特别是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论文专篇的开始。有重要地位和积极影响。奠定了文学批评的基础。

除了上面这些因素。曹丕当时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现实情况。就是二人的母亲卞氏还健在。即便曹丕再心狠手辣。也不能不顾忌他母后的感受。这是个德才兼备。母仪天下的厉害角色。既有政治智慧。又是包容一切亲情的女强人。她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她绝不会容许自己的两个儿子之间这样伤害。曹丕作为一国之君。不会不考虑用作诗这种游戏来定夺别人的生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至于后人讲到骨肉相残。就拿这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说事。其实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故事。单凭《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当佐证是没有说服力的。前者主要是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后者是演义的。两者都是小说不是史书。特别是《三国演义》带有极大偏见。以丑化曹操父子。颂扬刘备为正统作为出发点。添油加醋地对历史人物事件都进行了艺术加工。演义夸张。它的真实性必然是大打折扣的。


其他观点:

不完全是。曹丕本来就没有确定一定要杀他。在曹植入宫路上。曹丕一直在思考杀还是不杀。主要支持杀的是一部分乱心佞臣。当时爱曹植的才华的人有很多。特别爱他的诗句。因为杀了他容易失去文人墨客之心。他不能刚登基就得罪天下才子。

《七步诗》可以说是曹丕的高明之举。

一者安抚支持杀的佞臣。当然在曹丕眼里他们是忠臣。是他的拥护群体。

二者可以让天下人看到自己是因为爱惜曹植才华才不杀他。自己是个爱才之主。

三者这也是给自己和所有人的一个不能杀的台阶。

曹丕很了解曹植的才华。他很明白曹植能作出七步诗。但是还是很惊讶他能作的如此绝妙。

其他观点:

不是。

首先对于七步诗的真实性我们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七步诗唯一的出处是刘义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算起来是刘宋开朝皇帝刘裕的侄子。而刘宋王朝自称汉王后裔。

这里面的滋味。你细品。

对于篡汉的曹魏。能有什么好的评价吗?

对《世说新语》的真实性。其实历来文学家都存疑的。大部分评价是当小说、故事来看。

那么假定真有《七步诗》的存在:

曹丕要杀曹植。需要在这种场合公开处刑吗?

首先我们看《三国演义》曹操的遗命:

“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

在场的有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都听到了这些话。他们几人也是曹魏士族与本家的代表人物。

在曹操的遗命中。对于几个儿子都做了点评。最后才点出立曹丕。

在场的大臣都是人精。岂能不懂曹操的意思?

“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

子桓要杀子建。首先在大义上就会遭到反对。你老爹说你宽厚。你就这么干?

其次再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死后曹植的行动:

与两个文青喝酒。在发了几句牢骚。

注意。这里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植没有说什么话。都是两个文青在喷曹丕。

曹植犯了什么错?

1、管教不严

2、态度不端

3、奔丧不及时

而且曹丕是火速即位。大家都还不确定这件事。所以曹植对曹丕的不敬是没有的。顶多是在“死者为大”这件事上不积极。

所以。曹丕要拿这个理由来杀曹植。也很难。

万一动了曹植。原来忠于汉室的那些人加上其他兄弟的党羽一起搞内乱。再勾结一下东吴和蜀汉。位子更加坐不稳。

最后就是曹氏亲族的影响:

卞氏求情。曹丕要是不给面子。怎么破?

听曹操临终遗命的几位大臣中。曹洪是支持曹植的(关于曹洪的事情这里就不多做赘述。毕竟不是主人公)。另外三位站队在一起。但都是外臣。

曹丕想杀曹植。曹洪肯定不会答应。这背后的亲族动乱是曹丕不能承受的。

总结

这个七步诗凸显了曹植的文才。顺便给了曹丕一个面子。代表曹植服软了。

要不然。林林总总的小错误加在一起。就算不致死。贬为平民都是可以。怎么还能混个侯爷放走了呢?

若不能。则从重治罪。

子桓话里话外都没想着杀呀!关注“水泊之声”。看更多精彩问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6:20

    曹丕,曹植,都是,演义,七步,文才,世说新语,史书,佞臣,士族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6:20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植写的《七步诗》使得曹丕没有杀他,对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6:20

    从目前史料看。这个说法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曹丕逼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