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原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触景生情。用拟人化手法。视敬亭山为知己。“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抒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
所以说这首诗诗中最关健的两个词为:“相、两”。堪称诗眼。
其他观点:
问题:《独坐敬亭山》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怀和感受?
前言
这首诗和柳宗元的江雪类似。写的都是孤独。只是柳宗元的是更加肃杀萧条。而李白却透露出一种悠闲和飘逸。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这首诗用一个字来体现作者的情怀和感受就是:孤(或独)。如果两个词就是孤(或者独)和闲。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前两句衬垫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放眼望去。鸟已飞尽。只有一篇白云正悠悠离去。柳宗元的前两句一样。都是写了“空和无”。
这首诗中的“孤、独”出现在第二句。用来修饰云。其实整篇都是写主人公的孤独。
二、后两句转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这首诗前两句和柳宗元差不多一个意思。但是后两句不同。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愈发沉郁。
而李白则先抑后扬。后两句承接一个“闲”字。离开的云悠闲。留下的诗人也悠闲。所以面对敬亭山会“相看两不厌”。
后来王安石写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辛弃疾后来化用李白此诗。写到: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同样用拟人的手法。都是反映了逆境中的心态。《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持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结束语
柳宗元的孤独与李白的孤独不同。而柳宗元的孤独是苦闷。李白的孤独中有一种悠闲 。柳宗元用的是绝、灭。李白是尽、闲。这是孤独中的平和与安静。
如果用两个词来体现。都出在第二句。就是独和闲。
@老街味道
其他观点:
我以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怀感受的是“尽”和“独”两个字。
李白此前常来敬亭山。
他曾经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曾经豪情勃发。怀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
但是。761年的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此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
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此时凄凉不由得袭上心头。于是他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表达了自己落寞孤苦的心情。
对于此时此刻的李白。过去的一切都已消失殆“尽”。今非昔比。
唯有孤“独”的自己。面对苍茫的群山和远去的白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188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白,两句,敬亭,都是,孤独,柳宗元,青山,的是,宣城,这首诗
没想到大家都对《独坐敬亭山》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怀和感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原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触景生情。用拟人化手法。视敬亭山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