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论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前五名是谁?
原创

中国古代帝王,论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前五名是谁?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不喜欢长篇累牍的写东西。看起来没重点浪费时间。我也不喜欢那种夸大后世诋毁前人的行为。我们后人再伟大也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上才能够取得成绩的。有些还是直接用了祖宗的棺材板起家的。所以我认为可以这么排列。

第一秦始皇:主要贡献。统一战乱不止的各诸侯国。奠定了华夏早期的主要版图。统一了文字和各种表述标准。实行地方管理制度。加快了行政效率。如果没有秦始皇现在去武汉还要拿楚国的签证才行。

第二汉武帝:打通西域。让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驱逐不断蚕食扰边的匈奴。使汉地科技农业文明得到长足发展。从此汉人成为一个族群的标志。

第三 隋文帝: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没有隋文帝及时出现。南北分裂已经很严重了。开创了人才选拔制度。这一点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唐太宗: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唐帝国大唐文化的影响力就算过千年我们至今也没回到这个高度。

第五 明成祖:几百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稍微有了点永乐盛世点影子。

其他观点:

中国古代帝王。五名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帝王 。我认为有以下五位:

第一个是秦始皇

是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后虽然分分合合。像《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合基本上都是主旋律。一直到现在。这种统一民族意识已经深深地烙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如此强烈。另外他统一文字、度量衡。每件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个是汉武帝

他的贡献之一就是。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对困扰农耕民族的北方游牧民族。做到了毁灭性打击。“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就是打得找不着北。没有脾气。基本上一蹶不振。在此之前。汉族人遇到匈奴这个游牧民族。多是败绩。

其次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德治国。对中华民族文化上影响同样深远。

第三个是冉闵

这个人可能有人不熟。事实上他确实不太出名。他建立的政权只存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他的贡献是避免了汉民族的亡国灭种。

冉闵生活在五胡乱华的时代。西晋的八王之乱言严重削弱了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数个政权。对汉族人基本就是赶尽杀绝 ——男子杀掉。女性被带入军营。晚上虐待。白天直接杀掉作军粮。甚至“汉”这个字在那时都带有贬义。据说像“恶汉”、“懒汉”等词都诞生于那个黑暗的时代。

后来冉闵建立政权。颁布“杀胡令”。才遏止住这场灾难。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最危险的一个时期。再往后。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危险才算过去。

第四个是隋文帝

他的贡献有两点。第一个是完成国家统一。彻底结束了自晋之后的几百年割据时代。再次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次是科举考试。用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同样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五个是唐太宗

大多数帝王。武功有余。文治不足。

唐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它能够兴盛。固然是文人墨客的刻苦创作。但绝对离不开统治者的提倡。就像建安文学离不开曹操父子的身体力行一样。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唐太宗在征伐之余。也喜欢写诗。而且写的不错。上行下效。一时蔚然成风。另外唐太宗也喜欢书法。字写的不错。其次是贞观之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不喜勿喷。欢迎赐教!

其他观点:

周文王:创立周礼。华夏塑魂

四大文明中。我泱泱华夏唯一延续至今。

何也?

无他。“魂骨”传承不绝是也!

“魂”指华夏传承不息的文化精神;

“骨”指华夏根深蒂固的领土范围;

那么照此标准。我认为周文王姬昌就必须首先上榜。因为他不但创建了周朝。还创立了周礼。“魂骨”兼具。

完整的周礼虽不是周文王一人之功。但周文王是关键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其作用无可取代。连孔子都称赞他为“三代之英”。同时孔子也对西周时期的治世心生向往。他在《礼记》中有言:“周鉴于三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三代指夏商周)

虽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制度未必适合新形势。但不可否认。周礼上承夏商两代的制度传承。下启后继各朝之社会礼制。为中华民族凝聚核心、塑造魂魄。居功至伟!

另外。周文王还有《周易》整理之功。他将上古流传下来的先天八卦、连山八卦、归藏八卦归纳演绎成了后来的《周易》。为百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

领土方面。周文王将华夏势力向南扩展到了长江流域。虽然当时仍是诸侯分封制。但华夏版图的扩张却是实打实的。

秦始皇:六合汇聚。初成一统

秦始皇嬴政的功绩主要在于首次大一统。

周朝虽然繁盛但仍是分封制。各地诸侯独立成国。制度、文化皆有较大差异。秦朝则更进一步。将所有诸侯国聚合在一起。统一制度、文化等。使得华夏势力得到第一次全面统一。

此事意义极为重大。概览世界上曾经兴盛一时的帝国。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等。帝国统治极为脆弱。一触即溃。原因主要就在于各地种族繁杂。文化语言差异巨大。融合性极差。

所以说。秦朝在周朝“塑魂”的基础上。又将“魂魄”中的杂质剔除。使得我华夏之魂凝实聚力。焕然一新!

领土方面。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向北新收河套之地。向南囊括了珠江流域。我华夏版图得到了极大扩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确立的三公九卿制为之后朝代官制的蓝本。后来的官制无不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

汉高祖:汉家伊始。力挽狂澜

汉高祖刘邦。被毛主席誉为“封建帝王第一人”。常被“秦皇汉武”一笔盖过。这其实是不公平的。汉高祖的伟大一点儿不比秦皇汉武差。

秦朝有重大缺陷。所以二世而亡。

缺陷在哪?主要在于单以法家治国。还是战国争霸时那一套。历史已经证明。法治当然有用。但是不能单以严法治理万民。因为太压抑人性了。天下早晚还是要乱的。

秦末烽烟四起。最终项羽成了最后赢家。自称西楚霸王。又搞回了诸侯分封制。这种分封制很不靠谱。看项羽四处平叛就知道。开历史倒车就会显得很不高明。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华夏势力才凝聚不久。又散架了。好在这时刘邦应运而生。最终打败霸王。建立了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汉朝。如此一来。秦始皇的“凝魂”事业才没算半途而废。

刘邦立国后。与民生息的同时还不断打压异姓诸侯。这就是在保持民间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剔除诸侯分封的残留。加强中央集权。对于华夏之凝聚起到了承前继后、力挽狂澜的作用。

领土方面。一场大乱下来。华夏版图不可避免的缩水了。不过不用怕。只要大一统得以稳固。后面都能找回来。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再拓好山河

汉武帝刘彻确实是一位雄主。作为王朝中间的帝王。能如此优秀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政治上。汉武帝颁行推恩令。极大地瓦解分封制残余。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格局由此就走上了平稳轨道。

文化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不过这里要说明。从汉武帝开始。汉朝由道家治国转变为用儒家治国。但实质上。单靠儒家也是不行的。内法外儒才是汉朝真正的利器。即教化与法治并行才是王道。西汉元帝刘奭(shì)就只用儒家。抛弃了祖宗传下来的杀手锏。结果西汉开始走向颓势。

领土方面。汉武帝的武功也是赫赫。汉军击破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南越。吞并朝鲜。西汉版图东抵日本海、南吞交趾、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了汉地范围。

与此同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将目光投向全世界。

总地来说。汉武帝在秦始皇和汉高祖打下的基础上。终于将我华夏之魂凝聚稳固。初获大成。从此以后。汉家衣冠确立。华夏子孙不论身处何方。都紧密相连。不可分离。而华夏之骨也得以再度扩张。反复不定的南越国也被牢牢地拉了回来。

隋文帝:终结分裂。重获统一

隋文帝杨坚排第五。很多人是不服的。但我以为不服实在是没道理的。

两汉之后。我华夏发生了一次大危机。司马氏的晋朝大搞分封。还是实权那种。结果玩砸了。八王之乱耗尽自身功力。以致五胡入侵。天下分崩离析。东晋十六国后。又进入了南北大分裂时期。这段时间长达273年(317年-589年)。

好在杨坚出手再度统一华夏。要是南北迟迟不能统一。对华夏之完整而言便是最危险的挑战。例如辽国占领燕云。辽境汉人天长日久。代代更替。就会逐渐失去回归之心。只把自己视为辽人。所以。如果没有杨坚以高超手腕整合华夏。统一寰宇。重聚华夏魂骨。还有后面人什么事呢?唐宗、宋祖、元帝洪武恐怕都会是另一番际遇了。

结语:不是不重要。只是没排到

上述只是前五名的帝王。名额有限。还有很多优秀帝王没有出场。若是再往后排自然会有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人。这些优秀的帝王都对华夏有着重要贡献。毋庸置疑。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谈及对华夏的贡献。应看帝王对华夏之魂骨的贡献。只要华夏之魂骨常在。则万世基业可成。

大家怎么看。欢迎交流评论。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9:26

    华夏,汉武帝,周礼,帝王,始皇,帝国,匈奴,版图,中华民族,汉高祖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9:2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古代帝王,论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前五名是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9:26

    不喜欢长篇累牍的写东西。看起来没重点浪费时间。我也不喜欢那种夸大后世诋毁前人的行为。我们后人再伟大也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