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说李世民很厉害?
原创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说李世民很厉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世民是个很全能的帝王。但最出色的是他的军事能力。历史上对唐太宗的评价众说纷纭。有褒有贬。但绝对没有任何学者敢于质疑他的军事能力。

玄武门之变前。27岁的李世民的官职是这个:”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

这一长串头衔。堪比《权力的游戏》中的龙妈。

这个“天策上将”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个虚衔。李世民的爸爸李渊生造出来的。并没有这个官职。因为没办法。李世民虎牢关大战。以3500玄甲军。围点打援。以少胜多。击溃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生擒窦建德和王世充。这样的功绩。你说封他个什么好?

这虎牢关之战。一举统一中国北方。收复河南河北。差不多是帮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功劳之大。大到“封无可封”。只能封了他一个“天策上将”。位在三公、诸王、大将之上。仅次于皇帝和太子。他获得这个头衔的时候。多大呢?年仅22岁。

然而在此之前。李世民还有“浅水原之战”。他坚壁诱敌。以少胜多。击溃西秦薛仁杲数万优势骑兵。平定陇西。他还有“美良川”、“雀鼠谷“之战。强攻于美良川。追击于雀鼠谷。一日八战。大败宋金刚。俘斩数万人。最终收复并州。

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天才。所做的选择和判断。几乎没有一次失误。临兵决战的时候。他甚至可以亲自率领玄甲军冲锋陷阵。亲冒矢石。不避艰险。多次因坐骑被射倒而落马。生死一线之间。所以说。他为了唐王朝的建立。是拼上了小命的。

所以。父亲李渊才给他那么多的头衔。那些乱七八糟一大串的头衔加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国防部长+教育部长+河北河东战区司令官+陕西、四川、宁夏、甘肃四省省委书记+首都警备司令+特级战斗英雄。最夸张的是。他可以建衙开府。招揽人才。号“天策府”。天策府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后来唐朝凌烟阁的那些名臣大将。大多来自于天策府。

所以。他如此光彩夺目。威名赫赫。大权在握。后面和哥哥弟弟翻脸。弄出玄武门之变。也就不难理解了。李渊把他的二儿子抬到如此高的地位。又不让他做太子。那岂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同时。太子李建成也是无法忍受的。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李渊脑子坏了?为什么要给李世民这么大的权利。这么多的头衔和官职?不好意思。这一切。都是李家二爷自己拼命打出来的。

我们且看他22岁之前做了什么?他在隋末统一战争中。经常披坚执锐。带着玄甲军冲阵杀敌。在对薛氏父子的战争中。统兵三万灭了号称拥兵二十万的西秦。以八千追击歼灭宋金刚数万之众。虎牢关之战以三千精锐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顺手灭了王世充。直接为唐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五陇阪之战百骑冲虏阵。惊破突厥数万大军。看李世民的军事生涯。简直就是神兵天降。所向披靡。

当代许多人都为太子李建成喊冤。认为太子李建成也是很有才能的。李世民不该杀兄逼父。发动玄武门之变。但如果玄武门之变中。是太子先动手。死的是李世民。难道他不冤吗?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难道还没有资格争一争吗?

虎牢关之后的李世民早已是天下第一人。功高盖世。李建成可以和当时的“天下第一人”相提并论吗?在这个基础上。玄武门之变就是必然。不是因为他和李建成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而是太子和天策上将根本不能共存。李世民不杀兄弟。兄弟就要杀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前。兄弟之间就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李渊劝李世民离开长安。把陕西东面全部交给他;后来建成、元吉又上疏。不让李世民去洛阳;李元吉密请杀秦王李世民、李渊不同意;建成元吉收买尉迟恭失败;元吉使壮士刺杀尉迟敬德失败;建成元吉诬告房玄龄、杜如晦。导致房杜二人被驱逐;李世民问计于李靖、李勣。这两位不说话。

你想想。这段时间长安城是何等波诡云谲。暗流汹涌。有人在下手。有人在观望。斗争是刀光剑影。紧锣密鼓。这时候李世民在长安城兵力上并不占优势。如果不是玄武门先发制人。那么人头落地的。可能是他自己。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曾经想把李世民外封。他想要避免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劝李世民说:“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其实让他回洛阳。建天子旌旗。自带天策府谋臣猛将。那他就变成了明朝的朱棣。独霸一方。日后岂不是更加难制?李世民自己是愿意去洛阳的。

但如此一来李建成更加不能挟制他。所以太子极力反对李渊把李世民外放。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矣。”然而就是这留在长安的“一匹夫”。依然神兵天降一般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禁军统领被他收买。内外联手。一击即中。

在这场政变中。就连不是他阵营的李靖都保持中立。那么多文武百官在事变过程中都没有说话。默许了他的行为。投了李世民的票。可见他是何等的得人心!

许多地摊文学爱好者总是痴迷于“李世民改历史”这样的段子。说什么“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屁话。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在史书中隐瞒他弑兄杀弟的政变。甚至还鼓励史官如实记载。如果他真有修改史书。一手遮天的本事。难道不能把这件事掩盖过去吗?

他确实看过史书。但真相却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委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我给大家简单翻译一下。李世民确实想要看《起居注》。这个起居注是记录帝王一言一行的东西。说脏话骂人随地大小便都可能被记下来。按照道理帝王是不让看的——其实狗屁。唐太宗之前不知道多少人看过了。他非要看。大臣们不让看。房玄龄和许敬宗就重新删减了一下。给他看了个《实录》。帮他隐瞒了玄武门之变等情节。李世民看了很生气。说——周公也杀过管叔、蔡叔。这不算个什么事儿。我杀个蔫儿坏的兄弟。也不用忌讳。请你们“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大家看完就知道了。如太宗真是个改史书的家伙。他何必要让这段记载流传下来呢?我不是给李世民洗地。而是说——大家读历史。要有合情合理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看了点哗众取宠与众不同的东西。就以为是真理。再说了。中国历史上。帝王家骨肉相残的事情又不是他一家。从春秋时侯就开始了。说个政治不正确的话。封建帝王又不是道德完人。杀兄逼父算多大点事儿?治国有方。养民爱民。富国强兵不就得了?老百姓只记得贞观之治、万国来朝的文皇帝天可汗。不记得杀兄逼父的不孝子。别拿儒家那套逻辑套所有人。

张大龄如此评价李世民:“三代以下英雄之主独称汉高祖、光武、唐太宗。然而高祖起义之年六八。光武兴复之岁三九。皆生长民间周历世故。未有出于纵垮裙展之中。发于孩提韶之始。而具凌驾四海之气。抱震撼八荒之才。如太宗者也。 太宗自秦王以上比迹汤武。自登极以后庶几成康。腐儒辈犹以尺寸瑕瑜之何异虾度神龙乎?”

我简单翻译一下——像汉高祖、汉光武那样的英雄。好歹是出自民间。创业的时候年纪大了。见识广博。姿势水平搞。经验丰富。各种实践艰苦磨砺出来的。而李世民这样的阔少富二代。黄口小儿执掌大权。居然没有一点点纨绔子弟的样子。一出道就天纵神武。战无不胜。做秦王时武功盖世;当皇帝又文治辉煌。这样的奇人。我们除了膜拜还能说什么呢?只有鼠目寸光没文化没见识的酸书生臭文人才会贬低唐太宗。

有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但大家常常忘了另外一句:“英雄造时势”。

有一种唯物主义。叫做机械唯物主义。他们往往忽略英雄人物的主观能动。把一切。都看作历史的必然。却不知道。历史的必然。是由各种偶然性推动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讲。如今叛逆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很喜欢搞翻案。比如非要把杨广说成是功亏一篑的圣君。非要把李世民说成是站在隋朝功劳簿上的摘桃子者。不去讲李世民伟大的军事能力。不去说他彪炳千古的贞观之治。却揪着他杀兄逼父娶嫂的私德不放。这就相当的不公道了。

许多人都说唐朝的基业是站在隋朝的功劳簿上。说李世民“贪天之功”。我们可要来好好分析一下了。隋朝究竟给李世民留下了什么样的基业?首先。杨广统治之下。直接让突厥坐大:“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突厥)遂大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隋书》隋朝堂堂大一统王朝。继承北周的丰厚基业。却玩成了这个样子。还好意思说什么“功绩和遗产”?当年杨广开运河。征辽东。征发了近七百万民夫。这些人死亡大半。这直接导致了中原人口剧减、隋末大乱。叛乱四起。突厥寇边。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杨广堪称历史上最坑爹的败家子。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强大的隋帝国搞得四分五裂。到了李氏父子收拾烂摊子的时候。中原人口早已十不存一。大量汉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甚至被卖到突厥做努力。后来为了恢复人口和生产力。李世民甚至许多年都一直在花钱赎回成为奴隶的汉人。

杨家交给李家的不是什么伟大基业。而是一穷二白、遍地烽火、白骨遗荒野的超级烂摊子。李世民没有占杨家什么便宜。所有的功业和土地。都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

称帝之后的李世民继续开创着他的伟大功业。贞观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李世民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贞观十九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贞观二十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贞观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在他的决策和治理下。中华文明从四分五裂的险境中浴火重生。再度成为东亚最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心。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诸多草原部族的天下共主。也就是“天可汗”。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从此以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贞观后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大唐武功之盛。直追强汉。李世民自称:“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历史上的中原王朝。除了汉唐。还有谁有如此的底气?柳克述曾经如此评价李世民:“假如中国历史上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卓越的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华夏民族究竟会演变到怎样的境地?综数百年华夷乱离黑暗之局。成大一统的民族复兴与新局面的开创。其版图西至葱岭以东。南至中南半岛。东临大海。北被大漠。而国计民生之康裕。学术艺事之发达。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汇与创导。至使倭人贩其余绪以立国。欧西各国向往而慕化。其气魄之大、业绩之伟。无可媲美。推崇功业。数典不忘。我们岂能忘掉李世民!”

对于自己打仗的本事。李世民自己都是很满意的。

他自称:“然则行军用兵。皆亿兆所见。岂虚言哉!及端拱岩廊。定策帷扆。身处九重之内。谋决万里之外。北殄匈奴种落。有若摧枯;西灭吐谷浑、高昌。易於拾芥。包绝漠而为苑。跨流沙而为池。黄帝不服之人。唐尧不臣之域。并皆委质奉贡。归风顺轨。崇威启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闻也。”

意思是:老子用兵打仗的本事。全天下眼睛不瞎的都看得见。什么突厥、匈奴。什么土谷浑、高昌。什么高句丽。都是狗屁。老子想打谁打谁。大漠是我的后花园。流沙是我家的小池塘。当年不服黄帝的人。当年不听唐尧的人。在我李世民的时代。都得乖乖向我服输投降。称臣纳贡。我李世民以德服人。天下人都是晓得的!

这位大唐的文皇帝对自己的武功非常自负。曾经写诗自夸道:

李世民还有点军事理论建设。他曾说过:

“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

自称他善于”以弱胜强“。也善于”以强击弱“。

毛主席对此有个解释:“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主席自己是这样演绎的——以弱势兵力佯攻骚扰对手。然后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这也是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精髓!

毛泽东一向推崇底层出身的英雄。更喜欢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人物。但对于李世民。他居然能够如此赞赏有加。可见真英雄是不分阶层。不问出身的。

其他观点:

不是别人说很牛。的的确确是非常牛!列举一下毛主席和钱穆对他的评价

毛主席:“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钱穆: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一个杰出的君主。自称: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又安。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贞观之治。尤为后世所望。太宗即英才挺出、又勤于听政。太宗一朝贤臣。如王珪、房玄龄、杜如晦、温彦博、李靖、魏征、戴胄之类。指不胜屈。其君臣上下。共同望治。齐一努力之精神。实为中国史籍古今所鲜见。

因为大家不管从影视作品。还是历史书籍等各方面。都对他有一个大致了解。我就不细讲他的经历

主要讲他比较特别几个方面

第一。少年军事天才。基本上开国战争都是在他二十四岁之前就完成了。在对比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没有一个开国君主战争能在他这个年纪就完成的。虽然他不是开国君主。但是他在唐朝开国时期。也差不多是这样角色。

第二。中国从秦汉到隋唐经历四百年的长期的分裂。虽然隋朝重新统一。可是隋朝非常短暂的又陷入天下大乱的局面。而又能够重新统一起来。这个少年军事天才贡献最大。对比西方。罗马帝国灭亡。就无法像中国这样又重新统一。开始分裂到至今。如果李世民无法在统一起来。我们中国后面历史难以想象

第三。在治理国家。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后面历朝历代都是延续这套制度。只是有的朝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轻微的修改。甚至到今天我们国家一些制度也是延续他。

第四。对外方面。秦朝对北方匈奴是建长城防御策略。汉朝初期刘邦被匈奴围困。对匈奴以和亲嫁公主政策。经过文景之治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主动进攻打了一二十年才把匈奴打趴下。最后整个国家都打的一穷二白。而反观李世民刚开始国家非常穷困也是用国库钱财收买了突厥才换来休养生息机会。可是短短几年。立马就把北方突厥给打趴下。而且都是降服的服服帖帖。后来他也做草原的天子。称“天可汗”。他没有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代子孙。在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时候征服了突厥。到了后面的朝代。宋被辽金威胁。明朝被北元威胁。在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汉人建立政权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征服只有他是全胜。而且国家付出代价也最小。

如果还有不足的。希望小伙伴们留言补充

其他观点:

为什么牛?

李世民之前的帝王。他们眼中的模板是三皇五帝。不要提什么秦皇汉武。因为这两位都被儒家腐儒批评了上千年了。在古代人眼里这俩货虽然开疆拓土。但是确实是暴君。

在李世民之后的帝王。他们看的政治教科书叫做《贞观政要》。关键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功不比秦皇汉武差。文治更是无人能比(只有宋朝的繁荣有的一拼)。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01

    贞观,可汗,都是,突厥,太宗,秦王,唐朝,隋朝,帝王,太子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0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说李世民很厉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01

    李世民是个很全能的帝王。但最出色的是他的军事能力。历史上对唐太宗的评价众说纷纭。有褒有贬。但绝对没有任何学者敢于质疑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