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温了一遍甄嬛传。好奇,华妃总说月例银子不够花,但妃子在宫里,吃穿用度都是宫里管着,月例银子干嘛用?
原创

又重温了一遍甄嬛传。好奇,华妃总说月例银子不够花,但妃子在宫里,吃穿用度都是宫里管着,月例银子干嘛用?

好文

热门回答:

《甄嬛传》中。傲娇的华妃娘娘最爱抱怨的一件事情。就是例银不够花。

华妃表示。就宫里面给的那些例银。十天都不够花。平时都靠娘家接济。否则她早就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了。

按照常理来说。像华妃这些后宫嫔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喝拉撒都有宫廷统一安排。而且还有按照等级发放的例银。

开销几乎没有。几乎就是纯进账。为何还会出现财政赤字呢?

根据清朝皇宫的嫔妃等级设定如下:

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两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

华妃属于第四等级。后宫四妃之一。如果放到现代企业中。约等于副总经理。

工资待遇方面。皇后年薪银子1000两、 皇贵妃年薪银子800两、贵妃年薪银子600两、妃年薪银子300两、嫔年薪银子200两、贵人年薪银子100两、常在年薪银子50两;、答应年薪银子50两。

按照当时的货币购买力。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300元人民币。那么华妃的年薪等于300×300=90000元。

当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高。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就等于普通白领的收入。

而电视剧里面提高了这个数字。差不多在历史基础上提高了十倍左右。再加上后宫的福利制度很好。除了例银之外。逢年过节还有其他赏银。每月有绸缎布匹发放。另外每天的伙食标准也很高。猪肉羊肉大豆等应有尽有。

而且华妃这种经常被皇帝翻牌的。撒个娇发个嗲。说不定黄桑就给个古玩玉器字画什么的。拿出去又能换很多钱。

按理说华妃是不会有经济危机的。但华妃娘娘就能做到。

因为华妃常年入不敷出。而且还要找家里人补助。甚至不惜冒着干涉朝政的危险。去给求官者开后门。

之所以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原因就在于华妃的开销实在太大了。比她的脸盘子都要大得多。

第一、华妃的势力过于庞大。为了维护这股势力的运行。随时随地的赏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华妃这人脑子本来也不好使。生性傲娇而且独断专行。最害怕别人说她小器。本来赏五十块就能完事。华妃一定要赏五百展示排面。结果把手下人胃口越撑越大。自己也虚荣心作祟收不住。所以最后坑太大把自己活埋了。

第二、骄奢的日子过惯了。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日常开支。宫廷里面每天发放的都是基本生活物资。

比如华妃这个等级每月小牲口5只。羊肉15盘。 每日猪肉5斤。陈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两。香油3两5钱。豆腐1斤8两。粉锅渣8两。甜酱6两。醋2两。鲜菜6斤。茄子6个。王瓜5条。一两五钱重黄蜡2支。一两五钱重羊油蜡1支。黑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地主家的梦幻生活。但对于华妃来说无异于打发乞丐。华妃平日里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炫富。不是蟹粉酥。就是金箔簪子。怎么烧钱怎么来。每个月账本算下来。华妃的月支出比皇后多三倍以上。这些钱内务府怎么可能给报销?就凭华妃会做表情包?

所以在任何朝代。过度消费都是自我毁灭的必经之路。普通白领也好。华妃娘娘也好。都要以艰苦朴素为座右铭。管住自己的手。远离消费主义的诱惑。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有意思。和我最近看《红楼梦》中的情节有一点不谋而合。王熙凤掌管着偌大的宁国府。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婚丧嫁娶。都由她一手操办。银子就像流水一般不断消耗。可贾府已经日渐亏空。无力再支持如此奢侈的生活。所以王熙凤选择放高利贷来维持贾府的生计周转。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省着点花不就好了?其实王熙凤回答过这个问题。在所有的贵族阶级来看。贾府代表的是尊贵。代表的是体面。所以贾府必须得豪奢。无论干什么必须得有面子。必须得有排场。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如果贾府省着花。反而会被人耻笑。

作为宠妃的排面

华妃抱怨月例银子不够花。就是这个原因。她在宫中多年。一直都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所以嚣张跋扈。丝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无论干什么都要讲究排面。自然不肯落后于人。所以华妃赏赐下人是很大方的。随便就是金和银。

看过《甄嬛传》。会对华妃身边几个人印象深刻。首先就是她的宫女颂芝和曹贵人。她们两个经常帮着华妃出主意来对付其他的妃子。但前面几集“妙音娘子”余答应和华妃相处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华妃的哥哥年羹尧向宫里送了一堆美容玉器。华妃讽刺安陵容。余答应奉承了她几句。她就随手将其中一个美容玉轮送给了余答应。可以看出。华妃对待“盟友”很大方的。她承宠多年。自然也不是一个“傻白甜”。在后宫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华妃选择用赏赐来笼络那些暂时的朋友。来对付现在的敌人。其实是很聪明的做法。

华妃的受宠。与她自己的美貌和聪慧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她哥哥年羹尧深得皇上器重。前朝与后宫关系密切。每一个将女儿送入后宫的前朝官员。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在皇上耳边吹吹枕边风。让自己一跃升迁。或者家族永葆富贵。皇上在后宫对哪一个妃子好。也是对前朝的指向标。华妃虽然受宠。但却不会像她哥哥年羹尧一样得意忘形。更何况她是的确爱着皇上的。所以她选择打点皇上身边的小太监或者宫女就再所难免了。她可以通过打探来的消息。了解皇上做了些什么。今天将会去哪里。或者心情好不好等。如果遇到有关政治上的消息。说不定还会给哥哥通风报信。所以这些打点是很有必要的。

关注我。了解更多《甄嬛传》有关的故事@大喵的世界

其他观点:

清朝宫里的嫔妃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风光。所谓的月例银子本身也属于妃子们吃穿用度的一部分。而且。诸如:常在、答应一类的。其宫中生活其实更差一点。甚至一些根基不深的还会受到宫女太监的刁难。

我们先来看看清朝后宫不同等级嫔妃的月例银子有多少。皇后年银1000两。皇贵妃年银800两。贵妃年银600两。以此类推。常在年银50两。答应30两。

除了月例银子。不同等级后宫妃嫔在衣服用料、饮食配给都有严格规定。所以。很多时候。妃嫔们看似风光。尤其是常在、答应等人。吃穿用度都需要掐着手指头过日子。

月例银子主要用来干什么呢?用途有很多。第一。打赏奖金。每个妃嫔都有自己的宫女太监小团队。这些人的奖金福利都需要嫔妃自己负责。第二。活动经费。后宫互相走动难免需要打点。第三。节日支出。节日时的花费也不小。

我们说回华妃。妃每年月例银子300两。每月合下来不过是20多两。对于极尽奢华的华妃来说。这点银子恐怕不过是一个零头罢了。

首先。衣装置办花费不小。作为后宫得势的妃子。华妃需要大量置办衣装。她的衣服争奇斗艳。自然价格不菲。

其次。打赏也不能吝啬。不说打赏宫女太监。华妃一开始以副后自居。对于甄嬛、曹贵人、安陵容等人都有过打赏。月例怎么够用。

再次。节日活动上的花费。不仅在于穿着。而且配饰同样需要置办。一次华妃戴着华贵的簪子出席宫里盛会。直言。这是家里置办的。

所以。对于华妃来说。月例银子恐怕就相当于她的零花钱。每月的花费主要来自于年羹尧的孝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33:18

    银子,后宫,年薪,自己的,皇上,嫔妃,妃子,宫女,的人,的是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33:18

    没想到大家都对又重温了一遍甄嬛传。好奇,华妃总说月例银子不够花,但妃子在宫里,吃穿用度都是宫里管着,月例银子干嘛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33:18

    《甄嬛传》中。傲娇的华妃娘娘最爱抱怨的一件事情。就是例银不够花。华妃表示。就宫里面给的那些例银。十天都不够花。平时都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