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原因范增说项羽是竖子不足为谋?项羽的结局是否有借鉴意义?
原创

是何原因范增说项羽是竖子不足为谋?项羽的结局是否有借鉴意义?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成功者的成功往往都是相似的。而失败者的失败则是各有各的原因。项羽的失败。他自己说是天意。看来是对的!一个连自己头号军师的意见都不能听的人。怎能不败?

范增的身份一直是个谜。只知道这位擅长权术阴谋的军师蛰伏多年。他既没有出仕六国的官职。也没有去战国四大公子手下当门客。

神秘军师——范增

他一生也许在等待一个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造王者!这个王者必须来自下层。靠自己的真本事。一步一步登上王座。要不然。范增他早就投靠秦始皇了。

也许只有这样才显得范增自己本事高明。这是很大的抱负。也是高傲的自负!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开始选择的是项梁。只因项梁礼贤下士。有为王的气质。只是风云突变。项梁战死了。范增身上有战国时期“士”的精神。要为知己献身。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项羽身上。以报答项梁的知遇之恩。

西楚霸王——项羽

但是项羽身上有几个致命的弱点。令到范增大为失望。才说出“竖子不足与谋”的话。项羽有哪几个弱点?下面一一说来:

一、勇猛有余。缺乏眼光。

作为一名军人。项羽绝对是优秀。甚至是天才。可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就是一个学渣!

这跟项羽自身的教育有关。他从小学读书、学剑都是半途而废。学兵法法也是一知半解。项羽天生神力。能举鼎过头。在战场上。力敌千人。大喝一声。万人畏惧。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举鼎

可是项羽做的不是将军而是君王。他只会欣赏自己家族的人。以及在战场猛冲直撞的将领。他的心腹。例如龙且、钟离昧、季布等都是猛士。但都不是有智谋的人。

项羽目光短浅。很容易冲动。做事不顾后果。例如。有人劝他以关中为王。他不但不听。还把劝他的人杀了。楚义帝是他的名义上司。他可以利用义帝的名号统领天下即可。但项羽偏偏杀了他。自己出尔反尔。降低自己的名誉。

二、言而无信。优柔寡断。不能接受好的意见。

作为一名政治家。不一定是个诚实的君子。但是最起码对自己的部下有足够的信誉。

不能听了某个人的意见。而不加思考。立即改变主意。例如。刘邦的手下曹无伤告密刘邦想当王。项羽立刻就想杀掉刘邦。等到刘邦收买了项羽的叔父项伯。项伯一说刘邦好话。项羽就改变了主意。

鸿门宴

范增在刘邦来到鸿门时。提前跟项羽约定要杀刘邦。项羽竟然违反约定。没有下手。这种优柔寡断的做法正好犯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忌。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不杀刘邦。但又不兑现承诺。剥夺刘邦关中王的权利。失信天下。难以服众。这导致后来韩信、陈平等能人相继离开。

三、杀戮成性。不得民心。

项羽的军队作战勇猛。经常能以少胜多。例如。在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垮秦军主力。迫使章邯投降。

巨鹿之战

但是项羽不爱惜投降者。后来坑杀了投降的二十万秦军。导致关中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入关后。火烧阿房宫。抢劫关中百姓。彻底失去了关中百姓的支持。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是。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后来攻打齐国。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激起齐国民众的反抗。每遇到抵抗。项羽都是坑杀军民。这种做法也失去了不少民心。

对一个政治家来说。个人生活可以不检点。但不能跟人民作对。这绝对是死路一条。刘邦平时贪财好色。但是在大是大非方面。能守住底线。所以能得民心。

小结

正是项羽有以上种种缺陷。范增自然希望他能杀掉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刘邦。才能保证大事可成。

但是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刘邦。范增感到失望。所以说出了很不客气的话。

“竖子不足与谋”。既是对项羽缺点的不满。也是对自己辅助错人的痛苦。因为范增知道项羽的失败是迟早的事。而自己的心血也要葬送在他手上。

这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小小看法。喜欢的可以点个赞。如有不对。请指教。

对历史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我的17。有空一起讨论各种历史问题。

其他观点:

项羽本可以在鸿门宴上杀死。去掉心腹大患。但只因刘邦表现得对项羽十分恭训。又大赞他英明神武。项羽却不过面情。一时的妇人之仁。放过了刘邦。范增最清楚刘邦的为人。也知道他的厉害。这次放虎归山了。无异自我毁灭。早晚必为刘邦消灭。因此。感到十分痛惜和对项羽的愤怒。说出:小子你啥也不懂。跟你商量天下大事。你还真不配。我们大家跟着你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其他观点:

楚汉之争。鸿门宴会。

于是范增气愤的说道“竖子不足与谋”。

范增为项羽身边的谋士。那么范增是不是一位合格的谋士呢?

举个例子

第一 鸿门宴上范增曾暗示项庄舞剑乘机杀掉刘邦。也就是说范增有能力找机会杀掉刘邦。但是结果刘邦安全返回。

大家可以指责项羽。但是范增身为谋士同时又是项羽的亚父。同时又在自己的地盘。他难道不应该想到刘邦会逃跑吗?

等到刘邦逃跑以后说道竖子不足与谋。难道刘邦离开宴会之后范增不能派人除掉刘邦吗?

第二 刘邦某人陈平献计离间项羽和他手下的将军。计谋不算高明。但是范增不能破解。同时离间范增和项羽也未能破解。

项羽呢?

韩信评价项羽“妇人之仁。匹夫之勇”

士兵生病了项羽可以非常关心。但是将军立功了项羽却不愿意封赏。此乃妇人之仁。

每次打仗项羽身先士卒勇猛无敌。但是他真的没有谋略吗?

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相遇军事生涯最著名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如果没有谋略勇猛他能够胜利吗?

纵观项羽的军事生涯。擅长奇袭战。懂得利用士气。但是消耗战就是他的弱点了。

项羽还有一个弱点。刚愎自用。那么他为什么会刚愎自用呢?

所以说项羽是位合格的将才但不是合格的帅才。作为一方诸侯他不明白自己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合格的帅才应该指出战略方向。如同驾驶汽车的方向盘。项羽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29:44

    项羽,刘邦,关中,自己的,都是,史记,的人,鸿门宴,巨鹿,竖子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29:44

    没想到大家都对是何原因范增说项羽是竖子不足为谋?项羽的结局是否有借鉴意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29:44

    成功者的成功往往都是相似的。而失败者的失败则是各有各的原因。项羽的失败。他自己说是天意。看来是对的!一个连自己头号军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