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清朝皇陵共分为三处。分别是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和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以及位于山海关外的关外三陵。这其中清东陵被盗挖最惨。基本全部被打开了。清西陵和关外三陵保存比较完好。下面就说说为何清东陵被打开的比较多。还有就是清西陵和关外三陵为何保存得比较完整。
清东陵被盗还是源于民国时期。在1928年夏天。民国军阀孙殿英以防备匪患进行军事演习的名义率军入驻河北遵化马兰峪一带。而这附近正是清东陵所在地。
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共计安葬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五座陵寝。
孙殿英盗挖清东陵。他最先打开的是康熙的景陵。但是由于景陵地宫渗水非常严重。因此孙殿英放弃了进入景陵地宫。
之后孙殿英就把主意打到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之后孙殿英用火药炸开了裕陵地宫。随即将乾隆的裕陵盗挖一空。紧接着又将慈禧的定东陵也盗挖一空。
孙殿英并没有继续盗挖清东陵其他皇陵。主要在于乾隆和慈禧生前太过于奢侈。墓中陪葬品极其丰富。据传孙殿英光盗挖裕陵和定东陵两处陵寝宝物就运了30多辆骡马车。因此这些宝物就足够了。所以孙殿英没有继续再盗挖其他陵寝。
孙殿英虽然没有盗挖其他的皇陵。但是到了抗日战争之后。当地周边的土匪王绍义联合曾经的日伪情报队长张尽忠还有清东陵护陵人后裔穆树轩二次盗挖了清东陵。
王绍义、张尽忠、穆树轩等人主要盗挖了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以及同治的惠陵。毕竟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几乎被孙殿英盗空。而其他的妃嫔陵寝也都无所幸免被这群山匪所光顾。
清东陵唯一没有被打开的陵寝就是顺治的孝陵。顺治的孝陵之所以没有被人打开主要在于他生前提倡简葬。而且顺治由于笃信佛教。再加上女真族死后火化的旧制。顺治在死后是先被火化才下葬。
因此顺治的陵寝内应该非常寒酸。只有他和两位皇后的骨灰盒。几乎是没有多少陪葬品的。顺治生前提倡的简葬也让他死后躲过了一劫。
而孙殿英盗墓时。主要盗挖了生前奢侈成性比较出名的乾隆和慈禧。他认为二人生前最为奢侈。死后必定陪葬品极为丰富。所以盗挖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寝。
孙殿英当时也想盗挖康熙的景陵。但由于地宫积水只得放弃。这也给王绍义等山匪留下了财路。王绍义等人就是盗挖了康熙景陵获得了不少陪葬品。
其实王绍义和张尽忠本来的想法是直接将清东陵全部盗挖一遍。但是同伙内的穆树轩是清东陵守陵人后裔。他熟知祖辈传下来的消息。知道顺治生前提倡简葬。并且是火化后才下葬。所以墓中陪葬品应该不多。因此他建议盗墓团伙跳过顺治的孝陵。不必为没有多少陪葬品的孝陵费时费力了。也是这样顺治的孝陵才得以幸免。
清东陵被盗之后地宫内损坏严重。主要就以康熙的景陵和乾隆的裕陵以及慈禧的定东陵损坏最厉害。
乾隆的裕陵内陪葬有他的原配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五位后妃。孙殿英的匪兵肆意搜寻地宫中的宝贝。把乾隆和他的五位后妃棺椁全部整的凌乱。乾隆的遗体和五位后妃遗体被随意丢在地上。
据记载当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尸身百余年未腐坏。结果由于孙殿英等人恶意盗墓。尸身最终被毁。而乾隆和五位后妃尸骨被扔在一旁混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来是谁的遗骨。可以说乾隆遗体下场非常凄惨。
康熙的景陵地宫也是堪比乾隆。景陵地宫内共葬有康熙和他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十三子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王绍义等人盗挖的景陵也是如孙殿英一般。只顾着疯狂搜寻陪葬品。将康熙和五位后妃的遗体随意丢弃。就这样康熙皇帝及四后一皇贵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相比较之下慈禧还比康熙和乾隆的待遇好一些。毕竟定东陵墓葬中只有她一人。不过慈禧棺内陪葬品和慈禧身上的宝物基本都被盗走。定东陵地宫也遭到了不同程度损坏。
相比清东陵被盗得惨不忍睹。清西陵则要保存的比较完整了。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其中共葬有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四座帝王陵寝。
这四座帝陵中只有光绪的崇陵于1938年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盗挖。这伙不明身份的盗墓贼似乎对光绪的崇陵内部构造很了解。他们没有像孙殿英盗挖乾隆的裕陵那样用炸药炸开石门。而是用松杆木片拨开了石门内的自来石。他们进入崇陵熟门熟路。仿佛这座陵寝是他们修建的一般。
于是光绪和他的妻子隆裕太后仅封墓20多年就被这伙人“打扰”了。光绪墓中的陪葬品其实并不丰厚。但依旧被洗劫一空。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玉册和宝玺。
据后来民间传说。这伙盗墓贼将光绪墓中的陪葬品售卖给了京西八国教会。然后他们却用销赃得来的钱财购买了近千套军用棉服。
照这种情形推断。似乎盗墓贼又能和当时的军队扯啥关系。但至少这伙盗墓贼要比较讲究。不像孙殿英那般盗墓只为了自己发财。他们却是拿盗墓所得的钱财用来购买军需物资。按照当时的情形。这批军用物资很有可能是用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伙盗墓贼也算是盗亦有道了。
清西陵中除了光绪的崇陵被光顾过之外。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到现今为止都是保存完好。地宫封土没有被破坏过。
不过雍正的泰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险些被考古发掘。当时河北省文物局在进行巡查时。发现了泰陵地宫上面有盗洞。因此怀疑清泰陵被盗了。于是紧急上报了国家文物局。请求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清泰陵进行抢救式考古发掘。
可是再之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发现清泰陵的盗洞只有两米多深。只是表面的封土被破坏了。里面的封土还是完好。这说明很可能曾经有盗墓贼打过清泰陵的主意。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最终没能成功。因此清泰陵还是保存完好的古墓。
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考古界的争议。因为当时国家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曾经主动发掘过明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明定陵。结果由于考古技术并不完善。导致了明定陵被发掘后很多文物出土后就风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国家自此之后立下规定。不主动发掘古墓。只在发现被盗后进行抢救式发掘。
因此当时考古界对于发掘还是不发掘清泰陵存有很大争议。这件事被当时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所知道。夏鼐先生知道以当时国内的考古技术。如果真的打开清泰陵那将还会重复上演明定陵的考古悲剧。对文物是一大损失。所以与其发掘出来被损毁。不如将它长留地下。于是夏鼐先生赶紧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叫停了对清泰陵的考古发掘。
最后在夏鼐先生的努力下。国家叫停了对清泰陵的考古发掘。并将清泰陵地宫的封土重新封好。这也使得清泰陵至今还没有被打开。依旧完好的保存。
其实清西陵中的陵寝基本保存完好主要还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比清东陵更加隐蔽。清西陵在雍正建陵时当地都没有多少住户。雍正几乎没怎么花钱就把这些住户全部迁走了。可以说当地几乎是人迹罕至。直到雍正的清泰陵建完。才陆续入住了八旗护陵子弟。
再者就是在民国时期当地周围没有驻军。大大减少了军方盗墓的概率。而民间盗墓贼力量不够。除非像王绍义、张尽忠这些山匪成群结队手中还有武器敢明目张胆去盗墓。即便像他们这样的山匪。还得需要穆树轩这样的护陵人后裔帮助才能顺利盗墓。因此一般民间盗墓贼实力不足也不能盗挖这些帝陵。所以清西陵才保存得比较完好。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就是清西陵的皇帝普遍墓葬规格相比清东陵的皇帝都比较简陋一些。雍正算是清朝历史上比较勤俭的皇帝了。尤其是近现代人都非常推崇雍正的勤俭治国。
嘉庆在历史上口碑也算是比较简朴。当然嘉庆是属于实在没办法才简朴的。他老爹乾隆六下江南。十全武功。早把国库掏空了。虽然后来嘉庆整死了大贪官和珅。抄没和珅家产赚了一波。但是和珅的家产也不够他花多久。尤其是他执政时期清朝国力已经是江河日下。因此嘉庆是不得不简朴。
道光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抠门皇帝。他接手时中国已经是东方睡狮了。国力衰退。国库空虚。这也练就了道光一生抠门的性格。
据记载道光怕总洗衣服把衣服洗坏了费钱。几乎是一个月换一次衣服。才让人洗一次衣服。而且道光的龙袍坏了他也不换。只让打上补丁继续穿。因此当时众朝臣为了讨好道光纷纷在朝服上打上补丁。于是大家脑补一下道光每天上朝开朝会。上面坐着穿补丁衣服的领导。下面站着一群穿补丁衣服的下属。这像不像召开丐帮大会。
而且道光的陵寝慕陵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寒酸的陵寝。就是因为道光在陵寝的地面建筑上特意命人削减了许多建筑。所以显得十分寒酸。不过别看道光陵寝地面建筑看起来很寒酸。但是道光的慕陵却算是清朝历代帝王陵寝花费最高的。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道光的陵寝最初定在了河北遵化清东陵范围内。陵寝都已经修建好了。结果出现了渗水问题。于是道光改变主意。命人在清西陵重新修建了陵寝。由于之前已经修建好了陵寝。这回在拆了重修。等于花了两份钱。所以抠门的道光十分心疼。特意命人在清西陵修建时把原来的地面建筑削减了很多。因此道光的慕陵虽然地面建筑看起来很寒酸。可却是清朝皇陵中花费最高的陵寝。
而清西陵中最后埋葬的一位皇帝就是光绪。其实光绪的墓葬也很简陋。毕竟他死的时候清朝几乎已经快亡国了。而且光绪本人也不是奢侈之人。只不过他很不幸的被那伙不明身份的盗墓者盯上了。但是这些盗墓者从光绪的崇陵中盗走的宝物也并不多。远比不上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定东陵中的宝物。
所以说清西陵之所以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保存完好。就因这三位帝王相对清东陵那些皇帝都比较简朴。死后也都是简葬。因此再加上之前那些因素才让这三座帝陵保存完好。
关外三陵保存十分完整。地宫都没有被打开
除了清西陵保存完整。还有就是埋葬爱新觉罗氏先祖的关外三陵也都是保存的非常完好无缺。
清朝的关外三陵分别指的是埋葬在爱新觉罗氏老家赫图阿拉的祖先一辈的永陵和埋葬在盛京沈阳的努尔哈赤的清福陵以及皇太极的清昭陵。
这关外三陵保存的都是非常完好。努尔哈赤的清福陵还曾经在民国时期遭到过雷击被毁了一小部分地面建筑之外。其余包括地宫在内都保存完好。埋葬爱新觉罗氏祖先的清永陵是有些年久失修。不过大体都非常完好。皇太极的清昭陵保存的最为完善。清昭陵也是目前清代皇陵中保存最完整的皇陵。
关外三陵之所以保存完好。主要也在于简葬。清永陵不用说埋葬的都是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当时努尔哈赤还只是称霸关外的土皇帝。加上清永陵中埋葬的爱新觉罗氏的先人都是遵循着女真族旧制火葬。墓葬内只有骨灰盒。没有太多的陪葬品。根本也不会引起外界盗墓的想法。
同样努尔哈赤去世时还属于后金。清朝没有统一天下。墓葬也比较简单。而且努尔哈赤也遵循女真族旧制在死后火葬。墓中应该也只有骨灰盒。因此陪葬品不会太多。属于简葬。这样也不会引起盗墓贼的关注。
皇太极去世时虽然已经改国号为清朝。但是也只是关外的土皇帝。并没有真正的入主中原。虽然皇太极是按照汉人的墓葬形式进行了土葬。但是皇太极时期也没有厚葬的风俗习惯。因此皇太极虽然是土葬。但墓中陪葬品应该也不多。也不太可能引起盗墓贼的关注。
除了关外三陵都基本是简葬不会引起盗墓贼的关注这个因素之外。就是清朝灭亡之后关外东北一直是由张作霖统治。当时张作霖的东北军对清朝皇陵还是加以了保护。张作霖为人比较讲究。没有对关外三陵进行军方盗挖。
后来日本人入侵东北。在东北扶持清末帝溥仪当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因此更得对溥仪祖先的陵寝进行保护。所以关外三陵在民国时期才得以妥善保存下来。
所以综上所述。清朝皇陵中爱新觉罗氏的祖陵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顺治的孝陵、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都保存完好。地宫都没有被打开。而清东陵中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和清西陵光绪的崇陵都被盗毁严重。地宫大门都是被打开的。
其实造成清东陵被盗挖十分严重。主要还在于乾隆和慈禧生前过于奢侈。二人的陵寝引起了孙殿英的惦记。孙殿英首盗清东陵。他盗挖之后由于用盗来的宝物贿赂了民国政府要员得以逍遥法外。也让后来的人对盗挖清东陵垂涎欲滴。
清西陵和关外三陵以及顺治的孝陵都属于简葬风格。因此才能得以保存完善。相比之下厚葬之风真是不可取。否则就像乾隆和慈禧一般死后都难得安宁。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清朝从努尔哈赤奠基。一直到灭亡。一共经历了12位帝王。分别是:
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永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其中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大汗。皇太极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而真正第一个入关的皇帝。又是顺治皇帝。因此分析清朝陵墓的时候。需要分两大部分来看。关内和关外。别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去世以后就会住在一起。
关外皇陵被称为关外三陵。分别是清永陵、清福陵以及清昭陵。
关内皇陵则又分成两部分。分别是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陵包括了:清孝陵、清景陵、清裕陵、定东陵、清惠陵。
清西陵包括了:清泰陵、清昌陵、清慕陵、清崇陵。
一、三大片区。住着的都不是一般人。
第一。关外三陵。主要就是给清朝打基础的那帮人住在里面。
清永陵的主人。主要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等人。这些人后来被顺治追封为皇帝。所以是有资格住在皇陵里的。清永陵位置在辽宁省抚顺市境内。
清福陵的主人。那就更了不得了。是清朝的奠基人。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完成了女真人的统一。为清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清福陵位置在辽宁省沈阳市境内。
清昭陵的主人。是清朝的开国之君皇太极。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后金大汗之位后。觉得权力不够大。为此建立了清朝。自立为皇帝。清昭陵位置在辽宁省沈阳市境内。
第二。清东陵是清朝最初选定的皇陵。所以入关以后前两位皇帝都住在这里。
清孝陵的主人。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福临。其中除了康熙的生母以外。还葬着顺治最爱的女人董鄂妃。
清景陵的主人。是清朝名气最大的皇帝康熙皇帝玄烨。此外里面还有康熙的四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
清裕陵的主人。是清朝最嘚瑟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其中里面还有乾隆的孝贤皇后、孝仪皇后以及三位皇贵妃。
定东陵的主人。是咸丰皇帝和他的媳妇儿孝德显皇后、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
清惠陵的主人。是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载淳。此外还有同治的皇后孝哲毅皇后。
第三。清西陵是雍正第一个搬来住的。表面上的原因是清东陵漏水了!
清泰陵的主人。便是清朝最勤劳的一个皇帝雍正皇帝和他的皇后。
清昌陵的主人。是嘉庆皇帝永琰和他的皇后。这座陵墓是乾隆给儿子嘉庆造的。可谓是良苦用心啊!(老爹给儿子造陵。估计是历史上的独一份。)
清慕陵的主人。是道光皇帝和他的皇后。据说这里面的金丝楠木是从朱棣的陵墓里弄来的。
清崇陵的主人。是搞戊戌变法的光绪皇帝。一直到清朝灭亡。这座陵墓都没建好。是后来清朝的遗老们捐款修完的。
肯定会有人说。数量不对啊。入关以后不是有10位皇帝吗?为啥关内只有9座皇陵呢?不好意思。最后一位是没机会进皇陵的。
二、12座皇陵中。有5座被盗了。
很多人都了解东陵大盗的故事。讲的就是军阀孙殿英。假借军事演习。打开慈禧的陵墓。盗掘了里面的无数珍宝。那么究竟有几座皇陵被盗掘了呢?大致上是这样的:
清东陵中。唯一幸存的。就是顺治的清孝陵。其他的诸如康熙的清景陵、乾隆的清裕陵、咸丰的定东陵、同治的清惠陵全部被盗。
清西陵中。被盗掘的只有一座。那就是光绪的清崇陵。其他陵墓保存的都比较完好。
关外三陵。都没有被盗掘的现象。
因此。清朝12座皇陵中。一共有5座被盗掘:
康熙的清景陵、乾隆的清裕陵、咸丰的定东陵、同治的清惠陵、光绪的清崇陵。
第一。孙殿英打开了清裕陵和定东陵。
到了清东陵。要想找宝贝。肯定要先找乾隆的陵墓清裕陵。为啥?因为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是清朝最繁华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乾隆手里有钱。自然要把自己的陵墓打造得恢宏大气。而且乾隆做了60年皇帝。有足够的时间来好好打磨自己的皇陵。
这不。他把自己的陵墓修好了。觉得没事做了。又跑去把儿子的陵墓顺道给修了。传说乾隆的陵墓里陪葬品极其丰富。所以孙殿英才打起了这座陵墓的主意。
此外。慈禧太后也是个极尽奢华的人。她的陵墓里自然也有很多数不清的宝贝。数量只会比乾隆的多。不会比他少。
结果我们都知道。孙殿英果然没有失望。运出来的宝贝。装了十几车。差点让他成了当时最富有的军阀。
第二。其余3座皇陵。都是被民间盗掘。
康熙的清景陵。早在1914年。就被清朝的护陵大臣毓彭带着人给盗了一回。不过那次只瞄准了地面上的东西。
到了直奉大战期间。张宗昌也对清景陵大打出手。弄了不少宝贝。孙殿英也打算到这里捞点好处。好在当时地下水超线。这才打消了他盗掘的想法。
抗战胜利以后。民间盗墓力量再次盯上了康熙的陵墓。这回清景陵就没那么好运气了。里面的宝贝被盗了个七七八八。
同治清惠陵。也是在抗战胜利的时候被盗掘的。当时民间盗墓团伙组织了起来。在盗掘康熙陵墓的同时。也对同治的陵墓下手了。
光绪的崇陵是比较可惜的。是清西陵唯一被盗掘的皇陵。谁让刚刚修好。就遭逢战乱呢?因此民间盗墓集团便打起了这座陵墓的主意。其中光绪和隆裕皇后的棺椁都被撬开过。里面的珠宝也都被拿走了。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好在光绪的棺椁底下。还有个金井。这里面还有200多件文物。躲过了盗墓贼的魔爪。
总结:因此清朝皇陵。没有被盗掘的。还有7座。
关外三陵清永陵、清福陵以及清昭陵。保存都比较好。此外清西陵里雍正的清泰陵、嘉庆的清昌陵、道光的清慕陵也没有被盗掘。
最有意思的则是清东陵里的清孝陵了。这是清东陵里。唯一没有被下手的皇陵。为啥?因为顺治吃斋念佛。要求简单下葬。不要搞多少陪葬品。盗墓贼不感兴趣。因此躲过一劫。
其他观点:
清朝自1644年入关占领中原后。清朝皇帝的陵墓就开始修建在关内。从顺治帝开始。清朝的皇帝、皇后、妃子们在死后被埋葬于两个地方:分别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而清西陵建有的四座皇帝陵。分别为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绪帝的崇陵。此外还有三座皇后陵和七座王公、公主、妃嫔陵墓。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702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乾隆,光绪,清朝,陵寝,努尔哈赤,东陵,皇陵,雍正,关外,皇后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的陵寝还有哪些未被打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清朝皇陵共分为三处。分别是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和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以及位于山海关外的关外三陵。这其中清东陵被盗挖最惨。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