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有人说是鸿钧老祖。有人说是如来佛祖。有人说是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其实都是扯淡!
先注意看题干条件是在《西游记》中。那就得按西游记里的设定。拿《封神演义》《山海经》《佛本是道》及一些洪荒流网文或各种其他神话传说的设定去分析肯定牛头不对马嘴。西游记中并没有交代玉帝是谁任命的。只是提了下他自幼修持。苦历过1750劫。每劫12万9千6百年。
西游记中的玉帝不叫什么张友仁或张百忍。更不是鸿钧座下叫“昊天”的童子。他也不属于道教。而是统御三界万事万物的大天尊大主宰。是至高无上的帝王皇权象征。道教的三清和佛教的佛祖都要听从玉帝的调遣。直白点就是君臣关系。玉帝是整部作品地位和权力最高的角色。
很多人喜欢串书比。典型的就是把《封神演义》当成《西游记》前传。很多影视剧也是这样认为。然后灵宝天尊=通天教主。观音菩萨=慈航道人。文殊菩萨=文殊广法天尊。孙=袁洪逐一对应。实际上八竿子打不着。就是两部不同作者不同年代创作的不同小说存在一些同名角色而已。哪怕是两本书都有的哪吒和杨戬(二郎神)。很多设定都存在矛盾。难道可以根据《七龙珠》的剧情得出《西游记》中的孙会龟派气功?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同为著名的神魔小说。目前普遍认为最后的完稿者分别为吴承恩和许仲琳(均存在争议)。虽然故事发生时间是封神在前。但成书时间却是西游早于封神。吴承恩也比许仲琳大几十岁。二者在构思剧情框架时都借鉴了中国的一些神话传说。但在成书后书中的东西就要用作者在书中的设定来说话。二者并不像同为金庸所著的射雕三部曲一样。同一个作者且明确了剧情的衔接。
至于三清的地位比玉帝高。那是现实道教文化中的设定。在现实道教说法中玉帝确实是道教神而且属于地位低于三清的六御之一。西游记中虽有类似的数字组合但完全是另一个概念。西游记中没有六御只有四御。而且二者的五老内容也不一样。玉帝也不在四御内。而是凌驾于权力地位的制高点。如来用【救驾】形容去降孙。对玉帝的指令【不敢违悖】。尊称玉帝为【大天尊】而自诩为【老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三清也是一样。安天大会玉帝一道圣旨三清就得携礼赴约拜献如来庆贺孙被收。有人拿太上老君到来后玉帝亲自出迎说事。但没有看到老君也一直称玉帝为【陛下】自诩为【老道】。炼了些丹药【伺候】丹元大会。而且太上老君要对玉帝行朝礼。孙对唐僧也会行。这是徒对师或臣对君的礼仪。就好比皇帝会特别尊重一些德高望重且学富五车的年长大学士(国士无双)。但不管怎么尊敬。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地位高低始终摆在这不可逾越。
那么在《封神演义》中玉帝的任命总能跟三清或鸿钧扯上关系吧。不好意思!封神中依然没说玉帝(书中正式称呼为昊天上帝但哪吒杀死敖丙后龙王说“待我明日奏上玉帝”)由谁任命。而且封神中地位第一人依然是玉帝。搞封神榜的原因只因一句话“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玉帝一道命令鸿钧支持三清配合。可见其地位在三清之上。
而鸿钧老祖也不是书中地位最高的神。虽然三清都是他的弟子但准提和接引他就没权发号施令的。原著中提到天上有三十三座仙宫:遗云宫、昆沙宫、紫霄宫、太阳宫、太阴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獬豸”。鸿钧老祖只是三十三个仙宫中的一位。其他仙宫的大神并没有一一介绍。
那么截教和阐教的人对天庭的态度如何呢?当殷郊的番天印太厉害难以应对时。燃灯道人提出借四方旗。于是广成子分别向太上老君和准提道人去借旗。老君和准提说话还算客套也很容易借了。最后唯有素色云界旗不知道向谁借。结果此事让龙吉公主(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之女)知道。她说素色云界旗在她母亲那且别人去不得。必须南极仙翁去。
也就说是阐教这只有南极仙翁才能去见瑶池金母。而南极仙翁的地位和实力都是高于广成子。【且说南极仙翁即忙收拾。换了朝服。系了叮当玉佩。手执朝笏。离了玉虚宫。足踏祥云。飘飘荡荡。鹤驾先行引导】。这里的"朝服"、"玉佩"、"朝笏"等。乃是朝廷大臣的标配。因为是龙吉公主推荐瑶池金母也同意借旗。【话说南极仙翁来到瑶池。落下云头。见朱门紧闭。玉佩无声。】也就是说南极仙翁来到瑶池迎接他的是"闭门羹"。南极仙翁作何表现呢?“俯伏玉阶。候降敕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具疏小臣南极仙翁具奏……”才有"玉殿金门两扇开"。有四对仙女高捧聚仙旗。付与南极仙翁。然后传达了瑶池金母口喻。南极仙翁谢恩毕。离了瑶池。
从南极仙翁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明摆着就是臣子见上司的表现。比他地位低的广成子找太上老君和西方教借旗都完全没这么多形式。可以肯定光瑶池金母的地位就高于三清等神。昊天上帝自然更高。武王伐纣时祝告天地之文首句便是:维大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岐武王姬发敢昭告昊天上帝。后土神祗曰……这是灭国的大事。人间王朝不祝别的神祗而单祝昊天上帝与后土之神。已可知在人道众生的心目中。昊天实是无可争议的众神、众仙之王!
那么有人问既然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地位这么高。为何他们的女儿龙吉公主还在封神大战中殒命呢?因为龙吉公主本身就因有思凡之心又在蟠桃会上失了礼数。犯了天规才下凡历劫。被贬在凤凰山青鸾斗阙修行。悔过自新。后来又决定加入周营参与封神大战。还嫁给了洪锦。落得这样的结局也是天数而非人力。正如她身死时元始天尊对西方教主说【方才绝者乃是瑶池金母之女。天数合该如此。可见非人力所为。】
整个封神大战甚至整部小说。昊天上帝从未露面只提到过几次瑶池金母也笔墨甚少。决定众人众神命运走向的是天数谁也不能动摇。即便对纣王火冒三丈的女娲也无法左右。而昊天上帝在我看来就是这个天数的执行者。他从未表态支持谁反对谁。把一切都交给"天数"来裁决。容不得自己有丝毫偏颇。哪怕看到自己女儿在万仙阵惨死。他也不能干涉。而瑶池金母借旗一事可能就有点因私偏袒了毕竟是龙吉公主引荐。而让南极仙翁吃闭门羹及避而不见多少有点避嫌的意思。
中国神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物不可避免重现重名或剧情看似重叠的现象。但是到什么山头唱就什么歌。进什么庙就烧什么香。金庸和古龙小说都有少林和丐帮难道可以互串?那么回归正题。解释西游记的东西就得按照作者在西游记中的设定。而不是用比它成熟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后现代小说去互串从而整出关公战秦琼类的笑话。
最终结论:《西游记》中并没有提到玉帝由谁任命。他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统领三界万事万物的大主宰。如来和三清都得听其号令。如果非要给他选个任命人出来的话。我的看法就是被天道选中后历经劫难考核通过便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成为天道的象征和执行者!
其他观点:
【本文非常精彩。建议看完!】
玉皇大帝名叫张百忍。在成仙之前。就是一位非常出名的大善人。因为乐善好施。关心劳苦大众。所以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 这也为他日后的成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百忍员外
而当时的仙界。因为连年的纷争。早就乱成一锅粥。以三清为首的至高神仙。虽然居住在最为尊贵的天外33重天。但面对着魔族。妖族的持续反叛。以及西方佛教的步步蚕食。虽然表面装着毫无异色。但内心早已乱成热锅蚂蚁。
于是以太上老君为首的三清召开高层紧急会议。最后会议一致决定。以人间的皇帝制度为参考。建立适合管理三界的权力中枢机构-“天庭”。虽然架构已经搭好。但是合适的人选却很难得。鉴于仙界当时有四方势力最为强大。分别为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华帝君等。三清考察之后。都认为这几人不是他们想要的满意管理者。 难以肩负起统一三界的大任。于是三清沟通认为。要想找到合适的人选。必须要从体制外进行选拔。这样的人选首先不能是任何势力一方。并且为人公平公正。坚守天条。 经过一番扯皮推诿。最后寻找玉帝的的任务被推到太上老君的头上。
太上老君出行排场不小
太上老君表面上好像接了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但实际上他还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的。太上老君好于炼丹众人皆知。炼丹虽然有趣。但采集原料却是一个辛苦活。如果未来的玉帝是自己亲手栽培。那么帮自己搜集原料的事。肯定不需要自己操心了。心里有如此打算。太上老君寻找玉帝时。心态上还是比较积极的。
在茫茫人海寻找出一个统管三界的主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以太上老君至尊的修为。分裂出数以亿计的分魂。还是化费了百余年才找到了张百忍。有意将他作为未来玉帝来培养。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在张百忍的梦中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张百忍经过短暂的考虑。决定答应太上老君的邀请。他认为这样的工作具有挑战性。但他为难的表示。让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女儿们。以及生活的这个地方。 他希望太上老君能帮解决这个后顾之忧。太上老君也丝毫犹豫没有的表示:没问题!
第二天一早。张百忍一家的上空祥云翻滚。仙气飘飘。引得四邻八里的村民都竞相前来围观。好不热闹。没过多久。天空突然洒下一片彩色光芒。将张百忍一家的房屋。鸡舍。狗窝。牛棚。菜园。树木等等全部笼罩在下。紧接着。在众人的惊诧的目光下。全部缓缓升空而起。最后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这些随着张百忍升天的房屋住宅。鸡犬至今都还安置在天庭的后院里。而原址数百亩大小的深坑。经过日积月累的雨水汇集。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所熟知的“洞庭湖”。
战斗形态的张百忍
太上老君将张百忍接到天上。为了让他尽快胜任玉帝的角色。打消仙界一众大佬的排挤。很快安排了各种历练。于是在接下来的四万年间。历经几次下界转世。又参加各种数不清神。魔。妖的战斗。终于达到玉帝的登基标准:99999难!
所以。玉帝是太上老君为首的三清封的!
(PS:文章仅为娱乐。内容请勿当真。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
其他观点:
在道教神话体系中。其实玉帝并不是特别高级的领导者。因为在玉帝之上还有很多身份地位高于他的神仙。
这些比玉帝更高级的神仙之中。一般来讲。昊天上帝。也就是老天爷。他虽然最大。但是什么事都不管。具体事宜。主要分派给八个人。就是先天五帝和三清。
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元始天尊的真身。就是神话里的盘古。道教神话里。元始天尊授予玉帝五符。也就是所谓的“赤字玉文”。金、银、紫、蓝、黄。五符承先天五帝之统。执者作万天之尊、三教之宗。总管三十六天、七十二地。
——注:道教神话和儒教神话不完全一样。情节都是这些情节。但是说法不同。比如儒教神话不讲先天五帝。而讲三皇五帝等等。
必须要说的是。其实玉帝的权力。至少在道教神话设定中。没有想象里那么大。说得很好听。万天之尊、三教之宗。但这就好像对你说。你来我们公司当总经理吧。结果你一去。发现那个公司三千多总经理。
比如说。玉帝上管天下管地。这是民间说法。道教设定。共有九处地狱。玉帝只管一处。其余八处都不归他管。
再加上我们说儒教。其实就是传统人文。里边那些法定的大神。任意一个地位都比玉帝高。真正细究起来。比如说什么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甾衣氏等等。都是碾压玉帝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878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玉帝,太上老君,南极,西游记,道教,瑶池,三清,封神,天尊,地位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游记中的玉帝,究竟是谁任命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有人说是鸿钧老祖。有人说是如来佛祖。有人说是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其实都是扯淡!先注意看题干条件是在《西游记》中。那就得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