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杀兄占嫂。逼父让位。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还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隆于尧舜”?
正如题中所说。李世民登基的样子。的确是很不好看的。无论史书怎么写他的哥哥无能庸碌。他父亲多少功劳是他的。他杀兄杀弟占弟媳。逼老父亲李渊退位自己上。都是事实。怎么洗都洗不白。但他为什么又被称为千古一帝呢?他够不够格?
当然了。李世民的私德很不好。他杀自己兄弟。逼自家老父。放在一个家族里来看。人人得而诛之。就别提什么千古英名了。
但咱们后人看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影响力相当大的皇帝级别的人物。并不能用私德来定论。公平起见。还得看他做了什么事。在历史长河里。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好是坏。不能以偏概全。李世民在私德上。的确是很糟糕的。他上位是踩着兄弟和侄子们的尸体上位。心狠手辣到令人胆寒。可是咱们把他放在皇帝群当中看看。有几个君主手上没血?秦始皇啊。汉武帝啊。隋炀帝啊。包括后来的朱元璋朱棣啊。康熙啊什么的。谁没杀过?都杀过。还杀得不少。和李世民的区别在于。他们有些人。杀的不是自家人而已。
皇帝的位置就那么一个。不是你上就我上。成功了就风光无限。失败了嘛。那就只好去见阎王爷了。历史上的政变。从来都是流血的多。咱们不看远的。看看近处的清朝九子夺嫡。那叫一个惨烈。死了多少没人知道。
李世民杀兄弟不仁德。可是咱们再想想。玄武门之变。杀来杀去。那都是老李家自己人。李世民上位了。兄弟死了。反过来。李建成上位了。李世民也得死。没有谁比谁更干净。在这样的事件里。仁慈到佛爷似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政变。好歹没有波及百姓。也没把朝廷给翻个底朝天。第二天。该卖菜的卖菜。该上朝的上朝。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大变动。他们仍然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只不过是老李家。少了一些潇洒过活的王爷。
玄武门之变不像大部分的政变。百姓也受苦。这是后世对李世民评价较高的原因之一。你杀自家兄弟闹政变可以。你想当皇帝也行。但你不能把老百姓的头当韭菜来割。善待百姓。再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让帝国稳步前行。这就可以了。至于你杀一个还是十个八个兄弟。老百姓们管不着。
没有谁能真正的德才兼备:私德堪称圣人。治国有如神助。处处盛世。时时圣明。那不可能。对于老百姓来说。在位者能多考虑他们的生存。惠及子孙。就可以了。(网络图)
其他观点: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李世民占嫂是哪本平行位面的史书记载的?杀兄和逼父难道是李世民单方面的行为吗?下面就把这个问题谈清楚。
所谓“杀兄逼父”。无非是指李世民杀掉了李建成。并让李渊退位。该不该这么做呢?最近正当防卫讨论的比较火。我认为。李世民诛杀李建成、逼李渊退位的行为。就是属于正当防卫。是在意识到李渊和李建成即将对自己动手、自己已经身处险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夺刀把行凶者给干死了的典型案例。
李渊和李建成为什么要杀李世民呢?实际上。如果抛开父子和兄弟关系。李渊(含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大权旁落的皇帝(及其党羽)与功高盖主的权臣之间的斗争。
一、李世民的权力。
我们先重温一下李世民武德末期那一串长长的头衔:
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
天策上将、太尉和上柱国。可以认为是虚衔(天策上将虽可开府设置专门官属。但具体职权不是很明确;太尉是三公之一。虽为职事官。但无具体职权;上柱国是勋官。无职权)。其他的哪一个不是实打实的权力的体现?
尚书令和中书令分别是尚书省和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宰相之二。玄武门之变发生后。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等多位宰相纷纷主动表态支持李世民。这与李世民武德后期以宰相身份在朝堂之上的经营是分不开的。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和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分别是当时唐朝全国范围仅存的两大行台(地方超级军政机构)的最高长官。分别掌控河南道和剑南道的广大土地、人民、财富、甲兵。
雍州牧。掌控首都长安所在地区的行政权力。
蒲州都督。掌控关中东北门户。连同李世勣在并州、李安远在晋州。基本掌控河东道(山西)局面。
领十二卫大将军。总领唐朝的中央军——十二卫的兵马。全面负责京师(包括皇宫)宿卫。
秦王。秦王府下设六护军府。统帅共计18个统军。另有左右亲事府、左右帐内府。直辖兵力不下2万。
这是妥妥的权臣呀。在朝堂、军队和地方上的势力极大。
二、李世民的功劳。
李世民的权限还不止于此。如果仅仅是有上面的官职。而没有足够的功劳和威望来掌控这些权力。那还算好对付。可李世民不同。他的这些官职。都是他在唐朝的开国和统一战争中。通过军功一步一步拼出来的。举例来说。
尚书令和秦王。是武德元年(618)李唐开国后获得的。用于奖励李世民开国功劳。
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是武德三年(620)李世民讨平刘武周后获得的。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是武德四年(621)李世民讨平王世充、窦建德后获得的。
领十二卫大将军。是武德五年(622)李世民讨平刘黑闼、徐圆朗。并逼退突厥后获得的。
蒲州都督、中书令。是武德八年(625)李世民在河东道抗击突厥后获得的。
据此看。这些官职。都是对李世民军功的赏赐。在这些官职对应的机构之内任职的。是跟随李世民建立军功的大大小小的功臣。
不仅如此。在这些受李世民正式管辖的功臣之外。还有大量的功臣。虽不受李世民直接管辖。但是也跟随李世民在开国和统一战争中建立军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功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功臣集团。而这个功臣集团公认的领袖人物。就是李世民。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德八年(625)李渊复置的关中十二军。十二军在十二卫系统之外。李世民无权直接管辖。而且。李渊在任命十二军主将时。尽量避开统一战争中新崛起的功臣。尽量启用太原元从。可以看做是李渊分化李世民军权的一个措施。但是。把十二军主将一个一个检索。我们会发现。竟然有半数以上的主将与李世民关系密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太原元从中。比较能打仗的那一部分人。统一战争也没闲着。也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久而久之。与李世民亲近是必然的。
三、李渊与李世民的斗争。
面对李世民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大功臣、大权臣。你是李渊你不慌吗?所以斗争是必然的。
有人可能会问。李渊难道在授予李世民权力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吗?没有及早采取措施压制和平衡李世民吗?
李渊当然采取措施了。李渊又不傻。早在武德二年(619)。李渊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在当年刘武周大举入侵河东道的时候。虽然李世民就在长春宫闲呆着。但李渊就是不用。而是启用其他将领到河东迎战刘武周。结果如何呢?李渊派去的将领。包括姜宝谊、李仲文、裴寂、刘弘基、李孝基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刘武周、宋金刚打爆了。沦为对方的经验包。坐镇太原的李元吉弃城逃跑。河东大半沦陷。李渊是没办法。再不启用李世民。河东就丢光了。武德四年(621)发生了很类似的事情。当时刘黑闼在漳南起兵。李渊故伎重演。又是不用李世民。而启用其他将领去征讨。结果如何呢?包括李神通、王行敏、秦武通、李艺(罗艺)、李世勣(名将呀!)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刘黑闼打爆了。刘黑闼几乎席卷整个河北。李渊这才启用李世民。
也就是说。李渊当时如果不启用李世民。那李唐也就别想那么顺利的夺取天下。而既然用李世民。就必须封赏李世民及其麾下的有功将士。等到武德后期天下已定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大权在握了。压制不住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李渊必须扶持一个人出来。在前面与李世民斗争。这颗棋子就是李建成(包括李元吉)。而李渊躲在幕后远程操控。
比较典型的斗争事件是武德七年(624)的杨文干事件。我看现在网上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的情况凭空脑补说这个事件是李世民设计陷害李建成的。实在是毫无依据。从李渊对此事最后的处理结果来看。李建成的东宫官属王珪和韦挺遭到流放。充分说明。李建成派人给庆州都督杨文干私送铠甲是属实的。而送铠甲。意味着李建成马上就要动手了。因为按照唐律。私藏铠甲是重罪。可判绞刑。因此。杨文干不可能长时间私藏这批铠甲。必然是要近期就采取行动。只不过李建成的行动针对的是李世民。而不是李渊。正好符合李渊的利益。因此。李渊拉偏架。偏袒和保护李建成。李建成才得以无事。
而到了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密奏。这预示着“秦王当有天下”。险恶的征兆呀!李世民本来就是大权在握。李渊通过正常渠道的斗争已然压不住李世民。现在又收到这么险恶的征兆。李渊岂能不着急?李建成和李元吉趁机劝说李渊。痛下杀手。从肉体上消灭李世民。于是有了昆明池兵变计划。准备利用为李元吉饯行的机会。派刺客杀掉李世民。同时。李元吉在军中诛杀秦王府诸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这一计划被李世民安插在东宫的眼线密报李世民。李世民提前动手。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结合武德后期李渊与李世民的斗争情况来看。双方走到昆明池兵变和玄武门之变的地步。可以说是两大利益集团斗争的必然结果。与李渊或李世民的私德毫无关系。双方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都要尽力维护这个集团的利益。如果李世民在此关键时刻退缩了。那请问。李世民身后的功臣们怎么办!难道这些功臣就没有父母兄弟。就没有妻子儿女?难道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秦王府将领。就活该被屠杀?
四、占弟媳的问题。
最后说一句占弟媳的问题。
先强调一点。占嫂是没有的。别被网上的二手资料骗了。
至于弟媳。也就是齐王妃杨氏。倒确实与李世民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知道杨氏与李世民发生关系的时间。那是在贞观后期。杨氏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曹王李明。贞观二十一年(647)才封王。综合太宗诸子封王的年龄来看。封王时的年龄普遍偏小。一般也就是几岁的小孩。同时。李明在高宗显庆四年(659)才被授予职事官梁州都督。可见。直到显庆四年(659)才算是初步成年。据此反推。李明应该是出生在贞观后期、甚至是贞观末期。与玄武门之变已经毫无关系了。
杨氏显然是因为另外的机缘与李世民走到了一起。这也不难理解。杨氏可不仅仅是李元吉的老婆。她属于隋观王杨雄的后裔。她同族的叔伯杨恭仁、杨师道都与李世民关系极为密切。均陪葬昭陵。杨师道还做到了贞观年间的宰相。杨氏通过这一层关系与李世民走到一起。也完全是可能的。
总之。研究历史问题。切忌看几眼网上的二手资料就随便下结论。多看看原始史料记载是有好处的。
本回答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共同讨论。
其他观点:
唐太宗李世民引咎而后世称“千古一帝”、“隆于尧舜”。这里只提一下他的功绩。
1、政治上任贤用能。新设弘文馆。在位期间援袭隋制使之更趋完善。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代替门第引荐。朝廷上延续了三省六部制。地方上沿袭郡县两级制。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把谏官的权力扩大。整个贞观时期犯罪概率低下。也记在李世民功劳簿上。
2、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新兴的商业城市不断兴起。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
3、军事上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初时平定突厥。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兵伐高昌。在高昌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吞并高句丽。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
此外。李世民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后世称之“千古一帝”并不为过。贞观之治治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隆于尧舜”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杀兄占嫂。逼父让位之类的话还是别提了。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050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渊,武德,秦王,贞观,功臣,河东,都是,私德,西域,益州
没想到大家都对杀兄占嫂,逼父让位,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还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隆于尧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杀兄占嫂。逼父让位。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还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隆于尧舜”?正如题中所说。李世民登基的样子。的确是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