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不知\
原创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说到“亡国恨”。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就是借历史事实。以讽喻当时:即以愤慨的心情对统治者的荒淫进行揭露;又以沉痛的语调向他所属的阶级发出警告。

先说诗中的商女及《后庭花》的来历。

现今的江苏省南京市古代叫做金陵。是南朝的古都。南朝郡主多数荒淫。南朝的最后一个郡主陈后主。即陈叔宝。可算是南朝统治集团中的代表人物。他不管国家大事。不关心人民生活疾苦。整天和妃嫔及弄臣们饮酒赋诗、寻欢作乐。

当时出现了大量的色情文学《宫体诗》。还配上靡靡之音的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玉树后庭花》。传说是由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

商女:就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所唱的内容和曲子而由听者的趣味和喜好所定。换句话说。商女。就是依靠卖唱来维持生计的女性。社会地位卑微。

《泊秦淮》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兵南下。南朝最后灭亡。中国历史又出现又一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唐朝距南朝的时代不远。历史教训记忆犹新。

杜牧所处的晚唐。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军阀的割据。外部有敌人的侵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也出现了严重危机。但是统治集团却依旧在尽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

作者杜牧博学多才。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对国事深切关注。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色却一如既往。

偶然的一个晚上。诗人杜甫乘舟漫游。停泊在秦淮河上。听到酒楼上正在唱着《玉树后庭花》引起的感触。他有过去的历史。想到了当前的现实。从而产生了这首作品。

此诗通过三层意思。表现诗人因景生情。忧国忧民的的哀愁心情。

①、通过凄迷的景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哀愁。

金淮河在金陵河畔。这里当时是歌谢歌楼舞戏。灯红酒绿。异常热闹。但诗人没描述这种热闹的氛围。开篇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用两个“笼”字。表示夜色迷茫。淡月清烟。正笼罩着秦淮河两岸。这种凄迷景色。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哀愁。“烟笼寒水月笼沙”。既写景更是写情。两个“笼”字。可谓写的不同凡响。引人注目。

②、诗人厌恶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只“近酒家”。

船舟停泊在秦淮这样繁华的地方。诗人没有去游赏都市风光。而是独卧船舱;这是因为诗人厌弃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他只“近酒家”。而不去“上酒家”。

忽然风吹歌声。隔着秦淮河传来了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的曲调。于是诗人感慨横生。

③、由“近酒家”。引出了“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这些歌女啊。并不理解南朝王国的遗憾。还在唱着这样亡国的曲调。

诗人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①、“亡国恨”错不在商女。而是那些欣赏歌的座上人。

靠卖唱而伺候人的商女。她们所唱的是由听者的喜好所定的曲儿。诗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上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②、在《后庭花》靡靡之音中。诗人对历史又将重演的忧愁。

这支靡靡之音的《后庭花》。早已使陈朝终寿正寝了;可是又有人在这衰逝之年。不以国事危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乐。这怎能不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忧愁呢?足见士大夫们对这种亡国之音不是反感。而是欣赏。他们为什么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呢?因为他们也同样的腐化了。由此可以想见其结果是必然要重蹈南朝王国的覆辙。

③、“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诗人于婉曲清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沉痛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秦淮河畔。一边是酒绿灯红。士女们沉浸在《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中;一边是淡烟寒水。月色朦胧。诗人在孤舟之上感慨。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从一曲歌调到政治的败坏。这中间的微妙联系。被这敏感的诗人杜牧很委婉地揭示出来。

其他观点: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当时位高权重丶不知亡国之耻。反而极尽奢华的封建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其他观点:

晚唐时期。边患频繁。社会危机重重。风雨欲来。大厦将倾。而统治集团腐朽昏庸。不思进取。继续沉迷灯红酒绿。作者杜牧忧国忧民。用歌女唱后庭花这个意境。抒发情怀。借陈后主一味追求荒淫奢靡。不理朝政。醉死梦生而导致亡国的史实。来讽刺那些不知“亡国”之恨的晚唐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的忧虑之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46:00

    诗人,亡国,南朝,秦淮河,玉树,后庭花,酒家,水月,秦淮,历史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46:00

    没想到大家都对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46:00

    说到“亡国恨”。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