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石崇因炫富而丧命?
原创

为什么说石崇因炫富而丧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代炫富鼻祖-西晋首富石崇致富、斗富以及因富而死之路

石崇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西晋文学家。“文藻譬春华。飘飖若鸿飞”此句一出即刻使他文学家的地位根深蒂固。惟让人赞叹石崇的才思敏锐、“文藻春华”。然而他那堪与西晋皇室相抗的亿万家财和高调奢靡的生活作风却胜过甚至掩盖了他的些许才气。更把他推到了舆论和现实的风口浪尖。最后招致了无可挽回的杀身之祸。留下贪财恋富的千古骂名。

石崇的老父亲石苞是魏晋名将。出于司马懿门下。投司马懿之前也曾是不足一提的贩铁之辈。之后便屡有战功。连老死时武帝都给予了厚葬并亲自为之送葬。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进行了国葬。举国同哀、举国同悼。

也就是说石崇是军功家庭之子、功臣之后。以此家族至上荣誉和其老父亲与当时国家执政人员的深厚关系。其仕途也必将平步青云、遇险则化为夷。

石苞共有六个儿子。个个都在仕途发展。而石崇是他最小的儿子。在石苞临终前。做为小儿子的石崇按理本应分得的家庭遗产最多——“小儿多得爱”嘛。然而老父亲石苞却并没有分给石崇一点点的财产。只自信的对为石崇说话的母亲说了“此儿虽小。后自能得”两句话。接着石崇就开始为了致富道路——其老父亲那一语成谶的前半生——而奋斗。

01致富之路

石崇由一贫如洗到家财万贯的致富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官场沉浮辛酸自知。没有什么可以不劳而获。甚至在这迷狂式的追寻路上也经历过有关家族人员生死攸关的事。

石崇二十几岁的时候。做了“修武令”。也就是修武的县令。在担任修武县令的时候。石崇凭借其才华和政绩获得了一定的名声。随后。石崇入朝做了散骑郎。做了京官。官居五品。接着很快又升作了城阳太守。官居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其后又凭借着其在平吴之战中建有功劳。被封为安阳乡侯。此时的石崇也算被封侯加爵了。但这个时候的石崇还是处于人生潜伏期。所以公务繁忙之余也不忘了自我提升自我充电。始终“好学不倦”。不久。却出乎意料的以生病为由辞职不干了。

做了官的石崇始终贯彻其老父亲临终那句“后自能得”的遗言。开始搜罗更多的财富。当然这时的石崇所进行的行为还是比较隐秘或者说是相对低调的。

作为“名门”之后。石崇始终谨小慎微、瞻前顾后。不给家族丢脸蒙羞。不久。又复出。做了黄门郎。主要工作是为皇帝爷传达诏命等。位居四品。

就在这时。石崇的三哥石统因得罪扶风王司马骏而被弹劾。差一点被重罚。最终还是被赦免了。扶风王的党羽见石崇其兄被赦免。于是“鸡蛋里挑骨头”。又以石崇因石统之罪被赦——如此天大的恩赐——却没去宫中谢恩而想重新给石崇治罪。心境平和的石崇此刻也终于无法忍受。就直接给武帝上表奏疏申诉自家的冤屈。石崇在奏折之中开门见山。痛陈冤屈。以功臣之后深受厚待。痛思报国却屡被加罪。望皇帝多加明察。能够“罪谴澄雪”。以报国恩。

好事来的时候。你想挡也挡不住。石崇的满腹牢骚冤屈告之武皇帝以后。不仅其三哥被强加之罪的事得以解决。而且石崇的官职也接连的被武帝提升。直至散骑侍中。当然。这主要是由于国家一把手晋武帝思虑石崇是功臣之子而又有真才实干。所以才很器重他和关照他。石崇敢于到处搜刮财富。这一点也是其中的最大原因。

就在吴国被灭的那一年。国家一把手武帝改国号为太康。以示永久的康宁安定。也从这一年开始。武帝认为天下已无大事。便不再留心国事。整天沉迷于酒色。宠幸皇戚。似乎一夜之间这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就在瞬间判若两人。智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之后。政府政权便一天天的落到了国舅杨骏的手上。

当然。只要武帝在世一天。石崇就像手握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一般受到庇护。然而。武帝究竟有下黄泉的那天。他又怎能一辈子在武帝的羽翼下过活。

在武帝死后。石崇也曾深思熟虑过。作为一个从事高调的人。势必四处受敌;作为功臣之后。又必然为人所妒。所以在元康初年(惠帝司马衷年号)。杨骏摄政期间。石崇连同散骑郎何攀共同上疏奏陈国事。以便有所作为。官职也能得到更大的擢升。对财富也能做到更大程度的攫取。

奏折对胡乱的封侯进爵痛陈三大不安。并强烈要求惠帝按礼赏罚分明。建立秩序彬彬的王朝社会。然而。这些中肯之见却未被采纳。石崇先前那颗为国为民施展自己抱负并有些许温热的心此刻彻底心灰意冷。庆幸的是。虽然奏章所陈建设性意见没被采纳。但却被授予南中郎将和荆州刺史。并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石崇又从一名京官成为地方官。而提升官职确实是石崇的最终目的。

石崇的仕途路似乎有种地方官控。在地方官的担任上比其在京官的担任上更加如鱼得水。在几次地方官和京官的风尘转换中。石崇最终尘埃落定在荆州。

在荆州。石崇“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于是“财产(愈加)丰绩。室宇(愈加)宏丽”。而且四处设立别馆——如河南的“金谷园”。更加放浪形骸无所顾忌。所谓天高皇帝远嘛。

然石崇毕竟不是守财奴。得到了如此多的财富。连丫鬟奴婢都过着富商般的生活。还有什么能使石崇高傲高调的心态得到满足呢?于是石崇开始了与当时皇亲国戚的斗富人生。

02与恺斗富

石崇虽有才气。“行侠”但却“无行检”。也就是行为不检点。为了获得财富、为了谄媚上级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石崇为了讨好权贵广城君贾谧。在贾谧每次出行的时候。他都下车到路的左边。望着贾谧的车而下拜。为了名利石崇能卑躬屈膝到此地步。

这些都是石崇获得财富的通行证。

石崇的妻妾数以百计。都是身穿绫罗绸缎。挂金带玉。玩乐用的乐器要用当时最好的。饭食则要吃遍山珍海味。这是石崇声色犬马、奢侈糜烂生活中的“小菜”。

皇戚贵胄王恺、羊琇与石崇是同类人。都是骄奢淫逸之辈。于是自尊心作祟之下。石崇和王恺便开始谁都不服谁的斗富。

王恺当时“以饴沃釜”。石崇就“以蜡代薪”。也就是说一个用糖来洗锅子一个用蜡来当木柴用。这两则小故事放在现代社会可能不值一提。可它发生的时间却是一千多年前的晋代。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简直不敢想象的。此事没完。石崇又“涂屋以椒”。王恺则“用赤石脂”。一个用椒粉刷屋壁一个用红色风化石来涂壁。

石崇在和王恺的比斗中屡屡得胜。这使得王恺起了嫉妒之心。有一次。王恺有了外甥武皇帝的帮助。得到了一颗世所罕见的两丈多高的珊瑚树。得到皇帝帮助的王恺趾高气昂。即刻拿出来给石崇看。想要好好的挫一挫石崇的锐气。而石崇却不动声色。直接拿出铁如意就把这颗罕见的珊瑚树给击碎了。王恺一面觉得惋惜。一面又觉得石崇是在嫉妒他得到了珊瑚树。于是声色俱厉。想要发飙。却不想石崇命令左右拿出了六七颗三四丈的珊瑚树。条干艳丽。光彩映日。而像王恺手上的那种珊瑚树就更加的多了。结果当然是王恺怅然若失的走了。

石崇与王恺的比斗中。让王恺深以三件事为憾。其一是煮的豆粥。其二是做的韭萍齑。其三是赛牛。当然这与所谓财富多少已经没有多大关连。只是王恺没有掌握内在的一些诀窍罢了。所谓豆粥。虽然很难煮熟。但石崇预先已把豆做成了熟末。客人来了只需要在煮白粥的时候加入豆末就行了;所谓韭萍齑。就是捣韭菜根时再加入麦苗就行了;所谓牛跑得快。只是石崇听任他奔跑罢了。所以石崇在比斗的时候。靠的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头脑。王恺当然也没有善罢甘休。他用重金贿赂了石崇的手下。并套到了秘诀。就按照石崇手下说的步骤去做。果然在石崇面争到了体面。暂时和他平起平坐了。

石崇是个很爱面子的人。所以当得知被人出卖。就把告密人给杀了。

石崇之所以这么爱富。是由于他内心极度的对于贫困的害怕和恐惧。而且他把贫困当做最大的耻辱。有一次。石崇与朋友王敦到太学(就是现在的大学)游玩。看到了颜回和原宪的人像。就边看边叹息说:“如果与他们一起登上孔子堂。与别人何必要有差距”。王敦说:“不管其他人怎么个说法。我觉得孔子学生之中子贡可能跟你是最像的吧”。石崇却面无表情的说道:“做人应当是身家与名望都显赫。如果做到了明白了这点。又何至于穷到用破瓮当窗户呢。”可见。如果没有富裕的生活。就是要他跟孔子为伍。石崇都会以之为不耻的。拜金之甚可见一斑。

过着挥霍享受的生活而又喜欢炫耀之人。必定把面子看的比钱更重要。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不差钱了。石崇每次邀请客人举行宴会的时候。经常让美女在一旁斟酒劝客。宾客中如果有不举酒干杯的话。就让身边的侍从杀死斟酒的美女。而美女在石崇看来也只不过是众多财富的一种形式。挥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有一次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曾经一起去石崇家做客。王导向来不喝酒。总是因不喝会让斟酒的美女性命堪忧而勉强自己。到最后大醉而归。

石崇家的厕所。那就比世界最豪华的“金厕所”还有气派威风。常常有十多个婢女列队侍候客人。而且全都穿着华丽。打扮讲究。厕所中还备有甲煎粉、沉香汁等类物品。一概东西应有尽有。而且上完厕所后都让客人换上新衣服出来。整套服务还是免费的。而古代的文人墨客比现代人矜持收敛。最后搞得很多做客的人都害羞而不去上厕所。

腐败归腐败。除了声色犬马之外。石崇对兄弟还是肝胆相照的。刘兴兄弟与石崇是忘年交。但是刘兴兄弟被王恺所嫉恨着。有一天王恺召刘兴兄弟留宿。想要趁机活埋他们。石崇知道了以后。就星夜赶到了王恺的家中。责问王恺将刘兴二兄弟藏在什么地方。王恺则因为石崇来的太仓促意外而来不及把他俩藏起来。石崇就直接走到王恺家的后房中找出刘兴兄弟俩。然后就同刘兴兄弟俩同车离开。作为年龄少长的石崇。他用意味深长的话语对刘兴兄弟俩说:“年轻人怎么可以随随便便的就到人家留宿呢?”可见。万般不是的人也总有头脑清醒的时候。

03为财而死

在晋武帝死后。国家马上陷入到了“八王之乱”的纷争中去。“八王之乱”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窝里斗”。武帝一死石崇也就失去了强大的靠山。使得他不得不在朝廷上寻找另一靠山。以备不测。

动乱的始作俑者是新上位的傻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凳上皇后以后。不甘心看着朝廷的大权把持在太后的父亲杨骏手中。于是通过内外串联勾结。终于成功诬陷杨骏“为乱”。一举将杨氏亲党消灭殆尽。这就是浩浩荡荡持续了15年、使人民生活生灵涂炭的八王之乱的开始。

那贾南风与石崇有何关系呢?在晋武帝死后。石崇投靠的朝廷重臣是贾谧。贾谧又是何许人也?贾谧是皇后贾南风的亲外甥。贾谧一面承袭其外祖父贾充的爵位。一方面又仰仗着姑姑皇后的淑房关系。自然权过人主。威福无比。

石崇极力的讨好贾谧。与他的关系也是非同寻常。与当时同时依附于贾谧的潘岳、陆机陆云兄弟、左思等称为“二十四友”。

贾谧的姑姑皇后贾南风独持朝纲。摈除异己。甚至设计废掉了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当时的职位是太子太傅。也极力的讨好贾南风。而且一向为贾南风所信任。掌管着守卫皇宫的禁军。

但赵王司马伦也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不甘屈人之下。也一直密谋着把贾南风的政权推翻。自己独掌朝纲。司马伦听从孙秀计谋。以“计中计”一举打败掌权的贾南风。像当时贾南风灭掉杨氏亲党一样灭掉了贾氏亲党。

石崇的老板贾谧在这场争斗之中也不幸死去了。石崇一下子失去依附。甚至连乌纱帽也丢掉了。此后。赵王司马伦专权。而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与司马伦又有矛盾。这就为石崇之死埋下了祸根。

石崇当时有个非常宠爱的姬妾叫绿珠。长相“美而艳”。特长是吹笛。犹似天仙下凡。擅长曲意承欢。所以特别受石崇的宠爱。

依附赵王司马伦并帮助司马伦夺权的孙秀一直暗恋着石崇的宠妾绿珠。之前贾氏掌权的时候。石崇位高权重。孙秀只能暗地里意淫一下。现在时代不同了。风水轮流转了。换成孙秀有权有势了。孙秀便面目张胆的派人去向石崇索要绿珠。当时的石崇在别馆“金谷园”。登临台临清水。成群的美女妻妾在一旁伺候着。石崇见孙秀派人来索要美人。便财大气粗的将旁边数十个姬妾叫出。让孙秀派来的人随便选。一方面是出于阔绰的心态。另一方面是对于孙秀权力的恐惧。别看一叫就是几十人。可这些人个个都是身上飘散着兰麝香气、穿着名贵锦绣。都是美女级别的人物。

但是孙秀派来的人是来索取绿珠的。于是就说:“这些婢妾个个都是绝色无双。但是我受命来取绿珠。不知是其中哪一个?”石崇一听。顿时脸红脖子粗的说道:“绿珠是我爱的人。不能够给你。”孙秀派来的人暗示石崇已今非昔比。应该学会审时度势:“你博古通今。三思一下。”石崇始终不给。孙秀听派去索取绿珠的人汇报之后。也是怒从心上起。便怂恿赵王司马伦把石崇给杀了。

石崇这次赌的还是很大的。一开始他也知道必然会得罪权贵孙秀和司马伦。毕竟石崇确实深爱着绿珠的。所以为了绿珠。他冒险拼了一下。因为在他看来最多也就是被发配到交州和广州等地。至少不会丢命的。

直到被压上刑场的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临死前石崇说:“你们这些人。还不是贪恋我的财产。”临死前也总算说了句顿悟的话。而正如押他的人说的:“你既然也明白人为财死的道理。为什么不早点把它拿出了。做点好事呢?也不至于丢掉了性命。”

其实石崇一直都有拿出来过。只不过受益者只是那些侍婢奴仆或官达显赫有权有势之人。石崇在家广施厚财——如高级厕所等等。而享受这些优厚待遇的人却只是有名有望之士。那些普通百姓又如何能够进得了石崇的家呢?

石崇所没做的是成立一个类似当代基金会的一个机构或者部门。广发钱财来帮助有利之人。一来钱不会囤积太多。被人嫉妒嫉恨;二来。能够获取老百姓的拥戴。取得一个好的名声。当然。前提是得落实。

然而。一切都是惘然。石崇毕竟还是死了。一个不甘心贫困而又高调炫耀的人。结果自然人财两空。又因“为财而死”而臭名昭著于后世。

其他观点:

中国人讲求“财不露白”。富人通常都选择低调奢华。这是受儒家伦理“重义轻利”的影响。以及历代“重农轻商”的打压。因为一般来说。财富显露于外。有可能惹来大祸。石崇是晋朝首富。家财万贯。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炫富的人。最后还因为财富外露。招来了灭门之祸。所以我们说石崇是因为炫富而丧命的。

(石崇)

那石崇到底是怎么炫富斗富的呢?

石崇有个朋友叫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跟石崇都喜欢斗富。双方都很有实力。所以他俩之间的斗富就成了洛阳权贵斗富的代表作。

王恺跟石崇斗富。比如王恺家里洗饭锅用糖水。石崇就让自己的厨子拿蜡烛当柴烧。王恺为了炫耀。在他们家门口大路两旁设了一条40里长的紫丝路障。路障是用来干什么的?主要就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出行的时候不想被路人围观。就设一个路障来挡住这些行人的眼光。这个路障一般有那么几十丈就可以了。因为仆人可以拿着路障跟着车马往前走。一直遮着车马。但是王恺为了显示豪富。把门前40里长的路全都用紫色的丝绸设上路障。那石崇呢?石崇就用更贵重的彩色绸缎铺设了50里长的路障。比王恺牛多了。

(晋武帝司马炎)

后来连晋武帝都看不下去了。想我皇帝的舅舅怎么能够输给一个外臣呢?晋武帝为了帮助王恺。把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了王恺。让他去跟石崇斗富。王恺觉得这下一定能够把石崇打趴下。没想到石崇一看。拿着一把铁如意。如意就是古代的痒痒挠。不求人。啪地一下把这个珊瑚树打碎了。王恺这下急坏了。说你怎么这样?这可是皇上赏赐给我的。石崇说不要遗憾。我赔你好了。然后让人回家去把自己收藏的珊瑚树取出来。让王恺随意挑选。刚才王恺拿出来的是一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现在石崇拿出来的珊瑚树有三四尺长的就有六七株。随便挑。这一下王恺再也没法跟石崇斗富了。

(石崇用铁如意打碎王恺的珊瑚树)

但是石崇虽然钱很多。他的势力却不见得很强。为了维持自己的富贵。他必须跟权贵进一步结合。所以石崇还竭力讨好当政的皇后贾南风。经常跟贾南风的侄子贾谧一起玩乐。诗赋唱和。每次贾家的人出行。石崇都会停车在路边送行。当车队过去以后。石崇会走下车来向车尾下拜。他这是要借助贾家的权势来保护自己的财富。所以你看。石崇并不是只会凭着财富欺负人。对于真正有实力的权贵。他很懂得怎么去讨好他们。

但石崇也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押错了宝。在一场政治斗争中贾家被连根拔起。石崇也被牵连其中。而且由于他的豪富。政敌想方设法要杀人夺财。史书中记载。石崇临死前感叹道:“奴辈利吾家财。”收押他的人说:“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石崇语塞无法回答。石崇就这样被处决了。死的时候52岁。他的母亲、兄长和妻儿十五口都同时被诛杀。

其他观点:

石崇与王恺斗富。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炫富。人家是王恺是国舅大人。背后以皇帝为靠山。你跟皇亲国戚炫富。本身就是欺负皇帝的事。要是皇帝生气。给你弄个欺君之罪。是轻轻松松的事。

好在晋武帝也给他穿什么小鞋。毕竟晋武帝讨伐吴国时。石崇立下战功。被封侯。武帝“深器重之”。所以对石崇的炫富。晋武帝也睁一眼闭一眼就算了。

但古人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做人不可太露富。出头的 子先烂。石崇这么富有。本来就树大招风。应该低调才是。却仗着皇帝的器重。为所欲为。

到了公元300年。石崇就没有这么好过了。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入宫杀掉了专权的皇后贾南风。以及贾皇后的内侄贾谧等人。一直巴结贾谧这颗大树的石崇也被免掉了官职。

更要命的是。司马伦的党羽孙秀看上了石崇的宠妾绿珠。这个绿珠“美而艳。善吹笛”。才色双全。谁见了不流口水?

此时司马伦如日中天。孙秀也因此得势。非要将才貌俱佳的绿珠弄到手。而石崇对绿珠特别宠爱。舍不得割爱。

孙秀派使者来要绿珠时。石崇对使者说。我石崇家里小妾无数。今天。我把她们都叫出来。任你们挑选。你们老爷喜欢哪个挑哪个。

使者说。我们老爷只要绿珠。别的都不稀罕。石崇勃然大怒:“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在强权面前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宠爱。这是石崇一生做得最男人最亮瞎人眼的一件事。

使者跑回去禀报孙秀。孙秀气得脸都青了。逮了个机会给司马伦打小报告。说石崇要谋反。谋反?那还能保得住脑袋么?就这样。石崇被抓下狱。不久被斩于东市。时年52岁。

被带走前。石崇对绿珠动情说道:“我是为了你而获罪啊。”绿珠感动于石崇对自己的好。跳楼殉情。要是排除其中的权力斗争。石崇与绿珠的爱情还真是一个佳话。

临到死之时。石崇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主要是死在“有钱”:“那些人害我。无非是看中了我财富。”监斩官反问:你既然晓得是为了你的钱。为什么不早点散尽你的家财呢?石崇无言以对。

所以说石崇因炫富而丧命。是一点也不假的事。

有钱不是什么错。关键是。一者。你石崇的钱来得正路么。二者。你如果不愿意乐善好施。就闷声发财、闷声享福罢。就算是玩什么“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也应该往好的地方玩。如此为富不仁。还和皇亲国戚斗富。这不是找死的节奏么。长此以往。石崇不死在孙秀的手上。也会死在嫉妒者的人手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12:49

    石崇,司马,南风,的人,财富,皇帝,武帝,自己的,路障,皇后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12:4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石崇因炫富而丧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12:49

    古代炫富鼻祖-西晋首富石崇致富、斗富以及因富而死之路石崇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西晋文学家。“文藻譬春华。飘飖若鸿飞”此句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