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东周延续于西周。始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晋等诸侯的护送下。从镐京(今西安)迁都到洛邑(今洛阳)。
两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有个致命弱点。封到最后没有土地来封了。全部封给了诸侯国。周天子自已的封地越来越小。以致到最后。周天子的封地都是蜗居在其它诸侯国的封地内。
实际上到周平王时期。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大不如以前了。封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天子的势力越来越小。相反诸侯的势力是越来越大。春秋时期。相继涌现出五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充当霸主。而所谓的霸主是以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为基本。替代周天子维护周朝仪法。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形成诸侯国称霸的局面。先后出现齐、晋、秦、楚、宋五霸诸侯国。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53年的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衰弱。诸侯国混战。大国兼并小国。土地越来越集中。仅春秋时期诸侯国被灭的就有52个。
这种情况到了战国时期。越来越严重。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期正式进入七国争雄的时代。小的诸侯国不断被兼并消灭。大的诸侯国仅有秦、韩、赵、魏、燕、齐、楚七个。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之言。以周天子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因六国不配合而告失败。同年。秦国起兵攻周赧王。秦攻破东周都城洛邑(洛阳)。杀周赧王。东周灭亡。
东周是被秦国所灭的。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封制。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而立国。最多时天下共有100多个诸侯国。由于诸侯国众多。东周本身又走向衰弱。而少数诸侯国越来越强大。东周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观点:
我们知道秦始皇灭了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并不包括东周。那么天下共主东周。是谁灭亡的呢?周朝初期。天下富奢之地全都被周天子和姬姓诸侯所占据。周人控制的领土范围。远胜于前面的夏朝和商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周王朝。曾经是如此的辉煌。
公元前769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在各路大军护送下。从镐京东迁洛邑。东周王朝开始了。秦国在此时得到第三等伯爵的爵位。封地在今甘肃天水一带。并不在关中。东周历史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段。春秋是个乱世。孔子写道:“礼崩乐坏。王室式微。”太史公司马迁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春秋时期被杀的国君有三十六个。亡国的诸侯有五十二个。战国时代诸侯锐减。最主要是战国七雄。东周也仍然是天下共主。只是领土不多了。东周的领土最主要落入春秋时的晋国和战国时的韩国地图上。周显王时期。将东周所剩不多的领土又分封了两个诸侯。西周和东周。他们的国君叫做西周公和东周公。
这样一来。洛邑就成了西周公的封国。洛邑以东的城邑属于东周公。周显王彻底成了光杆司令。他住在洛邑。由西周公供奉。东周最后一个王周赧王。已经是第三代光杆司令。他只有几个随从。外加几个对周朝死心塌地的老臣。除了祖庙还算他的资产。其他田产、宫室、财物等。一概物资都是西周公的。因为没有封地。就没有田资和税收。史上最穷的天子就这么产生了。年轻的周赧王即位不久。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惊吓。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洛邑举鼎意外身亡。周赧王和西周公。以天子葬礼对待。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堂堂天子。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去哭诸侯。让地下的周武王情何以堪。秦国与赵国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周赧王秘密与各诸侯约纵。请诸侯们出兵秦国。不过合纵这种外交大事。要保密不是那么容易。此事很快就被秦国知道了。
公元前256年。得知周天子竟然参与合纵。秦昭襄王瞋目切齿。他令王龁整顿军马。尽快占领洛邑。省的周天子再生事端。洛邑是东周都城。自周朝开国伊始就是东都。七百多年没有遭过兵灾。洛邑就像现在的瑞士。不论一战还是二战。地处战争中心的瑞士。都没有遭到入侵。瑞士交通发达。地处德国。法国。意大利三个大国之间。到哪儿都很方便。洛邑何尝不是如此。地处黄河沿岸。沿河而下。能够到达韩国、魏国、赵国、齐国;沿河而上。则是秦国地界;若是向南。也只需二百公里。就能进入楚国。瑞士弹丸之地。却有八百万人口。土生土长的瑞士人却并不多。以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富豪居多。而洛邑恰好也有这种现象。全城有十万户。人口超过七十万。但是归属周朝的却只有三万多人。其余多是各诸侯国的贵族富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豪族们来说。将部分家族财物和人口适当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古今中外恒古不变的真理。
洛邑的人口结构。让这座坐拥七十万人口的大城。却只有寥寥两三千士兵。不足以抵抗任何诸侯的进攻。秦军厉兵秣马。洛邑城中风声鹤唳。八百年来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战争。周赧王与西周公。不等秦军进兵。派人求和。同意献城投降。周赧王和西周君。带着地契到咸阳。将洛邑及附近的小城邑共三十六个。以及三万东周人口。全部献给秦昭襄王。这一年。两个光杆司令。周赧王和西周君。双双病逝。八百年大周王朝。彻底寿终正寝。
其他观点:
要说东周是怎么灭亡的。我觉得应该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政治死亡。也就是名存实亡。一种是彻底灭亡。也就是没有了以周这个国号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治死亡。周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开始。虽然这个时期的周王室日渐衰落。但余威仍在。诸侯依然还是按照周制尊周天子为共主。大部分诸侯依然是能够按期入朝做官的。朝贡体系也没有崩溃。只是周天子的权威已经不如西周。要想调动诸侯军队征伐某某不臣。已经很吃力了。但大体上还是能够征兆一些亲近于周王室的诸侯。比如诸姬。
但时间推移到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的这一时期。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周桓王继位之后。一心想重新树立周天子的权威。为了达成重塑周王室昔日荣光。周桓王把自己继位以后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邻居郑国身上。
而当时的郑国君主是谁?
乃是“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名鼎鼎的春秋第一位小霸主郑庄公。郑国当时在诸侯之间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小国。国力不显。但郑庄公作为周王室的卿士。除了料理本国国政之外。他还可以插手周王室的事物。
而郑庄公出于发展郑国的目的。利用卿士的身份。为郑国发展和扩张提供便利。而作为卿士。他本是又能得到天下诸侯的瞩目。本来作为一个臣子。他应该忠于王室。但他这种利用职务之便利。壮大自己的行为。使得郑国与周王室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郑庄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周王室的实际利益。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周王室在诸侯之间的权威性。使得周王室权威下降得更加厉害。
于是不愿意看着自己王权衰落的周桓王继位之后。就紧锣密鼓开始打压郑国。先是削弱了郑庄公卿士的权力。最大限度降低其在王室的影响力。郑庄公很是不忿周桓王的所为。于是抢先割了人家周王室的麦子。经郑庄公这么一搞。于是无可避免的双方兵戎相见。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统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郑庄公率大夫祭仲、高渠弥等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列阵御敌。当时周军分为三个军阵。周桓王率领左军和陈国军队力图打败郑庄公。郑庄公摆开了名为\"鱼丽\"的阵势。战车前冲。步卒后随。先打实力最弱的陈国军队。使蔡国和卫国军队畏惧而仓皇退出战场。然后集中兵力从两边合击周军。周师大败。周桓王被郑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忍痛勉强指挥军队逃出重围。祝聃要追逐活捉周桓王。郑庄公制止说:\"君子不希望逼人太甚。何况欺凌天子呢?我们是自卫。国家能免于危亡就足够了。\"战后。郑庄公为了表示尊王。还特派大夫祭仲去慰问受伤的周桓王及其左右随从。
繻葛之战以后。周天子在诸侯之间的权威荡然无存。连天子都能随意被诸侯射中肩膀。这样的天子还有什么面目号令天下呢?而郑国的宿敌宋、卫、陈等小国。也纷纷向郑国求和。自此。郑庄公成为了当时中原最强大的霸主。
周郑之间的繻葛之战。无疑是终结了周王室的政治生命。自此以后周王室成为了诸侯争霸里的吉祥物。也就是“尊王攘夷。号令天下”里的那个象征意义上的王。天子再没有了号令任何一个诸侯的实力。
2、彻底灭亡 时间推移到周赧王八年(前307年)。彼时。周王室内斗不止。终于分裂成了两个朝廷。一个东周。一个西周。秦国借两周的道伐韩。两周想两国都不得罪。左右为难。彼此之间却又攻伐不断。直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这便是东周的彻底灭亡了。象征天下的九鼎和周王室的珠宝器物尽皆落入秦国手中。姬姓周室自此消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547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东周,诸侯,王室,秦国,西周,周天,公元前,诸侯国,封地,天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东周是被谁灭亡的?怎么灭亡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东周延续于西周。始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晋等诸侯的护送下。从镐京(今西安)迁都到洛邑(今洛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