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周王朝经过旷日持久的春秋争霸。诸侯国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经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齐国的创立者是姜姓吕氏。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后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的齐。已经不是姜姓的齐了。所以这时期的齐我们追述姓氏与始祖。应当是陈国公族陈完。本名妫完。是陈厉公的次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武王追封前代圣王帝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时。陈国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深厚。恐祸及自己。便逃至齐国。齐桓公对陈完很是赏识。便封他于田地。田完的后世在齐国发展壮大。最终取代姜齐。仍以齐为国号。史称“田齐”。
楚国从周成王时授封熊绎。到亡国之君熊负刍时。历经800年。共有44位国君。中间也发生弑君篡位的事件。但都是本宗相杀。王国一直控制在熊氏手中。楚国统治楚地长达800年。所产生的凝聚力不可小觑。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
燕国始祖:召公奭。姬姓。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把召公封在北燕。召公奭为周文王的长庶子。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所灭。共42世。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
国君为姬姓韩氏。建国的国军名虔。是晋国大夫韩武子之子。韩万是晋武公的叔父。晋武公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与晋国君同宗。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开国国君赵籍。为商朝名臣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周幽王时造父七世孙叔代事晋文侯。叔代以下五世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赵氏子孙世代事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赵国建立。追述上古。赵国始祖跟秦国始祖也都是伯益。
魏国开国国君。姬姓魏氏名斯。魏恒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魏斯是魏恒子的孙子。他的后裔。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毕公。姬姓。名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
秦国的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嬴”为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他养马的技术很有一套。周孝王为了表彰他。。便把秦谷(今甘肃天水市)一代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
秦赵的祖先都是蜚廉。蜚廉有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非子;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古秦赵同族。也是战国时打的最狠的两个国家。
其他观点: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战国七雄的口诀。“齐、楚、燕、韩、赵、魏、秦”。但这七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搞不清。其实。战国七雄中有的是从周朝一开始就受到天子分封的。有的是在周朝中后期受到分封的。还有的是自己赤手空拳打下了一片天。逼着周天子分封的。而且他们最开始的爵位也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周天子自己占据了天下最中心。也是最肥沃的两块土地。其他的土地就分封给了先古圣王后裔、自家亲戚和功臣们。据说。当时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周天子家姬姓的。就有五十三个。
诸侯国的权力很大。除了每年要向周天子上贡。以及必要时听从周天子指挥之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相当于自己的封国之内的天子。
所以。各诸侯国的国君会按照同样的方法。继续分封下去。他的下一级叫做“卿大夫”。一般来说各诸侯国都有四到九个左右的卿大夫。共同辅佐本国的国君。卿大夫再继续分封。下一级就叫做“士”。也是有封地的。属于贵族阶级。比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以为说的是普通老百姓?
同样是诸侯国。也得分出个高低贵贱。不能都一样。对吧?所以。周王室就将所有的诸侯国分为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公爵的封国就称为公国。其他以此类推。
齐国的祖先是姜子牙
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后。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在鹿台自焚。从此天下就改姓姬了。周武王自称天子。开始大封宗亲和功臣。其中第一个获封的就是他的师父姜子牙。封地在营丘。国号齐。爵位是侯爵。
不过。齐国的历史并没有那么简单。
齐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很快就通过煮盐垦田富甲一方。成为了当时举足轻重的大国。到了齐桓公这一代膨胀到了极点。也就有了齐桓公称霸一事。然而。就在齐桓公十四年。一个叫田完的人到了齐国。
田完是田氏的首领。他的父亲是陈国的国君。陈国也是西周分封的第一批诸侯国。势力不大不小。算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你要是非要问陈国的国君为啥姓田。那我就告诉你。因为专家考证说因为“田”和“陈”发音接近。误传。
田完因为在国内斗争不利。担心会牵扯到自己。便逃到了齐国。到了齐国之后。只是担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但他的后代田桓子深得齐庄公宠爱。于是势力逐渐得以扩大。尤其是在联合其他家族击败了齐国最强大的庆氏之后。田氏已经成为齐国举足轻重的家族。
当时。能和田氏相提并论的家族还有高氏、国氏两家。这两家都是姜子牙的后代。但是。这两家最终没有斗过田家。田桓子死后。田氏首领成了田乞。田乞善待百姓。施恩于民。与当时奢靡的齐国国君形成了鲜明对比。百姓附之如流水。最终经过95年的斗争。以田常为齐宣公相这一事件为代表。田氏已经独揽了齐国的大权。齐国国君沦为傀儡。
大概又过了七十年。田氏托关系告诉周天子说。齐国王族姜姓已经绝嗣。请求把田氏为诸侯。次年。周天子此时早已没了制约诸侯的权力。只好答应下来。正式列田和为齐侯。也就是说。虽然田氏没有改换国号。但实际上田氏已经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人。成为齐国的国君。因此。齐国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田起封齐侯之前为“姜齐”。之后为“田齐”。
田和被封为齐侯的时候。大约是刚刚进入战国时代。所以齐国的始祖该是哪个呢?似乎你说是姜子牙也行。你说是第一个来到齐国的田完也行。你说被封为齐侯的田和也行……不过我个人觉得。既然国号没变。还是应该把姜子牙认作齐国的始祖。
楚国的始祖是熊绎
周文王的时候。有一个蛮荒部落的首领前来投奔。名叫鬻熊。并且受到了重用。担任“火师”。所谓火师。其实就是一个官职。掌管火事。属于高级官员。
从此之后。这一家子就为周朝效力。鬻熊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继续侍奉周武王。但是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并没有给他们封爵。只是让他们一直在朝中担任高官。
到了武王之子成王即位后。觉得熊氏家族功劳很大。世代兢兢业业的辅佐周朝。于是便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
子爵的爵位并不高。所以周成王给的待遇也很一般。只分给他一块南方蛮荒之地。方圆只有五十里。就这样熊绎就建立了楚国。
由于楚国不在中原之地。所以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过程十分艰苦。但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断积累。楚国逐渐成为一方大国。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楚国的发展历程。没有比“筚路蓝缕”更合适的了。
楚国和齐国不同的是。他自建国之后。政权从未发生过变动。一直是熊氏家族掌权。到被秦国所灭。共有八百年。
楚国八百年的历史一言难尽。唯一需要强调的是。后来灭秦朝的项羽。就是楚国人。
所以。楚国的第一任国君是熊绎。但这个家族的祖先叫鬻熊。
燕国的始祖是周召公姬奭
燕国与齐、楚不同。他的始祖不是功臣。而是周朝王室宗亲。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庶长子周召公姬奭。
周武王灭商后。封自己弟弟召公姬奭于燕地。爵位为公爵。所以也称为燕召公。
燕国和楚国一样。到被秦国所灭时。共存在了八百二十八年。多出来的这二十多年。是因为召公被封的时候比较早。
虽然开始和结束时。燕国的国君都是一个家族。但在战国时期。有过四年的时间。国君之位被国相子之夺了去。尽管这个子之也是姬姓。但和燕王不是一个家族。但是。仅仅四年之后。在韩国做人质的公子职被拥立为燕王。即燕昭王。总之。这段历史可以说是燕国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影响并不大。
燕国比较有名的故事。就是那个指使荆轲刺秦的太子丹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壮士在踏上不归路时。念出了这一句豪言壮语。
韩国、赵国、魏国的始祖都是“卿大夫”
要说韩国、赵国、魏国这三个国家。那就不得不从晋国说起。
晋国的始祖。依然是周朝王室的宗亲。不过并不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封的。而是在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成王封的。
大家都知道。周武王的王后。就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两人生有一个儿子。名字叫虞。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龄还很小。由周公辅政。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虞一起玩。随手拿起一片桐叶对虞说。“我拿这个封你。”周公听到后。就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那就得办!”于是。虞就这样得到了一块封地。
虞得到封地建国。定国号为唐。因为他比周成王年纪小。所以史书称他为“叔虞”。再加上他的国号唐。所以晋国的第一任国君就被称作“唐叔虞”。
所以。千万不要奇怪。为啥晋国的国君名字前面有个唐字。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把国都迁到了晋水之旁。所以改国号为“晋”。之后一直都称晋国。
晋国的知识重点不多。唯一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嫡子。但只是被封侯爵。而不是公爵。所以晋国是侯国。
晋国建国五百年之后。早已成为雄霸中原的最强大之国。可谓独霸中原。但在其扩张过程中。国内的卿大夫势力也不断扩张。渐渐凌驾于国君之上了。
前文我们说过。各诸侯国的国君可以分封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就相当于诸侯国里的小诸侯国。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势力。晋国当时的制度。有六个卿大夫。这六个家族六卿出将入相。把持了晋国大权。而晋国的宗室力量相对弱小。导致卿大夫逐渐架空了晋国君主。
栾氏之乱后。晋国六卿为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在激烈的较量中。范氏和中行氏先后出局。剩下的四家中又以智家势力最大。智家的掌门人智伯命令韩氏、魏氏和他一起出兵。想要灭掉赵氏。不料赵氏反过来拉拢了韩氏、魏氏。反而一举把智家灭掉了。
从此之后。赵、魏、韩三家就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不仅平分了智家的土地。最后连晋国王室的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朝王室此时早已式微。周威烈王觉得这三家早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诸侯。无论自己答不答应。都区别不大。不如作个顺水人情。于是下令将韩、赵、魏三家封为诸侯。
晋国六卿之中。智家的爵位是伯爵。因此称为智伯。而韩、赵、魏三家的爵位都是子爵。所以我们称他们三家掌门人为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按照常理。这三家即使封为诸侯。也应该是子爵诸侯。但实际上三家都自称为王了。就因为这个原因。“三家分晋”也被历史学家们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即所谓的““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
由此可知。韩、赵、魏三国的始祖。可以说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这三个人完成了“三家分晋”。奠定了后来三个国家建立的基础。但他们并不是周王朝的功臣或者宗亲。而是自己家族一代又一代人打拼得来的。都是出身于晋国的卿大夫。
关于这三家的故事那可就太多了。最出名的就是赵家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在此不作详细叙述了。故事里的赵氏孤儿。就是赵襄子的曾祖父。
秦国的始祖是秦非子。一个养马的好手
秦国是最后扫灭其他六国的诸侯国。关于秦国的始祖。咱就多说两句。
相传。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禹本打算禅位给伯益。但最终他的儿子夏启还是夺取了天子之位。当然。夏启也没亏待伯益。分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国君。伯益的大儿子大廉为黄国国君。次子若木为徐国国君。
伯益的第十五世孙叫造父。是伯益长子大廉这一支的后代。他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天子周穆王。有一次周穆王下属造反。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平定了叛乱。因此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造父也就成了周朝王室册封的士大夫。虽然是贵族。但级别其实还很低。
到周孝王时。造父的后裔中。有一个叫非子的人。因会养马而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把秦地赐给了他。让他成为周王朝的一个附庸国。注意。秦国此时还不是一个诸侯国。因为秦非子根本没被赐予爵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看到秦非子的名字最后是个“子”字。就以为和赵襄子等人一样都是子爵。他的名字就是“非子”。而赵襄子的名字是“无恤”。只不过因为谥号为“襄”。爵位为“子”。才被史书称呼为赵襄子的。和秦非子大有不同。
等到秦庄公时。击败了意图进兵的西戎。周宣王为了奖励他的勇猛。才将他封为西垂大夫。这只是一个官职而不是诸侯。顶多就是一个地盘小一点的领地主罢了。
后来。周平王东迁。秦襄公派兵护送有功。周平王就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封秦襄公为伯爵。从此秦国才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定国号为“秦”。
这里的秦襄公也不代表秦国国君是公爵。而是因为春秋时期。周朝王室式微。礼乐制度崩坏。野心膨胀的诸侯国不再以爵位来互称。而是纷纷自称为“公”。楚国国君更是过分。直接自称为“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效仿。也就都称王了。
总的来看。秦国的起点很低。甚至比只有五十里地的楚国还要低。楚国的开国国君至少还是个子爵。秦国的开国国君秦非子啥爵位都有。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还比不上各诸侯国的卿大夫身份尊贵。
不过。秦地在西周王室手里是一副烂牌。但到了秦国手里。那就是成就万世功业的基石。后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最终由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综上所述。战国七雄之中。秦国建立时间最晚。起点最低。但最后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却正是秦国。可见“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往往越是“新来的”。越是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其他观点:
战国时期的七国其实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由于两周实行分封制。所以周王朝境内有大量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七国始祖又是谁呢?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期的秦人的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史称“嬴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赢姓部族由来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颛顼。颛顼的后代大费和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因为大费善于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伯益)。
大费生有两子。分别叫大廉、若木。
若木有个裔孙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专门给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
大廉玄孙中衍。为商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 嬴姓部族因此成为商朝的贵族。
中衍有个玄孙叫中潏。住在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中潏生子蜚廉。蜚廉有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助纣为孽依附商纣王。周武王伐商。蜚廉和恶来被杀。
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死。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国政交由周公旦。此时以纣王之子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联合武王三弟发动了三监之乱。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周公总共征服熊姓嬴姓之族有十七国。
秦国成为诸侯国
恶来有个弟弟季胜。季胜有个儿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
孟增有个孙子叫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这就是赵国由来。所以秦国与赵国本是同一先祖。一脉相承。
周孝王时期。造父有个侄子大骆住在犬丘。大骆的次子非子被周王朝安置在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后人称他为“秦非子”。秦国历代国君认秦非子为秦国立国者。为始祖。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但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国。并不是诸侯国。
秦非子画像
周幽王时期。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率兵营救西周。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以保卫社稷。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人开始建国。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平王与秦襄公立下誓约。秦襄公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伯爵国)。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
楚国
楚国是周朝时期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
楚人就是荆蛮。最初起源地在河南新郑。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玄帝颛顼的后人。
商朝末年。楚人首领鬻熊参与周文王姬昌的起兵灭商。《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蚤卒”。
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
所以楚国的始祖是鬻熊。
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是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位于今天山东。
姜姓吕氏齐国始祖是姜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应助周武王建立周朝。应功被封诸侯国。所以齐国姜姓始祖是姜尚。
田齐始祖叫陈完。为了避祸投靠齐恒公。因古代“陈”“田”音相近。所以也叫田完。公元前391年。田完后世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燕国
燕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周武王十三年。燕国始祖召公姬奭跟随周武王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的弟弟召公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所以燕国的始祖为姬奭。
赵国
赵国建国君主一脉和秦国君主赢姓本是同一祖先。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 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章。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
秦赵王族是同一祖先伯益(大费)的后人。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
夏朝末年。伯益的五世孙费昌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为商朝贵族。世代辅佐商朝。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失去了赢姓宗主之位。
在周王室的安排下。恶来的弟弟季胜担任蜚廉赢姓族人的宗主。季胜有个儿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孟增有个孙子叫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他的后人以赵为氏。是赵国的始祖。周孝王时期。造父有个侄子大骆住在犬丘。大骆的次子非子因造父举荐被周王朝安置在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为秦国始祖。所以秦赵王族本是一家。
魏国
在两周时期有两个魏国。
第一个魏国是西周初期周成王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失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所以第一个魏国的始祖是失载。
第二个魏国是在东周后建立的。始祖是毕万。毕万的始祖是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因为封国在毕地所以姓毕。毕国在西周末期亡国。毕万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命毕万灭姬姓魏国。并把魏国属地封给毕万。毕万以魏为氏。才有了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所以战国时期的魏国始祖是毕万。
其实两个魏国的王族和周王族是同宗。都是姬姓。
韩国
韩国建诸侯国也有两个时期。
第一个韩国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的诸侯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庶子。周成王的弟弟。性名不详。西周灭亡后。晋国吞并了韩国。西周时期的韩国灭亡。
此后。晋国君主将原韩国的领土赐予了曲沃桓叔的儿子姬万。他便以封地韩作了自己的新氏。号为“韩万”。晋国韩氏的历史便是从韩万开始的。所以战国时期的韩国始祖是姬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573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秦国,国君,晋国,楚国,始祖,齐国,魏国,诸侯国,周朝,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国时期七国的始祖的名字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周王朝经过旷日持久的春秋争霸。诸侯国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经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