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雁门关到底有多重要?
原创

在中国历史上雁门关到底有多重要?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地图最醒目。

现代人出行。火车、飞机、汽车、任君选择。便宜又快捷。飞机不用说了。从空中直接飞过去。高山海河都不在话下;火车汽车也都可以钻山洞走高架以抄近路。反正很方便就是了。

我们普通人坐在交通工具上也可以优哉游哉地吟上一句“万水千山只等闲”。

古代人出行就没有我们现代人悠哉了。古代人出行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走。遇山爬山。遇水架桥。又花费时日又劳累筋骨。

说到爬山。艰苦一点。还真的没有人爬不过去的山川。但是骑马爬山就不一样了。首先马不是善于爬山的动物。你牵着一匹马去爬山。有些时候还必须去帮助马。或者在马前使劲拉马。或者在马屁股后奋力推马。人与 马。谁骑谁真不好说。

如果山川广袤。所需时日多的话。一路之上的人吃马喂也是不小的工程。起码需要些大车拉着粮食和草料。那怕推独轮车呢!也爬不了山啊!

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呢?是一支军队呢?

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说。无论是游牧民族往关里打。还是农耕民族往关外出击。必须绕路走。走平地。尽量少爬山。少爬陡山。最好沿着河谷地走。因为水更重要。比什么都重要。雁门关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雁门关位于“勾注山”的一个峡谷隘口上。如下图。

勾注山。

恒山山脉的西段。整个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在恒山山脉中间有一条河洼走廊。南段是汾河。北段是桑干河。有水。

雁门关就建设在汾河和桑干河的大概中间位置。

恒山山脉海拔很高。不过也不算高。大约2000米左右的样子。这样的高度。既符合兵家所要求的险要地形。也不至于无法攀登。最适合拿来修建军事防御工事。

恒山山脉还有两个重要特点。它既是气候分界线。也是文化分界线。

勾注山北边是中温带。勾注山南边是暖温带。

战国时代。勾注山山北是游牧文化。山南是农耕文化。

勾注山南地区一马平川。甚至可以种植水稻。因为沱沱河水流浩大。满可以灌溉。山北的气候就相对干旱了。整天的风沙呼啸。在古代人民以放牧为生。

一直到明代。还有一个“无名氏”写了一首诗形容到: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那得桃花开?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晚穿纱。

雁门关外六月份了。还常常看见雪。生存不易。那些游牧民族就会常常顺风南下去山南抢劫为生。

尤其在春秋时期。雁门关地区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防守不易。

赵武灵王当政赵国时期。他把农耕生产都推进到了如今的大同一带。就再也推不动了。

对。赵武灵王的军事政策虽然搞了著名的”胡服骑射“。学习了游牧民族穿短衣窄袖骑马打仗。但他的经济政策依然是农耕经济。并不是游牧民族的“抢劫经济”、“游牧经济”。

即是说。赵武灵王也和关内诸国一样。需要建立城池和关隘以保卫土地。以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目的。毕竟。农耕经济不可以像游牧民族那样“进可攻退可跑”。

顺理成章。赵国也就要在边境线开始建关立城。雁门关就在这个状况下建立了起来(那时候叫雁门郡)。

当时同时建了云中。代郡和雁门三关。

后来经过一次次战争的验证。雁门关的重要性凭借着地利一次次凸显了出来。历代统治者为了防范游牧民族的侵扰。也就添砖加瓦的一再大建特建雁门关了。

到了后来。雁门关也就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关隘了。

上面说过了。雁门关进可攻退可守。

农耕民族这边也会在雁门关集结兵力。把雁门关当做军事后勤基地出关驱逐游牧民族。

还是早在赵武灵王时代。“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就曾经常驻雁门关。打的匈奴人狼奔豕突。一次性消灭过匈奴人十余万骑。

秦始皇也是先在雁门关集结了力量和战争物资后。再派了蒙恬率领部队出关北击匈奴。一直把匈奴人赶到了阴山之北。收复了河套地区。紧接着修筑了长城。

从此之后。雁门关和长城连接在一起更厉害了。

刘邦时期。就差了点劲。在雁门关没能做出什么功绩。雁门关变成了断墙残垣。没办法。当时刘邦接手的天下一穷二白的。他实在无力出击匈奴。

所以说。打仗也不能全凭地利。还是需要雄厚物质力量做后盾的。

为了积蓄物质力量。汉朝开始了“韬光养晦”。开始了“和亲”。整整“韬光养晦”了六十年。也真是不容易。不过这也正是汉民族至柔至刚之体现。要表扬一下。

六十年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下令修整雁门关。依托雁门关建立了一整套坚固防御体系。一下子就形成了只有汉朝出关打匈奴。再没有匈奴打汉朝之战争态势。

匈奴匹马不能进关。

后来唐朝打突厥人。宋朝防契丹人都得雁门关之力巨大。

元明清之时。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雁门关外再无民族之敌人。雁门关逐渐也就失去了军事屏障的作用。

但是。雁门关依然重要。它演变成了贸易通道和大宗商品交易集散地。

因为缺少了军事价值。国家不再大力维护雁门关。商人们开始集资维护雁门关了。

现在雁门关李牧祠那里还有两根高高的石旗杆。旗杆之下有三块石碑。石碑上刻的是清朝商家捐资修整雁门古道的花名册。多达700余家商号。几十处大商铺名列其上。

雁门关扼守的那条山道。商户们出钱维修的那条山道。是沟通中原与塞外。南方和北方的必经商道。和田玉自新疆和田出天山南路。走过阴山南麓到大草原。穿过大草原进入山西北部。一直到雁门关下。进入中原。

同样的道理。江南的茶叶也是走中原进山西。穿过雁门关进入草原。抵达内外蒙古。一直到中俄边界。有的商家甚至把茶叶卖进了俄罗斯。

比如清朝时期的著名的晋商“乔致庸”经营茶叶就非要穿过雁门关不可。

这是两条商道。

于南北和东西商道来说。雁门关不仅是咽喉要道。也是重要节点。

要么说明清之际的山西总出大商人呢!

聪明的您读到这里一定会拍案而曰:“国家应该在雁门关收商税啊!”

是的。元明清都在雁门关设有管理查验大宗商品流通的机关。

雁门关就是这么重要。

其他观点:

雁门关的具体位置在今天朔州和忻州的中间。

如果我们用更加直观的地形来审视雁门关的作用。本质上就是一座设立于两座盆地之间的联结性的城关。

关于雁门关的发展

雁门关在秦汉时期已有像样规模的关城。在唐朝的时候。其关城体系最为完善。也最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可以大致看一下雁门关咋古代王朝中的地理位置分布。作为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秦汉和明朝其实都是在山隘之间单点防御。唯独唐王朝时代的雁门关是双重防御体系。

这种布局其实很奇怪。既然唐王朝想要打造关城防御体系。最为合适的方法就是完全封死西陉关所在的关口。这样就可以实现完全封堵的效果。又何必在敌人越过西陉关之后。再次架设完全没有军事防御意义的关口?

我们在仔细看地图的时候就会发现。唐代东陉关所在位置恰好是一个山谷的入口。而且这个入口贯通着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可以一直贯通到今天河北的平定县。

平定县就是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的所在地。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大抵会明白。唐朝的双重关口的意义。因为西陉关的意义在于阻隔敌人南下至运城所在河东盆地。敌人只能南下冲击。即便冲破关口也只能继续南下。而无法通过东陉关奔袭河北。

因为。想要进入河北。还需要打下另一座关城。这座关城就是东陉关。东陉关的意义则在于防止敌人在攻破雁门关之后。直接穿行到河北一带。相当于扼杀了另一条军队行军的生命线。

我们常说。战争最为核心的要点在于地盘的扩大。只要穷居一隅。败亡是早晚的事情。

双关口的作用就是砍掉一条有利的支柱。

关于雁门关的地形

位居山脉高处的雁门关。我们所能直观想象到的印象就是俯冲式的一座城市。

事实上。雁门关的构造就是如此。

它的实拍图是这个样子的。

除却单纯的城防。雁门关也绝对不是一座单纯镶嵌在山谷中的城池。而是两翼都配备了高达的城墙以此加强防御。

外界的敌人想要往上冲这座关城。因为关城坡度的问题。必须采取的动作就是俯冲爬坡。所以攻城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万世无虞的关城。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嘉峪关等等。这些关城存在的意义核心在于拖垮敌人。而非可以完全御敌于国门之外。

关城可绕。但是却容易造成顾首不顾腚的严重问题。

古代战争中关城的意义在于阻隔。阻隔的真正作用是为了破坏敌人的物资补给线。从这一点来看。现代战争仍旧遵循着这一条核心的军事准则。

我们曾经达百团战争的意义。同样如此。那时候的百团大战就是围绕和山西、河北、河南境内对日军所占领的铁路进行疯狂破坏。以此破坏日军的物资供应线。

其他观点:

与其说是雁门关重要。不如说是山西这个地方的重要。

山西北部是内蒙地区。内蒙在古代是北方游牧民族聚集的主要区域。可以说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都是很大。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回鹘。南宋、明清时期的蒙古。都是中原政权或者南方政权巨大的威胁。而山西的东面则是平坦的华北平原。南面隔着黄河俯视中原地区(比如洛阳、开封等)。西面隔着黄河与陕西接壤。在中原政权时期。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在这指的是洛阳、开封一带)。华北平原都是属于腹心区域。在以上区域的长安(今西安)、洛阳、开封、邺郡(今河北邯郸)、北京都是很多王朝建都之地。可以说。一旦山西失守。落入少数民族手里。以上地区将会处在游牧民族的刀剑之下。因为。对于历代王朝来说。守住山西也就变得特别重要。

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市代县以北。雁门关东走则是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北京天津。连接渤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占据雁门关。退可守住太原。继而护卫京畿要地(关中长安、洛阳、开封、北京)。进则可为打击游牧民族提供跳板。因此雁门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然。进入热兵器时代。雁门关逐渐失去了他的作用。但今日的雁门依然屹立在那。仿佛给我们讲述着曾经的点点滴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40:12

    雁门关,游牧民族,山西,匈奴,山脉,中原,恒山,时期,农耕,雁门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40:12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中国历史上雁门关到底有多重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40:12

    地图最醒目。现代人出行。火车、飞机、汽车、任君选择。便宜又快捷。飞机不用说了。从空中直接飞过去。高山海河都不在话下;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