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首先要了解一下:高德地图现在属于阿里巴巴的。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11亿美元全资收购高德公司。高德成为阿里的子公司。而百度地图属于百度公司的。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百度地图通过让用户免费使用手机导航。彻底打掉了高德地图的营收来源。致使高德一度陷入发展困境。还好有阿里巴巴收购并入阿里整体战略体系。最新消息。百度将百度地图并入 AI 体系。剥离商业化。也开始专注于地图业务自身。
这两家公司现在都属于互联网公司。典型的互联网盈利模式: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面向C端客户不收费。通过向B端收费的模式来实现盈利。
羊毛处在狗身上。让猪付钱?核心服务免费是互联网企业的普遍模式。之所以能够做到免费。有两个法宝:法宝一:因为有海量用户。可以通过广告获得收入;法宝二:互联网缩短了产品和用户的距离。削减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但是免费很容易问题是靠什么来收费来盈利。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价值链再造。改变原有成本结构和收入方式。使“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
而对于阿里的高德地图和百度公司的百度地图。他们具体的盈利模式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和差异。主要的盈利模式有以下几点:
1、对于与地图相关商家的增值服务
高德地图通过实时交通路况、在线导航和第三方生活服务资源整合等增值服务。致力于打造以位置为纽带整合诸多第三方信息及商务服务, 占领更多的智能终端。将各类生活服务、电子商务融合其中。最终一站式解决用户在移动生活中的种种需求。发展出海量用户。借助庞大的用户规模与活跃的客户群吸引商家。形成资金回流。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为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提供基于位置服务。获取服务费用。高德公司提供数据以按期收取服务费或授权费并且根据订单的完成数量收取一定利润分成。以获得稳定现金流。例如:高德在地图版块也增添了“打车”业务。与滴滴、曹操等打车业务同时合作。获得服务费用及分成。此外还有酒店、餐饮等。同时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高德地图作为O2O业务场景重要的流量入口。
(2)通过搜索项目获得广告费用。这一点是百度公司首创的商业模式。高德地图效仿百度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采用关键词搜索竞价排名的方式。使竞价高的商家获得更多关注并收取费用。另外。高德地图在手机某些项目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广告区域。由商家竞价获得投放权以获得服务费。最后。高德地图建立大数据库对搜索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商家进行广告定点投放、精准市场营销提供数据支持。获得相应咨询费。
(3)面向地图标示点商家的增值服务。在海量用户基数下为商家提供不同层次的特殊标示服务。打开某地区地图时。该商家将会有突出的展示。依据地图展示层次收取相应费用。将为商家获得更多关注。
2、手机预装软件和
公司与手机终端厂商合作。为其提供手机预装导航数据和软件。为了使手机消费者使用更便利。手机厂商会有选择的预装部分优秀的软件。于是就必然要向软件提供商支付一定的授权费用。
3、流量变现和app下载流量分发
高德地图上亿的用户量级。按照互联网的流量变现实现盈利模式。高德将会与电信运营商展开流量经营方面的合作。包括定向流量和流量奖励。通过获得流量费用分成形成利润。同时高德地图海量的用户也可以为其他app下载提供流量分发功能来实现盈利。
4、互联网位置服务
高德地图将处理好的测绘数据或基于位置的定位导航技术提供给其他与位置相结合的企业。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高德与苹果中国地图的合作。以及此前高德与新浪、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在基础地图方面的合作。向赶集网、搜房网等 12 万家网站和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地图 API 服务。同时获取更多 GPS 信息反馈。完善基础地图数据。
说完了高德地图。我们再说一下百度地图的盈利模式。除了上述的高德地图的盈利外。百度地图需要重点说一下他的竞价排名模式。同百度的搜索引擎一样。百度地图将各种餐饮、住宿、打车等都接入到了百度地图中。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各种医院和药店。盈利模式当然就是竞价排名模式。
另外站在未来的角度看。车联网的发展车联网做为未来的一个风口。有上万亿的市场。而导航、地图等服务。需要这些地图服务商来提供服务。而车企肯定是需要付费的。
在长期布局地图O2O未果之后。百度选择了撤销了一整个事业部。保守持有大量用户。从而继续发力地图O2O。而高德则不同。高德在放弃O2O策略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了一次对业务的重组。全面进攻LBS位置服务。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战略思维的不同。百度的地图O2O的定位是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覆盖率来为用户提供位置搜索服务。而高德主要想解决的是出行和公共服务。希望能够让整个交通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战略思维出发点的不同。所以导致百度和高德现在的发展完全南辕北辙。虽然两者构想的蓝图都是好的。但是究竟哪一种更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仍然还是未知数。
其他观点: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智能机的兴起使得手机地图成为移动端APP标配。地图从此进入个人用户的视野。但此时的手机地图的产品完全是赔本赚吆喝。手机导航业务以其快速便捷的更新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开始对汽车预装电子导航业务形成冲击。随着竞争的白热化。手机导航地图免费彻底冲击了高德的生命线。最终迫不得已卖身阿里。至此。地图ToB盈利的时代结束。进入了ToC为主的时代。
最后。不管是百度地图也好。高德地图也罢。都选择了深耕技术。优化产品。作为产品矩阵的基础服务为其他产品倒流。
时代轮回。地图在经历了ToC移动出行市场需求巨大。盈利难求的窘境之后。又重新回到了ToB的对接车厂寻求突破的新的发展阶段。
其他观点:
如果你经常用地图软件你就能知道。通常这类地图除了看图还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比如找美食、找酒店、找影院、打车、找景点等等。显然。广告收入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了。并且如果你认真观察过就会发现。越是有名气的品牌推荐排名越是靠前。是因为他们的影响力大吗?不。当然是因为他们出钱多。流量就是利润。这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是在不必多言。从地图导流的成本不比从其他平台多多少。
其次。永远不要忘了商业合作的本质是利益。没有利益驱动就不会有稳固商业合作。所以。无论从地图软件里的扫码骑车。还是一键用车。从当中看到用户的接入与资金的流动自然也不是难事。
此外。开发此类软件是很需要成本投入的。太多的非专业公司自然无法。也不可能把资金投入到地图开发上来。这样一来。就给了此类APP介入的机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公平公道。
最后。不可否认。地图软件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所以没有道理政府机构不予以扶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02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地图,互联网,流量,用户,商家,阿里巴巴,手机,公司,位置,业务
没想到大家都对高德,百度地图免费用,靠什么盈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首先要了解一下:高德地图现在属于阿里巴巴的。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11亿美元全资收购高德公司。高德成为阿里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