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赵高如何控制秦朝的朝政?
公元前207年。他陷害李斯及其主要支持者。腰斩李斯于市。至此赵高一步步控制了秦朝的政局。担任了宰相。
在外作战的秦将章邯与项羽作战失利。求助赵高。赵高却想弄死他。迫使他投降项羽。至此秦国主力丧失殆尽。刘邦和项羽相约同时进军咸阳。先入咸阳着为王。刘邦当时不是太出名。秦军主力都被项羽吸引了。他绕道由武关进攻。进展非常快。
为了尽快自立为王。赵高和自己的弟弟郎中令赵成、女婿咸阳令(首都行政最高长官)阎乐发动望夷宫政变。赵高命令赵成控制女婿阎乐的家眷。阎乐负责进攻秦二世胡亥所居住的望夷宫。阎乐谎称有盗贼进入。消灭了秦二世的守卫部队。逼迫秦二世自杀。整个政变过程谋划周全。层层相扣。赵高连自己的女婿都不放心。
至此。赵高全部控制了秦朝国都咸阳的局势。
子婴如何能杀死赵高?
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后。玉玺等都到手了。秦朝的国君是嬴姓赵氏。赵高借助自己也属于嬴氏一个大家族的后人。意图登基为帝。结果遭到了朝臣的集体抵制。无奈之下只好传位于子婴。但有鉴于六国复立。子婴只能称秦王。不能称帝。子婴是赵高预计中的傀儡。借此赵高可以继续清除朝廷中的反对势力。实现自己的帝王梦。
子婴继任秦王46天。刘邦军队兵临城下。子婴投降。后项羽到咸阳诛杀秦朝宗室殆尽。
其他观点:
赵高在秦朝也算是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了。尤其是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的命运几乎就直接掌握在赵高这个宦官的手中了。他矫诏扶立胡亥继位。又诛杀皇室成员和朝中重臣。继而指鹿为马。逼胡亥自杀。又把子婴扶立为秦王。
可以说。秦始皇去世之后。再没有谁能和赵高相抗衡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死在子婴手中。
赵高在秦始皇时期并不怎么受宠。甚至一度因为犯了法要被执行死刑。但他能言善辩。竟然说服秦始皇将他给放了。继续做他的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舆。也是这样的身份让他能实时掌握皇帝的动向。而且他还曾经教胡亥断狱。得到了胡亥的信任。这为赵高将来掌权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倒了。并死于沙丘。皇帝死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动乱。尤其是太子未立的情况下。
只不过这个时候。赵高、胡亥等人是第一时间知道秦始皇去世的。尤其是赵高。他当时掌管皇帝的符玺。对秦始皇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他们掌握了主动权。赵高将秦始皇准备发给上郡扶苏的信扣了下来。然后劝说胡亥继位。两人达成一致后。赵高又去劝说丞相李斯也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
此时的李斯是秦朝的丞相。位高权重。儿子娶得都是公主。女儿嫁的都是皇室人员。可谓富贵至极。他想继续保有这种富贵。于是答应了赵高的请求。
他们瞒下了秦始皇的死讯。秘不发丧。等赶回咸阳之后矫诏让胡亥继位。而扶苏和蒙恬则被逼迫自杀。胡亥成为秦二世之后。李斯继续做他的丞相。而赵高成为郎中令。官位虽然不是特别高。却因为秦二世的宠信而把持朝政。
他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劝说秦二世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轻易不与臣子相见。而赵高成为臣子与秦二世之间的沟通桥梁。至于怎么沟通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后来他又劝说秦二世启用严苛的律法。并将之前秦始皇看中的臣子都除掉。还劝说秦二世除掉了秦始皇的那些儿子、女儿。彻底将秦二世变成了孤家寡人。
而原本作为丞相的李斯也被赵高设计入狱。并将他夷三族。而赵高自己做了丞相。由此位极人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连胡亥对他也忌惮三分。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指鹿为马。将一头鹿牵来。对秦二世说是马。当胡亥质疑的时候。赵高转而询问群臣。
群臣的反应比较有意思。有些见机不妙的就低下头沉默不语。有的直接站在了赵高一边。赵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也有一些正直的臣子说是鹿。不过这些人后来都不知所踪了。
看到臣子们反应不一。胡亥不敢和赵高硬碰硬。只能眼不见为净。躲起来狩猎。并在赵高的劝说下搬进了望夷宫居住。躲起来逍遥快活的秦二世哪知道外面早已战火连天。秦朝危矣。而赵高也已经和项羽取得了联系。
赵高怕这件事被秦二世知道。遂称病不朝。即便如此。秦二世还是知道了王朝的处境。他忍不住派使者去责备赵高。惹得赵高决定除掉这个皇帝。
为了先发制人。赵高和弟弟赵成以及女婿阎乐谋划除掉秦二世。他们先是在宫中散布有盗贼的谣言。又让阎乐分一部分当盗贼。其余的人则作为守卫杀死了宫门的守卫。冲进了望夷宫。将秦二世包围。阎乐逼着秦二世自杀。
到了这个地步了。秦二世还想见一见赵高。但遭到了拒绝。他退而求其次。想成为郡王甚至百姓。只要能活着。可惜阎乐不给他这个机会。硬是逼着他自杀。
秦二世死后。赵高拿到了传国玉玺。想过一过皇帝瘾。只不过群臣不肯服从。他知道自己称帝的时机还不到。遂决定让子婴来做皇帝。但为了将来自己能顺利夺权。他以六国复立为借口。让子婴做秦王。而不是皇帝。这也就为以后方便赵高称王打下了基础。
子婴不傻。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结局会和秦二世一样。他也算是有志向的人。不愿意成为赵高的傀儡。他希望能振兴秦朝。所以他决定除掉赵高这个祸害。
子婴和两个儿子以及心腹宦官韩谈谋划除掉赵高。为了抢得先机。不被赵高控制住。子婴一开始就称病不出。赵高才不管这个。他让子婴斋戒五日然后参加继位大典。
子婴知道他的机会就在继位之前。这正是赵高戒备最弱的时候。因此在斋戒五日之后。他依旧称病不去参加。这样下面子的事情。赵高怎么容忍。况且定下来的继位大典必须如期举行。所以赵高在派人去请了几次还是不来之后。他自己亲自去请。
赵高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会一去不回。他刚迈进子婴的寝殿。就被埋伏起来的韩谈刺死了。赵高不是没有想过子婴会反抗。他以为子婴反抗至少会是在继位之后。等手中稍微有点力量的时候才能和他夺权。
他哪里想到。子婴会选择继位之前就要除掉他。一时的大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呼风唤雨了三年之久的赵高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秦朝的命运已经不可逆。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之后。就被迫向刘邦投降。秦亡。
其他观点:
我对此问题的观点如下。
1.赵高临死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达到恶贯满盈、人神共愤、天地不容的地步。当时的赵高由于玩弄权术所带来的无数无辜人员死亡。而且。杀人如麻。不要理由、不分老少。指鹿为马。为所欲为。想致死赵高的何止子婴一家。被其的迫害致死的生灵。他们的亲朋好友可以用人人得而诛之来形容。即使赵高不死于子婴的手上。相信也会死于非命。
2.子婴为杀死赵高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如父子商议。选取勇士。不听催促。拒不出门。安排严密。环环相扣等等。其目的就是等待赵高上门送死。务必一击致命。只杀赵高一个人。其他人员不问责。
3.赵高的得意忘形及粗心大意。当时的赵高。已经掌握了整个局面。秦帝国在赵高的把持下。人心惶惶。在杀死丞相李斯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求情。原因之一就是怕得罪赵高。以致于赵高得意忘形。在去子婴家去时。没有做好贴身保卫工作。由于粗心大意的认为。他只要去请子婴。子婴根本就不会反抗。更加不会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又树立了一个 傀儡皇帝。自己可以仍然为所欲为。
以上是本人根据历史小说或者传说写出的回答。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仅供参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17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二世,秦朝,项羽,秦王,自己的,始皇,丞相,皇帝,臣子,李斯
没想到大家都对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赵高如何控制秦朝的朝政?公元前207年。他陷害李斯及其主要支持者。腰斩李斯于市。至此赵高一步步控制了秦朝的政局。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