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闺女嫁了一个上海人!以前老是听人家说上海人怎么怎么不好。看不起外地人。在她和女婿谈恋爱的时候。我们老两口是反对的。怕闺女受欺负。但是从我们姑爷第一次来我们家拜访以后。我们就特别喜欢这个男孩子!姑爷是个医生。说话文质彬彬的。和我们东北老爷们撒开嗓子说话很不同。而且很体贴人很细心。每次和我们老两口还有我婆婆唠嗑的时候。特别的专注。我婆婆耳朵不好。有时候我们都嫌弃她老人家。不爱重复一遍遍的话告诉她。但是我们姑爷不会。只要婆婆问他回答他话。他都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给她听。哪怕重复好多遍。我老头子有时候看不下去。说你别理她。我们姑爷只是笑笑说:我喜欢和奶奶说话!所以我婆婆喜欢他喜欢的紧啊。而且我姑爷烧的一手好菜。到我家来。第一次就是他下厨。几个菜弄的色香味俱全。以前我听说上海菜甜的腻人。可也不是啊。我姑爷做的我们全家都爱吃。特别是我婆婆。一直说这辈子没吃过自己儿子烧的一顿饭。但是却吃到了孙女婿的。真好!然后不忘白我老头子一眼。我老头私下跟我说。男人做饭不好吧!我马上反驳他。有什么不好的?我这辈子没福气找个上海男人。所以天天伺候你!
我姑爷也特别疼人脾气好的我们老两口都看不下去。闺女从小也是个乖乖女。看到她老爸也怕的要命。但是硬被我女婿宠的上天了。冬天要吃西瓜。在上海的时候我们老两口看到还要半夜三更要我女婿做宵夜。我们老两口都看不下去。说人家明天要上班的。我们姑爷忙说:没事没事!每次都乐呵呵的去煮。然后第二天给她带回来。她想吃的东西!后来有了小孙女。更是把他们母女俩宠上天。我老头不止一次教育我女儿不能欺负姑爷。也不止一次叫姑爷不理她。可我们姑爷还是逆来顺受啊。俩母女天天作的一塌糊涂!如果在东北。人家肯定会猜测姑爷是不是工作不好。赚不到钱啊。其实不是的。我们老两口去医院看病。看到我们姑爷可是个外科主任。动手术一把刀。在医院对病人对下属可威风了。但是一回家对老婆孩子真的是好!我老头有时候直摇头。说。唉!上海男人!可我真的羡慕女儿呢!
再说我亲家。以前听说。上海婆婆都是很凶很势利眼的。其实真不是的。亲家们都是老师。他们跟女儿姑爷分开住。但是周末会一起吃饭。他们从来不插手小夫妻的生活。只是帮忙接送小孙女而已!有时候。亲家公也会为他们小夫妻做饭。看的我好生羡慕亲家母啊。亲家公也烧的一手好菜。过年如果在家吃的话。肯定是他们父子下厨。我看到亲家母和我闺女在那里吃吃瓜子喝喝饮料的。再看看亲家公和女婿在厨房忙。再看看我那死老头子。我就好羡慕!而且亲家公特别儒雅。说话和姑爷一样。软软糯糯。文质彬彬!亲家母也是和气时尚嗲嗲的。什么上海婆婆刁难人。人家忙的很。没时间天天整媳妇玩!
而且这几年我来上海久了。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讲秩序。男女平等。甚至女孩更得宠。人和人之间讲空间。守法。有原则。上海人讲法讲道理。并且他们极其的信任当地政府。当地政府也真的做实事。不讲人情只讲对错。环境干净。教育领先。医疗先进。城市硬件水平一流。他们的社保。福利也是相当好的!上海人根本不冷漠。你出去问路。热心的上海大爷大妈甚至会把你带到目的地。如果在家里碰到点事。居委会随时会来帮忙年轻人安居乐业。并且对这个极其的喜欢!
所以。不要道听途说上海。你来了。会真正喜欢的!
其他观点:
作为一个外地人。最近16个年头。我几乎没有离开过上海。不严谨的可以这样说。16年来我比80%以上的上海人待在上海的时间还长。这不是吹嘘。我几乎每天从浦东穿越到浦西。看到了浦江两岸16年的日出和日落。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的皮肤普遍不黑。当然也有粗糙的。凡是在上海生活几年的外地人。回到老家。人们一旦看到这个人是从上海回来的。都会认为这个城市很养人。因为皮肤黑的几乎都变白皙了。仿佛长江水从唐古拉山一路奔腾到东海。过滤了所有杂质。把精华都留给了生活在上海的人。
到了上海。你会猛然发现这个大城市的口语表达和北方不一样。北方大部分地区现在很少再用“俺娘。俺搭”这样称呼自己的爹娘了。上海不一样。俚俗的表达方式。你会听到\"阿拉雅。阿拉娘”。你会突然觉得这个城市也有乡野叫法。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前卫。
从\"阿拉雅。阿拉娘”这样的表达方式上。你第一次会发现。远东第一大城市也有乡情的一面。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甚至觉得有点土气。但这就是这个城市最接底气的叫法。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祖籍几乎都是江浙两地。山东和安徽的也不少。甚至广东和河北的也有。但祖籍是江浙两地的最多。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早餐被大饼油条覆盖。咸豆浆也有。甜豆浆也有。豆腐脑不叫豆腐脑叫豆花。而咸豆浆的吃法一定是来自浙江东部沿海地带。因为浙江人不太吃辣。东部咸口。这样的咸豆浆自然也会在上海流行起来。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每年的六七月份梅雨季节相当难过。干黄梅还凑活。但靠着长江的湿黄梅季节。空气中都是湿腻的。此时此刻。风扇是解决不了除湿的。唯有空调可以抵挡。并换来梅雨季节的一时舒爽。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饮酒也很凶猛。在上海的郊区。竟然也有早酒市场。上了年纪的。退休的人。喜欢赶早市。凌晨四五点就去某家固定的餐馆喝早酒。吃早饭。算是一个老年的聚集地。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番。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本地人很少创业。远东第一大城市自开埠以来。繁华了200多年。已经形成了职员文化。本地人有吃有喝。社保有保障。现在年轻人即便失业在家。居委会也会上门做工作。主动给安排工作。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的英文水平普遍很高。如果你在上海待得够久。你会发现凡是外地人带着子女在上海工作又上学的。一旦转学回家准备中考。回到老家。啥功课都跟不上。就是英语成绩能跟上。
到了上海。现在你会发现。在老家买同样一款品牌酒水。上海真便宜。老家小镇都比上海贵。在上海买蔬菜。买鸡蛋。单价和老家差不多。甚至多数更便宜。除了房价房租昂贵。其它说真的。平价!因为资源都流入了一线大城市。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普遍比较冷漠。不会很热情。上海人兄弟姐妹之间的走动。成家立业之后其实走动上也不会很大。上海这个城市的人际关系其实是比较疏松的。你会发现这直接造成了一个很好的现象。资源不会像小地方。被七大姑八大姨占用。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有钱的家庭。本地人都会给子女买品牌的东西。比如鞋子和衣服。都是大名牌。不知名的。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他们不会将就自己。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一个现象。上海人非常遵守契约精神。大部分上海人比较讲诚信。你出国。他们如果让你带一样东西。你买回来。他们给你钱。几乎不会让你久等。东西到手。马上给你钱。甚至知道价格的情况下。提前给你钱。
到了上海。你才知道。歌唱比较的大气的歌手毛阿敏。一代男神王志文。甄嬛娘娘孙俪都是上海人。这些人一度被认为是北方人。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11月份和12月份雨水比较多。在这个季节。香樟树总是湿漉漉的。伴随着马路边绿化梧桐树的落叶纷飞。一看就知道一叶落上海入冬。上海四季不太分明。脱了短袖。几乎就迈入冬季。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街头特别喜欢排队。尤其是网红饮食。那是拍着长长的队伍。甚至风雨无阻。惹人好奇。最盛大的奇观一定是国际饭店下面的西饼屋外卖。那个蝴蝶酥已经超越主营业务住宿的收入了。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人虽然没有把面食当成主食。但是特别喜欢吃面。鳝丝面、刀鱼汁面、牛蛙面、大排面、辣酱面、大小馄饨都是他们的最爱。虽然这些面食可能被他们称之为点心。很多人就是偏爱吃它。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很多北方的哥们到了上海。从前在老家喝白酒的那套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了。很多人喜欢上了黄酒。可能也有入乡随俗被同化的缘故吧。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街头的五金店。非连锁的小便利店多数都是福建人开的。而最近10年。你还会发现。福建千里香大馄饨店完全取代了沙县小吃。成为了街头一道福建饮食名片。
到了上海。尤其是最近五年。你还会发现烩面店在上海的街头崛起。数量不断增多。几乎有和青拉餐厅分庭抗礼的趋势。只要你注意。你一定能观察到这个现象。
到了上海。你生活一段时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电视的人。欣赏能力尚可。你会发现上海本土电视有一大特征。新闻节目质量制作上佳。但是其他其他节目制作平庸。也可以说亮点不大。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到底有海派风度。服务业非常发达。小费盛行。小费与其说是服务的附加值。不如说是对人的礼貌和尊重。我认识一个酒吧里的调酒小哥。工资一般。小费收入让人惊讶。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人即便是矛盾了。争的不可开交。也几乎不会上演全武行。这不是上海人的特色。他们不动手。这是一种文明。这种文明直接上升到了当下的共识: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到了上海。尤其是最近10年。你会发现上海男人还是很喜欢外地女人结婚的。以至于有上海本土老人不无感慨地说:上海小姑娘们就不要左挑右选了。老大不小还不结婚。你们的资源都被外人占领了。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浦东有一条主干道叫浦东大道。修了很多年。我印象中从2008年开始修。有沿路居民说浦东开发以来没有休止过。但最新的消息称2021年底浦东大道将全线贯通。真可谓喜大普奔。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小姑娘家家都很高冷。如果你没有见过上海姑娘。你可以搜搜一个叫杜鹃的超模姑娘。上海的姑娘几乎都是她这样的高冷气质。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的男人。居家烹饪水平都很高。做菜也好吃。会买菜。会烧饭。几乎不会干头脑发热的事情。虽然有“小男人”之称。但是抛头露面的还是上海男人。上海自从有了范志毅范大将军。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上海小男人的称呼也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上海。我有个连云港东海县的大学同学。走过岭南。到过东北。去过西北。也从在上海三年。他说。走来走去。还是上海的城市人文最吸引人。满满的契约精神。办事不费劲。不需要怎么求人。就能按程序办好事。这在其他地区真的很少见。
对此。我深以为然。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开明睿智。追求卓越。这就是这个城市的16字精神。或许待在这个城市不舒服。总想逃离。但是逃离之后。你总会进行横向比较。2500万常住人口。不管你有没有沪籍。你在这里。都是他的一份子。加油!我也加油!
(看到这个题目。没有章法地一顿感慨。思维不连贯。见谅。有失偏颇和公允处。多多指正!)
其他观点:
来到上海才知道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在上海不论干什么都有他的游戏规则。在大家遵守游戏规则的范围内。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你怎么玩都没人说你或排斥你。但是你违反了游戏规则。不论你是上海人或者是外地人。大家照样会看不起你。不和你玩了。你搬什么后台都没用。
说上海人排外。其实是不了解上海。上海排的不是单一的哪个人。而是不遵守上海游戏规则的人。只要你不想遵守上海的游戏规则。你肯定是融入不到里面去的。必定是被在上海生活的人排除在外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 有没有对视力好的水果推荐?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36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上海,姑爷,你会发现,上海人,都是,也有,的人,在上海,老两口,喜欢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什么事情去了上海才知道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闺女嫁了一个上海人!以前老是听人家说上海人怎么怎么不好。看不起外地人。在她和女婿谈恋爱的时候。我们老两口是反对的。怕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