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驿卒出身。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张存孟起义军。后来。他辗转投入高迎祥麾下。随着义军不断壮大。作战勇猛的李自成被称为闯将。崇祯九年。他被推为闯王。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城。一举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不久。山海关一片石(地名)之战。大顺军遭吴三桂关宁铁骑和清军的联手夹击。惨败而回。李自成匆匆在明宫武英殿内举行即位典礼。随即放火焚烧宫殿并仓惶撤出只待了短短42天的北京城。
之后。面对清军与吴三桂部的追剿。李自成数战数败。被迫转战南北。并于1645年行军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他率20骑入山侦察地形(亦有打粮之说)。突遭乡民袭击。李自成从此失联。不知所终。
一直到今天。关于李自成的迷踪和死因仍无确切说法。综合各类记载和传闻。大致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死于九宫山说”和“禅隐夹山寺说”。
据《明史》和《小腆纪年》以及《南疆逸史》等文献记载。李自成率大顺残军抵达湖北九宫山时。见闯王大势已去。队伍逐渐散去。自成本人领20骑进山。被乡民程九百、金一柏等人用铁锄 击毙。同治年间的《通山县志》对此也有记载。但“九宫山罹难说”也有两点可疑之处。首先是清英亲王阿济格在奏报中说闯王遗骸“尸朽莫辨”。其次是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在给唐王的奏报中说“职在九宫山已将李自成斩首。但亲兵将首级不慎丢失”。从他两人呈上的奏报可以看出。事发时他俩均未在场。也没亲自验看过闯王遗骸真伪。所以语气写的含混莫名。或许是从部下嘴里听来的消息。
民国学者申悦庐最先质疑闯王“九宫山死难说”。他认为李自成兵败后并未死于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某。他本人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老死于湖南石门县夹山灵泉寺。如此离奇诡异的说法。真的能信吗?
申悦庐这个推断主要依据是清顺治时期醴州知州何璘所作《书李自成后传》之阐述 。何璘在经过实地考察。仔细询问当地老人以及寺僧后。认为李自成并未死在九宫山。而是制造假象。迷惑并摆脱清军以及南明政府军的追击。在从湖北公安逃到湖南澧州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大顺军将士见闯王再难成事。于是纷纷另谋出路。到安福县(今石门)境内时。李自成甩开十余名亲随。单独一人来到夹山灵泉寺剃度出家 。他就是夹山寺的祖师“奉天玉大和尚”。
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奉天玉”暗含“奉天王”之意。“奉天”。一个老僧。要那么大的法号作甚?夹山寺内还收藏有奉天玉大和尚的画像。但其人双目炯炯。和《明史》记载的李自成“眇一目”即瞎了一只眼的形象有所不符。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炳麟)赞同“九宫山遇难说”。为证明自己的论断。他亲自来到石门夹山寺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寺里住了半月。考察到李自成归隐期间曾作《梅花百韵》来赞赏寒梅的品格。他搜集到其中5首。经考证后断为“托名伪作”。并以此作为驳斥“闯王出家夹山寺”之说最具权威性的有力证据。李自成究竟是死于九宫山还是禅隐夹山寺。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或许。学界对李自成最终结局的研究还会继续。随着研究深入。或许会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现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从而向世人彻底揭开这一谜案的终极真相。
其他观点:
李自成是被用锄头砸死的?农民领袖死于农民之手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在373年前的今天。1645年7月26日 (农历闰六月初四)。李自成九宫山被杀。那么。李自成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听萨沙说一说。
李自成可以说是土包子的典型。将非常好的牌。打的一败涂地。
究其根本。在于李自成集团的档次太低。除了没文化的农民战士以外。文人基本都是档次较低的小知识分子。这个团体缺乏有军事、政治战略远见的谋士。这导致李自成昏招跌出、狂妄自大。最终自取灭亡。
至于李自成的死。大体有三种说法:
第一。自杀说
这个观点在50年代非常盛行。
这并非是当时的学者不了解真实历史。只是政治原因而已。
对于李自成的定位就是农民武装起义。如果被农民所杀。岂不是农民杀农民?
在特殊的年代。这当然是不能说的。
这种说法的根据。来自于满清将领阿济格的报告:李自成20多人被农民围困。不能逃脱。于是自缢而死。
阿济格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发现李自成的尸体。也不知道他死在哪里。
甚至。稍后阿济格又报告李自成可能逃走。被多尔衮严厉训斥。
后阿济格被从亲王贬为郡王。理由之一就是:谎报李自成死亡。
显然。这种说法不可信。没有任何依据。
第二。逃走为僧说
这种说法也是金庸在小说中的观点。就是李自成没死。
他化妆逃到湖南石门夹山寺。法号叫做奉天玉和尚。活到康熙年间以70多岁善终。
遗憾的是。这个说法早就被学术界否定:80年对和尚墓的发掘。也没有发现任何可靠的证据。
相反。还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
奉天玉和尚活着的时候。同满清地方官员来往很多。
如果他真的是李自成。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这么做。
当时见过李自成的人很多。知道他相貌的人更多。况且他还瞎了一只眼睛。谁认不出来?
相反。这个奉天玉和尚是有画像的。他的双目是完好的。压根和李自成就不是一个人。
这不符合基本逻辑。多是民间野史以讹传讹、无聊历史学者牵强附会罢了。
第三。被农民杀死说
这种说法很明确。李自成带着17名部下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侦查地形时被杀。
那个时代。到处都是大乱。土匪、散兵横行。山民以村子为单位建立自卫团体。保护村寨。
当地1个大村子的农民武装。很快发现这伙人。
李自成他们的面目凶恶。又不是明军打扮。山民们立即认为是来劫掠的土匪。
于是。山民集中数十人发动突然袭击。
李自成一伙人数太少加上猝不及防。迅速被打散。李被当场打死。
当时史料记载:山上非常泥泞。李自成的马不能奔跑。被农民程九伯追上用锄头打下马。两人在泥水中肉搏。李自成一时拔不出刀。好在李自成毕竟打了一辈子仗。还是把程九伯压在身下。程九伯急忙呼救。他的外甥金姓青年赶来。一铲子将李自成打倒。两人又连续砍杀多次。将李自成杀死。
这伙农民并不知道打死的是李自成。只是拿走了随身物品。
后发现情况不对。揣测可能杀死了李自成。山民们畏惧会被报复。纷纷离家逃走。
事实上。大顺军确实来报复。
他们夺走了李自成尸体给予安葬。然后将附近的1个村子屠杀了一通。
这边。失去领袖的李自成部下数万人瞬间分崩离析。
这也客观证明。李自成确实是死了。
自然。对于这种说法也有疑问。主要是没有找到李自成的尸首和印章之类物品。
不过。目前史学界基本都倾向于这种说法。因为证据最多。
其实。萨沙个人认为。李自成无论是怎么死的或者逃走为僧。并不重要。
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自成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也就无足轻重。
即便李自成再活了几十年。也不过是1个普通的老头子。再也不是什么李闯王了。
换句话说。他活着也和死了差不多。
再退一步说。李自成部下滥杀了那么多无辜农民(从《明史》的记载来看。李自成的农民军多次屠城)。现在死在农民的锄头下。也算是天理循环吧。
声明:本文参考
王兴亚 《也谈李自成之死》
张国光 《李自成抗清殉难于湖北通山辨》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其他观点:
1645年正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军走出西安东门。开始了人生中最后一段旅程。
这是一段令人无奈、悲伤。甚至有些扑朔迷离的旅程。
雄心尤存
离开西安后。李自成在商州会合从陕北退下来的李过。然后走向武关。
6年前。李自成兵败。他仅率18骑突围而出。就是隐蔽到了这一带的山地。他们在这里积聚力量。东山再起。
如今的情况。比当年还要好一些。
尽管丢掉了潼关。但陕西、宁夏大部地区。仍然由大顺军掌握。清军要全部夺取。尚需时日。
尽管损失了大量精锐。但大顺军仍然拥有数十万大军。而刘宗敏、牛金星、宋献策等文武人才依然相随左右。李过由陕北迂回数百里来会合。似乎也说明大顺军仍然拥有相当的凝聚力。
果然。农民军的转移十分顺利。
正月二十九进入河南。二月初五。进占南阳、邓州。随即。进入重镇襄阳。
号称拥兵数十万的军阀左良玉。不敢与大顺军相抗。以清君侧为名。放弃武昌。顺流东下。
不久。李自成进入了武昌。
南阳、襄阳、武昌。都是重镇。李自成却势如破竹。轻松夺取。看起来。天无绝人之路!
进入武昌后。李自成设立官吏。铸造钱币。大有大干一场之意。
旋即。李自成对众将说出了自己的战略规划:西北既不定。东南讵再失之!
自武昌顺流东下。攻取江南!然后再与清一决高下!
雄心尤存。只是风云已变。
众叛亲离
李自成离开西安时。陕西、宁夏仍有大部在李自成之手。
然而。这些地方官员、武装。许多都是由大明投降过来的。对闯王并无忠心。
李自成一撤。各地文武纷纷归顺大清。宁夏节度使更是率全军归顺。
而李自成的主要将领中。也有不少人背叛了他。
李自成离开西安不久。“宋天官”宋企郊就开溜了。
李自成离开襄阳。留在襄阳的首席文臣牛金星就降清了。
众叛亲离之下。风云也突变了。
风云突变。改变计划
据说。李自成自武昌东进的那一天。“阴霾四塞。暴风烈雨。旗枪尽折”。此不详之兆。李自成当夜改变决定。决心向南发展。
实际上。迫使李自成改变计划的。不是武昌江面的风。而是天下大势的风。
众叛亲离之下。天下已风云突变。
由于陕西、宁夏等地的大顺官员纷纷投降。因此。清军在西北基本上没有多作逗留。
二月底。刚刚结束陕北作战的阿济格、吴三桂。马不停蹄。立刻扑向湖北。
留守襄阳的牛金星降敌。更是使湖北的门户大开。李自成在湖北已经站不住脚。
而李自成东下之路。也发生了巨大变数。
左良玉去世。其子左梦庚降清。并击败了先行东下的农民军。
李自成紧急下令李过攻打荆门州。也就是三国时期的江陵。
如果打下荆门州。李自成还可以选择入川。
然而。情急之下。时间紧急。李过一时攻不下荆门。又耗不起时间。遂放弃。
湖北已经站不住脚。东下、西进之路又被阻塞。李自成的战略企图已经无法实施了。
向南发展。已是李自成唯一的出路了。
三月。就在李自成向南运动后。阿济格、吴三桂追到汉阳。击败了刘宗敏、宋献策、左光先所部。刘宗敏被杀。宋献策归顺。
不过。阿济格以为李自成仍在东去。遂沿江东追而去。
如此。李自成获得了向南发展的宝贵时间。
九宫山
为向南发展。李自成引军到蒲圻。进入九宫山地区。
九宫山。在湖北、江西、湖南交界之处。且山势复杂。是“三不管地区”。
据载。进入蒲圻时。李自成身边带有三万兵马(另其他地方仍有数十万大军)。而当地只有小规模的地主武装。没有明清正规军。
然而。李自成却在此地“蒸发”于史海了。
莫名其妙地“消失”。也给历史留下了无限悬念。
结局之谜
对于闯王的结局。有多种说法。
1、被地主武装袭杀。
李自成率二十八骑登九宫山。观察地形。
结果。当地地主武装不知是李闯王。以为就是普通贼寇。遂伏击。杀害了李自成及同行二十八人。只有张双喜飞马逃走。回报军中。“贼满营聚哭”。
这个说法。来自南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
他的说法应当是最有说服力的。
在当时的重要武装中。何腾蛟是距离李自成最近的。李自成“蒸发”后。李过、郝摇旗等大顺军余部将领与何腾蛟联合作战。因此。何腾蛟在“第一手资料”上似乎最有发言权。
2、病死。
《明季北略》记载。“大清朝有贺表谓病故也”;《明季遗闻》说他“病死罗公山。其侄一只虎以帝礼葬之”。
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
《明季北略》和《明季遗闻》。都是有一定史料价值的书籍。但也多见谬误之处。
相反。大清一直不明确李自成的下落才是更为可信的。
《清世祖实录》明确记载。阿济格先汇报说李自成已经自缢。后又说“或存或灭”尚待察访。结果。多尔衮为此严厉斥责了阿济格。
其实。大清入关。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帜。以剿灭流寇为其“义”。如果明确李自成死讯。自然是要大力宣传的。
之所以不敢明确。就是确实不确定李自成下落。
如此。“有贺表谓其病故”的道听途说之言并不可信。
何况。当时的李自成才39岁。身体很好。而农民军当时并没有流行病的记载。李自成突然病故的概率确实极小。
3、出家。
还有一种说法:李自成跑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出家为僧。
这种说法认为:李自成进退无路。心灰意冷。遂遁入空门。在夹山寺。他自称“奉天玉和尚”。并留下了许多诗句。
这个说法。见诸乾隆文《书李自成传后》一文。
这种说法是最不可信的。
李自成虽败。但当时仍不算是“走投无路”。
他仍然拥有数十万大军。而当时湖南境内明军的防御是极为薄弱的。
后来。李过很轻松就攻取了常德。李自成余部坚持斗争了很长时间。
而且。当时大清仍未渡过长江。大清、南明、张献忠、李自成仍然各拥重兵。李自成仍然具备相当生存空间。局面比当初只剩十八骑时要好得多。李自成何必放弃呢?
再者。当时李自成是明清双方都公认得“贼”。如果李自成真的要避起来。又怎么会自号“奉天玉和尚”?这是怕别人不知道他就是李自成吗?
这种说法。显然是最不可能的。
不过。由于这种说法。留给了李自成“活路”。给人留下一些遐想。因此。也广为流传。
李自成没有夺取天下的能力。
因此。在大清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众叛亲离。其失败已不可挽回。
然而。李自成毕竟是百折不挠的斗士。他并不会轻易放弃。
因此。他不太可能在尚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早早遁入空门。退出历史舞台。
李自成是一个刀山火海中磨练出来的领袖。
用兵之时。他身先士卒。只率少许人马亲自进行侦察是常见的。同时。他衣着朴素。与一般将士无异。不容易被认出来。
因此。在亲自侦察时遭遇地方武装的袭击。在被杀后没有被认出来。是最为可信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429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闯王,奉天,大顺,说法,农民,湖北,武昌,九宫山,襄阳,向南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的李自成是怎么死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驿卒出身。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张存孟起义军。后来。他辗转投入高迎祥麾下。随着义军不断壮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