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原创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刘邦给刘太公建了一座城。让他尽情玩耍。

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是刘邦的老爹刘太公了。当年刘邦在家特别没有出息。虽然是亭长。但是跟街溜子没什么差别。因此刘太公是恨铁不成钢。常常抱怨。

可是有一天刘邦做了皇帝。这下子刘太公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刘邦这家伙还故意来嘲讽自己的老爹:当年你觉得我最没出息。现在你觉得呢?

刘太公可不敢再顶嘴了。那时候可没有确定以孝治天下。万一说错话。可能要被拖出去打屁股。但是刘邦却表现得非常孝顺。隔几天就过来给刘太公请安。

本来刘太公还接受这种仪式。可是时间长了以后。管家告诉刘太公:那是皇帝。可不能再这么给你请安了。说到底你也是他的臣子!

此后刘邦一来。刘太公就恭恭敬敬地拿着扫把在门口等着。刘邦嘿嘿一笑。就把刘太公封为了太上皇。

做了太上皇以后。刘太公觉得无聊。就把御花园开发成了自己的菜园子。但是他还是觉得没意思。为啥?因为他以前在丰县的时候。可以喝酒赌钱、斗鸡踢球。现在啥娱乐活动都没有了。

刘邦为了尽孝心。立刻在长安打造了一个新丰城。跟丰县那儿是一模一样。让刘太公到里面尽情地玩耍。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这么度过了自己的85岁人生。他去世后两年。刘邦也跟着去世了。

二、李渊躲在后宫。尽情地生孩子。

李渊把天下打下来以后。心里别提多激动了。谁也想不到当年做马仔的人。也能成为领导马仔的领袖人物。

不过他没高兴多久。因为他有一个厉害的二儿子李世民。李世民一口气就把李渊的两个嫡子都给干没了。再加上李玄霸此前已经去世。使得李渊只剩下了李世民这一个嫡子。

再加上当时京城已经被李世民的兵马给控制住了。因此李渊不得不默认让李世民做了太子。两个月以后。李渊就被迫做了太上皇。

没办法。再不让位。谁知道这个心狠手辣的儿子会不会对老爹下手呢?还是早点做太上皇算了。也落得一个清闲。

此后李渊做了10年的太上皇。这日子实在是没办法打发啊。因为跟坐牢一样。除了吃穿用度都很奢华外。想要出门遛个弯都不可能。除了自己的卧房外到处都有人监视。

那就在卧房里搞点事情好了。于是李渊就在后宫利用李世民送来的若干名美女开始生孩子。野史上说他一口气又生了30多个儿女。不过正史记载。李渊最小的俩儿子。都是在那10年里生的。至于女儿肯定也有。只是记载不详。

三、李隆基做了太上皇。还整天想要搞事情。

李隆基要是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挂了。那还能称得上一代明君。可惜这哥们寿命太长。安史之乱的时候。他一言不合就带着一家老小跑路到四川去了。

路上还不忘把自己心爱的杨贵妃给宰了。可就算是这样。也无法挽回自己在大唐将士们心目中的形象。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太子李亨果断留在了前线。负责镇压安史之乱。当然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提前登基。

于是李隆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了太上皇。要知道。李隆基的权力欲望那是相当大的。他压根就不可能长期被人家给架空了。

做了太上皇以后。李隆基依旧不忘搞事情。他不断给唐肃宗李亨的新朝廷派遣官员。尤其是宰相这一个级别的官员。李隆基也想安插。为啥?因为他想要架空唐肃宗。

气得唐肃宗差点撂挑子不干了!所以说唐肃宗是两面受气。一边要被太上皇李隆基的势力所渗透。一边要应付安史之乱的危局。真的是太难了。

等到长安被收复以后。唐肃宗就把李隆基从四川给接回来了。这个时候李隆基才正式开始了自己太上皇的生活。

因为接触不到权力了。唐玄宗就躲在后宫和宫女、梨园弟子们整天唱唱跳跳。日子也算逍遥。不过唐肃宗却对自己的这个老爹不放心。

宦官李辅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各种欺负李隆基。先强行让李隆基搬家。拿出了强拆的架势来。吓得李隆基差点从马上摔下来给摔死。

唐肃宗对此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夸赞李辅国这家伙真懂朕的心思。所以说唐肃宗是真的要收拾唐玄宗李隆基了。

后来唐玄宗最贴身的宦官高力士被流放到了巫州。陈玄礼被逼着退休拿养老金了。就连玉真公主。也被逼着出家了。

唐玄宗身边所有可以相信的人。都被唐肃宗给撤了。你说唐玄宗这个太上皇晚年是不是太凄凉了?到了晚年这哥们估计是得了抑郁症。整天闷闷不乐。最终在78岁的时候郁郁而终。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去世的还有他儿子唐肃宗李亨。

四、最成功的太上皇乾隆皇帝。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最幸福的一个人。绝对是乾隆皇帝。这哥们25岁登基。做了60年皇帝。又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实际掌权时间高达64年。是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也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一位帝王。足足活了89岁。

当然了。这哥们还是最成功的太上皇。在乾隆85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做了60年皇帝了。当年有约定。做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

过去说这个约定。也没想着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现在不小心活了这么大。总不能提前去死吧?于是乾隆只好宣布自己做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嘉庆皇帝。

但是乾隆做太上皇的这3年多时间。依旧还牢牢掌握着权力。嘉庆的前三年多。一直都是傀儡状态。一直到去世。乾隆才放弃了权力。

所以说乾隆堪称史上最成功的太上皇。既能够让自己牢牢掌握权力。又能够让自己得以善终。还活那么大岁数。就问你还有谁?

总结:除了太上皇。还有一位无上皇。

太上皇大家很熟悉。但是无上皇似乎很少有人知道。不过这称呼早就被人家给准备好了。太上皇一般是皇帝的父亲。而无上皇。则是皇帝的爷爷。也就是太上皇的父亲。

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无上皇。就是北齐后主高纬。别看这孩子岁数小。才二十多岁。但是他在北齐即将亡国的时候。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果断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子高恒。

结果没多久。身为太上皇的高纬。又让高恒把皇位禅让给了高湝。虽然高湝不是高恒的儿子。但是高恒莫名其妙就做了太上皇。而太上皇的父亲高纬。自然就是无上皇了。

不过可惜禅让高湝的诏书还在路上。才走了4天时间。北齐就灭亡了。所以高纬这个无上皇也只当了4天时间。

参考资料:《史记》、《旧唐书》、《清史稿》、《北齐书》

其他观点:

历史上的皇帝很多。但太上皇却不多。历史上的太上皇却屈指可数。他们有的被逼无奈。有的功成身退。总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当上了太上皇。这也决定了他们最终怎样度过余生!

历史上的太上皇大致分为5种:

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但他这个太上皇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儿子刘邦的本事。因此老头没有在长安这样的大地方呆过。被追封太上皇后。刘太公跟着儿子到了京城长安。但是。和如今那些退休后随子女到大城市“享福”的老年人一样。刘太公也很不适应全然陌生的环境。他住的是深官大院。一望无际的亭台楼阁。显得死气沉沉。吃的倒是好。也有娱乐节目。可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舌头也就麻木了。娱乐节目看多了。也逐渐索然寡味了。为保证他的安全。刘邦甚至给他配备了专门的卫队。他到哪里。都有一帮彪形大汉跟着。终于。太公开始抑郁了。成天就没个笑脸。刘邦是个孝子。看到老爸不高兴。儿子很着急。终于刘邦发现太公常念叨乡下的日子。说老哥几个在一起唠唠嗑、下下棋。那才有意思呢!刘邦挠挠头。计上心来!不久后的一天。刘邦亲自来请太公。说要带他回老家看看。太公一听。高兴得路都不会走了。一行人出了宫。走了没多远。刘邦在轿外喊:爹。到了!太公下轿一看:哇。真到了老家的村口。但老头一想。不对啊!这没走多远咋就到家啦?最后才知道是刘邦请了工匠。照丰邑的样子重新建了一个“新丰”。把乡亲们全都迁了过来。老头很感动!这个“鸡犬识新丰”的故事。出自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事情真假不好说。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刘邦这样有出息的儿子。刘太公生活应该挺滋润!

其他观点:

太上皇高高在上。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实则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也不都是所有人愉快地度过余生的。也有一些人是十分悲惨的。

我来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太上皇。看看他们的余生是怎么度过的。

01。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太公。享受恣意人生。

刘太公有很多儿子。他起初最瞧不上的就是三儿子刘邦。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刘邦却是最有出息的一个。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说起来。因为刘邦起兵。刘太公差点还为此丢了性命。当初刘邦率领几十万大军将项羽的老巢彭城给夺走了。项羽一怒之下反攻彭城。又将刘邦给打得大败。还抓了他的妻子吕雉和父亲刘太公等人。

后来。刘邦与项羽鸿沟对峙。项羽盛怒之下命人架起大锅。准备将刘太公给烹了。刘邦情急之下只得装作无所谓。还对项羽喊话说。记得分我一杯羹!

项羽听完更加愤怒。就准备真的烹了刘太公。好在项伯出面阻止。刘太公这才得救。

刘邦与项羽达成议和后。项羽就将刘太公等人送还给刘邦。自那之后。刘太公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刘邦了。

刘邦称帝的时候。刘太公已经八十高龄了。起初刘邦只是像普通人家的父子一样。每隔五日去拜见一次刘太公。但后来刘太公的管家告诉他。虽然他是皇帝的父亲。但说到底是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

刘太公恍然大悟。便在下一次刘邦去见他的时候。拿着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这让刘邦十分惶恐。便问他这是为何。他便道出了其中原由。

刘邦回去之后将这事跟大臣们说。大臣们就出了个主意。说可以封刘太公为太上皇。这样就可以避免尴尬了。刘邦觉得很有道理。便下发了圣旨。同时还封继母李氏为太上皇后(弟弟刘交的母亲)。

因为这件事。刘太公就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个没有当过皇帝就成为太上皇的人。

刘太公住在宫中。也没什么其他爱好。就喜欢种种菜什么的。刘邦就在宫中开辟了一大块地给他种菜。

但是。时间长了。刘太公就变得闷闷不乐了。刘邦问他为何不开心。他说自己平生就喜欢跟商贩们为伍。偶尔喝点小酒。与人斗鸡、蹴鞠。但宫中没有这些东西。所以觉得不开心。

刘邦是个孝顺的儿子。便给刘太公建造了新丰城供他居住。还将刘太公的熟人们全部请过来陪伴他。他因此感到十分开心。快乐地度过了数年时光。八十五岁的时候才去世。

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新丰城)。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可以说。刘太公当太上皇的岁月还是很幸福的。儿子刘邦成了皇帝。自己也享受过人上人的生活。最终又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安稳离去。世上没几个人做得到。

02。最憋屈的太上皇李渊。晚年只能在破旧的宫殿里造人。

武德元年。靠着儿子们的帮衬。李渊当上了大唐皇帝。这一年他五十二岁。

在李渊当皇帝的九年时间里。他因为偏袒太子李建成而引起李世民的不满。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被迫无奈。只得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则当了太上皇。

由于父子之间有嫌疑。所以李世民对李渊总体上是比较刻薄的。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李渊的居住条件不是太好。

李渊成为太上皇之后。将太极宫让给李世民。李世民却让他搬弘义宫。弘义宫是李渊当初给李世民修建的府邸。但李世民并不怎么住。而是住在秦王府中。

与高大宏伟的太极宫相比。弘义宫就狭小得多了。而且位置偏僻。十分冷清。再加上李世民长期不居住。弘义宫年久失修。显得有些老旧。

倒不是说弘义宫不能住人。只不过对于李渊的身份来说。生活条件前后落差太大。让他感到十分郁闷。

第二。李渊的政治地位不高。李世明也很少去看他。

一般而言。即便是成为了太上皇。在朝中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但因为李渊是被李世民发动政变给推翻的。所以他这个太上皇其实没什么权力。

不仅如此。李世民继位后还将李渊的一干心腹大臣给一一打压了。搞得李渊一点政治地位都没有。甚至连个说话的知心人都没有。而李世民因为心中对他有恨意。所以不怎么去看望他。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也很少请他参加。

举个例子来说吧。李世民每年夏天都要去九成宫避暑。但从不带李渊一起去。也不给李渊建造一处阴凉的宫殿居住。一直到李渊生病快要去世了。李世民这才假模假式的要修建一座宫殿给李渊避暑。结果还没修完。李渊就去世了。宫殿的修建工作也当即停止。

因为不受李世民待见。又没什么地位。所以李渊人生最后几年时间里。多半时间都待在宫中饮酒作乐。拼命造人。他最小的三个儿子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生的。要知道他那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真可谓老当益壮啊。

在度过了十分压抑的九年时间之后。李渊最终去世了。死时六十九岁。不过李世民还是对他进行了肯定。给他定谥号为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03。最有野心的太上皇李隆基。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凄惨离世。

李隆基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他前期很有作为。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后期沉迷享乐而无法自拔。尤其对杨玉环过分宠爱。结果让安禄山钻了空子。造成了安史之乱。

长安沦陷之后。李隆基仓皇出逃。准备带着杨玉环等人派到蜀地避难。结果走到陕西兴平马嵬坡的时候。随行将士爆发了兵变。逼迫他杀死了杨玉环。他随后一路逃到成都躲了起来。

由于李隆基的表现实在太差。这就给了太子李亨机会。他跑到灵武招兵买马。实力得到极大壮大。而后他登基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事实上。李隆基开始几个月都不知道自己成了太上皇。等他得知消息的时候。李亨已经有了十几万精锐人马。也打了很多胜仗。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还在灵武另外建立了一个朝廷。将权柄都收到自己手中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就不得不承认李亨的皇帝身份了。但他并不甘心。而是积极培植自己的个人实力。甚至派人与李亨争夺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但收效甚微。

等到李亨迎接李隆基返回长安之后。他依然没有死心。而是与李亨明争暗斗。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也因此认命。开始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当时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侍奉他的人依然是老朋友高力士。另有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保护他的安全。

高力士很会办事。给李隆基请来很多梨园弟子及美貌宫女供他玩乐。偶尔还跟妹妹玉真公主叙旧。他的生活因此过得倒也不错。算是比较安稳的。

但是。李隆基的美好生活仅仅持续了三年。大太监李辅国为了立功。便在李亨面前诬陷李隆基与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密谋。还与宫外之人来往密切。似乎有什么阴谋。

李亨本就担心李隆基不肯罢手。便下令将李隆基迁往西内甘露殿居住。由李辅国负责实施。

可怜李隆基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要来回折腾。但这还不是最惨的。李辅国在他搬迁的时候。竟然带领五百骑兵拦住了他的去路。还对他剑拔弩张。将他吓得从马上跌了下去。

等李隆基搬到甘露殿之后。李辅国又找借口清洗了他的亲信。其中高力士流放蜀地;陈玄礼被革去职务。贬为庶民;玉真公主作为返回玉真观。没有旨意不得外出。

不仅如此。李亨还大规模裁撤了李隆基宫中的宫女太监。并安插自己的亲信到李隆基身边侍奉。李隆基因此变得孤单寂寞。连个可以说话的知心人都没有。

在忧郁寡欢中度过了两年之后。李隆基因病去世了。死时七十八岁。当太上皇的时间是八年。

04。最奇葩的太上皇拓跋弘。为了争权而选择退位。最后被母亲杀死。

拓跋弘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他是个好孩子。从小就聪明睿智、仁孝友爱。而且胸怀大志。以拯救苍生为己任。

拓跋弘十一岁的时候。父亲拓跋濬去世了。他因此登基称帝。但他的日子过得不怎么如意。因为大将军乙浑权势熏天。在朝中大肆铲除异己。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不过。拓跋弘的母亲冯太后是个厉害角色。他为了让儿子大权独揽。就联络反对乙浑的大臣。密谋将乙浑给杀死了。

但让拓跋弘没想到的是。冯太后也不是个善茬。她在除掉乙浑之后。趁机以拓跋弘年幼为由临朝称制。拓跋弘因此成为傀儡。依然无法掌控朝政。

再加上。冯太后这个人生活不怎么检点。与多个臣子存在不正当关系。拓跋弘因此更加郁闷了。逐渐对权力没什么兴趣了。也对世俗之事感到厌倦。并有了出世之心。也就是出家当和尚。

起初。拓跋弘准备将皇位传给叔叔拓跋子推。但冯太后和群臣都不同意。他便将皇位传给年幼的儿子拓跋宏。自己当了太上皇。这一年他不过十七岁而已。

所有人都以为。拓跋弘这一生就这样了。但他成为太上皇之后没多久。又突然对权力燃起了欲望。

为了从冯太后手中夺回大权。拓跋弘以太上皇的身份布告天下。自己将替代年幼的儿子处理朝政。还在京郊举行大型阅兵仪式。宣告自己才是最高统治者。

不仅如此。拓跋弘还带领军队出征柔然。并以太上皇的名义发布诏令。颁发了很多改革措施。在人事方面也有很大的动作。

在拓跋弘的不懈努力下。冯太后逐渐被排挤出权力中枢。既然他并不是真的对权力没有欲望。那他之前为何要当太上皇呢?

原来。拓跋弘并非真的想当太上皇。他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其目的就是解除自身的束缚。并将冯太后推上太皇太后的位置。这样冯太后干涉朝政就显得不那么合情合理了。

冯太后将儿子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内心感到十分担忧。但拓跋弘显然低估了她的权力欲。为了能够重新掌权。她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发动政变将拓跋弘给抓住关押起来。随后拓跋弘就不明不白死在了大牢中。这一年拓跋弘才二十三岁。

拓跋弘一共当了五年太上皇。他的行为看起来很奇葩。实则是无奈之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十分明智的。只不过姜还是老的辣。他最终还是败在了冯太后手上。

05。最虚伪的太上皇乾隆帝。退位之后依然大权独揽。

乾隆帝一生顺风顺水。他当皇子的时候无人跟他争位。因而顺利登基;在位期间又国富民强。因此开创了一番伟业;等到他年老之时。儿孙满堂、承欢膝下。他由此感到志得意满。

乾隆帝在位的第六十个年头。已经八十五岁的他。为了不超过康熙帝的在位时间。便禅位给儿子嘉庆帝。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

乾隆帝既然当了太上皇。就应该放权给嘉庆帝。再加上他年纪大了。不具备继续处理朝政的能力。就更应该放手了。

但是。乾隆帝的权力欲实在太大了。哪怕他说话不利索。看东西也不是很清楚。他依然想要将大权握在手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乾隆帝称太上皇之后。依然住在养心殿。而嘉庆帝只能在皇子居住的毓庆宫暂住。

并且。乾隆帝还宣布。嘉庆年号只对外使用。对内则依然使用乾隆年号、批阅奏章和人事任免等最重要的大权。依然掌握在乾隆帝手中。嘉庆帝只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自行处置。

不仅如此。乾隆帝在上朝的时候。继续坐在皇帝宝座上。嘉庆帝只能坐在一边。而且没什么话语权。因为另一边还站着和珅。他是乾隆帝的传话筒。负责传达乾隆帝的决定。是真正掌控朝政的人。当时人称二皇帝。

实际上。乾隆帝虽然是太上皇。但与之前当皇帝的时候并无二致。嘉庆帝则只能唯唯诺诺。跟太子没什么区别。

别人说乾隆帝老。他还不服气。硬是又通过选秀。挑选了两名十八岁的少女为妃。但他已经动不了了。因此这两名妃子到死都是清白之身。这对她们来说也是很残酷的了。

乾隆帝还特别喜欢给自己歌功颂德。他不仅称自己为十全老人。还举办千叟宴来收买人心。但实际上在他的统治下。帝国已经出现了崩塌的迹象。不但在科技和军事等方面开始落后于西方。而且官场腐败、内乱不止。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将要交给儿子的。只是个烂摊子而已。

在当了三年多太上皇之后。乾隆帝去世了。死时八十九岁。他的实际执政时间达到了六十四年之久。

当然了。以上只是历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太上皇。实际上我国历史上一共有二十六位太上皇。除了追封的几位之外。大多数太上皇都过得不是太如意。因为他们都是被迫成为太上皇的。

比如说晋惠帝司马衷。他在八王之乱中被司马伦篡位。虽然后来复位了。但也只是个傀儡皇帝而已;

还有唐睿宗李旦。他搞不定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只能禅位当太上皇。最后在郁郁寡欢中离世;

唐昭宗李晔也是如此。当时宦官势力非常大。他因为得罪宦官而被废黜。当了几年太上皇之后。虽然被朱温再次推上皇位。但也只是个傀儡。最后还被朱温给杀掉了。

也有一些皇帝是自己不想当皇帝才当太上皇的。最典型的就是南宋了。连续出现了数次内禅之事。即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养子宋孝宗赵昚。赵奢禅位给儿子宋光宗赵惇。赵惇禅位给儿子宋宁宗赵扩。这四个皇帝除了宋光宗赵惇是因为生病。被大臣们逼着成为太上皇之外。其他人都是因为厌倦政事而退位的。

还有一些皇帝纯粹为了闹着玩才当太上皇的。比如北周宣帝宇文赟。他当皇帝的时候荒淫无道、声色犬马。大臣们都批评他。他为了落个自在。就传位给七岁的儿子。自己当了太上皇。然后堂而皇之地快乐玩耍。再也没有人说他了。

总而言之。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一般人是不愿意当太上皇的。大多数太上皇也都是被迫或者半被迫的。是没有权势的。甚至是凄惨离世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27

    太上皇,太公,刘邦,李渊,皇帝,儿子,拓跋,项羽,自己的,都是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27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27

    一、刘邦给刘太公建了一座城。让他尽情玩耍。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是刘邦的老爹刘太公了。当年刘邦在家特别没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