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原创

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导语: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陆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23年后。陆小曼远在台湾的娘家侄儿。才在苏州建立了一座陆小曼纪念墓。

陆小曼生前想和爱人徐志摩合葬的心愿。终是成了空。因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楷一直不同意!

徐积楷的小名叫阿欢。1918年出生。那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第三个年头。小阿欢出生没多久。父亲徐志摩就留洋去了。2岁那年。母亲张幼仪也去国外和父亲团聚。小阿欢留在家里。和祖父祖母生活。

长大后。阿欢才知道。母亲去了国外。过上了不堪回首、让人泪目的留学生活。在母亲生下弟弟彼特的时候。父亲逼着母亲签了离婚协议后。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去了。

母亲在德国独自抚养着弟弟彼特。幸亏有舅舅张君劢的帮助。可是。在彼特3岁的时候。却又意外夭折了。伤心欲绝的母亲在1926年回到了上海。阿欢又见到了消瘦的母亲。

之后。母亲带阿欢去北京念书。

此时的父亲早已回国。整日沉醉在与陆小曼的浪漫中。完全来不及眷顾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尚在成长中的阿欢。

1931年11月19日。父亲徐志摩坠机身亡。

13岁的徐积楷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飞机出事的地点接父亲回家。一遍狼藉的坠机现场。他们找到了徐志摩。

父亲的双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满泥血。面形很惨。应该是飞机坠地的时候。父亲还活着。而且父亲还经历过激烈的求生的挣扎。以至面部有些扭曲。

虽然13年的成长岁月里。父亲几乎都在缺席。但是。阿欢知道。从此后父亲要永远地缺席了。

在阿欢的记忆中。自己的祖父就从未曾接纳过陆小曼。

在父亲和陆小曼交往的时候。尽管他们相互爱的很深。祖父徐申如却一直反对。众所周知的原因。陆小曼当时是有夫之妇。

出生在封建社会的徐申如。对儿子惊世骇俗的感情非常反对。甚至不惜以断绝徐志摩的生活开支。来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哪怕有万人阻挡。父亲和陆小曼也没有投降!

1931年4月初。徐志摩的母亲病危。徐申如将徐志摩召回。当时。徐志摩想让自己的妻子陆小曼回来侍奉婆婆。却遭到了徐申如激烈反对。祖父说:

\"她若来。我即走!\"

后来。祖母钱慕英在4月23日去世。

陆小曼一身孝服赶来奔丧。祖父徐申如知道后。派人在半路上阻拦了陆小曼。无论如何也不准她进入徐家的门。为此。父子俩在母亲的灵堂前反目。

再后来。父亲徐志摩罹难。60多岁的祖父徐申如老泪纵横。对陆小曼的怨恨更深了一层。徐家对陆小曼的痛恨更是无以言表。以至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都不肯让陆小曼参加。

1944年3月21日。祖父徐申如病逝于上海。两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把祖父葬在了父亲的身边。

陆小曼本来就是富贵人家的娇娇女。空有一身才华。在丈夫徐志摩离世之后。不再日日交际。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为了生存。陆小曼和有妇之夫翁瑞午一直同居。翁瑞午不仅有爱人。还有几个孩子。这种剪不清理不清的混乱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徐家不待见陆小曼。但陆小曼是徐志摩名义上的妻子。在徐积楷看来。这种公然和有妇之夫同居。就是对父亲和徐家的一种伤害。

人人都有婚姻自由。陆小曼也有。既然陆小曼在后半生选择了跟别的男人。 那就可以说。她陆小曼已经不再是徐志摩的妻子好多年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再回来和父亲葬在一起呢?

徐积楷长期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他的思想应该与祖父徐申如不同。他对陆小曼的怨恨也与祖父有区别。

也许。在长大的阿欢心里。对父亲与母亲的婚姻。对父亲与陆小曼的爱情早就释怀了。后来。徐积楷在书中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知道父亲是个很热情。对朋友很真心的人。

尤其是父亲留在世间的作品。和父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都让徐积楷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在美国。徐积锴和父亲的老友胡适、梁实秋等人常常有来往。

他目睹和父亲同辈的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颐养天年。他多么希望自己才华横溢的父亲还活着呀!

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徐积锴忍不住说:

\"我觉得。我父亲命太苦!”

在他看来。父亲追求自己的爱情没有错。但是。陆小曼挥金如土。害得父亲为了生计身兼数职。四处谋钱。长年累月在京沪两地疲惫地奔跑。

陆小曼作为妻子。不仅没有在生活上照顾好父亲。还让父亲为了满足她奢侈的生活而把命送断了。

毫无疑问。父亲娶回的陆小曼。不是个好妻子。不过是个败家子罢了。

三少说:

不能是站在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做儿子的角度。徐积锴都不愿意将父亲和陆小曼在一起合葬。

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

其他观点:

1965年。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这个曾经的民国交际花。在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失去了丈夫徐志摩的宠爱之后。晚年生活变的非常的落魄。

她的骨灰在医院里一放就是23年。无人认领。直到1988年。他的娘家侄子才在苏州给她建立一个陵墓。把她的骨灰给安葬了。她生前的遗愿“与徐志摩合葬”终究未能实现。

此时。距离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已经过去34年了。

徐志摩抛妻弃子与陆小曼的结合。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一种浪漫。是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浪漫。但是对于徐家来说。却是一种痛苦。

她伤害了徐志摩的老父亲徐申如。伤害了善良质朴的原配张幼仪。更伤害了徐志摩幼小的儿子徐积锴。因此。他坚决拒绝让陆小曼和自己的父亲徐志摩合葬。

1918年。徐积锴在浙江老家出生。乳名阿欢。还在襁褓中的阿欢。没有享受到一丁点的父爱。徐志摩就迫不及待的要出国留学。因为他对自己父母一手包办结合的妻子张幼仪没有任何好感。生孩子也是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而已。

1920年。徐积锴2岁。母亲出国去和父亲徐志摩团聚。把他一个人扔在了老家。然而母亲这场出国之旅并不是什么温馨的团聚。而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此时的徐志摩。正在英国苦苦追求林徽因。张幼仪的到来让她更加的反感。经常对她冷言冷语。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把正在怀孕的张幼仪独自一个人扔在了英国沙士顿小镇。

1922年。张幼仪生下了他和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彼得。但是徐志摩没有看孩子一眼。回来后直接拿出了一份离婚协议。张幼仪忍痛签下了协议。徐志摩自由了。他迫不及待的回国。去追随林徽因。去寻找他的爱情。

可怜张幼仪。独自一个人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幸好有哥哥张君励的帮助。她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并在德国攻读了幼儿教育学。1925年。3岁的彼得不幸夭折。张幼仪黯然回国。

此时的徐志摩。正在追求爱情的路上越走越远。林徽因决绝了他。并很快和梁思成结了婚。这个时候。陆小曼出现了。这个女儿犹如尤物一般。正好符合徐志摩浪漫主义的爱情。

陆小曼当时是京城交际圈的名媛。父亲是民国财政部司长。丈夫是民国陆军中将王庚。一个标准的贵妇人。王庚和徐志摩是朋友。因为王庚公务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同陆小曼出席各种社交酒会。就经常让徐志摩代劳。

就这样。两个人擦出了火花。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陆小曼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执意要和丈夫王庚离婚。徐志摩也不顾父亲徐申如的反对。执意要和陆小曼结婚。

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如愿以偿的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但是。在这场繁华背后。是两个破裂的家庭。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断绝了和女儿的来往。断绝了在经济上给陆小曼的帮助。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也不再和徐志摩来往。

褪去恋爱中的浪漫与爱情之后。就是生活的财米油盐。陆小曼从小就是一个富家女。生活极度的奢侈。婚后她没有工作。徐志摩在上海租了一套三层楼的大洋房。陆小曼每天就是在家里打牌、开派对、看戏、买各种名牌包包。甚至是抽大烟。

为了供养这个“小金丝雀”。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兼了5份工作。在不同的大学里讲课。经常是北京上海两头跑。虽然他的收入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对于陆小曼来说。就是一个无底洞。

1931年。徐志摩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会。飞机在济南上空失事。是13岁的徐积锴和家人一起。去把徐志摩的尸首给运了回来。

徐志摩就这样走了。对于13岁的徐积锴来说。父亲。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在他前13年的生活里。父亲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而此刻。他走了。永远也再也不能见到了。父亲。就永远消失在徐积锴的生命中。正如他的诗歌一样“轻轻的。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于不让陆小曼和徐志摩合葬这件事。不仅是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在天有灵也不会同意。因为陆小曼。确实给他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徐家从来就不认陆小曼这个儿媳妇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父亲一手为儿子挑选的儿媳妇。也是徐家唯一承认的儿媳妇。

1925年。张幼仪从德国回到中国。此时的她已经和徐志摩离婚。但是徐申如还是对张幼仪非常好。送了他一套在上海的房子。让她居住。而张幼仪对徐志摩的父母也是非常的好。还认二老为干爹干妈。尽心的伺候。

对于陆小曼。徐申如是从来都不承认的。以至于当徐志摩出事以后。徐申如拒绝让陆小曼过去给儿子收尸。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也决绝让陆小曼参加。

原本。徐申如是每个月给徐志摩300元生活费的。但是自从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徐申如就把这笔钱给端了。所以。徐志摩才不得不兼5份工作。来养活陆小曼。

直到徐申如去世后。张幼仪见陆小曼生活困难。才有恢复每月给陆小曼300元生活费。给了很多年。

徐积锴对陆小曼有极大的恨意

徐志摩一生中有三个女人。原配张幼仪。梦中女神林徽因。小娇妻陆小曼。

对于陆小曼。张幼仪是没有多少恨意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每月给陆小曼300元生活费。张幼仪恨的是林徽因。因为当时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时候。和张幼仪还没有结婚。而陆小曼是在徐志摩离婚后才认识的。

但是。对于徐积锴来说。他当时还是一个孩子。他不可能去理解大人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给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爸爸不要妈妈了。和另外一个女人结婚了”。

另外。陆小曼虽是名媛。但是却不是一个过日子的人。为了维持她奢侈的生活。徐志摩才变成了“空中飞人”。全国各地到处去讲课。因此才出事。这些恨。都被小小的徐积锴记到了陆小曼的头上。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退掉了上海的大房子。生活上也收敛了很多。毕竟。父亲死了。丈夫死了。她已经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

此后的陆小曼如果以徐志摩遗孀的身份。安稳的过日子。或许还能获得徐家的原谅。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陆小曼居然与有妇之夫同居了。

这个人就是陆小曼的家庭医生。翁瑞午。

当年。陆小曼和王庚已经有了孩子。但是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陆小曼硬是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此后身体一直不好。徐志摩就给她请了一个家庭医生。帮她按摩。这个人就是翁瑞午。

或许是处于生活的无奈。她需要在经济上、精神上需要翁瑞午的帮助。或许俩人真的相爱。但是。毕竟翁瑞午也有家庭。陆小曼这样不明不白的和翁瑞午同居。显然让人无法接受。

如果你实在是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改嫁是可以的。也是法律所允许的。做小三就不对了。

正是由于陆小曼的这个做法。让徐家人认为。既然你已经和翁瑞午同居。那么事实上。你就已经不是徐志摩的妻子。也就没有理由去和徐志摩合葬。

对于父亲徐志摩。徐积锴一直是回避采访的。也很少谈到。直到100岁高龄才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父亲命太苦”。

徐志摩少年成名。一生最求浪漫的爱情。他和林徽因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但。又有谁知道。当他追求到他的爱情“陆小曼”以后。他其实已经被困在爱情内。非常的苦恼。意外的“走掉”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其他观点:

陆小曼唯一心愿。可以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谁捧起花的脸庞。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这是才子徐志摩的情话。徐志摩是民国时期多情的存在。也经常被冠以民国第一渣男的称号。

徐志摩的原配是张幼仪。并且和张幼仪生下了自己的唯一一个儿子。徐志摩不满传统婚姻的束缚。又大肆追求了林徽因和陆小曼等人。并且最终和陆小曼走入婚姻殿堂。

才子配佳人并没有成为一段佳话。甚至连最后的合葬都成为了奢望。为什么徐志摩儿子的态度如此决绝呢。且听漫谈君详谈。

第一、二人在一起并不光彩

陆小曼本是徐志摩朋友王赓的妻子。王赓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又被保送到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还和美国总统成为了同学。

王赓回国以后。代表中国去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的翻译和发言赢得了西方人的尊重。很为中国长脸。

因为王赓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需要出远门。他担心自己美丽的妻子出现什么状况。便托好友徐志摩来照顾。令王赓没想到的是。他把最大的状况放在了自己家里。徐志摩把陆小曼照顾成了自己的恋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在外面游。绿从天上来。

知道一切的王赓并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成全了二人。还警告徐志摩一定要照顾好陆小曼不可以做对不起她的事情。二人的结婚受到了全世界的阻挠。徐志摩的父亲和陆小曼的母亲都非常反对。但最终二人还是走过八十一难。互相为对方戴上了戒指。

第二、婚后并不十分的幸福

修成正果的两个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但真正过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时。他们的感情也就变味了。二人是新时代新世纪的恋爱。陆小曼也是一个十分新潮的女性。

陆小曼喜欢奢侈的生活。她追求一切美好的大牌。她出入酒会。出入牌场。甚至还染上了吸毒的恶行。

如此种种。都让徐志摩心中那个活泼美丽的女神形象大大受损。徐志摩也自然希望结婚以后的徐志摩可以非常顾家。二人为此经常吵架。

生活中一个过不去的坎就是钱。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来说更是如此。陆小曼是没有收入的。所以全部的担子就压到了徐志摩身上。

徐志摩在当时的收入并不低。但到底是一个卖弄口笔的作家。比不得大富豪大商人。更是难以应对陆小曼的巨额开销。所以徐志摩除了赚外快以外还不得不经常性的借钱。甚至和自己的前妻张幼仪都开过好几次口。有些人只适合恋爱。有些人大概就是这二人吧。

第三、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并不检点

徐志摩在去看林徽因演唱会的路上因为飞机坠毁而亡。陆小曼又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陆小曼因为和前夫离婚时堕胎。身体大打折扣。徐志摩在世是便为她找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推拿医生——翁瑞午。

翁瑞午经常性的给陆小曼做推拿和陆小曼聊天。一来二去二人便熟络了。成为了朋友。徐志摩去世以后。虽然徐家和张幼仪都会给陆小曼一些经济的帮助。但这些同她的花销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她的日子变的暗淡。

锦上添花之人可能会让人忽略。但雪中送炭一定让人铭记。翁瑞午便是陆小曼的碳火。翁瑞午经常性的来陪伴陆小曼。为她推拿同她说话。而且更加频繁的居住在陆小曼这里。

二人的绯闻穿的铺天盖地。二人也的确在一起了。翁瑞午或许对美丽的陆小曼有情。但陆小曼只对徐志摩有意。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便专注的出版全集。

陆小曼似乎在扮演着一个深情的守寡者形象。但是在外面看来。在徐志摩的儿子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拿着自己家里钱去养外边男人的荡妇。

第四、终究非亲生。有隔阂

徐志摩的独子是和张幼仪所生。他的名字叫做徐积锴。徐积锴自小便跟着母亲长大。他亲眼看着父亲为了追求外面和女人执意和自己的母亲离婚。他恨父亲更恨外边的女人。是她们害的母亲以泪洗面。是她们害得自己家庭破碎。

徐积锴对陆小曼没有后妈的善意。只有仇人一般的敌意。而且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张幼仪还为陆小曼提供了很长时间的生活费。在母亲高大形象的衬托下。徐积锴对陆小曼这种空有一张皮囊的女人更是讨厌。所以也不会同意她和父亲合葬。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是民国时期思想刚开放时的典范。陆小曼虽然吸毒拜金甚至当交际花。但她却为徐志摩收了心。她洗尽铅华。用几十年的时间为去世的徐志摩写合集。陆小曼是深爱着徐志摩的。

但是陆小曼的爱并没有为徐家所认可。也没有被社会所认可。以至于二人死后渴望同穴的简单要求也落了空。

(文/历史漫谈君 半青)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2:05

    陆小曼,父亲,摩的,自己的,母亲,二人,的人,祖父,儿子,爱情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2:05

    没想到大家都对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2:05

    导语: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陆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23年后。陆小曼远在台湾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