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大明16帝。一个比一个有个性。且都因某些因素黑得够惨。实际上大明皇帝草包的真不多。先说结论: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2、明成祖朱棣(永乐)。3、明仁宗朱高炽(洪熙)。4、明宣宗朱瞻基(宣德)。5、明宪宗朱见深(成化)。6、明孝宗朱佑樘(弘治)。7、明武宗朱厚照(正德)。8、明代宗朱祁钰(景泰)。9、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0、明惠宗朱允炆(建文)。11、明穆宗朱载坖(隆庆)。12。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3明英宗朱祁镇(正统)、。14、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明光宗朱常洛(泰昌)。16。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下面我们按照个人能力以及贡献度。进行评分。满分十分。
1、朱元璋排第一应该没有争议。个人能力10分。贡献度10分。论个人能力。在整个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朱元璋可以竞争第一。出身贫农。做过和尚。化过缘。就这样一个人。论军事。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家。徐达也要略逊一筹。在前期所有大战。都是朱元璋亲自指挥的。论政治水平。在元末的废墟上建立起洪武之治。恢复生产。取消宰相。一个人干2个人的活。历史众多帝王中。唯有雍正可比。贡献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开创大明300年基业。定下的规则制度。治国方法。一直被明朝后面的帝王所模仿。
2、明成祖朱棣。排名第二也是毫无争议的。他几乎是个穷人版本的朱元璋。个人能力8分。贡献度10分。皇位靠竞争上岗。之后治国勤勤恳恳。一生征战。赫赫战功。在朱元璋时代名将先后凋零的情况下。朱棣也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将领。在位期间。五征蒙古。打击北元参与势力。迁都北京。修北京故宫。开创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修永乐大典。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反面教材就是乾小四的四库全书)。派郑和下西洋。大明帝国的国威传播到万里之外。永乐年间。是大明国势最盛的时候。可以媲美汉唐最强势的时期。
3、明仁宗朱高炽。个人能力8分。贡献度8分。仁宣之治的奠基人。朱棣之后最合适的守成之君。无奈天不假年。做了10个月皇帝就死了。朱高炽排在这个位置。可能是争议最大的。毕竟在位时间太短。且本人形象不佳(胖子、瘸子)。但朱高炽对大明王朝的贡献。尤其对朱棣这一脉的贡献是巨大的。其个人治国水平。也是被当时朱棣和朝臣认可的。朱高炽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治国水平上。他性格仁厚。深知大明经历了朱元璋的高压统治和朱棣的数次征伐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即位后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用来恢复被朱棣透支的国力。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也是按照他的路线在走。他的贡献其实主要体现在做太子时期。朱棣的一辈子几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因此作为太子(世子)的朱高炽。几乎长期坐镇北京。负责后方。而其也有自己东宫班底。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杨内阁”就是他发掘的。
4、明宣宗朱瞻基。个人能力8.5分。贡献度7分.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够当上太子。就是因为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出生后。深的朱棣喜爱。一直带在身边培养。朱瞻基作为“仁宣之治”主要执行者。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在守城之君里都算出类拔萃。对内继续坚持父亲仁宗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整顿吏治。恢复生产。使明朝迎来了真正的盛世。任用“三杨”。完善内阁制度。对大明开国以来一直困扰中央的藩王问题。朱瞻基先是御驾亲征兵不血刃平定朱高煦叛乱。随后收回三叔朱高燧的兵权。彻底解决了藩王的威胁。对外采取保守的外交政策。停止了郑和下西洋。越南用兵。转而专心发展国内经济。之所以朱瞻基排名不如他爹。主要原因是他在位期间。重用宦官。教宦官读书。为今后有明一代太监乱政埋下了祸根。
5、明宪宗朱见深。个人能力7.5分。贡献度7分.这位皇帝很多人不熟悉。可能最熟悉的莫过于和其奶妈万贵妃的感情了。其实朱见深作为皇帝来说并不差。他最大的贡献便是反击崛起之初的女真。“成化犁庭”真的是荡气回肠。在小编的心中。凡是对外取足够硬气且有能力硬气的皇帝。都是好皇帝。朱见深的童年是不幸的。太子两废两立。终于即位。他在位期间英明宽仁。恢复其叔叔景泰帝的皇帝号。选贤任能。平定西南叛乱。安抚荆襄流民。对女真族雷霆扫穴。荡气回肠。一时恍若明君。但其后期。逐渐怠政。设立西厂。进一步加强特务制度。设立皇庄敛财。设立传奉官。使得官员任命日益腐化。这三大弊政。使其大大减分。但其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大明并未在他手上衰落。
6、明孝宗朱佑樘。个人能力6分。贡献度8分。这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也是儒家普世价值观里最好的贤君圣主。和汉文帝、宋仁宗并称为三代以后的三大贤主。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有一个不幸的童年。靠着一群太监宫女的保护在万贵妃的毒爪下长大。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惩治奸邪。广开言路。为人勤俭节约。以身作则。他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圣主的一切品质。让大明在他的手上再次走上上升之路。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有夸大的成分。其缺乏对外的赫赫战功。对内治国也只是按照大臣们所要求的那样去做。没有一代雄主那样的开拓进取之心。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一个完美的好人。可惜天不假年。36岁便英年早逝。
7、明武宗朱厚照。个人能力8分。贡献度5分。与他爹明孝宗相反。这是一个被史书尤其是清朝史书黑惨了的皇帝。真正的朱厚照没有史书上那么的不堪。朱厚照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一个完美的父亲和母亲。因此养成了他随心所欲的性格。即使做了皇帝。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这在言官当道的明朝。注定是要被黑的。至于以贬低明朝宣扬自身的清朝。不黑他黑谁。虽然朱厚照做事放荡不羁。设立豹房。宠信刘瑾、江彬等宦官小人。且喜欢没事找事玩消失到处溜达。但是朱厚照大事从不糊涂。处事刚毅果断。弹指间诛灭刘瑾。平安化王、宁王叛乱。(宁王的有点水分。他本来闲着没事做。知道宁王造反。马上御驾亲征准备开打。结果人还没到。宁王已经被王阳明搞定了)。多次赈灾免赋。亲征打败蒙古小王子。正德年间也出现了李东阳、杨廷和、王阳明等贤臣。作为皇帝。虽然不算完美。但是他能力还是有的。追求自由的同时没有耽误国家大事。因此排在这个位置是合理的。
8、明代宗朱祁钰。个人能力5.5分。贡献7分。朱祁钰是个悲剧的皇帝。于大明最危险时候即位。任用于谦等。力挽狂澜于即倒。保住了北京城和大明江山。在位期间。虽然没有突出贡献。但是个合格的皇帝。也显然比哥哥朱祁镇更适合做皇帝。但是其心胸狭窄。猜忌多疑。废朱见深太子位。软禁回归的兄长朱祁镇于南宫。个人人品实在不敢恭维。其最大的贡献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即位。保住了江山。在位期间也算兢兢业业。按照北京守卫者的贡献。本该有更高的排名。但是北京守卫者主要的功劳其实还是在于谦和孙太后身上。因此只给了7分的贡献分。
9。明思宗朱由检。个人能力7分。贡献度5分。如果出身在一个王朝的中间时期。他会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皇帝。无奈。他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大明帝国。朱由检其实不是没有能力。其诛灭魏忠贤的手段能看出来他具备一个帝王该有的权谋心术。只是达不到那些雄主的水平而已。他可能是朱元璋和朱棣之后。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他拼命努力。想逆天改命。不想做亡国之君。但是就他接手的局面。就算朱元璋再世。也很难回天了。作为皇帝他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缺乏选贤任能的敏锐眼光。但是他确实是努力了。也做了自己该做的。当时的大明帝国。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为患。已经民心尽失。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又恰逢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他的能力足以做个优秀的守成之君。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崇祯排在这个地方。算是对他呕心沥血治国和君主死社稷的铁骨的一点敬意吧。
10。建文帝朱允炆。个人能力7分。贡献度4分。建文帝自小便被朱元璋带在身边培养。被立为皇太孙。其实个人能力是不差的。如果没有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叔叔。如果朱元璋不是害怕自己孙子镇不住那帮开国功臣而大开杀戒。那么朱允炆会是一个好皇帝。只可惜。叔叔猛如虎。自己惊艳不足。身边的大臣不是草包就是书呆子。最终只能给自己的结局留下个千古之谜。顺便引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便退出历史舞台了。虽然仅仅在位四年。但在位期间除了对朱棣的调兵遣将过于草率。其他方面还是合格线之上的。加上后面的几个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排个第十没问题。
11、明穆宗朱载坖。个人能力3.5分。贡献度7分。他是一个温厚平庸的人。在其善于权谋的父亲嘉靖的阴影下战战兢兢长大。作为一个皇帝。虽然能力平庸。但是他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所有的贡献。即位后。任用徐阶。高拱。李春芳、张居正等能臣。纠正其父的过失。致力于解决困扰明朝多年的南倭北虏的问题。北面与蒙古鞑靼议和。开放边境贸易。此举一解决了困扰明朝200年的蒙古边患。也为汉蒙两族带来了真正的和平。开放海禁。使得远洋贸易得到发展。但是他能力平庸。无法阻止手下众多大臣的内斗。明朝党争从此开始。虽然其在位仅仅6年。但是其宽厚仁慈的性格。使其手下众多能臣得以发挥。开创了隆庆新政的局面。隆庆帝宽仁有余而刚强不足。只能是一个太平盛世合格的皇帝。在文官集团日益强大的晚明。没有扭转颓势的能力。总而言之。他的贡献超越了他能力范畴的极限。
12、嘉靖帝朱厚熜。个人能力8分。贡献度2分。嘉靖是明朝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帝。也是个人能力相对比较突出的皇帝。同时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幸运儿。想想别人为了皇位打得头破血流。他却人家家中坐。皇位从天上来。如果明孝宗多生个儿子。如果明武宗多活几年生个儿子。如果有其他选择。绝对轮不到他的。嘉靖帝非常聪明。从即位之处。精于权术。轻松将群臣玩弄于鼓掌。20多年不上朝仍然牢牢掌握大权。但是嘉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他把全部精力用来控制群臣。和大臣斗。以及炼丹修道上去了。就偏偏不好好治国。明朝衰落从嘉靖朝开始。倭寇和北边蒙古一直困扰嘉靖朝。长期不理朝政。任用巨贪严嵩。导致国力下滑。民怨沸腾。总之。他有能力做个好皇帝。但是不想干。
13。明英宗朱祁镇。个人能力。5分。贡献度4分。他是一个好人。他的人格魅力让其即使身处蒙古囚笼。依然可以感化蒙古人为效忠于它。他一生两登皇位。但是却毫无建树。唯一做的好事就是废除了殉葬制度。总之。这是一个好人。不做皇帝。他是靠谱的朋友。负责任的丈夫。优秀的父亲。但是。他做不了一个好皇帝。
14。明神宗朱翊钧。个人能力6.5分。贡献度2分。前十年张居正辅政。在张居正的教导和太后的管教下。有成为明君的可能。创造了万历中兴的局面。第二个十年清算张居正。由勤变怠。后30年不上朝。荒淫无度。为明朝灭亡埋下祸根。万历智商不低。且在张居正的教导下。学业也算有所成。30年不上朝依然牢牢控制大权。足见其个人能力。但是和嘉靖一样。心事不在治国上。张居正死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动了“万历三大征”。也算开疆扩土。尤其是在朝鲜吊打日本古代战神丰臣秀吉更是荡气回肠。但是三大征几乎耗费了明朝仅剩的国力。从此以后。大明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15。明光宗朱常洛。个人能力3分。贡献度3分。在位时间仅仅为一个月。是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实在难以评价。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父亲万历喜爱。深陷国本之争。也错过了入学的最佳年纪。文化水平不高。即位后废除矿税算是一大德政。其余善法可陈。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做啥。因此功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6、明熹宗朱由校。个人能力1分(木匠手艺得分)。贡献度0分。明朝16帝里文化水平最低的皇帝没有之一。除了一手木匠绝活。几乎没有任何优点。重用魏忠贤。让风雨飘摇的大明雪上加霜。他不垫底谁垫底啊。
上面说了这么大。总结下16帝得分:1、朱元璋--20分。2、朱棣--18分。3、朱高炽--16分。4、朱瞻基--15.5分。5、朱见深--14.5分。6、朱佑樘--14分。7、朱厚照--13分。8、朱祁钰--12.5分。9、朱由检--12分.10、朱允炆--11分。11、朱载坖--10.5分。12、朱厚熜--10分.13、朱祁镇--9分。14、朱翊钧--8.5分。15、朱常洛--6分.16、朱由校--1分
其他观点:
明朝十六帝。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个性。让明朝充满太多的话题性。那么按个人能力和贡献度来排名会是怎样的呢?我姑且按自己心目中的排名来列一下。完全是一家之言。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这应该是无可争议的。作为历史上最难的开国皇帝。白手起家。从乞丐一跃成为皇帝。在整个皇帝群里都是佼佼者。他开创了大明帝国。在位期间被称为洪武之治。但是为政严苛。诛杀功臣。对待贪官手段残忍。其他都还是很不错的。论勤政跟雍正帝有一拼的。
第二。永乐大帝。他是通过造反得到的皇位。朱棣一辈子都在打仗。但是在位期间君臣努力开创了永乐盛世。还派郑和七下西洋。增加了大明的影响力。论能力和贡献度在十六位皇帝中仅次于他父亲。
第三。宣宗朱瞻基。仁宣之治的实际施行者。能排第三主要是他父亲在位时间太短。他综合了他祖父和父亲的政策。文武兼备。重用三杨。于谦等名臣。又亲征瓦剌。是少数的有为之君。
第四。仁宗朱高炽。同样开创仁宣之治。为什么排第四呢。主要还是在位时间太短。仅仅十个月。影响力不如他儿子。也不如他爹。但是论能力还是很厉害的。曾经靖难之役时。率领两万老弱病残守城抵抗五十万大军的李景隆。结果守住了。并且做太子期间很多政策制度都是他和群臣实行的。
第五。孝宗朱佑樘。这是大明中期的中兴之主。孝宗是一个模范皇帝。各方面做的都很不错。文治武功都有建树。让大明又恢复了生机。
第六。明宪宗朱见深。这个情痴皇帝。前期是很不错的。给于谦和他叔叔平了反。又安置了荆襄流民。更主要的是把女真打的找不到北的成化犁庭。但是他我也错误也有。设置西厂。又增加了一个特务机构。还有一点。从他开始设置皇庄。从此土地兼并问题开始严重。为日后留下危机。
第七。明代宗朱祁钰。他是被于谦公推上去的皇帝。期间重用于谦。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为大明延续了200年。然后明朝在经历土木之变后。经过他和于谦的努力。大明有了起色。但是他本人刻薄寡恩。对他兄长。侄子残忍。这是他的污点。
第八。建文帝朱允炆。作为失败者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尽管在位四年做的很不错。但是削藩问题出现失误。导致朱棣造反成功。最终自己也成了千古之谜。但是相比后面的几位。他是比较靠谱的。
第九。明武宗朱厚照。他是一个被黑化的皇帝。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儿子。堂弟继位又是一个小心眼。所以对他能黑尽黑。他是明代除了太祖。成祖。宣宗。英宗外。唯一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并且他对大臣很是宽容。即使官员对他出言不逊。他也是一笑而之。谈笑间解决了刘瑾之乱。宁王。安化王叛乱也悉数被灭。当然他的荒唐也很严重。自封大将军。建立豹房。行为举止怪诞。但是他在位时。明朝国势并没有太大的衰落。
第十。嘉靖帝。他是小宗继位的皇帝。要不是朱厚照没子嗣。弘治帝只有朱厚照。说什么也轮不上他。但是幸运落在他头上了。他是一个很聪明并且很会玩弄权术的皇帝。相继出现了大仪礼事件。壬寅宫变。皇帝变了。二十多年不上朝。一心求道。但是权力始终在他手里。不过从他开始。大明出现衰败相。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正是他在位时的真实写照。
第十一。明思宗朱由检。作为亡国之君。能排到这个位置。其他王朝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朱由检绝对是背锅了。他在位十七年。一直在想办法拖延大明亡国。采取各种措施让大明缓过来。但是内忧外患。还有天灾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坚持了十七年。还是失败了。大明亡在了他的手里。但是他恪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操守。在煤山上吊了。他是值得尊敬的。如果放在明朝中期。他也不可能成为亡国之君的。当然他也是有他的缺点的。比如刚愎自用。自毁长城。擅杀大臣。频繁更换首辅大臣等。
第十二。英宗朱祁镇。这个出生在盛世的皇帝。为什么排名这么靠后。主要是他的一次御驾亲征。这次亲征。让大明一夜回到解放前。差一点就此终结。并且他亲近宦官王振。到了二次登基作为也是很少。只是后期任用李贤。死后取消人殉。其他的没有可取的地方。他可能是个好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
第十三。明穆宗朱载坖。这是明代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之一。在位五年。把所有大事交给内阁来做。自己沉湎于后宫。好在内阁给力。在为这段期间大明还是不错。但是与他没有多大关系。
第十四。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这个悲催的皇帝。战战兢兢半辈子。终于见到黎明。结果被人暗算彻底死翘翘了。明末三案。其中两个发生在他的身上。一个月时间。虽然改了一点他父亲的弊政。把官员补全了。但是时间真是太短了。任谁都无力回天。
第十五。明神宗朱翊钧。这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原本有很好的基础可以让大明再次中兴的。但是他的怠政把大明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有人说明实亡于万历。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多年不上朝。官员也不补。政府机构都瘫痪了。到了晚期。大清已经崛起。萨尔浒之战后。大明明显处于弱势了。他在位48年。前十年是张居正摄政。大明出现中兴。但是张居正被他清算。亲政前几年还不错。很勤政。但是万历二十年后。他就开始怠政了。酒色财气于一身。对于立太子跟大臣玩心眼。一拖再拖。他在位可以出的过去的只有万历三大征了。不过胜利也是惨胜。大大损耗了国力。他承担亡国的责任是有道理的。
第十六。明熹宗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除了做木匠活。其他的都挺一般的。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和他的乳娘客氏。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党争严重。再加上后金频繁犯境。大明已经积重难返。要是他多在位几年。肯定大明就亡在他的手里了。文化程度也不好。应该是大明最差的皇帝了。
以上是我对大明十六帝的个人能力和贡献度的排名。您有不同意见吗?欢迎下方评论。我们一起来探讨!
其他观点:
我个人排名: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近2000年来草根逆袭。英雄不论出身的巅峰时刻。从最底层做到最高成就的一个人。汉高祖刘邦好歹是个亭长。差不多算乡保安队长。(中国自古皇权不下县。)在农村当了几十年小领导。唐朝的李世民不用说了。他爸李渊在太原当留守。也算中层干部了。朱元璋是个安徽农民。在家里排行老八。当过和尚要过饭。不认识字都做到当时的军事能力天下第一。毛主席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意思是给古代皇帝们的军事能力放一起比一比。李世民排第一。朱元璋排第二。朱元璋可不是从小熟读兵书。他小时候都不认识字。能读懂什么兵书?完全是在实践中创造的战争理论。
第二名:明成祖朱棣。朱棣最高的功劳就是迁都北京。多次主动打击北元主力。让明朝没有重蹈宋朝的覆辙。明朝能一直依靠长城和北方游牧帝国攻防。比起北宋。南宋的地理优势好了太多。
第三名: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在他的任内。他一个人控制住了整个朝廷的文官集团。比朱元璋。朱棣这方面强了太多。满朝文武给他玩得团团转。他弄出来的他皇帝老大。扶持次辅老三。去斗首辅老二的游戏。玩了很多回。次次成功。而且他每次选出来的首辅。次辅。能力个个强。识人用人这方面。嘉靖皇帝在明朝的皇帝里面。可以算第一。不像崇祯皇帝。在位17年。换了19个首辅。这不等于说。崇祯自己每年看人都看走眼嘛。过几个月换一个首辅。再过几个月看看。觉得这个首辅不满意再换个新首辅。问题是首辅不都是你自己选的嘛?你到底是嫌首辅的能力不行?还是嫌自己的眼光不行?崇祯的年代如果换成嘉靖来当皇帝。估计明朝还能再顶上几十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647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大明,皇帝,明朝,能力,贡献,嘉靖,朱元璋,他是,蒙古,崇祯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16个皇帝的个人能力,贡献度放在一起,怎么排名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大明16帝。一个比一个有个性。且都因某些因素黑得够惨。实际上大明皇帝草包的真不多。先说结论:1、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