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甄宓之死。可以说是三国的一大悲剧。作为乱世之中。集美貌与才华、贤惠于一身的甄宓。最终死于自己丈夫魏文帝曹丕之手。这是她的第二任丈夫。
当魏国建立。曹丕登基后。迟迟不立皇后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甄宓的失宠。
比起在曹丕登基前。或者说在曹丕还没有认识郭氏之前。曹丕和甄宓两人的恩爱。后来曹丕对于甄宓的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究其原因。最有可能便是曹丕对甄宓的过往有了芥蒂。
和自己父亲曹操不同的是。曹丕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把二婚的女子爱到骨子里的境界。
当年曹操父子攻占邺城。大致是先后跑到了袁府中。只能说曹丕先其父亲一步。提前找到了甄宓。然后向父亲提出了要娶甄宓的要求。这个时候。曹丕生怕父亲把甄宓抢走。于是在得到父亲同意后。曹丕与甄宓拜亲成为夫妻。甄宓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反抗很难说。但是不久。曹叡便出生了。
很难想象。后世那个冷血的魏文帝在新婚的这段时光中十分温柔。正如他所写的《燕歌行》: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和袁熙的婚姻中甄宓并没有生育。所以和曹丕的生活才真的更像是夫妻生活。甄宓也很快汇入了这个妻子的角色。做一个贤妻良母。
甄宓在嫁人之前就已经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子。比起历史这块巨大的背景板。无数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大多都如行尸走肉一般。甄宓却是不同。自幼有着聪慧的头脑。有着一定的政治思维。
她很喜欢学习。趁着自己的家世还算可以。甄宓作为女子能在东汉末年的社会中读着大量的知识。奠定了她比别人更加优越的精神和思想条件。对于甄宓。除了她是曹丕这一个身份比较著名外。她曾经倡议母亲“救死扶伤”一事也是三国之民间经典:
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她本人肯定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思维的。唯独可惜的是。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极深。即便有这样的政治才能。也只能用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而倡议母亲救助穷人。既可以保全自己家人的财富。也可以获得好的名声。这种双赢的好建议。也算是甄宓的人生最大的一个成就了。
再才思敏捷。甄宓也不过是个漂亮。而且必然只能成为他人之妻的传统女子。只是比起大多数人的穷酸归宿。甄宓可以嫁入豪门。例如嫁入如日中天的袁家。去当袁绍的儿媳妇。
在成为袁熙妻子的时期。甄宓就迅速进入了儿媳的状态。对于自己的婆婆刘氏十分孝顺。在东汉末年。战乱是社会的主旋律。但是东汉末年。也是我国贵族“八卦绯闻”最多的一个时期。先是貂蝉和吕布。再到曹操征战岁月中所爱过的那些美貌有名的人妻。还有大小乔。而甄宓也并不例外。人不出门。但是美貌天下皆知。
曹丕在匆匆冲入袁府的时候。甄宓的婆婆帮她遮掩了面容。她知道儿媳妇长得太漂亮会召开他人觊觎。但是她也没想到。曹丕竟是为她而来:
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揽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
甄宓的命运是悲惨的。当然啦。在曹丕冲入袁府的时候也发生了狗血的剧情。因为甄宓的婆婆发现曹丕被自己的儿媳妇迷住的时候。她不是愤怒地指责曹丕觊觎儿子的老婆。而是和儿媳妇说这下子就不用死了。这个场景里。刘氏是有些劫后余生的意味的。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妇女的三从四德并没有那么严苛。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一家子人。甄宓这不得不嫁。
但嫁给了曹丕后。甄宓没有说自暴自弃。还是很迅速地进入了状态。而且还成为了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婆。她给曹丕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让曹丕自己都没反应过来。而这个建议也成为了后来甄宓被赐死的导火索。她向曹丕提了什么建议?
她建议曹丕娶多两个貌美的媳妇。理由是以前黄帝就是老婆够多。后代也够多。这样一来。这一脉的传承就会旺盛不会断绝。试问。这样的老婆说不喜欢?
大方好看。通情达理。
那么后来嘛。果真如甄宓所愿。曹丕找到了郭氏。这个郭氏就是后来的曹魏第一任皇后。也是魏明帝曹叡名义上的后妈。但是后来曹叡为了给生母甄宓报仇。也把这个郭氏给逼得自杀了。说到报仇。其实也就说明了甄宓之死和郭氏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包括“被发遮面。以糠塞口”。都和她有关。
甄宓日子还是这样过着。随着局势变化。丈夫和公公经常出征。甄宓还是像以前一样尽孝。也颇受婆婆卞氏的喜欢。甄宓和卞氏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中一对模仿的“婆媳”。其中甄宓的孝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后来郭氏逐渐看甄宓不顺眼。甄宓长得好看。还孝顺。曹丕日后前途无量。是个精明的女人自然都会争宠。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登基为帝。但是很奇怪的是。曹丕没有立皇后。为他生出了曹叡的甄宓。此时就在其他后宫的谗言下被他疏远。
可是实际上。曹丕让郭氏成为了实质意义上的“皇后”。故意冷落甄宓。而且还逼着甄宓与儿子曹叡分离。这也导致了曹叡对于母亲之死一直都在迷糊的状态中。曹丕有着三个新宠的后宫。甄宓不服。但是她不是像个泼妇一样大闹。而是写下了一首诗送给曹丕。可这首诗效果却适得其反。这首诗就是著名的《塘上行》。
而后。甄宓和曹丕的关系越来越僵。曹丕身边的郭氏一边进谗言。而且朝堂的大事不顺。曹丕决定赐死甄宓出气。
甄宓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丈夫手中。
而且死了还不要紧。曹丕还让人把甄宓的遗体“被发遮面。以糠塞口”。其实这个提议很有可能是郭氏提出来的。因为这种狠毒的心机。唯有后宫擅长。这种打扮的核心意义很简单。那就是让甄宓死后。不被地府的人认出来她是谁。也开不了口诉说冤屈。再说简单点。就是让她做孤魂野鬼。
这也是后来魏明帝明明那么尊敬郭皇后。都还是要逼她自杀的原因:
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后来曹叡为了给母亲出气。也让人把郭皇后打扮成同样的惨状下葬。曹叡逼杀郭皇后。其实就很明确地证明了甄宓之死还有死时的惨状。肯定是郭皇后直接推动的。不然的话。一位皇帝逼死太后。后世背的骂名可是洪水猛兽。不过总的来说。曹叡始终都算是一个大孝子。
再说回甄宓。其实她那样的奇女子。就是多了几分直率。少了一些心机。甄宓这样的才女。其实放在三国的故事里并不完美。这也是为什么后人传她与小叔子曹植的暧昧故事的缘由。
这就是两个可怜但是却看似可以惺惺相惜的人。
甄宓是一个遗憾。要怪。就只能怪这个时代啊。
曹叡后来追封甄宓为皇后。所幸如此。在后世我们还能知道这位奇女子。这位“洛神”。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其他观点:
甄宓是曹丕的原配夫人。魏明帝曹叡的生母。38岁时被曹丕赐死。甄宓死后被人“披发遮面。以糠塞口”。是谁侮辱死后的甄宓呢?
这个人不是曹丕而是曹丕的宠妃、甄宓的情敌郭照郭女王。郭贵妃为何这样做呢?
说来话长。甄宓原本是袁熙的新婚妻子。袁熙是袁绍之子。建安九年(204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留下甄宓照顾婆婆。不久曹操和其子曹丕率军攻下了邺城(河北临漳)。俘获了袁熙的妻子和一家老小。
(甄宓)
当时曹丕还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军中的先锋官。他一看甄宓长得很漂亮。
当时世面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南方有二乔。北方甄宓俏”。曹丕“惊艳落剑”。一边命人把甄宓保护起来。一边求见父亲。
曹丕见到曹操后说“父亲大人。我相中了一位女子。恳请父亲赐婚”。
曹操一听哈哈大笑道。“吾儿长大了。也到婚配年龄了。不知是谁家的姑娘?”曹丕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曹操一听心中暗暗叫苦。原来他早就得知甄宓是个美丽女子。这次攻打邺城就是为了得到此女。谁知却被儿子抢了先机。
既然儿子相中了。当父亲的也不好意思和儿子抢吧?于是爽快恩准了曹丕所请。择日为二人举行了豪华婚礼。
从此后。甄宓成了曹丕的妻子。
(曹丕和甄宓)
转眼半年过去了。曹丕告别了妻子随父上了战场。甄宓留下来照顾婆婆汴夫人。
常言道“当年媳妇当年娃。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甄宓为曹丕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男孩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四年后。甄宓又为曹丕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女孩就是后来的东乡公主。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甄宓完成了她生儿育女的使命。然而婚姻却陷入了危机。
原来曹操去世后。曹丕承袭了魏王爵位。不久汉献帝刘协禅位。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当了皇帝后宠幸郭照郭贵妃。郭贵妃比甄宓年轻且有心机。加上甄宓长年在邺城老家上照顾老下抚养小。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渐渐地曹丕对甄宓产生了厌倦心理。越来越冷淡甄宓。
(郭照郭贵妃)
这时郭贵妃为了和甄宓争皇后位。开始诋毁和污蔑甄宓。她吹枕头风说:“甄宓生的儿子是袁熙的种。皇上喜当爹了”。曹丕听了不置可否。心中犯了嘀咕。推算日期是自己的。但架不住郭贵妃忽悠。始终半信半疑。
这时候甄宓对曹丕也有意见。毕竟自己为曹家付出了心血。于情于理当皇后天经地义。可曹丕迟迟不表态。自己却成了一个怨妇。难免不发发牢骚。有时还去京都洛阳找郭贵妃理论一番。
此时曹丕早已看甄宓不顺眼了。每次都向着郭贵妃说话。到后来曹丕对甄宓怨恨不已。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曹丕在郭贵妃的鼓动下遣人赐死了甄宓。
(甄宓)
郭贵妃不放心。亲自去邺城查看。
她看到服毒自尽的甄宓双目圆睁。她怕甄宓的冤魂到阴曹地府申诉。把甄宓的长发覆盖在她的脸上。意思是让她无脸见人。“以糠塞口”意思是让她说不出冤屈。做完这些。郭贵妃长吁了一口气。
不久。曹丕立郭贵妃为皇后。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公元221年。38岁的甄宓。莫名其妙被丈夫赐死。下葬时。曹丕为了让她灵魂不得安宁。特地下令将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甄宓是三国时期的大美女。也是曹丕的发妻。但曹丕对她是一点都不讲夫妻情谊。
古话说:“死者为大。”
再大的仇恨。在死亡面前。也要退让一步。毕竟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一了百了。
可曹丕此举。显然是不肯放过死了的甄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让曹丕如此不顾夫妻情谊。非要让发妻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下了黄泉。也不得安宁呢?
【甄宓之死。疑点颇多】
甄宓(fú)。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女。
关于她的死。《魏书》上有详细的介绍。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但他把妻子甄宓留在了邺城。
时值酷暑。曹丕准备等天气凉了。再迎接甄宓回来。他还把皇后的玺绶。给甄宓送了过去。可甄宓却3次辞让。
几个月后。甄宓突然病重去世。曹丕伤心不已。追赠她皇后玺绶。
(《魏书》: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甚恳切。时盛暑。帝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帝哀痛咨嗟。策赠皇后玺绶。)
从魏书的记载来看。甄宓的死。似乎没有疑点。
但历代史学家。都对《魏书》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他们都认为这种说法。只是在粉饰太平。
此外。《魏书》中的说法。在其他史书中都找不到相关佐证。
在《汉晋春秋》《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甄宓是因为郭氏受宠。后被陷害而死。下葬时。她被曹丕下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连灵魂也无处伸冤。
我特意翻了史书。上面确实有这么一句话:“郭贵嫔进谗谮害甄氏。”
即。甄宓是被郭贵嫔用谗言陷害而死的。
在《魏略》的记载中。甄宓的儿子曹叡继位后。还多次向郭太后询问母亲死状。而太后则因此忧惧暴崩。后来。曹叡查明真相。也让人被发覆面。葬了郭太后。
从这些史料来看。甄宓之死。大概率是郭贵嫔所为。
那么。问题来了。
要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必须从甄宓和曹丕的婚姻入手。
【阴差阳错的婚姻】
甄宓和曹丕。属于阴差阳错的婚姻。
最初。甄宓的丈夫。并不是曹丕。而是袁绍次子袁熙。
甄宓的家世很好。
她出生于中山郡无极县(即今河北无极)。她所在的甄家。是有名的豪强望族。富甲一方。威震朝野。
甄宓长得很好看。面相也好。
小时候。刘良为她看相。还当场感叹:“此女贵乃不可言。”(《魏书》)
和其他女孩子不同。甄宓不喜欢看杂技、学绣工。反而十分喜欢读书。
她经常笑着说:“古时有才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功的经验。以此警示自己。不读书。能用什么来借鉴呢?”
《魏书》:“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而读书。让甄宓拥有了一门好婚姻。
当时。汉末大乱。天下灾荒。老百姓没饭吃。但甄家有很多粮仓。还趁乱收购了许多金银珠宝。
寻常女子。看着家里如此“欣欣向荣”。早就乐不可支了。
可甄宓却很担忧。
她认为。乱世求生。最怕“怀璧其罪”。她要求母亲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甄宓此举。不为善良。而是权衡利弊。
用甄宓的话说。如今人人都知甄家有钱有粮。若甄家不对穷苦百姓表示善心。难保他们饿极了直接哄抢。到时候情况就更不好控制了。
与其等事态严重。不如主动放粮。既是善心。能惠及众人。又保全了自己。
甄家长辈一听。有道理。当即开仓放粮。甄宓的名声。也一传十。十传百。
袁绍得知此事。见甄宓名门出身。又有大智慧。便上门提亲。让她嫁给次子袁熙。
只是。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嫁给袁熙后不久。甄宓就被迫成了曹丕的妻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建安三年。
当时。袁熙前往幽州任职。21岁的甄宓留在邺城伺候婆婆。
结果。局势巨变。
曹操攻下邺城。而曹丕一进袁府。就对甄宓动了心。
据《世说新语》记载。为了避祸。甄宓故意披头散发。还把脸涂得脏兮兮的。可曹丕却对她一见钟情。当场用毛巾为她擦脸。
此后。曹操便顺从儿子的心意。为两人安排了婚礼。
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閴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世说新语》)
而据《魏略》记载。当时。甄宓把头伏在婆婆膝上。抬头时。突然被曹丕看上。当场抢来当老婆。
不管哪本史书。曹丕对甄宓。就是一场典型的见色起意。
【专宠多年。突然被赐死】
曹丕对甄宓。确实还不错。
他给了她正妻的地位。并且多年专宠。不允许别人爬到她的头上。
甄宓也是个好妻子。
她生了1儿1女。儿子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
她待人和善。上至曹操夫妇。下至府里下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她非常孝顺。
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婆婆)身体抱恙。甄宓知道后。自责自己不能及时照顾。整夜哭泣。直到卞夫人回信称病已经痊愈。她才又笑了起来。
后来。大军回邺城。甄宓跑去迎接。
卞夫人拉着她的手。连连说:“真是孝顺媳妇!”
(《魏书》:“此真孝妇也。”)
甄宓也非常大度。
她对曹丕的其他妾室。都关爱有加。还经常鼓励她们上进。多多求宠。多生孩子。
为了子孙兴旺。她还经常劝曹丕多纳妾。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为王。10月。汉献帝禅让帝位。曹丕当上了皇帝。
此时。甄宓一直在邺城。
8个月后。曹丕突然派人将甄氏赐死。在下葬时。他还特地下令将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从专宠到被赐死。中间只隔了8个月。
这肯定不正常。但史书并没有给出详细的理由。
甄宓就这样莫名其妙死了。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有人说。曹丕如此盛怒。是怀疑甄宓和弟弟曹植有染。
但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
【与曹植有染?不可能】
甄宓去世后不久。曹植写下《洛神赋》。借“宓牺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虚构自己向洛神求爱的故事。
有好事者发挥想象。认为曹植是在惋惜甄宓。
后来。还有人借题发挥。认为曹植与甄宓有不可告人的恋事。他们肯定两情相悦。
但我个人认为。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甄宓基本上不可能和曹植有染。
不少影视剧。都在曹丕和甄宓第一次相见的情节里。加一段甄宓和曹植的相遇。
但史书上。根本找不到相关记载。
建安三年。曹植13岁。甄宓21岁。两人相差8岁。
按照古人嫁娶习惯。就算两人见过面。曹植也不会对大8岁的甄宓动心。
曹植写的《洛神赋》。悼念的是他的理想。隐喻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君臣大义之下。曹植怀才不遇。才会抒发此情。
这根本不是对甄宓的惋惜。
曹丕的度量。并不大。
有一次。曹丕的妾室任氏。对他心生怨恨。口出怨言。
曹丕当场大怒。当场要赶走任氏。
甄宓得知。连忙来求情:“我受你宠爱。人人都知道。如果你就这样赶走任氏。我必定会遭人误会。受到专宠之罪。”
但即便甄宓这样求情。曹丕还是坚持要赶走任氏。
由此可见。曹丕的心胸不大。若曹植和甄宓真有私情。他绝不会容许曹植继续活着。
综上所述。我认为曹丕大怒的原因。绝不是怀疑甄宓和曹植有染。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曹丕如此对待甄宓呢?
【事情的真相】
甄宓到底因何而死。史书没有明写。但是我们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事情的真相。
我认为。曹丕如此对待甄宓。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甄宓犯了曹丕的忌讳
曹丕是个比较偏执的人。
他曾在《内诫》中。提到很多负面的女性人物。比如郑袖、袁术的妻妾们。袁绍妻子刘氏等。
在曹丕心中。政权败落、家庭腐败。都是因为这些女性的干政和嫉妒。
(《三国志· 袁绍传》也有类似记载:“刘氏性酷妒。绍死。僵尸未殡。宠妾五人。刘尽杀之。”)
曹丕非常固执地相信。只要注重身边女人的品质。就可以维系江山稳固。
一旦发现有人善妒、怨恨。曹丕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之前。他孤注一掷。非要赶走任氏。就是这个原因。
而晚年的甄宓。恰好触碰了曹丕的忌讳。
曹丕称帝时。身边美女如云。比如:郭贵嫔、李贵人、阴贵人……
曾经。甄宓是被盛宠的人;如今。年老色衰。新人如云。曹丕自然冷落了她。
甄宓不免有落差。
曹丕在洛阳称帝时。郭贵嫔等人都陪伴在侧。只有甄宓被留在邺城。
甄宓难免抱怨两句。有心人就添油加醋。把她的话传到曹丕的耳朵里。
曹丕大怒。而远在邺城的甄宓。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
曹丕最厌恶善妒的女人。而此事以后。曹丕对甄宓必然心怀成见。
第二。流言蜚语。让曹丕怀疑甄宓不忠
异地恋是最难长久的。因为很多误会。根本来不及解释。
而曹丕的大怒。极有可能是他怀疑甄宓不忠。
当然。这个对象不是弟弟曹植。而是父亲曹操。
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操对甄宓动过心。只是被儿子抢了先。
“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 ‘五官中郎已将去。’ 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曹操确实喜爱人妇。作为儿子的曹丕。应该也了解。
因此。曹操和甄宓之间到底有没有私情。可能曹丕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怀疑一旦有了苗头。就永远是心中的刺。
曹操活着的时候。曹丕不敢问、也不敢表露;
曹操死后。曹丕最多也只能找甄宓出出气。
只是。曹丕实在太狠了。不仅赐死甄宓。还让她死后不得安宁。
第三。曹丕行事荒唐。夫妻爆发争执
曹丕当上皇帝后。行事作风非常荒唐。
什么宠幸妹夫的女儿。把父亲生前的小妾占为己有等等。
甄宓是他的发妻。而且熟读诗书。极有可能进行劝诫。
而她的劝诫。极有可能触怒曹丕。最终导致被赐自尽。
【写在最后】
从史料来看。我认为甄宓应该没有做什么太过分的事。
她给曹丕生了2个孩子。孝顺公婆。宽厚大度。可曹丕称帝后。她却没有享受到任何好处。甚至连死后也不得安宁。
这件事上。曹丕实在是有些心狠了。
大家都说。甄宓触怒曹丕。是因为写了闺怨诗《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或许。古代的帝王权力至高无上。可以轻而易举让一个人死。
但于此相对应的。是他很难得到真心。
我想。被赐自尽时。就算甄宓还是爱着曹丕。
来生。她应该也不愿和曹丕再见面了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835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曹丕,皇后,贵妃,曹植,是个,自己的,父亲,儿子,婆婆,女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美女甄宓被曹丕赐死后,在下葬时,曹丕为何还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甄宓之死。可以说是三国的一大悲剧。作为乱世之中。集美貌与才华、贤惠于一身的甄宓。最终死于自己丈夫魏文帝曹丕之手。这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