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好好先生”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司马徽。而“水镜先生”这个称呼却是来自庞德公。
庞德公称呼司马徽为水镜先生是指司马徽善于识人。如清水和明镜一样会识人。事实上。司马徽确实算的上一代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却甘愿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做一个隐士。
一般来说。愿意做隐士的人。坚持不肯出山。都是淡泊名利的人。既然是淡泊名利。就不可能对天下大势作出过多的研究。而不像那些隐居只是待价而沽的人一样。隐士的目的。就是不愿意参与尘世的纷争。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西汉初年的商山四皓和三国时期的竹林七贤。都是潜心做学问的隐士。基本不问世事。心无杂念。潜心修炼。虽然他们不出山。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弟子不出山。
水镜先生的弟子也有很多。比如刘廙、向朗、尹默、李仁等人。也是一时之才。同样。水镜先生的朋友也很多。比如有庞德公、诸葛亮、庞统、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都是一时之俊杰。
水镜先生是识人大师。他不仅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且还推荐了庞统。为什么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而不是向近在咫尺的刘表推荐呢?
道理很简单。水镜先生是识人大师。他很早就看出了刘表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不仅拒绝了刘表邀请自已出山的请求。而且没有为刘表推荐过一个人才。
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人才推荐制度是察举制。允许有名望的人推荐人才。但是推荐人是要承担被推荐人是否合格的风险。推荐人才并不是推荐完就没事了这么简单。而是要对所推荐人才负责任。否则要承担连带责任。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一是因为诸葛亮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二是因为诸葛亮有强烈的建立功名的意图;三是因为刘备是水镜先生看来。将来会是一个有作为的雄主。而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力。也许水镜先生了如指掌。但并不是水镜先生推荐诸葛亮的原因。
能让人才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也是水镜先生推荐诸葛亮的意愿。
我从来不认为水镜先生是一个对政治及天下大势非常感兴趣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潜心研究学问的隐士更恰当。但诸葛亮不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将来是一定要出山辅佐雄主的。至于辅佐谁。诸葛亮显然有自已的主意。
也许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本身就是诸葛亮的主意也说不定。刘备请出诸葛亮出山。得到过水镜先生、庞德公、徐庶等人的推荐。刘备是在公元201年就已经到荆州投靠刘表。直到公元207年才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
那么这中间六年。刘备为什么不请出诸葛亮出山。而是在最后时刻。在曹操攻打荆州的前一年。同时又是刘表去世的前一年。才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如果诸葛亮当时名气很大。刘表为什么不用?刘备为什么要等到最后时刻才用?
在这里大胆的估计一下。刘备应该是早就听说了诸葛亮的名字。但是刘备一直没有请诸葛亮出山的意思。而诸葛亮对荆州的局势相当了解。刘备到荆州。诸葛亮一定是知道的。因为诸葛亮在荆州的人际关系网不是一般的强。
刘备迟迟没有请诸葛亮。这让诸葛亮着急了。再晚的话。曹操就会南征荆州。到时候诸葛亮就会失去用武之地。所以在紧要关头。诸葛亮请水镜先生、庞德公及徐庶等人向刘备推荐自已。而正因为这些有名望的人推荐。刘备才开始对诸葛亮重视。才开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
而这并非水镜先生根据天下形势做出的判断。况且刘备又不代表汉室。只有汉献帝才代表汉室。也没有证据证明水镜先生是忠于汉室的。如果真是忠于汉室的话。就不会做隐士了。而是做汉室的忠臣。才能兴复汉室。
另外。诸葛亮出山也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为刘备开创一番事业而已。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是政治目的。不代表刘备及诸葛亮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如果真要兴复汉室。扶助汉献帝这个正统皇帝。才是兴复汉室。而刘备不能代表汉室。虽然他后来建立的政权叫“汉”。
其他观点:
这是一个有趣的好问题。
《三国志·诸葛亮传》有明确的记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没有人相信他。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与诸葛亮不错。认为他说得没错。
也是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投奔了刘备。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来辅佐他。
三顾茅庐及《隆中对》。这么重要的事。在刘备一生中。可以称作里程碑式的事件。却在《先主刘备传》中没有一字提及。不管《三国演义》说得多么热闹。但史实还是需要尊重。
但这不是说。诸葛亮的出山就跟水镜先生没有联系。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水镜先生\"之称。庞德公。字尚长。三国时期荆州襄阳人(现湖北省襄阳市)。东汉末年名士、隐士。
司马徽与庞德公都是当时的名士、隐士。与诸葛亮、庞统都有很深的交往。庞德公还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父亲。
据一些资料介绍。是庞德公把诸葛亮称为“卧龙”。把庞德称为”凤雏“。而由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以为庞统是”南州士之首“。似乎是说在诸葛亮之上。
从年龄上来看。庞德公比司马徽大十岁。因为是诸葛亮姐夫的父亲。一般来说应该比诸葛亮大三十岁左右。
诸葛亮大约是在207年追随刘备出山的。时年二十六岁左右。
这就是说。诸葛亮出山时。司马徽大约四十五岁。庞德公大约五十五岁。
在这个年龄还是可以出来做事的。作为大隐士。淡泊名利。身体状况应该没啥问题。
为啥他们就不出来做事哪?
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司马徽与庞德公跟诸葛亮的好友。流寓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都有来往。关系还很密切。
韩嵩、孟建、石韬等人都曾在刘表手下做事。后来都成为魏国官员;
崔州平是后汉太尉崔烈之子。曾做过西河太守。因为董卓之乱其父被害。与袁绍等一同起兵讨伐董卓。最后不知所终。
刘表也曾经亲自去聘请庞德公出仕。但没有请出来。
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也是当时的名士。与刘表是连襟。刘表也就是诸葛亮妻子黄氏的姨夫。
刘表是汉末颇具实力的军阀之一。是荆州文坛的领袖。很有声望。
因而。诸葛亮不会与刘表没有交往。
庞德公、司马徽等人深知诸葛亮的才能。也不会不向刘表推荐。
之所以没有被刘表重用。无非就是:一是刘表并不认可诸葛亮;二是诸葛亮根本就看不上刘表。
当刘备屯兵新野时。司马徽等人再次把诸葛亮、庞统推荐给刘备。
这起码说明了几个问题:
1.诸葛亮、庞统的志向远在韩嵩等人之上。他们不屑于刘表那点格局。想办大事。
2.庞德公、司马徽是真正的隐士。看破天下。不屑于繁琐的世俗事务。但也不是甘于寂寞的人。终因为诸葛亮、庞统而成名。实乃高人。
3.诸葛亮跟庞统一样。不是真正的隐士。是渴望展示自己才能。实现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
4.曹操基本平定北方。诸葛亮、庞统再不出山。就没有多少机会啦。
5.刘备尽管是一代枭雄。但韩嵩、石韬、孟建等人并没有追随。刘表病逝。刘琮投降曹操。许多荆州的官吏都依附了刘备。但他们并没有投靠刘备。而是做了曹魏的官员。这就说明。他们并没有看好刘备。认为刘备能有很大的作为。
再看一下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他也是颍川郡颍阴人士。跟司马徽同属颍川郡。
荀彧向曹操推荐了大量颍川郡的人才:
荀攸。颍川颍阴人;
钟繇。颍川长社人;
杜袭。颍川定陵(今襄阳)人;
戏志才。颍川阳翟人;
郭嘉。颍川阳翟人。
其中戏志才、郭嘉跟司马徽都是颍川阳翟人。可谓真正的同乡。
汉末三国时期。实行察举制举荐选拔人才。即便曹操唯才是举。也是需要有人推荐的。
读书人自命清高。毛遂自荐是很没面子的事。
司马徽客居襄阳。作为祖籍颍川郡的名士。自然知晓天下大势。更熟知曹魏集团的情况。
这就是司马徽所说的。孔明生逢其主。不逢其时。
司马徽深知汉室已经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无力回天。
作为隐士。司马徽不会去趟这湾浑水。
但司马徽还是举荐了诸葛亮。起码有两个意思:
第一。司马徽希望因诸葛亮而成名。留名后世。史实证明也正是如此。
第二。诸葛亮本身渴望成就事业。留名于世。
三顾茅庐。的确是表明了刘备的诚意。如果诸葛亮本人没有功名思想存在。是绝不会因为这份情感就出山辅佐刘备的。
诸葛亮不会不清楚汉室已经没有了希望。估计庞德公、司马徽、庞统等人在一起。也没少谈论此事。
通俗的解释就是。庞德公、司马徽对诸葛亮、庞统说:你们年轻人想成就梦想。开创一片天地。那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施展自己的才能。留下一个名声。不枉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只重过程。别问结果。
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并不是诸葛亮被刘备感动那么简单。
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下一个问题再说吧。
其他观点:
诸葛亮先生年青时。隐居于乡野。而卧龙先生之名却远播四方。足见孔明先生不是真想隐居。而是在待价而沽!
青年人纵有才华。但资历尚浅。若投入已成气候的雄主门下。恐怕短时间难已出头。然而韶华易逝。人生道路关键的第一步。一旦行将踏错。可能会导致一生蹉跎。
水镜先生作为年长的智者。对世道、人心都了然于胸。所以他将诸葛亮先生举荐给玄德公:
1。玄德公声名远播。口碑不错。
2。玄德公处于事业低谷。身边缺有才气的谋臣。孔明先生有机会大展拳脚。
3。玄德公虽落魄。但身边依然有英雄、名士追随。
4。玄德公虽然实力单薄。但是天下依然是个乱局。建功立业的机会依然存在。
5。玄德公胸怀大志。有英雄气魄。具备成大器的个人素质。
6。玄德公虽然条件差了点。但是的确是个好老板。追随玄德公的人杰。后来很多都名扬千古。而这正是孔明先生有兴趣的目标。
以孔明先生的条件和背景。选择玄德公是明智之举。尽管玄德公的条件。让孔明先生犹豫过。但是孔明先生综合分析后。还是决定加入玄德公集团。
显然孔明先生不甘于老死山林。他向往名扬千古。尽管他当初也许就知道玄德公无法一统天下。但是孔明先生找不到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的选择。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三顾茅庐\"其实就是在讲述。孔明先生内心挣扎的这么一个过程。
水镜先生的确明了汉朝气数已尽。大势已去。但是无论什么时代。个人都会有追求。都会有个人价值。都想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水镜先生年事已高。纵然有济世安邦之能。也不愿纵横天下了。孔明先生正当年。又有名扬千古之志。因此水镜先生才向玄德公推荐孔明先生。
1。水镜先生虽知汉朝大势已去。但以水镜先生之才。可以断判出真命天子并未现世。无人能统一天下。所以推荐孔明先生出道。不算有违天道。
2。玄德公是一代人杰。有孔明先生辅佐。必成大器。届时。孔明先生必将名扬千古。而水镜先生也可借机在人世间秀一把。如今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水镜先生之名还被世人传颂。这个就叫“姜还是老的辣\"。
为人处事。就需要交接水镜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189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庞德,司马,刘备,汉室,刘表,荆州,隐士,的人,茅庐,玄德
没想到大家都对水镜先生明知汉朝大势已去,为何还要举荐诸葛亮给刘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好好先生”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司马徽。而“水镜先生”这个称呼却是来自庞德公。庞德公称呼司马徽为水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