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说得到孔明如鱼得水?
原创

刘备为什么说得到孔明如鱼得水?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刘备为什么说得孔明者如鱼得水?

简单地说:

一个会忽悠(孔明)。

一个懂忽悠(刘备)。

一拍即合是也。

这样就组成古代绝配的“忽悠二人转”。

故刘备常说:“得孔明者如鱼得水也!”

唉!

此剧只在三国演。

现在那能几回瞧?

千古佳作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流泪]

注:

三国原是他们自己一家。

刘协喊阿满是泰山老爸。

汉献帝叫玄德是皇叔叔。

刘备也是孙权的老妹夫。

历史老捉弄看客和傻瓜。

曹操刘备孙权本是亲家[流泪]



其他观点:

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跃的舞台。海阔凭鱼跃。正是基于鱼有了大海这个舞台。

刘备在没有得到孔明之前。却是如一处涸泽之鱼。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镇压黄巾起义。凭微功得一平原县令。却因不堪督邮欺辱。开始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投奔。先去公孙瓒。又赴北海。再入徐州。进小沛。投曹操。靠袁绍。古城会后。又依附刘表。据新野。寄人篱下。可以说。刘备多时的奔波。心中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计划打算。没有一个目标。正是穷窘困极。就是后来得了徐庶。也只是过一天少三晌。徐庶也没向他提出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在混混沌沌中。刘备经徐庶推荐。三顾茅庐。才得到了诸葛亮。诸葛亮的一翻隆中对。让刘备茅塞顿开。眼前一片光明。在诸葛亮的规划策谋下。刘备方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其雄心壮志才有了下手实施的环境步骤。刘备的事业也从此开创出了新的天地。因此刘备把得到诸葛亮比作如鱼得水。丝毫不为过。

我们常说。某某人之所以成功。是受了高人指点。在人生拼搏中。在事业开创中。有时确实我们费尽心力。却很难打开局面。当偶然受到一智者点拨。真的就豁然开朗。成功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后也许会有人说。那人不就是出了点什么什么吗?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事业就是这样。有了这点什么什么。就很容易成功。没有了那点什么什么。你就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这就是高人之所以高明的所在。刘备在乱世扬波逐流。奋斗了大半生。却依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无片瓦立椎之地。正是遇到了诸葛孔明。才被点破。如梦方醒。更何况诸葛亮也有恢复汉室之志。君臣相遇。志同道合。正是风云际会。刘备自然会觉得“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

其他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结合刘备的早年经历来说。

首先。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家道中落。属于落魄贵族。刘备小时候曾经和公孙瓒一起拜卢植为师。然而学成之后。俩人的发展情况简直不可比拟。公孙瓒通过强硬手段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使得自己威震边疆。很快成为北方军阀之一。可以说是声威赫赫。而刘备。却是在征讨黄巾后才混了县尉之职。后来发生怒鞭督邮事件。而离职远去。

早年的刘备由于人微言轻。而不得志。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公元194年。曹操为报父仇。征讨徐州陶谦。这个时候的刘备确敢带着手下千余士卒去支援。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刘备着实让天下诸侯震惊。声望远播。所以陶谦病重之时。希望传位于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公元195年。成为徐州太守的刘备。有了自己人生意义上的第一块根据地。

只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又被吕布攻袭。失去徐州。又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一直到刘备投奔自己的“远房亲戚”刘表。驻扎在新野。日子才勉强安稳。这个时候的刘备。武有关张赵。文却只有孙乾。简雍。然而孙乾简雍并无经世之术。漂泊半生的刘备。虽然声名在外。但是却没有一点资本可言。并且毫无方向可言。所以才会有“髀肉之叹”。

而在遇到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一席隆中之语直接让刘备茅塞顿开。“三分天下”之策。使得迷茫无助的刘备更加有信心。如果说早年的刘备因为人微言轻而仕途坎坷。但是随着自己声望的积累。失败次数却还是一次次的增加。刘备也意识到自己现在缺少的是一位可以为自己规划未来蓝图的大才。而孔明正是这样一位经世大才。这个才刚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所以刘备说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以上就是作者的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03:25

    刘备,公孙,徐州,寄人篱下,如鱼得水,新野,自己的,这个时候,人微言轻,早年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03:25

    没想到大家都对刘备为什么说得到孔明如鱼得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03:25

    刘备为什么说得孔明者如鱼得水?简单地说:一个会忽悠(孔明)。一个懂忽悠(刘备)。一拍即合是也。这样就组成古代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