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题主所说的那个仗义执言的人其实是老十六胤禄。老十七胤礼这时候在帮四爷办大事呢。并不在园子里。在康熙驾崩当晚指定继位人是四阿哥胤禛之后。众皇子发生了一番争执。争执的主题是继位人到底是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康熙临终前断断续续的说了继位人是四阿哥。之后便咽了气。此时不闹何时闹。一般闹家务、争夺财产都是在老爷子咽气的时候。
即便是康熙明确的说了继位人是四阿哥。八爷一伙不服。硬说是十四阿哥。这个时候就是选择站队的时候。站对了以后要地位有地位。要前途有前途。善终是没问题的。站错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想要做个富家翁都难。
其实四爷这些兄弟(除了被囚禁的老大胤禔。废太子胤礽。十三阿哥胤祥。还有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帮四爷的老十七胤礼)在康熙驾崩当晚的表现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老八、老九、老十是铁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他们早都绑在一起了。所以。他们这个时候闹腾是正常。做最后一搏嘛;第二类。三阿哥胤祉。他在观望。当张廷玉说了有遗诏之后。他说既然有遗诏就按遗诏为准。可见即便是康熙说了继位人是胤禛之后。他内心也是不认可的。老三算是个两面派。第三类。就是选择站队四爷的老十六胤禄和老二十四胤祕。他们明确的说了是四阿哥。第四类。其他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的皇子。这类人也是后来混的不冷不热。
雍正是个两极分化的人。反对他的这些兄弟结局都比较惨。老八、老九被囚禁致死。老十、老十四算是反对的人里结局比较好的。就连两面派老三也被雍正找借口给囚禁了。支持他的几个兄弟结局都非常好。老十三不用说。只要能给的荣誉雍正全部给了。老十六、老十七都封亲王。而且雍正还托孤于他们。让他们辅佐乾隆。老二十四也就是雍正最小的弟弟。雍正像对亲儿子一样对待他。让他进宫内读书。每逢佳节宴待群臣。雍正都让这个弟弟跟他坐一桌。乾隆对他这个小叔叔也非常好。
所以说。平时再怎么折腾。还不如关键时刻站队站的好哇。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老十六何以敢替四爷仗义执言。
康熙驾崩前夕召集了所有阿哥进畅春园(除了在外的十四阿哥)。就连被囚禁的大阿哥、废太子、十三阿哥。康熙都想在临终前见一见。这边通知完。各位皇子都猜了个大概。这是老爷子不行了。该准备怎么干基本提前都安排好了。
这时候的主要竞争就是四爷和八爷了。十四爷还远在遥远的大西北。八爷早就在等着这个时刻了。早在康熙办登基六十年庆典的时候。八爷就开始整幺蛾子了。弄了一只死鹰把老爷子气的一病不起。这之后康熙的身体就不行了。八爷就是想制造乱子。越乱对他越有利。八爷一直和佟家眉来眼去。隆科多是九门提督。这是个最关键的位置。八爷以为隆科多这里稳了。岂不知康熙老爷子早都把隆科多给安排好了。八爷还喜滋滋的等着隆科多擎天保驾呢。
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是八爷的死党。八爷早就和成文运商量好了。一旦等康熙老爷子驾崩。成文运就带着人赶来勤王护驾。保着他八爷登基。八爷进畅春园之前还安排人联系了成文运。之后就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宫了。
人算不如天算。而天算之权在康熙那里。八爷机关算尽。却忽略了康熙老爷子的安排。他以为老爷子被他气糊涂了。岂不知。康熙老爷子的安排才是面面俱到。早就稳稳的替四爷铺好了路。八爷只想到一个成文运。而丰台大营的多数军士都是十三爷曾经的部下。康熙之所以囚禁十三爷。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性子直的十三爷。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十三爷关键时刻助四爷一臂之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起了大作用。十三爷猛虎出笼。带着金牌令箭。依靠这在军中的威望。分分钟搞定了成文运。控制了丰台大营。
四爷这边也提前做了安排。在邬思道的建议下。四爷私下里见了囚禁的十三爷。十三爷给四爷介绍了很多可用的人。并且四爷和邬思道商量好。等康熙驾崩之时。由邬思道带人矫诏放出十三爷。同时让十七爷稳住西山锐健营。因为西山锐健营的主事是十七阿哥的舅舅。
当四爷接到召他入宫的消息之时。四爷有些犹豫有些害怕。邬思道建议四爷不要犹豫。如果四爷不去或者去的迟了。一旦四爷不在场。八爷挟天子令诸侯。一道矫诏下来赐死。四爷奉诏还是不奉诏?并且还让四爷把祭天用的钦差关防留下。如果过了申时四爷没有消息也不见人。邬思道就带上关防大印放出十三爷。准备在外面就要大动干戈。
康熙老爷子的安排就很有深意。让隆科多去接八爷入宫。因为隆科多一直和八爷交好。而隆科多早已被康熙一生一死两道遗诏给制服了。让隆科多接八爷就是为了让八爷放松警惕。顺便控制八爷有其他异动。让张五哥去接四爷也安排的恰到好处。因为张五哥是十三爷救下来的。而四爷和十三爷关系非同一般。让张五哥接四爷就是为了保护四爷。顺便让四爷放心。
康熙先是单独召见了四爷。明确的告诉四爷传位于他。并告诉了他囚禁十三爷的真正目的。让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动他的兄弟们。善待子民。善待兄弟。之后康熙把所有阿哥们都叫进来交代后事。让他们团结。最后断断续续的说传位于四阿哥。老八一伙就闹腾起来了。
首先是老十发难。老十是个炮仗一点就着。八爷一个眼神。老十立马就说:到底皇阿玛传位给谁呢?
“畜生……可恶……”康熙这时已经不行了。吃力地侧转身。浑浊的眼睛盯着老十。却是说不出话。
老九胤禟一脸假笑地接着说道:“阿玛当心身子骨儿。别生气。老十问的是。既是遗诏。理应说说嗣位的大事嘛!”康熙咬着牙。一脸狞笑。仿佛聚集着最后的力量。半日才道:“传!传四……四阿哥……”
“儿臣在!”四爷激动得一挺身。膝行一步大声答道。
“四哥真是自作多情。”老九阴笑着道:“没听皇上要传的是十四阿哥?阿玛真圣明。十四阿哥文才武略都是出尖儿的。大清有福啊!”四爷平静地一笑。说道:“我不知道传我做什么。只知道皇上传的是我——阿玛。您有什么旨意?”老八见康熙神色大变。已全然不能说话。他看见老九、老十在四爷目光威逼下有点害怕。赶紧顶上一句说道:“人人都听见了。皇上要传十四阿哥!”
老九见八哥支持自己。勇气大增。叩头道:“皇上不要理四哥。他是昏了头了!十四阿哥在肃州。正日夜兼程赶回来给您请安。有什么话怕来不及说。皇上您只管吩咐。乱臣贼子们作不了反!”
“你……你好……”康熙牙关一咬。指着老九浑身乱抖。抓起枕边的念珠砸了过去。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殿内立时大乱。阿哥们全都站起来。有的哭。有的叫。御医们一拥而入。围着康熙急救。有的行针。有的掐人中虎口。有的吸痰……半晌。扶脉的御医松开了康熙的手。哭着道:“万岁爷……驾崩了!”顿时。殿内殿外齐哭乱嚎。越发乱成一团。
张廷玉此时是这里唯一的宰相。他哭了一会。镇定下来说道:“各位阿哥节哀。跪回原位。廷玉奉大行皇帝遗命善后。眼下要先定大事。少安毋躁。皇上传位遗诏在乾清宫。新任上书房大臣隆科多会同侍卫。已经取去了。少时就来。”
“张廷玉。你要欺君乱政么?”老十立马反唇相讥道:“方才万岁亲口说传位十四阿哥。哪里又来的传位遗诏?”
这个时候老十六选择了站队。他仗义执言了。老十六说:“十哥。明明是传位于四阿哥”。老十掉头骂道道:“你出了名儿的十六聋。你听错了”
“十四阿哥!”
“四阿哥!”
“胡扯!”
“放屁!”
两人对骂撕打起来。顿时又是乱糟糟的。这时康熙最小的儿子二十四阿哥胤祕用清亮的童音大喊:“这是什么地方。叫喊什么?烦死人了!我听得清楚。皇上明说是传位给四阿哥的!”
“呸!”老十回头骂道。“六岁的吃屎娃娃。回家寻你乳母吃奶去!”二十四阿哥也不害怕瞪着眼反唇道:“秤砣儿小能压千斤。麦秸垛大压不死老鼠!曹冲六岁称象。孔融七岁让梨。甘罗十二为相。你读过书没有?”
四爷激动的盯着这个最小的弟弟。他平时没给过这个弟弟一丁点的好处。他竟仗义执言。四爷记住了这个弟弟。老三胤祉观望了会儿说道:“万岁没说清。现在有遗诏。自然按遗诏办理才是。”
这时候搞定丰台大营的十三爷来了。隆科多适时的捧出了遗诏。遗诏明确说传位于四阿哥。老八一伙还不服呢。硬是被十三爷和隆科多逼的暂且臣服了。
写在最后
再能折腾也比不上关键时刻站好队。十六阿哥、二十四阿哥正是看清了形势。关键时刻替四爷仗义执言。四爷也记住了他们的这份情谊。这之后。这几位弟弟可谓平步青云。结局非常好。十七阿哥很早就投入四爷这边了。康熙驾崩当晚他在协助十三爷控制丰台大营。他是除了十三爷以外。雍正最疼爱的一个弟弟。
其他观点:
很简单。因为这时候要站队。老十七敢为老四雍正出头就说明了他已经选择站在了雍正这一头。所以电视剧中老十七敢不顾一起的与老十硬钢。为雍正仗义执言。
其实在电视剧中老十七为雍正仗义执言就好像玩英雄杀跳反一样。在关键时刻老十七胤礼和二十四阿哥胤祕跳反了。这哥俩一大一小分别在康熙驾崩后。老八一伙跟着起哄嚷嚷着不是传位四阿哥是传位十四阿哥时站出来力挺了雍正。
老十七甚至后来还为了这事和老十打了起来。总之康熙驾崩后。诸皇子这一片混乱。站队的站队。观望的观望。大有停尸不顾。刀剑相加的态势。
这时候在场的皇子其实分为三类。一类就是像老十七和二十四阿哥这样的直接力挺雍正的人。明确了身份。就是站在雍正这一头;一类是像老三胤祉这样的。选择了观望。当康熙说完传位于四阿哥之后老三也没有直接力挺雍正。而当张廷玉出来劝止了众皇子打架。让隆科多去派人拿康熙的遗诏。这时候老三反而说有遗诏最好。这说明了老三也并没有立刻拥护雍正登基。当隆科多拿出遗诏明确了雍正继位之后。老三立刻见风使舵第一个率先向雍正下跪称臣。这才是真正的见风使舵的人。而且仔细看剧中老三基本就是一个劲双手合十念佛。说明了老三就是想观望。看局势再表态;最后一类就是坚决拥护老八胤禩的皇子。主要是老八、老九、老十这三人。
所以这一幕就是众皇子之中在选择站队。老十七在场亲耳听到康熙明确说的传位于雍正了。因此他坚决站在了雍正这一头。就是为了能在新继位的皇帝哥哥面前邀上一功。也因此老十七不顾老十勇武彪悍坚决力挺雍正和他扭打在了一起。
就是因为老十七知道只要雍正顺利继位。未来雍正就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所以他敢不顾身份和哥哥老十拳脚相见。
在联想一下事后。雍正继位当夜回了一趟雍亲王府。去关注一下那个替他出了很多主意的智囊邬思道。在雍正与邬思道一番谈话之后。紧接着侍卫张五哥就向雍正禀报老十七深夜来雍亲王府求见雍正。后来邬思道以“天子无私事”为由让张五哥替雍正去回绝了了老十七。
其实老十七这一趟上门求见就是为了之前替雍正出头的事情表功。这也说明了老十七为什么敢第一时间替雍正出头。仗义执言。因为他选择了站在雍正这一头。所以办完事后还要表表功。怕雍正继位后忘了他的功劳。
这就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十七为什么敢在康熙驾崩时。替雍正出头仗义执言。其实原著小说中和电视剧不太一样。下面说一说原著小说中老十七在这时期是什么立场。
在原著小说中老十七胤礼早就是四爷党的人了
在原著小说中老十七早在康熙驾崩之前就已经暗地里投到了四爷旗下。按照小说中交代的背景。在康熙晚期争夺储位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老十七就是在这时候投到了老四雍正的旗下。
书中交代老十七之所以投到雍正旗下。主要在于老十七与八爷党中的老十有仇。因为老十某天醉酒时非礼了老十七的生母章佳氏。导致老十七生母羞怒之下吞金自杀。所以老十七对老十憎恨很深。因此投到雍正旗下。
所以说在小说中老十七本就是属于四爷党的人。而且老十七在康熙驾崩当夜对拥立雍正继位功不可没。
小说中交代张五哥持康熙的金牌令箭放出了被康熙圈禁的老十三胤祥。让老十三拿金牌令箭去接管丰台大营。但是雍正担心老十三被圈禁太久调动不了丰台大营的人。所以又让老十七跟着老十三去协助调动丰台大营的人。
为什么雍正会安排老十七去协助老十三调动丰台大营的人呢?因为书中交代丰台大营的都统是老十七的亲舅舅。所以老十三到了丰台大营在老十七的帮助下顺利接管了丰台大营并带着军队前往畅春园为雍正保驾护航。
而根据原著中写的来说。在康熙驾崩之时为雍正仗义执言的兵部是老十七而是老十六胤禄。是老十六坚决喊着“听清了。就是传位于四阿哥。”随后得到了年幼的二十四阿哥附和。后来也是老十六和老十扭打在了一起。
在原著中交代当隆科多拿出康熙遗诏时。老八一伙人犹自不服。还想浑水摸鱼。想拖延时间。他们以老十七还没有到为由。拒绝隆科多宣读遗诏。坚持等老十七来了再读。直到老十三和老十七带着丰台大营的人闪亮登场。老八一伙人才彻底认栽了。
胤祥却讥讽他:“胤礼统率丰台大营军马。在园子外宿卫!”确定了十七阿哥已经在外守卫。雍正这时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雍正皇帝》
所以说原著中老十七早就已经投到了雍正的旗下。而且在关键时刻还为雍正继位立下大功。是老十七为雍正保驾护航才让他能顺利继位。
说完原著小说。下面再说一说真实历史上老十七与雍正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历史上的老十七是中立的皇子
其实原著中关于老十七和老十六以及二十四阿哥三人对雍正的支持。就是为了贴合历史上雍正继位之后确实对这三为弟弟非常好的史实。在历史上雍正最喜爱的肯定是他的铁杆支持者老十三胤祥。其次就是老十七胤礼。然后就是老十六胤禄和二十四阿哥胤祕。
雍正继位之后就册封了老十七为果郡王不久又晋爵为果亲王;将老十六过继给了康熙的堂兄庄亲王博果铎。老十六则成为了铁帽子王;二十四阿哥胤祕在雍正继位之时尚且年幼。但是到了雍正后期胤祕长大成人之后。雍正册封其为諴亲王。可以说雍正对这三位弟弟非常不错。所以小说中就根据这个事将三人设定成了坚决拥护雍正的人。
其实真正的历史上这三位皇子在九子夺嫡中并没有明确支持雍正。而且是非常中立的皇子。
历史上老十六过继给博果铎承袭庄亲王爵位实际是康熙定下来的旨意。在康熙生前他就和堂兄博果铎商议过。博果铎无子。死后可以由自己的儿子胤禄承袭博果铎的爵位。其实这是康熙的私心。博果铎还有亲侄子在世。按理应该过继亲侄子继承爵位。但是康熙却硬把自己的儿子胤禄这个堂侄子过继给了博果铎。而雍正继位之后博果铎才去世。雍正只是执行了康熙的生前的意旨而已。不过胤禄确实在雍正继位后对雍正表现出臣服和拥护。而且胤禄还是雍正手里的一把枪。雍正后来收拾老三胤祉和老八胤禩都是胤禄带头弹劾的这两位哥哥。所以胤禄如此表现。雍正自然对他非常不错。
而二十四阿哥胤祕受到康熙喜爱。与其生母穆嫔比较会讨好雍正密不可分。同时胤祕确实也是康熙最小的儿子。自然会得到哥哥雍正更多的宠爱。所以胤祕在雍正朝待遇十分不错。
至于老十七胤礼则是靠自身品行和能力获得了雍正喜爱。
历史上的胤礼和小说以及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历史上的胤礼生母是勤嫔陈氏。并不是章佳氏。也没受到老十的非礼而自尽。只不过胤礼的生母家族出身地位低微。是汉军旗出身。家族政治地位也不高。所以在历史上胤礼和生母勤嫔都没有受到康熙的重视。
当然这也和胤礼本身性格有关。胤礼本身非常有才华。他善诗文。工于书画。年轻时期的胤礼低调内敛。善于掩饰锋芒。无心于政治。寄情于山水。喜好在民间游学。
所以胤礼的低调内敛让康熙对这个十七子并不是很重视。康熙去世时胤礼已经年满27周岁。按理早应该晋封爵位。而他却并没有得到父亲康熙的封爵。
胤礼虽然母系家族出身低微没有太强大的政治势力。但是不代表胤礼没有参与争夺皇位的资本。胤礼自幼是由康熙时期的重臣阿灵阿负责教育。阿灵阿也就算是胤礼的老师。他与学生胤礼相处的非常好。阿灵阿也很欣赏胤礼的才能。所以有了想招纳胤礼为胥的想法。
后来康熙也是明白了阿灵阿的意思。于是给胤礼和阿灵阿的女儿赐婚。阿灵阿是康熙初期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之子。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孙子。两个姐姐一个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一个是康熙的温僖贵妃。也就是老十的生母。按亲戚关系来说阿灵阿还是老十的亲舅舅。同时阿灵阿的结发妻子还是雍正生母德妃的亲妹妹。阿灵阿也就是雍正的姨夫。可以说阿灵阿家族是清朝的政治豪门。
只是胤礼并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所以阿灵阿也跟着外甥老十站在了老八胤禩这一头。是八爷党的重要支持者。
阿灵阿全力支持老八争夺皇位。而作为他的好学生兼乘龙快婿的胤礼却始终在这方面保持中立。胤礼没有太大政治野心。所以胤礼寄情于山水。四处游学。以不过问政治的姿态出现在康熙晚年。因此也没有被牵连进康熙晚年的皇位争夺之中。
胤礼在争夺皇位之中完全可以跟着老丈人阿灵阿站在老八这一头。但是胤礼却始终保持中立。没有参与皇位之争。这也是让雍正在继位后对胤礼十分满意和喜爱的地方。
毕竟雍正在继位前一直很低调。与老八的超高人望完全不同。而胤礼没有支持老八就算是对雍正的支持了。
所以雍正继位后。胤礼和老丈人阿灵阿形成了鲜明对比。阿灵阿虽然在雍正登基前就已经去世。但是雍正依旧没放过阿灵阿。对他的后人进行了政治清算。
而雍正对于阿灵阿的女婿胤礼却喜爱非常。继位后就直接册封一直没有封爵的胤礼为果郡王。不久又晋封为果亲王。在雍正初中期。胤祥和胤礼是获得雍正赏赐最多的皇室宗亲。而在雍正中后期胤祥去世后。胤礼则替代了胤祥成为雍正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弟弟。
雍正临终前将青年乾隆托付给了胤礼。胤礼接受雍正临终顾命成为乾隆初期四大辅政王大臣之首。雍正临终前还一再叮嘱乾隆要善待胤礼。
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清史稿》
从这些都可见雍正对胤礼的喜爱和重用。不过胤礼最终还是因为操劳政务过度而英年早逝。胤礼在乾隆三年(1738年)因操劳过度去世。享年41岁。
雍正之所以如此喜爱胤礼。无非是因为胤礼之前政治立场比较中立。而且胤礼本身还比较有才能。品行还非常不错。所以雍正对胤礼是喜爱有加也极为信任和重用。
胤礼是康熙诸子之中结局下场算是非常不错得了。只可惜就是寿命太短。英年早逝。
所以历史上的胤礼与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中的胤礼都不太相同。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这个老十七就是历史上的果郡王允礼。出场不过两分钟。但是透露的信息量却十分强大。
想来老十七也是十几岁的人了。虽然没有力量参与夺嫡。但是起码的政治意向应该有了。这回。到底是押宝还是看热闹。在老十七那里。就是智慧的考验。
我们首先来看看老十七允礼的出身和背景。
老十七允礼。康熙三十六年出生。母亲纯裕勤妃是汉人。姓陈。是一个二等侍卫的女儿。康熙三十三年入宫。为宫女。所以。老十七的出身和现场的其他皇子相比。并不高贵。但是。康熙三十几个皇子。为什么偏偏出身并不高贵的老十七出现在现场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史载允礼因为出身皇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满汉文化教育。善于书法诗词。早年纵情山水。没有参与夺嫡之争。聪明持重。自康熙四十四年起。九岁的允礼就跟随康熙随驾巡幸。可以看得出。康熙十分喜欢这位汉族妃子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允礼才会出现在康熙驾崩的现场。
我们再来看看老四胤禛的背景。在《雍正王朝》里面。胤禛是一个孤臣。但是是不是真的孤臣却难说。但是冷面王的称呼确实事实。在收买人心方面。确实赶不上老八集团。但是。胤禛的实力却并不见得很孱弱。
老四虽然是德妃的儿子。但是按照清廷的规矩。德妃当时还不是嫔妃。生下的儿子不能由自己抚养。只能交给其他已经上了嫔妃级别以上的人抚养。而老四胤禛是交给了康熙皇帝的皇后孝懿仁皇后抚养。孝懿仁皇后是佟国维的女儿。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所以。佟国维到底是向着谁的。只要知道这个背景。基本上就有所判断。
老四的这个强大背景。老十七是清楚不过了。加之他常常在康熙的左右。康熙想要立谁为继承人。不是十分知道。起码也有八分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聪慧持重的老十七为了将来的荣华富贵着想是很正常的。
所以。老十七这会儿也并不是押宝。而是进一步确定了康熙就是要传位于老四胤禛。此时。为老四仗义执言。合理而正确。所谓老十七早就是老四胤禛一党。实在没有什么依据。
老十三出来包围畅春园勤王护驾后。雍正回到府邸。为什么独独老十七能够跑出来。大家自可畅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5-6万开店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231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雍正,康熙,阿哥,四爷,遗诏,丰台,的人,仗义执言,八爷,皇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雍正王朝》老十七为什么敢在康熙驾崩时为四哥仗义执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题主所说的那个仗义执言的人其实是老十六胤禄。老十七胤礼这时候在帮四爷办大事呢。并不在园子里。在康熙驾崩当晚指定继位人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