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你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谁?
原创

战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你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谁?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战国时期共有约20个诸侯国。“战国第八强国”我个人认为是宋国。

【除了战国七雄以外的其他主要诸侯国】

在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当时间从春秋走到了战国阶段。韩魏赵齐楚燕秦这七个国家成为历史大舞台的主角。

不过。除了以上七个大国外。鲁国、卫国、郑国、越国等国家也曾在战国的舞台上亮相。尤其是地处中原的宋国。更是成为大国争抢的焦点。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从宋康王说起。也要从宋康王终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的短暂。

【宋康王在位时期。宋国开始崛起】

当时宋国的国君。宋康王也被称为宋王偃、宋献王。是宋剔成君的弟弟。在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并在即位十一年后自立为王。对于宋王偃这个人。历朝历代的儒生和史学家将其树立为君主的反面例子。比如射天笞地、夺人发妻、射杀谏臣等事迹来印证宋王偃的“桀宋”恶名。

不过。在亚圣孟子看来。经过两次进入宋国后。发现宋王偃实行的是仁政。所谓“重礼爱民。德泽天下”。两种矛盾的观点下。至少能说明宋王偃应当是个个性张扬、富有反传统意识的君主。所以宋国在他的时期开始崛起。

【宋国领土在此时达到巅峰。成为了战国第八强国】

在战国七雄早期。这个时候。宋国的领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统治区域包含如今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从而成为方圆八百里的强国。尽管在面积上略低于九百里的韩国。但是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宋国都要盖过韩国一头。所以有着“五千乘劲宋”的称呼。

对于这位战国第八强国。秦国起初采取了拉拢态度。希望借助于宋国来牵制齐国、楚国等国家。由此。秦国、赵国、宋国在战略上结成了同盟。与此相对应的齐国、韩国、魏国则走到了一起。从中可以看出。在战国中期。宋国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右战国格局的重要力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在战国时期的强大。

【宋国的巅峰时期比较短暂。后来被齐国灭了】

宋国虽然很快就崛起了。但是遗憾的是。宋国的巅峰实在太短暂了。和战国初期的魏国一样。四战之地的宋国没有战略上的伸缩空间。更是成为大国眼中的要道。宋国不仅交通便利。其陶邑当时和大梁并列的两座商业中心。对于宋国东边的齐国。早就想动宋国这块肥肉了。

但是。宋王偃也不是吃素的。两次打退了齐国的军队。直到苏秦的鼓动下。齐闵王第三次攻打宋国。与此同时。宋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恶化。而秦国和赵国想要救援。却无奈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在公元前286年。宋国在内乱和外敌的夹击下。国破君亡。从此宋国就不复存在了。

【结语】

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宋国。(谢谢阅读)

其他观点:

战国时期有实力最为强大的七个国家。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国家要么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非常强大。比如齐国和楚国;要么由强国演变而来。例如韩、赵、魏原本都属于晋国。

除了战国七雄外。尚有数十小国。在这些小国当中又以中山国、宋国、义渠国、越国实力最强。如果非要评一个战国第八雄的话。我认为是中山国。

春秋时期。有大小国家100多个。到了战国时期就剩下几十个了。这说明强者俞强的效应开始显现。一些国力不如战国七雄的小国早早就覆灭了。即使是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越国也在公元前305年分崩离析。而中山国却能坚持200年之久。这也间接证明了其实力不容小觑。

200年间。中山国与周边大国发生了诸多摩擦。但几经周折都能幸存下来。这与其完备的边防和健全的军制有关。苏秦曾评价中山国:“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这说明中山国是非常重视“以武立国”的。

为了防备大国的进攻。中山国修筑了长城和要塞。还根据“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修筑了都城灵寿城。灵寿城背山面水。城内建有用于防御和瞭望的附属建筑。城东和城西皆有小城。

中山国的军制也很健全。大国有的步兵、骑兵、车兵。它也有。考虑到中山国地形多山。因此统治者重点发展擅于山林作战的步兵。此外。出于开拓疆土的需要。中山国也发展了适合长途奔袭的骑兵。

凭借着完备的边防和健全的军制。中山国先后打败了赵国、燕国。公元前307年。一直视中山国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赵武灵王痛下决心。发动20万兵马讨伐中山国。最终用了12年时间才将其灭国。

其他观点: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齐(山东)楚(湖北)燕(河北北部和京津)秦(陕西)赵(河北南部)魏韩(山西河南)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宋(河南商丘)。郑(河南新郑)。卫(河南濮阳)。中山(河北保定)。鲁(山东曲阜)。滕(山东藤县)。邹(山东邹城)。东、西周国(河南)邾国(山东邹城)。等 。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四川)。蜀(四川)。越(浙江会稽)。

我所认为的战国第八便是中山国。这个国家国土嵌在燕赵之间。有时候会与齐国接壤(战国版图天天有变动)。虽然被魏国灭掉。但是很快复国。后又被赵国灭掉。但是细数其历史当属战国第八雄。

春秋时期

中山历史: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的一个小蛮夷之国。因城中有山得国名。由狄族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中山国地位: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这就是有名的五国相王。中山国紧随其后。从这裡看可以看出来中山国虽未二流国家。但是已经是战国七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魏灭中山之战:魏灭中山之战发生于战国时代初期(前408年至前406年)期间。魏国攻灭中山国的一场战争。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军力量消耗已尽。二十年。魏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中山国亡。当时的魏国别说中山国。即使真正灭掉赵国都是可以的。中山国由于出身不好。外援没有。加上本身国家就小。因此长期与魏国征战必然在下风。名誉上是灭国了。但是中山国的残馀退入太行山中。并没有彻底灭亡。之后。中山桓公经过20馀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在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国。并定都于灵寿。

赵国伐中山: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成为了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前377年、前376年两次进攻中山。均遭到中山激烈的抵抗。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国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复国后的中山。面对赵国攻打强势回应。根本不像宋。郑等国家。动不动就称臣。

中山伐燕:前327年前后。中山王继承王位。此后十馀年间。中山国富兵强。前323年。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在称王的五国中。只有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其馀四国都是万乘之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同盟。派相邦司马賙率军北略燕国。夺取几十个城市。占领数百里的燕地。还掠取了许多财物。并将取得的吉金(铜器)重新铸造了铁足大鼎和夔龙纹方壶。在上面铭刻长篇铭文来颂扬中山王和司马賙的功绩。史称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此时为中山国的鼎盛时期。

赵灭中山:伐燕胜利后不久。中山王去世。内政外交均开始走了下坡路。赵与中山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下。赵国国力空前提高。但是在这样悬殊的情况下战争打了12年。并在前期打败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觉得自称王丢人就自取王号。可见中山虽然走了下坡路。依然可以与强盛的赵国对抗。

胡服骑射

综上所诉:中山国国家虽小。但是是一个战斗民族。春秋让晋国头疼。战国让强魏疲惫。赵国数次兵败中山。伐燕国等行为。五国相王更显示出列国当时对中山不可忽视的力量。堪称战国第八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47

    山国,中山,战国,魏国,齐国,灵寿,赵国,国家,山东,秦国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47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你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47

    战国时期共有约20个诸侯国。“战国第八强国”我个人认为是宋国。【除了战国七雄以外的其他主要诸侯国】在春秋战国东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