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整个迁徙过程以明清时期最为明显。出现大规模的迁徙运动总共有三次。
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当年朱元璋在北方称帝之后。全国内仍然没有完全平静下来。他以江西为根据地。不断派兵进驻湖广以及云贵地区。
古代打仗不同于现在。一是需要人。二是需要钱。古代国库来源于劳役。因此大大加重了江西本地人的生活负担。但是朱元璋又是以爱民著称。所以在两湖地区放宽赋税政策。吸引了大批来自江西的农民。
明朝中期流民进云贵:等到明朝中期的时候国力雄厚。出现了大批的富豪。但是这些富豪的出现。都是以剥削农民为基础。甚至在山西地区。出现了富豪和官府勾结。压迫农民的情况。
政策颁布之后。吸引了很多来自湖广地区的农民。纷纷涌入四川地区。由于这一部分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所以下面不再详细描述。
如今云贵地区的很多人。之所以说自己祖籍来自于山西。就是在第二次移民阶段。大部分山西人被迫背井离乡。来到了云贵地区。除了这一次之外。之前讲的元末明初也不容忽略。
朱元璋时期:征北调南亦称太祖平滇。当时在东北和云南地区。仍然有一批人打着元朝的旗号。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三人。率领大军30万。平定云南地区。
而这一批人当中。有很大的山西籍士兵存在。因为山西在之前人也多。招的兵自然多。
除了第一部分所说江西填湖广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江西定云贵。后来在贵州地区担任土司一职的很多人中。江西籍贯的士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毕竟云南地区人们之后。自然而然会向贵州渗透。
于是有的人家谱当中如此记载:
曾巩后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丰。至明朝初年。任征远将军之职。率师来黔。镇居安顺府。王倒犁系王家牌王氏始祖。于明洪武年间随父由江西来到黄平旧州。王倒犁与苗寨女潘“阿扁”结为连理。毕节撒拉溪路氏。先祖从江西随军入黔。路元升于清雍正中岁贡后。其子孙中出三位进士。
除了之前所讲到的军屯之外。江西的商人也在迁移贵州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很多人选择弃军从商、弃农从商。大批商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而且江西本就非常重教育。经商头脑也可谓是数一数二。江西的赣商(江右商)在全国也比较有名。相对来说贵州地区比较贫瘠。于是大批的商人来到贵州贩卖商物。
比如说贵州贵阳的油业。曾经就被江西丰城人垄断。曾经仁怀茅台“永隆裕”盐号。贵阳“永发祥”盐号。曾经都是江西人的产业。
为何有人说自己祖籍是大石板、大石桥、吉安府?其实这和山西大槐树的故事差不多。想必这个很多人都听过。就是说自己的祖籍来自于山西大槐树下。而且自己的小脚拇指是两半的话。也说明了是来自这里。
因为当时山西大槐树是一个很大的中转站。很多人移民的时候都要从这经过。时间长了就忘记了自己本来住在哪。只知道走的时候有一棵很大的槐树。因此只记住了山西大槐树。
同样的大石板、大石桥。应该和这个原因差不多。吉安府很有可能是当初移民的中转站。移民之前具体的住址。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住了走的时候看到了大石板、大石桥。
其他观点:
华夏的扩张
关于远古的中国。近代以来有这样的说法:认为最古老的中国只包括河南省(夏朝)。之后历代王朝不断扩张。终于在清朝。奠定了今天的版图。在版图膨胀的同时。历代统治者还会出于各种原因强行让百姓移民——比如汉朝汉高祖时代。为了防止六国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仿照推翻秦朝那样推翻汉朝。强制将这群人迁移到了关中;汉武帝时代。为了加强朝廷权力。汉武帝也强行将各地豪强迁移到关中。
此外。更多的移民。是出于战后重建关系。比如明朝初年对贵州的移民。
千载贵州
贵州在中国历史上。曾因为山地太多。而被中原的士大夫视为蛮荒之地。甚至还留下了“黔驴技穷”这个成语。贵州的历史。让大多数人感到茫然。
秦汉时代的贵州和云南一起。被视为“西南夷”的一部分。汉武帝时代。汉朝朝廷和西南夷建立了朝贡关系。并留下了“夜郎自大”这一典故:夜郎王问汉朝使臣:汉朝和夜郎国哪个大?后世为此讥笑夜郎王没见过世面。但如果结合云南、贵州等地的地理情况来看。或许我们会理解。建立在山区的夜郎国交通何等不便?指望一个大山中的国王对外界有深入了解。颇有些强人所难的意味。
之后历朝历代。贵州都处于土官治理的状态——中原天子不断更替。战乱时常爆发。而贵州由于特殊的地理性。总能避免这些战乱的冲击。对于贵州土民来说。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幸福。这一切到元朝末年发生变化。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朝进入北元时期。北元朝廷虽然被后世称为北元。但是云南和贵州的不少土司。依旧奉北元朝廷的号令。为了防止北元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朱元璋决定剪除北元在西南地区的势力——于是。有了明朝大军征讨云南、贵州的历史事件发生。
江西移民
明朝确立在云南和贵州的统治以后。朱元璋考虑到:大明朝廷如果想长期掌控云南和贵州。就需要在云南和贵州驻军。朱元璋将养子沐英封在了云南。是为著名的云南沐王府。此外。明朝还在云南、贵州设置了大量的军屯——其中。有大量的军士来自江西。朱元璋命这些军士将家属也带到军屯地点。在这里繁衍。于是。贵州有了最早的江西移民。
此外。由于江西人口过剩。明朝朝廷又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让江西过剩的一部分人口进入到贵州生活。一般认为。这些军士和民众。就是贵州境内祖籍江西的汉人祖先。
有说法认为。江西各州府中。以当时吉安人口最多。也有说法认为明朝朝廷在推动江西移民进入贵州的过程中。曾以吉安为中转。为此。很多贵州的江西裔汉人自称祖先来自吉安府。而所谓大石板和大桥头。一般认为。可能指的是吉安境内的某处重要的路标。
其他观点:
贵州的汉族。主要是黔北和黔中地区。比如遵义、贵阳、安顺这些地方。还有黔西南、六盘水等地的汉族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很多都是祖上迁徙过来的。比如六盘水。至今仍有不少人是北方口音。当年三线建设时期。到贵州西南支援建设的人不少。
还有历史上的。比如清朝的“湖广填四川”、朱元璋时期的“调北征南”。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比如安顺和贵阳一带的黔中地区。很多那种石板房屋构造。也就是过去说的“屯堡”建筑。就是用来屯兵用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屯。
△湖广填四川路线图
而“湖广填四川”。也是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因为当年的四川因为战乱。导致人口减少。而当时官方通过一些政策优惠。吸引人口往西迁移。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都有在移民行列之中。
在迁移的过程中。也许一部分人不愿意再往西。也许是觉得贵州这个地方风水还不错。特别是气候很适宜人类居住(这一点。其实和远古时代的古生物也有渊源。贵州地质富产煤矿。而很多煤就是远古生物的遗骸演化而成。说明远古时期。这片地带就很适宜物种生存了)。
△屯堡是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征南。在通往西南边陲要道安顺一带屯兵屯田而形成的
封建的古代。之所以有一些文献会认为云贵、两广等地带是“烟瘴之地”。其实是人为的因素导致的:主要是因为远离中原权力中枢。所以被认为是西南边陲。但实际上。云贵、四川和两广等地的自然环境。未必会输给北方那些有沙尘暴和酷寒酷暑的北方城市。
除了这些有意识的迁移历史。另外一些可能就是古代为了躲避战乱而逃过来的。贵州远离中原权力中枢。不在“中原逐鹿”的范围内。所以比较少有战乱。哪怕是当年蒋介石选择陪都。也选的是重庆(水陆交通要塞)。而不是贵阳。所以贵州也因此躲过了世间的很多纷争。成为乱世年代的“世外桃源”。
△贵阳安顺一带的民居民俗。很有江南特色和明代遗风
总之。贵州之所以有很多人的祖上往上数几代。很多都能找到外省人的渊源。特别是江西。因为江西自古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人口不少。现在很多贵州人说话的口音。特别是说普通话。贵普话的口音就和江西普通话口音比较像。
不管怎样。曾经的一个段子。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而今。距离这个“段子”的网传出处刘伯温的那个年代。恰恰好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5-6万开店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689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贵州,江西,明朝,湖广,云南,吉安,地区,移民,朱元璋,山西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贵州的很多汉族人,祖籍都是江西呢,特别是吉安府,大石板,大桥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整个迁徙过程以明清时期最为明显。出现大规模的迁徙运动总共有三次。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当年朱元璋在北方称帝之后。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