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
原创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意大利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它也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

德国找意大利做盟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德国就相当于是挟“西方文明”而令“西方国家”

尽管在现代社会。意大利已经比较落后了。但它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发祥地。因此谁占据了这里。就相当于是获得了一个西方文明发祥地的这样的一个文明圣地。

可以说就相当于是抢占了欧洲文明的制高点。也就是罗马文明的战略制高点。

因此。意大利在西方国家。还是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的。他不仅是罗马教皇的所在地。也是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

西方文明主要有两个发源地。一个是罗马。一个是埃及。法国的拿破仑皇帝在称霸欧洲的时候。就曾经占领埃及。19世纪的英国正式称霸世界。也是从占领埃及开始的。

所以。谁联合了意大利。事实上就是占领了一个西方文明的制高点。有点类似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德国就相当于是挟“西方文明”而令“西方国家”。

事实上。意大利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旗帜。所以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利用了这样的一颗棋子。

其二、就是“一山不能容二虎”

意大利尽管不是非常强大。但是他比较听话。不容易对德国有什么威胁。

还有就是意大利也有恢复古罗马的雄心壮志。这和德国欲恢复雅利安人的千年帝国。有着非常类似的精神方面的一致性。

还有在经济利益上。意大利和德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有挑战现成的国际秩序的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而英国和法国是拥有很多殖民地的国家。它们需要长期维持既得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国家的一切联合。都是为了获得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经济利益。

那么。德国也别无选择。欧洲就是那么几个大国。它不联合意大利还能联合谁呢?

还有意大利也因为与法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后来又与俄国在争夺巴尔干半岛地区发生过强烈冲突。所以意大利就与德国越来越近。最终发展成为轴心国。这样的一种战略上的联盟。

尽管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表现。都不是很突出。

但它也不是“最爱投降的国家”。意大利本身对世界战局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意大利也是被逼无奈才投降的。打不过盟军。怎能不投降呢?

在德国看来意大利就是一个可以为己所用的国家。它并不要求他的盟友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否则就会影响到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毕竟是“一山不容二虎”。

我是@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热心评论和分享!

其他观点:

普法战争后。法德结仇。为了避免法国可能发动的反扑。德国宰相俾斯麦在1873年便搞了一个“三皇同盟”。即德国、沙俄、奥匈帝国三个帝国结盟。

但三皇同盟矛盾重重。结盟不久后。沙俄与奥匈帝国就因为巴尔干半岛问题起了冲突。

当时沙俄想蚕食巴尔干半岛。奥匈也想。由于都是盟友。德国便只能夹在中间撮合。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终还是得罪了沙俄。

到了1870年代末。三皇同盟虽然名义上还存在着。但其实已名存实亡。

看地图。法国在德国西面。沙俄在东。如果法俄结盟。德国必然被夹击。这是德国绝不能承受的压力。所以当沙俄与奥匈翻脸。与德国貌合神离后。对于俾斯麦而言。他当然是要另寻合作伙伴了。

而就在此时。意大利主动找上了门。

德国和法国那摊子事。意大利本来是不愿意掺和的。但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这伤害到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而又苦于实力不足。自己单挑不过法国。于是意大利便主动找上了跟法国有仇的德国。

面对主动找上门来要入伙的意大利。德国可以拒绝。因为俗称“穷光蛋帝国主义”的意大利虽身居帝国主义国家之列。然而却实力很烂。与一流大国不在一个档次。

但俾斯麦考虑到。如果不拉拢意大利。德国会三面作战。而拉拢之后。意大利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牵制法国。德国只是两面作战。于是他便同意意大利入伙。德奥意组成了“三国同盟”。

不过入伙之后。意大利的存在感并不高。因为在“三国同盟”内。还有一个“德奥同盟”。

后者的重要性要高于德意奥三国同盟。意大利被事实上边缘化了。纯粹就是凑数的。

再加上意大利是为了遏制法国才入伙的。它并不想与英国为敌。因为英国实在太强。它确实惹不起。而后来。英国与德国的矛盾激化。这超出了意大利入伙时的心理预期。

因此当一战爆发。英法略施恩惠后(把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东南部。奥匈帝国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一起割让给意大利)。意大利自然而然的就倒戈到了协约国。

不过。虽然意大利是一战的战胜国。但由于它对战争贡献不大。大家并不尊重它。在凡尔赛会议期间。英法美三国无视意大利的存在。什么利益也不愿意给它。这让参加会议的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很不满。

为表示抗议。他愤怒退席。表示不玩了。可结果他的举动又闹出了更大的笑话。

当他退席后。英法美根本就不搭理。全然当他透明。就当他没参加过会议似的。而奥兰多愤而回国后。也被国内的人一顿骂。两手空空也敢回来?要你何用?滚下台吧。无奈之下。奥兰多又只好又灰溜溜的回到巴黎继续开会。可此前就没人搭理。这个时候人家怎么可能会搭理呢?

于是最终。意大利虽然参加了一战。并且它也是战胜国的重要成员之一。可最后它基本没捞到什么好处。跟当时很多参加了协约国的弱国一样。被大国无视了。

受此大辱。这让以大国自居的意大利人无法忍受。为此。意大利在战后群情激奋。怒斥英法瞧不起人。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恰好在这个时候。墨索里尼抓住了机会。对意大利民众一通煽动。扩大了自己法西斯党的规模。使得法西斯党在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了意大利最有影响力的政党。

于是在1922年。他就被意大利国王任命为新任内阁总理。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的国家。

意大利法西斯化后。影响到了德国。在整个1920年代。崇拜法西斯主义的德国人呈直线数字上升。希特勒抓住机会。趁机扩大纳粹党。也使得纳粹党在1933年成为德国的第一大党和执政党。希特勒也成为德国总理。

按道理讲。法西斯党和纳粹党宗旨接近。且又共同对当时英法操纵世界格局不满。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应该马上结盟才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一方面。纳粹党崛起的时间比法西斯党晚了很多年。在墨索里尼看。希特勒只是个处处学习自己的高仿山寨货而已。

再加上德国是战败国。意大利虽然挫。但再怎么说也是战胜国。跟希特勒勾勾搭搭。墨索里尼认为有辱自己的光辉形象。

另一方面。意大利在一战后。占了奥地利的南蒂罗尔。希特勒想替小老弟要回来。这让墨索里尼感觉希特勒是在冒犯自己。为此他还曾拉拢英法一起。搞了个所谓的“斯特雷萨阵线”。一起遏制德国。

因此可以说。在德意结盟之前。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关系其实并不好。

当时墨索里尼压根看不上希特勒。希特勒同样也瞧不上墨索里尼。

不过到了1935年后。形势为之一转。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均不支持。这让墨索里尼很恼火。而德国却提供了宝贵的支持。这让墨索里尼很高兴。因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同一年。当德国进军莱茵河西岸。彻底破坏了法国对德国的绝对优势时。墨索里尼为了恶心法国。保持了观望态度。表示不支持法国。这使得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又进一步加强。与英法的关系也进一步疏远。

1936年。墨索里尼认为既然意大利与英法的关系已出现裂痕。且德国崛起势头迅猛。英法都是纸老虎。压不住。于是他便正大光明的与希特勒勾勾搭搭。两人一起出人、出力、出钱。干涉西班牙内战。想借这个机会试试水。看看德国到底行不行。

这一试。不得了。德国还真行。墨索里尼对希特勒开始高看一眼。

有了这层关系。在1937年。墨索里尼便跟希特勒一起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作为签约的基础。意大利表示不再阻拦德国吞并奥地利。德国也表示不再对属于德意志文化圈的南蒂罗尔提出领土要求。这样。横亘在德意同盟间的最后一个障碍就消失了。

这里有个知识点要强调:直到此时。意大利实力仍然比德国强。当时德国只是经济恢复了。但军事还没有恢复。比意大利要弱。

所以墨索里尼的主动示好。希特勒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

1938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在吞并期间毫无作为。一味的绥靖政策。墨索里尼看穿了英法软弱的本质。即无力遏制德国崛起。既然连它们都无力遏制。那自己自然也是无法遏制了。

既然如此。不如早点押宝。

所以到了1939年5月。德意便通过《德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同盟。

总的来看。一战前。并不是德国主动要找意大利结盟。而是当时的八大国:美德英法俄意日奥。英法天然结盟。德奥天然结盟。俄罗斯是双方都想拉拢的。但德国始终无法与其达成合作。最终使得俄罗斯与法国结盟。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剩下还能拉拢的大国只有美国、日本和意大利。日本远在东亚。拉不拉拢它。对欧洲也没有影响。美国的态度一直很模糊。谁强就支持谁。德国不在战场上挑翻英国海军。美国也不会支持它。

因此。当时德国唯一能争取的大国盟友也就只有意大利了。虽然它不强。而且还不愿意与英国为敌。但聊胜于无。拉拢过来总比被英法拉拢过去的好。

二战之前。情况略有不同。但德意结盟的大环境与一战之前一样。那就是德国在欧洲除了拉拢意大利。没有可拉拢的国家了。意大利一开始还不想跟德国结盟呢。是后来与英法关系破裂。它也别无选择。便只好与德国结为盟友。

德意的这种结盟顺序可以归纳为:因为奥地利问题产生矛盾→又因意大利加入斯特雷萨阵线导致两国对抗升级→但埃塞俄比亚战争使得两国关系转好→又因干涉西班牙内战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回暖→后又因英法的绥靖政策和德国的强势复苏使得意大利看穿了英法的软弱。促使意大利在奥地利问题上让步。

最终两国先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又签订《钢铁条约》。正式结盟。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其实很多人蔑视意大利。但意大利也是列强之一。而且同德国有共同的利益。

其实一战二战。可以看做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同老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

英法俄都属于老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占有很多殖民地。将世界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德意都是后起之秀。

其中德国在1871年才有普鲁士出面。连续战争完成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而意大利也差不多。它是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后才彻底完成国家统一。

由于这两个列强起步都比较晚。错过了瓜分世界的时机。

其实还有个野心勃勃的日本。

所以。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就是试图推翻老派资本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

但这里面德国是主力。意大利是跟班。

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都曾倒戈投降。而盟国处于瓦解德奥联盟的目的。对意大利都给与一定的优待。

但德国为什么选择和这个没骨头的意大利结盟。主要是没有太多选择。因为潜在比较强大的盟友也就是意大利、日本了。

而意大利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弱。

就工业实力来说。意大利和日本差不多。两国经济总量很接近。意大利在工业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远高于日本。

这其实很不容易。意大利也算是工业强国之一。

就军队上。在1939年波兰战役爆发时。意大利军事还是你还是不错的。

就海军来说。意大利拥有4艘战列舰、7艘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和大约50艘驱逐舰、一百零八艘潜艇。

就空军来说。意大利空军有1600架飞机。

海军和空军实力虽然弱于英法。但海军远远强于德军。空军战机数量也不少。争夺地中海还是有实力的。

而意大利陆军后来也有200万规模。

其实。德国不选择意大利做盟友。还能选择谁呢?

西班牙?实力更弱。

土耳其。一战被德国害苦了。差点亡国灭种。不可能再傻到相信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8:13

    意大利,德国,英法,墨索里尼,希特勒,法国,沙俄,法西斯,同盟,英国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8:13

    没想到大家都对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8:13

    意大利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它也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德国找意大利做盟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德国就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