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普通话是不是胡语的争论。本质上是南北方汉语的正统之争。
众所周知。由于地域限制、人群流动性等影响。语言是可以流动发展的。五胡乱华后。导致中原汉人一部分向南方迁移。形成了古代的雅音的变化。但是。古代固然有“南方汉语”的地域变化。但南方汉语也是方言众多的。诸如。吴语、粤语、闽南语等。并不是说。因为“衣冠南渡”。中原汉语就不存在了或者不纯正了。
这完全是对汉语的误解。
汉语。自古以来。就具备了南北方的差异性。在中原地区。就有北方汉语和南方汉语的碰撞。
南方汉语的影响其实也很大。诸如。日语、韩语和越语等都受到它的影响。这也是今天的粤语闽南语都和日韩越语有某些相似性。
但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汉语。北方汉语和南方汉语都在各地发展。“因地制宜”。形成了发展上的差异。
如。当雅言入百越之地后。与当地土著语杂糅后。形成了新的特点。
即。粤语早就变化了!也不是古代的粤语。和百越族杂糅。有了自己特点。但也是汉语方言。我也不会说它是胡语。是百越语!道理一样!入声算个啥?!不是唯一标准! 粤语是南方汉语。确有百越话的变音在其中。
难怪古人有云:
唐韩愈 《送区册序》:“小吏十馀家。皆鸟言夷面。”唐代柳宗元:“楚越间声音特异,鴃舌晫噪”。
而北方汉语却因为具备一个突出特点。从最初的中原地区脱颖而出。成为汉地和胡地多民族欢迎的古代“通用语”。
北方汉语为什么受到北方民族的青睐?
这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交流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匈奴人和汉王朝的交流。
之所以。汉语言被草原部落青睐。与南方汉语相比较。北方汉语。“阴阳上(读赏)去”四个音远比南方汉语九个音调发音更简单。
这让北方各民族普遍认为。北方汉语更具有“易学易于教学推广”的“简便易用”特点。
原来。北方民族的胡语里。自带翘舌音和卷舌音。这为他们学习北方汉语带来了便利性。
为此。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有学者进行了长期跟踪比较研究。
这样。北方汉语并非胡语。它之所以受到胡人青睐。纯粹是。北方游牧民族更容易学习、“优胜劣汰”的结果。
即。以“易学易用”为原则和自然法则。从而让北方汉话脱颖而出。“北方汉语权”是历经岁月积淀、洗礼而成长起来的。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人把易学易用的北方汉话贬低为“被阉割的语言”。实在是一种严重的偏见。
由此可知。汉语的南北差异性。自古有之。而北方汉话。从古至今都说明。更易于学习!今天的粤语。依然是少数人学习。不利于推广。就证明了这一点。
其它。南方系的闽南语。潮汕话。吴语。等等。你看和日语、韩语、越南语相似的。都没有在中国大普及!说明什么?北方汉话易学易于传播。有地域优势。
但它不是胡语!而是有更多的人学会了!熟悉了!掌握了!
北方汉语为什么会有大量胡语词汇?
但是。这是任何一种语言在进化发展中都会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汉语里。有英语词汇。如咖啡;有日语词汇。如沙发;有满语词汇。如萨其马等等。不胜枚举。
但这些都属于汉语引入了外来词汇的情况。而非汉语胡化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具有稳定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它的基本语言结构体系。
有人会说。那句流行的诗词“汉人尽做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该做何解呢?
这里的胡儿语。并非胡语。而是。汉语中夹杂着的胡人“俚语”或称“荤语”。即是说。古人以用学来的、胡人骂人经典的话回骂汉人为时髦。
所以。有人质疑今天的国骂或许就是古代胡人的发明创造。
这也可以解释为。当时中原的主体汉话。在草原上的人们看来。如同今天我们学习掌握了英语一样自然而高贵。
毕竟。汉地的农耕文明发达。语言也发达且成熟而完善。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后来清军入关汉化。不是满大人带来了北方汉话吗?
01.清军入关后。他们是带着满语入关的。汉化是在清朝中后期了。
不但如此。入关后满洲人是完全拒绝汉化的。他们把满语定为国语。这个是重点!严防死守。坚决不汉化。还把档案记录、奏折等都规定使用满文字。
而此时的北京城里。几百万人都是说着北方汉话的。
这为满大人学说汉语提供了方便之门。“勤奋+努力+天赋”。他们纷纷化身学汉语的高手。
02.清军“从龙入关”者20多万。修建满城。全国布防。改变不了汉语。
毋庸置疑。清军入关的人数是有限的。满洲八旗有6万。汉蒙八旗6~8万。其它部属5~6万。仅此而已。在经过几十年战争统一中原后。在各地修建满城。分区驻防。显然。他们的数量是极少的。是不足以改变汉语体系的。
淬火成钢。汉话“通用”的荣耀地位。从未动摇!
而等到清军入关后。北京人口早就达到数百万之多。而因全国布防已经不足20万的满人北京留守人口中。是无论如何也影响改变不了北方汉语的了。
由此可知。满人放弃了满语。继承了北方汉话。而不是发明了北方汉话。
而满人的近亲。如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楚科奇人和乌德盖人等都被俄化。放弃了本民族语言。说俄语。难道因为他们说俄语。就可以说。俄语是他们的发明创造?
而今天生活在蒙古国的人们。曾经被斯拉夫化。但他们今天说的依然是蒙古语。
北方汉话。在南方有发展变化吗?
成为云贵川西南三省的官话。
西南官话。北方汉话体系。迄今有2.6亿人使用。在北方腔的基础上。融入了南方人的调调。入声音也出现了。
街(读该音)子镇。这读音是不是很熟悉?北方汉人和我们读法一样。而巴不得。在满语里也有。说明。满语最早也曾引入汉语词汇弥补自身的不成熟。
更多的人选择汉话。足以证明了它的成熟体系和完善。
至今。内江、自贡、新都等四川多地都有翘舌川话。包括入声音调。这些继承与变化。无不体现着“南腔北调”的古代遗风和不变的汉话灵魂。
其他观点:
现代汉语的方言骨子里都是古中原汉语。随着民族融合。相对于古中原汉语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核心依旧是中原古汉语。
广府话(粤语)。来源于秦语。秦语就是中原汉语夹入少许狄狨语产生的。后来赵佗成立南越。秦语又夹入不同的百越语和后来南迁的其他汉族方言形成的。
客家话。来源于河南信阳。在南迁过程中不断夹杂其他汉族方言和百越的一支畲瑶语形成的。
北方官话(包括了西南官话。中南官话。东南官话)是没有南迁的汉人的汉语在不同时期夹杂羯。匈。鲜卑。契丹。女真(不是满族)。蒙语逐步形成的。在明初由朱元璋规范统一的(后来在迁移时。分别融入其他方言形成的不同的官话方言)。
现在北方普遍说的方言是又夹杂满族语言形成的。普通话就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最近的实例就是广西话。广西话是归入西南方言的。但语音。语调又明显不同。明显“夹壮”。以前大学同宿舍的“兵团妹”。普通话明显鼻音重。偶尔一些听不懂的带维族特征的名词。这显然是“夹维”。
不管汉语方言如何变化。骨子里都是古中原汉语。这更加说明了我们民族的包容力和凝聚力多么强。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听萨沙来说。
古代中国存在官话。也就是类似于今天普通话的全国通用语言。
但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官话。主要是官吏以及需要和外地人接触的平民。才需要会这种官话。
这主要是中国各地方言区别太大。比如福建一地就有各种方言。外地人根本听不懂。
之前太久远的不谈。东晋迁都南京以后。逐步将洛阳雅音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南朝沿袭。
明代因为也是定都南京。所以明代官话还是金陵雅音。
不过有意思的是。金陵雅音却同东晋时期有所变化。
这是因为当年朱元璋是安徽起家。定都南京时带来了几十万旧部。有军有民。
这些人都是江淮人士。说话并不是软绵绵的吴语。
语言这种东西。时间一久就会串味。所以明代的金陵雅音受到安徽方言的很大影响。同东晋时期是有区别的。
明代。北京的方言也有所改变。北京在元代叫做大都。国语是蒙古语。汉语多采用中原的汴洛音。
明代朱棣将南京军民很多迁移到北京。人数高达20万。占当时北京人口一半。
由此。北京方言又受到南京官话。也就是金陵雅音的严重影响。
时至今日。北京话和南京话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语调不同。
1728年雍正皇帝下令将官话改为北京官话后。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金陵雅音则变为地方的语言。当然在全国仍然有很大影响力。
当时对汉文化痴迷的读书人。一般厌恶北京官话。而选择金陵雅音。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金陵雅音才是真正的汉族官话。而北京官话受到胡人的影响。
事实上。北京官话中也确实有不少满语的词汇。但语言本身同满语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但中国如此。外国也是一样。
在日本。六朝时期中国传入日本的语音主要是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学校和民间私塾所教的中国语都是南京话。直至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官方才转而使用北京话。
其实。北京官话也不是满语。顶多受到满语一些强调和词汇的影响。
不过。北京官话的起源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等地。受到北方方言影响很大。
而众所周知。这些地方在古代属于胡汉的边界。不可避免受到一些胡语的影响。同中原、南方腔调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自然。南京话在近代也有所改变。因为南京近代:太平天国被屠杀、抗日战争被屠杀。倒了大霉。南京人被杀光大半后。也主要是江淮人来补充。所以受到江淮方言影响越来越大。逐步脱离吴语的范畴。
所以。我们盖棺定论这么说金陵雅音。也就是老南京方言。才是真正汉人的语言。受到外族影响很小。
而今天的普通话还好。但北京方言则不那么正宗。受到其他民族语音、语调、词汇影响较大。但也不能说是胡语。这不是一个概念。
看来。萨沙可以看一个南京方言补习班了。不要钱。管饭即可。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 有没有对视力好的水果推荐?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530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语,官话,方言,金陵,北京,中原,胡人,粤语,语言,南京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人说普通话是胡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普通话是不是胡语的争论。本质上是南北方汉语的正统之争。众所周知。由于地域限制、人群流动性等影响。语言是可以流动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