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传》中写,刘备逃跑的时候“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应当怎么理解?
原创

《先主传》中写,刘备逃跑的时候“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应当怎么理解?

好文

热门回答:

就这一句话而言。刘备会忽悠。都以为他是仁德之君。刘琮左右及荆州的百姓。一半以上的人归随刘备。这似乎合乎情理。

但仔细分析一下。就难以理解。结合传记后面的话。大体分析一下吧。

《先主传》记载: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刘备磨磨唧唧从襄阳到达当阳长坂坡时。跟随的民众。就多达十余万。辎重数千辆。

这个“多”是许多的意思。还是多半、大多数的意思。并不明确。

这里说到了当阳才有十数万。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多的人。

首先看一下这个人数。是不是靠谱。有没有这么多的人。

没有史料记载刘表时期的荆州。到底有多少人户。荆州是大州。富庶之地。经过刘表治理近二十年。可谓富得流油。

参照益州、扬州的情况来看。263年。刘禅投降邓艾时。蜀汉全部家当是:

“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兵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无论这四万官吏是否在这九十四万之中。人口都不足百万。

280年。晋灭掉孙吴。孙吴的情况是:

“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这包括扬州、交州、荆州大部三州之地。交州人口相对稀少一些。也就是说。扬州、荆州每州大约在百万左右。

据此大体判断。荆州在刘表病逝时。人口在百万左右。甲士十数万。

荆州七郡。包括南阳郡、南郡、零陵、武陵、长沙、桂阳、江夏。南阳郡在曹操手里。刘表控制着其余六郡。每郡人口平均在十万以上。是很可能的。

襄阳是荆州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襄阳地区集聚的人口在二三十万。并不奇怪。世家豪族多集中于此。这是史料有明确记载的。

《三国志·刘表传》记载:

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

初平元年(190年)。刘表单骑赴任。就开始依靠当地世族蒯良、蒯越、蔡瑁等家族经营荆州。趁着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时机。刘表组织兵力占据了襄阳。并把荆州治所从汉寿迁移到了襄阳。

作为荆州的核心城市。能够集聚十几万人口跟随刘备。这十几万的人口不是问题。

刘表当初废长立幼。蔡瑁等世家豪门是始作俑者。刘琮投降曹操也是他们在作怪。这就是说。襄阳的世家豪门多倾向于曹操。否则。刘琮也不可能投降曹操。

这就不可能出现“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刘备”的情况。这里的荆州。可以理解为襄阳。甚至连南郡都不是。南郡的治所还是在江陵。远在当阳长坂坡之南。

但这不是问题的重点。荆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这里代替襄阳地区。没大毛病。

不要看跟随刘备的百姓。辎重数千辆。恐怕大多是破衣烂衫、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真正的世家大族。还是留在了襄阳。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曹操进入江陵之后。对留下来的人进行封赏。有十五人被封侯。刘表大将文聘被任命为江夏太守。提拔韩嵩、邓义等人。像桓阶、王粲等人都归附了曹操。同时。没有资料记载刘表的军队跟随刘备的情况。从文聘被曹操委以重任来看。部队还是留了下来。

在史料中没有查阅到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时候追随刘备。刘备入主益州后。大多数荆州派系人物。基本都是赤壁之战后归属刘备的。直接从襄阳归附的很少。

因此。对于题主的问题。豹眼认为。跟随刘备的十余万人数。应该没有问题。但说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刘备不靠谱。

刘表二子不和。一部分人跟随刘琦。一部分人跟随刘琮。但多归刘备不太可能。

由于曹操在征伐徐州牧陶谦时。所过之地。鸡犬不留。百姓惧怕。再加上刘备素以仁德之君的形象处世。普通百姓不了解局势。跟随刘备南逃。是符合常理的。

但上层及世族都聪明一些。留下来归属曹操更为理性。

史实也证明。长坂坡一战。刘备把跟随的百姓给害惨了。自己骑快马仅仅带领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把自己的女儿都扔下不管。哪里还管百姓呢?

刘备的确老奸巨猾。很会忽悠。百姓都信他的。不得不说刘备很有手段哦。

总之。跟随刘备南逃的是一部分官吏及少数的世族。大多是普通的百姓。大家大口行动起来不方便。只有小老百姓才能说走就走。

其他观点:

如果您当时在荆州。可能您也会考虑跟刘备一起走。

携民渡江。带走了一些什么人?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琮投降后。刘备从樊城退往江陵。“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到达当阳时。“众余十余万。辎重数千两”。

因为。诸葛亮曾提到:“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

但是。刘备依然还是带走了不少精华。

1、这个阶段归顺刘备的将领有:魏延、霍峻、傅彤、马良、马谡、廖化等。

其中。《霍峻传》中明确写到:刘表死。霍峻追随刘备。

2、水军、船只。

王粲写的《英雄记》中记载:曹操抵达襄阳后。没有船过汉江。作竹排。使部曲过。

襄阳是刘琮治所。理应有不少水军。刘琮既降。曹操不大可能没船。

由此来看。当时襄阳附近的水军。很可能是跟随刘备走了。即关羽所率的水军。很多应该是这个时期跟随刘备的。

那么。这些人。为何不好好归顺曹丞相。非要跟刘备逃难呢?

荆州民追随刘备的原因:逃难。

汉末。中原大乱。由于刘表的荆州相对安宁。因此。许多人逃难到了荆州。

这些人原本就是为了逃避战祸来到荆州的。自然对“城头变幻大王旗”非常敏感。

遗憾的是。曹操看起来是个恐怖的角色。

193年。曹操屠徐州;195年。曹操屠雍丘;198年。屠彭城;204年。屠邺城;207年。屠柳城。

刘备既与曹操势不两立。这些事迹。想来是不会少宣传的。

所以···兄弟。如果您是当时的荆州人。您会留在那里等待曹公大军吗?

复杂的立场。

刘备在经过襄阳时。诸葛亮曾建议刘备趁机打下襄阳。

以常理来说。刘备那几号人。凭什么去攻坚襄阳呢?

诸葛一生唯谨慎。怎么会出这样的建议呢?

这说明:刘琮投降后。死心塌地一起投降者不占多数。死心跟着刘备的人也不多。大部分仍处于观望状态。

这说明:当时。文聘也正处于观望阶段。

同样处于观望状态的还有江陵。

刘备、关羽南下的目的地就是江陵。试图凭此抗曹。这说明:江陵是有可能被刘备掌握的。

可是。当刘备被击败。曹纯的虎豹骑抵达江陵时。江陵立刻归降。

这些说明:当时荆州人士的立场十分复杂。到底是跟着刘琮归曹。还是跟刘琦、刘备一起抗曹。大多数人都摇摆不定。

其实。想想现在:在大波浪来临时。立场坚定者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会选择观望。甚至随波逐流。

在风浪中。刘备立场坚定。能在败退中收拢人心。足见其能。

这也是刘备善败者不亡的关键!

其他观点:

刘表死后。曹操大举进攻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孤立无援的刘备只得放弃樊城逃跑。打算逃往苍梧。投奔苍梧太守吴巨。不想刘备逃的时候。刘琮左右及荆州百姓很多人都跟着他逃。行至当阳时。追随者已达十几万人。运载辎重的车辆有几千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跟着刘备逃呢?

第一。害怕遭到曹操军队的屠杀

曹军的劣行是不少的。举两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在曹操讨伐徐州陶谦时。就多次搞大屠杀。史书对屠杀人数的记录。从“万余”到“数万”或“数十万”。尽管数字上有些出入。但是曹军屠杀百姓甚众。这是无可置疑的。第二个例子。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把袁绍投降的部队共计七万多人全部坑杀。

由于曹操干过屠杀的事情不少。老百姓当然内心深处有深深的恐惧。先逃才是硬道理。

第二。不愿意受曹操的统治

在刘表统治荆州时。荆州还是很稳定的。

自从刘表出任荆州刺史(牧)后。荡平州郡盗寇。挫败孙坚。逼走袁术一跃而成国内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在整个中国陷入内战时。荆州倒成为一块安宁之地。作为一位地方军阀。刘表是相当出色的。他出身清流。文武双全。宽仁爱民。优待士人。因此荆州也成为战乱区士人的一块避难所。从关西、兖州、豫州等战乱区前来投奔的士人数以千计。刘表大力兴办学校。普及儒学教化。发展文化事业。

与曹操相比。刘表显然对待百姓上要宽厚很多。刘表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刘备。但是刘琮在没有预先通知刘备的情况下。就向曹操投降。刘琮投降。自绝于人民。故而百姓看来。刘备才是代表荆州政权。愿意跟着他走。

第三。刘备宽厚爱民

刘备在公孙瓒麾下担任平原相时。就比较宽厚爱民。名声不错。当时有个政敌雇了个杀手要刺杀刘备。不想杀手最后竟被刘备的义气感动。没有下手。史书上说“外御寇难。内丰财施”。老百姓对他还是比较拥护的。对于前来拜访的士人。刘备向来不摆架子。同席而坐。同簋而食。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也博得士人的好感。故而刘备有相当好的口碑。

荆州十几万百姓跟着刘备逃命。刘备也算有情有义。他明知这么多人会影响行军速度。但仍没有轻易抛弃百姓。尽管最后刘备吃了大亏。被曹军追上并被打得大败。但至少说明他的宽仁不全是假装出来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明天的阳光美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9

    荆州,刘备,襄阳,江陵,刘表,当阳,百姓,的人,长坂坡,辎重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9

    没想到大家都对《先主传》中写,刘备逃跑的时候“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应当怎么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9

    就这一句话而言。刘备会忽悠。都以为他是仁德之君。刘琮左右及荆州的百姓。一半以上的人归随刘备。这似乎合乎情理。但仔细分